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馆建筑的设计环境

2016-11-07 00:52连明露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9期

连明露

摘   要:图书馆建筑是信息的传播以及供人们交流的场所,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图书馆建筑的设计与环境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全面的了解图书馆建筑。通过对图书馆外部空间和室内空间的分析,可以系统的分析图书馆建筑的设计,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功能,有效地运作于人们的生活中,达到更好地为人服务的效果,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图书馆建筑;外部空间;室内公共空间

中图分类号: TU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6-0061-01

图书馆建筑是为为读者使用的公共文化建筑。现代图书馆建筑是围绕人的活动,为人在其中阅读、研究、交流、休闲等活动创造舒适、卫生、文明、优雅的内外环境。建筑外环境指的是建筑周围或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环境,与建筑室内环境同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活动的环境。建筑外环境主要局限于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聚落环境之中,包含了物理性、地理性、心理性、行为性各个层面。同时它又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有生物环境,其领域之中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是它的重要组成,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一、图书馆建筑外部空间

图书馆建筑外环境作为图书馆使用者的一个必经空间,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首先,它是一个过渡空间,联系着图书馆建筑与其周围的环境,而这种联系是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其次,它还为读者、馆员的各种室外活动提供了场所和服务。

图书馆外环境为人们从近处感受建筑的形态提供了最佳的观赏点,同时环境中的绿化、铺地、雕塑构成了画面的景观具有丰富、柔化建筑形态的作用。环境设计是现代图书馆建筑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图书馆建筑功能的重要保障。

图书馆建筑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室内环境。从外部环境看,是如何创造温馨典雅宽丰出好适的场所,使读者在游览图书馆的过程中,融入园林美景中间,身心得以调节,精神得以陶冶。

这种幽静温馨的环境甚至能吸引馆外行人进入文化殿堂。文化特征建筑是一种人和社会同构的文化载体,其本质可以说是用独特的建筑语言,表述建设者的艺术精神和文化哲学观念,以及他了门对人生观、价值观、宇宙观的把握和理解。

二、图书馆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中的环境设施要素

图书馆建筑外环境中除了基面、围护面要素之外,还需设置许多为人们使用外部环境提供方便,保障安全、提供服务的各种设施与小品。这些环境设施的位置、体量、材质、色彩、造型都对环境的整体效果产生影响,直接反映环境的实用性、观赏性、和审美价值,是环境构成的重要因素。而诸多环境设施要素的分类情况如下:(1)信息设施:指路标志,方位导游图,广告牌,信息栏,时钟,扩音器,电话亭,邮信箱等;(2)卫生设施:垃圾箱,烟蒂箱,痰盂,饮水器,洗手器,公共厕所等;(3)休闲服务设施:坐椅,圆凳等;(4)照明安全设施:室外灯具,消防栓,火灾报警器等;(5)交通设施:公共汽车站点,防护栅,人行天桥,路障,反光镜,信号灯,自行弃绷等;(6)艺术景观设施:雕塑,壁画,艺术小品等;(7)无障碍设施:包括无障碍环境中交通、信息、卫生等各方面的设施等。

三、图书馆建筑室内空间的类型

当今,随着信息革命浪潮的影响,作为传统的图书馆已向“信息中心”的性质发展。其社会职能、用户需求、组织管理和技术装备都在急剧地变化和发展。

1.入口区。现代图书馆的入口区包括入口、咨询台、入口的控制台、存包间、新书展览区及标示性的标记区及休闲区等,它是整个图书馆人流交通组织的枢纽。

2.信息咨询服务区。信息咨询服务区好比传统图书馆的目录厅与出纳台,承担信息的检索工作,并提供服务。

3.读者区。它是图书馆最主要的部分,根据不同的管理方式与技术条件,可以将读者区适当划分为:阅览区,信息资源区及研究区。

4.办公区。办公区包括馆员业务办公和行政办公它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空间容量的要求通常比读者区要小得多。传统的采编室、编目室、辅导培训空间、研究用房、图书修复工厂等。

5.藏书区。一般图书馆都要有一个集中的藏书区。尽管现代化图书馆趋向开架管理,也不是全部图书都是开架的,一些不常用的书还是集中保存较好。

6.公共活动区。图书馆是一个多功能、开放性、综合性的文献信息中心。作为文献和读者的“中介”,要满足社会和读者的多方面要求,促使图书馆更加走向综合性。报告厅,展览厅,录像厅,甚至为读者服务的商店、刁读部、快餐店及书店等设施,按照图书馆的使用功能要求,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公共活动区。

7.技术设备区。随着图书馆的加速现代化,计算机与通讯系统等现代技术的普遍使用,对图书馆的物理环境与技术环境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技术设备区因为管线安排与技术要求较为复杂而不易变动,又为避免其噪声、振动对其他区域的干扰,这些用房应尽量远离其他分区。

参考文献:

[1]鲍家声: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图书馆建筑《建筑学报》  1995

[2]刘春荣:阅览室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探讨《图书馆》  1996

[3]方宝花:图书馆建筑空间植物造景的艺术原理《华东森林经理》  1999

[4]卢香宵:图书馆建筑环境设计与读者心理效应探讨《图书馆论坛))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