王娜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 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超声心动图特点。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在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为室壁增厚、室壁运动异常、心律失常、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包积液、心腔扩大和心肌回声异常, 其中以室壁运动异常率为88.33%(53/60)、心律失常率为90.00%(54/60)和心肌回声异常率为85.00%(51/60)最为多见。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可以反映心脏结构的变化,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超声心动图;特点;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6.041
病毒性心肌炎是心内科常见疾病之一, 近年来随着心脏疾病谱的变化, 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率有明显降低的趋势, 而冠心病和心肌炎的发生率明显的上升[1]。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累及心脏时产生的心脏炎症, 缺乏特异性症状和有效的检查方法, 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 一旦进展为重症心肌炎其病死率将大大增加。统计表明重症心肌炎占病毒性心肌炎的30%~40%, 其病死率高达48%[2]。因此寻找有效而特异的诊断方法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病毒性心肌的临床价值, 为临床上更好的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提出的临床拟诊心肌炎标准[3]:① 临床症状:新发的胸痛及心力衰竭, 突发的心律失常、晕厥及心脏性猝死, 甚至心源性休克等;②辅助检查:心电图提示ST-T改变、病理性Q波、房室传导阻滞及室上行心动过速, 心肌酶检查提示肌钙蛋白T或I异常升高, 影像学检查(心脏超声或磁共振等)提示心脏结构变化。排除标准:①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其他类型的心脏疾病;②临床资料不完整或拒绝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者。60例患者中男32例,
女28例;年龄22~68岁, 平均年龄(34.3±11.2)岁;病程1~15 d, 平均病程(3.4±3.9)d;其中合并上呼吸道感染46例, 肠道感染6例, 肺部感染4例, 无明显诱因4例。
1. 2 超声心动图检查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 使用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HDI 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2.5~5.0 Hz。所有患者均采用仰卧位并充分暴露心前区。采用胸骨旁左室长轴、两腔心和心尖四腔心三个长轴切面, 另外扫描主动脉根部、乳头肌水平、胸骨旁二尖瓣水平和心尖水平四个短轴切面, 按照14节段分法观察各部分心肌运动情况, 依据Simpson法测定左心室功能。
2 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在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为室壁增厚、室壁运动异常、心律失常、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包积液、心腔扩大和心肌回声异常, 其中以室壁运动异常率为88.33%
(53/60)、心律失常率为90.00%(54/60)和心肌回声异常率为85.00%
(51/60)最为多见。见表1。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指的是病毒感染机体后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炎症、变形甚至坏死, 在心脏结构上可以呈现局部改变或弥漫性分布。病毒性心肌炎除了累及心肌组织外还可以侵犯心肌旁的心脏瓣膜、心内膜、心包及心脏传导系统, 既可以单一存在又可以多种病变共存, 因此在临床上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改变, 缺乏特异性症状[4]。流行病学结果显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大多在发病前数日内或2周有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病史, 继之出现纳差、乏力等表现, 辅助检查可见心电图多样性改变[5]。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病情较轻, 经休息及对症治疗后可以在数月内痊愈, 但是部分患者可进展为重症心肌炎, 甚至出现心脏性猝死。
本研究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了归纳分析, 结果发现病毒性心肌炎在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为室壁增厚、室壁运动异常、心律失常、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包积液、心腔扩大和心肌回声异常, 其中以室壁运动异常率为88.33%(53/60)、心律失常率为90.00%(54/60)和心肌回声异常率为85.00%(51/60)最为多见。对于室壁运动异常来说, 作者发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肌收缩运动幅度明显减弱, 多见于心尖部、室间隔或者左室后壁, 这一点与冠心病相似, 但是心肌炎的室壁运动异常区域缺乏固定的血液供应, 其发生机制为炎症细胞侵犯心脏导致心肌纤维化所致[6]。心律失常是病毒性心肌炎常见的心电图改变类型, 其中以各种早搏多见, 其次为传导阻滞、心房颤动, 多由于炎症累及心脏传导系统所致。提示对于既往无心脏异常而突然出现的心律失常要警惕心肌炎的发生。心肌回声异常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也较为多见, 作者发现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时心肌回声明显减弱, 而在病程的恢复期时则出现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回声增强, 且多发生在心尖部和乳头肌处。其他类型的改变要注意的是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减退, 注意射血分数的改变, 造成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住院原因是炎症累及心肌细胞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导致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7]。
综上所述, 病毒性心肌炎的超声心动图改变呈现出多样性, 在诊断这类患者时要结合病史及临床症状, 结合超声心动图的变化, 有助于提高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准确性, 而且超声心动图检查简单易得, 在基层医院即可实现,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帮占.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研究.现代养生b, 2013(7):39.
[2] 刘霞, 李春红, 胡英. 超声心动图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1):120-121.
[3] 张赣赣, 许雪辉, 常瑶, 等.病毒性心肌炎116例心电图分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2, 25(5):268.
[4] 刘永蛟. CMR心肌灌注和延迟增强扫描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山东大学, 2013.
[5] 张宁, 周铭, 郭冠军, 等.二维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图诊断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的价值. 中国医药导报, 2011, 21(36):142-144.
[6] 许赤. 57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11, 32(21):215-216.
[7] 黄宝晨, 刘会玲, 代天纯, 等. 162例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分析.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1, 16(3):259-260.
[收稿日期:20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