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梅
近来,接触到一个新词——抟物。
抟,“以手圜之也”,本意是用手将土细细抟成圆形。周公度先生《抟物》一书中,描画了一群陶工的生活:一位位老陶工,满头银发,手捧陶土,静心抟制,让普通的陶土慢慢发生神奇的变化,成为形态各异、朴实雅致的陶具。
这样的场景,让我想起了不久前听过的一节语文课。这是一位平凡的男教师,一头银发,即将退休离开站了几十年的讲台。走进课堂,老教师不多言语,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我环顾教室,墙壁上悬挂的是老教师亲笔写的清隽有力的毛笔条幅,教室后面书架里挨挨挤挤的是一本本经典图书,座位上同学们坐得笔直,目光清亮而专注。这节课学的是朱熹的《观书有感》,课堂一如其人,简练而朴实,沉稳中透着风趣。学生们也一如往常,听时格外认真,读则声情并茂,话到古诗精妙处,师生不时露出会心的微笑。学生们的课本上,圈圈画画,留着批注的痕迹,提笔练字时那一笔一画、一字一词,透着细致和静气。最令人感动的是古诗吟诵环节,师生朗声相和,此起彼伏,有情有韵,老师微笑的目光抚过学生们的脸庞,眼中说不出的温暖……
从履历上看,这位老教师没顶着什么闪光的头衔。坐在我身旁听课的学校领导介绍,不管什么样的班级、什么样的孩子,到了他的手里准会爱上语文课,爱上读书。课后,我问起老教师几十年的教学感悟,他沉思了片刻,说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慢慢学、细细读、缓缓说、静静写,急不来。老师爱语文,和同学们一起学,语文味就越来越浓了。淡定的话语,我却看到了一份热爱,一份认真,一份投入,一份坚持。
如抟物,老陶工抟制一捧捧陶土,深谙土与手之间的感应,把自己的灵魂和生命静静熔进去,每一件陶器都朴实无华,但有着天质的美感。灵性何来?正是陶工用心耐心地抟制浸养。语文老师何尝不应如此,语文课程原本就是充满静气、灵气的,语文里的中国气质是浸润、积淀、熏陶而成。语文老师不妨有一点陶工“抟”的精神,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多一点静气,沉静不浮躁,才能心无旁骛,专注汉语言的音韵、形态、内容之美;多一点情感,尊重学生语文学习不同的生长速度与个性,不用模具催成,用目光和心灵抚摩,顺性而导,依性而为;多一点耐心,像制陶一样慢慢等,抟制、上色、烧制,不急不躁,疾徐有致;多一点专注,在一节节、一天天中阅读、练字、表达、积累,追求反复中的螺旋上升。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实,语文教学里的“抟”就是一种“工匠精神”,一种对于语文学习不懈的美学追求。唯有这样,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才会不断拥有深研品质、洞悉能力。然后,乐在其中,不厌倦,不思返,抟出一份真正属于师生的语文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