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洁
摘 要:目前,在许多公园导示系统形式建构中,没有切实考虑到与景观文化的联系与渗透,使得导示功能缺乏深度,效果不够明显。而采用文脉设计手法,则能够有效地继承和弘扬公园景观的文脉思想,体现地域文化特征,提升景观的整体意境。
关键词:公园;文脉;设计;导示系统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6-0286-01
导示系统是现代城市公园给予游客认知、导航的重要媒介,也是打造人性化景区服务及提升服务品质的一项重要手段。从环境景观学的角度来看,导示系统本身也属于一种景观设施类型,具有一定的美学和文化功能,担负着营造公园特色,提升景观意境的使命。公园是城市绿化的主要类型,是展示城市的气质和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不同地域文化的城市公园,其所展示的文化气息也不同,但是无疑都需要继承和发扬该地域的文化特征。所以,“文化建园”一直是造园工作的核心思想。作为公园导示系统,需要从整体建构的角度考虑如何融入文脉设计手法,以此来增加公园的文化底蕴。
一、何为文脉设计手法
文脉一词原指“语境”,表达的是语言范畴的内在联系。后来,引申到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与他事物的关系。设计中所讲的“文脉”,是指设计需要关注文化与情感元素,体现个体与整体在时空上的连续性。一方面,设计作品必须考虑文脉,权衡环境中复杂的时空结构关系;另一方面,文脉思想也可以通过设计作品来传承,通过有效设计来传递文脉信息。文脉设计的价值主要在于对人文环境的重视,通过继承和发扬文脉思想,能够建立与人文环境相融合的景观体系,从而加深人们对景观环境的认知和审美体验。在公园导示系统设计中采用文脉设计手法,可以理解为导示系统本身需要积极契合公园文化,与公园景观的相融合,建立起深层次的结构关系,以此来引导游客对公园景观产生整体性文化认知,更好地展示公园的文化内涵。因此,文脉设计手法是对公园景观的文化内涵展开挖掘,在把握时空文化结构的基础上,借助形式符号来将事物之间的文脉关联展示出来,实现文化情感的有效传递。文脉设计手法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需要设计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造诣,能够赋予设计产品更高层次的组织形式,而不是简单的移植或拼装既往事物中的文化属性。
二、基于文脉设计手法的公园导示系统形式建构
文脉既是一种设计思想,也是一种设计手法,能够起到促进游客认知的效果。文脉设计手法能够有效地揭示导示系统形式构建的有价值因素,从不同的角度或者设计思路来展示文脉思想。公园导示系统形式设计上应该基于文脉思考,围绕公园的时空形态与地域文化特征展开建构,挖掘形态要素、激发设计灵感、把握设计依据,最终确定文脉设计的价值取向与思路。
(一)古典园林的文脉表达
我国古代园林建设的核心思想就是“天人合一”,这也是园林建设的内在依据。我国古典文化提倡取法自然,在审美造型中追寻一种内在的和谐。在导示系统形式建构方面,也多擅用文学形式来凸显文脉意境,比如设计一些具有吉祥寓意的民俗图案或悬挂一些标榜园林文化价值的书画图案等,这些都属于简单的文脉设计手法。从深层次的文化形态上讲,古典文化的文脉设计手法通常采用“托物寄情”的方式,隐射园林文脉思想,暗示和烘托园林文化。例如借助植物、奇山异石等来营造文化意境,或采用壁画、壁雕、石像、等艺术形式来隐喻文化气息,让来公园游玩的人们在一事一物的导示造型中获得文化联想和感悟,提高审美境界。
(二)文学形式的后现代表达
古代园林的设计者善于用楹联、图案等符号来增加景观意境,促进人与物的情感交流。这种文学形式的文脉设计手法对于当代公园导示系统设计一样能发挥作用。所以,当前在公园导示系统设计中可以开发与公园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历史人物、民俗特征相关的文字或图形符号,将景观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做视觉化处理,使得具有导示功能的设施与景观本身建立起文化关联,并成为建构景观形象的一部分,从而提升景观的文化意境。例如在关于名人游园的导示信息介绍中,可以选择与人物有关的典故进行构思,还可以选择与人物有关的道具进行抽象化的形态设计,使得导示设施与导示对象之间建立内在关联,对景观文化信息进行时空传递,引发游客自然而然地展开联想,增强游客的认知体验。
(三)因地制宜,巧妙取材
公园导示系统建构中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取材上可以直接使用园内的景观材料,比如花草、树木、石头等,经过适当的镶嵌、雕刻或图案印刷,使得标识与景观完美结合。坚持因地制宜,不仅需要从自然因素上考虑,还可以从人文特征入手,在设计中采用当地的特有材料、能源或者建筑风格,发扬地方传统手艺,打造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标识。
总而言之,采用文脉设计手法的公园导示系统,在形式构建思路上需要挖掘公园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特色,积极建构具有内在文化关联的导示形式,在发挥导示系统指示功能的同时,有效地传递景观的文化情感和信息,达到提升景观整体意境和弘扬地方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欢,朴永吉.城市综合性公园地域特色构成要素研究[J].中国园林,2010(12).
[2]吴云鹏.城市建筑文脉[J].建筑与文化,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