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蓉
【摘要】英国著名女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塑造出了鲜明的怪物和科学家的形象,其中人性的色彩颇为浓重,吸引后人对其不断地研究与批评。而孟子作为儒学一大家,提出的“性善论”一直给予了后人对于人性的一种评判标准。本文借以孟子的“性善论”,以全新的视角分析《弗兰肯斯坦》中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和怪物的人性善恶。
【关键词】性善论 《弗兰肯斯坦》 人性
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出《弗兰肯斯坦》,凭借此本小说,她被世人誉为科幻小说之母。在当时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弗兰肯斯坦》人造人的故事一经问世,受到了深切的关注与追捧,名声甚至超过了她的丈夫珀西·比希·雪莱。较之十九世纪以前的文学著作,这本小说充斥着对于科学技术和人文道德的追问。隐藏在创作中的科学与伦理、情感与冷漠、创造与责任,让后人探究《弗兰肯斯坦》的步伐从未停止过。
几个世纪以来,《弗兰肯斯坦》的分析与研究层出不穷,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玛丽·雪莱对祖国深深的恐惧之情;用马克思主义探究穷人和资产阶级之间相互作用;以弗洛伊德心理学解析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和怪物的本我与自我;还有将生态伦理学运用于分析文本之中,体现作者玛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除此之外,对于人物的伦理道德探究一直为人青睐,文本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发展与改变。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将东方的儒家思想与西方的经典著作相结合,重新探究小说所富有的人性光辉,从新的角度探讨主要人物的善与恶。
一、孟子“性善论”
孟子作为儒学的传承者,虽然不是孔子的门徒,但在思想上和孔子是一脉相承的。他曾说过:“自民生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公孙丑上》)由此可见,孟子对于孔子有着十分尊崇的敬意。
孟子的“性善论”是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于“仁”的解释,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尽心下》)就是说,仁是作为一个人必须拥有的德行。“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孔子虽对于人性谈及甚少,但也给予了他自己的观点。孟子在孔子这样的思想之上,作出了进一步的发展:“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告子上》)他把人的本性看成是善的。之后又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也。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告子上》)即是说,人的本质善良的,如果有不善的行为,并不是本质方面的作用,而是习染和环境造成的。
他认为人的本性中有“善端”,即善的萌芽:“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人对人的同情心、怜悯心,是“人性本善”的证据。孟子提出:“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在孟子的“性善论”中,“类”与“思”这两个概念十分重要,它们将人与动物得以区分,而且试图将人从动物中提升出来。从性善论出发,“类”本质即为“理义”;他批判告子“生之谓性”说:这是“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告子上》),意为,如果把人性说成是天生自然的,就抹杀了人性本质的特征。“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之、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你,犹刍豢之悦我口。”(《告子上》)人是不同于动物的,人的精神境界完全可以提升;人具有理性,有道德心,这是人摆脱动物性的主要根据。“思”指的是人的思维能力,是人认识客观世界与认识自身的能力。人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从而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动物只是凭借自己的本能去适应着客观环境。
二、善非善——隐藏的怪兽
维克多·弗兰肯斯坦是小说《弗兰肯斯坦》的主要人物,他是一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有志青年,有着先进的思想和狂热的行动力。所以,即使身边有着如此爱他的亲朋好友,他也毅然决然地远走他乡,来到德国的因格尔施塔特大学求学,追寻他热衷的生命起源的研究。为了实现生命的再创造,他在深夜去偷尸体,躲在密室中拼凑人体。在黑暗中度过漫漫时光,维克多终于在一个阴冷的深夜中将他的创造物唤醒。他企图创造出完美的生物,然而出现在他面前的却是丑陋恐怖的怪物,这使维克多无法承受,继而无情地逃离,将他的创造物抛弃。
在某种意义上,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就是一个“怪物”,他孤僻、有野心且又自私。他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却有悖于社会的认可,所以他远离社会和人群,独自藏身于密室之中,制作着他的“美梦”。他想凭借他的技术和创造,让世人叹服,梦想着他完美生物的诞生,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着他的实验。然而当他的创造物睁开双眼,展现出来的却是一个身高八英尺,肤色枯黄,唇黑眼黄,浑身布满缝合线的怪物,维克多是崩溃而痛苦的。承受不了丑陋的怪物,他选择离开,抛弃了他的创造物。
作为小说中真正意义的人,维克多这种抛弃怪物的行为就违背了孟子“性善论”。人是不同于动物的,是具有理性,有道德心,这是人摆脱动物性的主要根据;人是有同情心和怜悯心的。但维克多却没有做到这些,仅仅是因为他创造的“人”的外貌丑鄙,因为害怕而抛弃了他。维克多缺失了理性,遵从了本能,完全没有顾及到这个他创造出来的生物,今后将如何在社会中生存、会不会危害别人。此刻维克多的道德、怜悯被他的恐惧笼罩,从而释放出蛰伏在内心深处的“怪兽”。并且在之后对怪物进行复仇之时,也没有体现出作为人应有的理性,舍弃一切,只是盲目地追随着怪物的步伐。
维克多创造新生命,是本着给社会带来福音的愿望,其本质是善良的。但在追寻的道路上,他受社会成长环境的影响,无法接受丑陋不美好的事物,逐渐违背了作为人应有的品质和道德,最终将他推进死亡的深渊。
三、恶非恶——残暴的天使
小说中的怪物,是不被人世所接受的异类,他是非自然状态下诞生的生物,样貌丑陋且身形巨大。更为可悲的是,他被他的造物者——维克多·弗兰肯斯坦抛弃与鄙夷,颠沛流离中受尽人的驱赶与打骂,从而不得不隐匿于森林之中,忍受着饥寒交迫的日子。尽管如此,这个怪物仍旧保持着良善的内心。正如孟子所言:“仁也者,人也。”他即便生来丑陋,却有着作为人应有的躯体和思维,并没有缺失作为人应有的善良。相较于维克多的行为,怪物却是更像是一个真正的人类。遭受了遗弃和打骂,他仍旧坚定地去追寻人类的爱和幸福,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
怪物拥有作为人的思维能力。在藏身于森林中时,他学习林中的鸟叫;栖身于农舍中时,他通过观察被流放的德拉西一家,他学习语言和人类的感情。经过长期的观察,他为德拉西一家砍柴以减轻他们的负担,并且不再偷食物而是去林中采野果和树根果腹。怪物在没有指引下,凭借着天生的“善”不断思考和改变。当然,这是在善良的德拉西一家的生活习性感染下,怪物的思想得到了正确的发展。当怪物不满足于隐藏在黑暗中去感受人类的温暖,而重现于世人面前,面对他的仍旧是惊恐和不理解。即使在离开村庄后,他救起了一位溺水的少女,却还是不能避免驱逐和伤害。在这样一次次误解和冷漠中,怪物终于无法按捺心中的苦闷和愤慨,变得残暴而冷血。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也。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人的本质善良的,如果有不善的行为,并不是本质方面的作用,而是习染和环境造成的。一个人如果长期被不平等的对待和伤害,最终都免不了变成人人畏惧唾骂的恶人,而怪物的苦果也正是在这样扭曲的成长环境中酿就的。孟子的“性善论”就对怪物无奈的行为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四、结论
《弗兰肯斯坦》作为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的成名作,经过两个世纪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被改编成戏剧和电影。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离奇的故事,更多的是蕴含其中的丰富精神世界带给人们的追问。本文中探讨的人性善恶,就是给予人们思索的问题之一。两百年来经久不衰的追问,融合东方传统思想,给出了另外一种不同的解答。不是所有认为是人类的都会成为“善”人,也并不是所有看似非人的就是“恶”人,孟子的“性善论”作为道德的一种评判标准,一直引导着人们对人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英]玛丽·雪莱.刘新民译.弗兰肯斯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