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杰 温佳宇
(辽宁省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局,辽宁 沈阳 110005)
谈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
杨杰温佳宇
(辽宁省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局,辽宁 沈阳110005)
结合公路建设新形势,从公路交通事故形态入手,通过对人、车、道路等方面交通事故诱因分析,从公路安全设计、交通安全评价和道路交通安全改善三个方面提出了交通安全保障措施,以保证我国公路交通安全。
交通事故,安全设计,道路线形
随着我国的公路通车里程逐年增加,社会交通需求和交通工具数量迅猛增长,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理念由“快速、经济、舒适”逐渐向“安全、节约、环保”方向转变,公路行业内也一直在寻找新的方法改善公路安全现状。交通运输部于2004年颁布了JTG—TB05—2004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对公路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提出了指导性标准,检验拟建公路设计的行驶安全性,优化和完善公路工程的技术方案,对改扩建或正在运营公路项目进行安全检查,提出改善措施。2014年颁布的新版JTG 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了二级及二级以上的干线公路在设计时应进行交通安全评价,《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也即将出台。这些新的举措和思想对于提高我国公路交通安全意义重大。
我国的地理、地形条件决定了领土面积69%为山区,公路设计受限于特殊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致使公路条件与行车需求不协调,行车安全隐患凸出。本文通过分析公路交通事故诱因,从公路设计和交通设施设置等方面提出交通安全改善措施。
根据公路交通事故常见形态,把事故分为追尾、翻车、撞击等形态。通过大量交通事故数据调查分析,追尾是交通事故发生比例最高的形态,其次是冲出道路、撞击护栏、翻车等事故。
1)追尾。追尾事故主要原因是车辆行驶速度过快或车距太近,在超车或驾驶者视线不好等情况下来不及避让形成的,主要诱因可为超速、未保持安全车距、违章停车、疲劳驾驶、超载、驾车注意力不集中等。
2)翻车。翻车事故主要发生在公路线形指标较低、交通流大型车比例高、交通流量大及不良天气等条件下,车辆自身制动系统失灵或轮胎爆裂、紧急情况驾驶员操作不当、交通安全警示信息设置不足、交通设施防护强度不够、缺乏特殊危险信息提示及路肩不合理等为翻车事故主要原因。
3)撞击。撞击主要表现为车辆撞击护栏、中央分隔带、标牌等交通设施冲出路侧的事故,驾驶员超速、疲劳驾驶、道路线形变化较大、视距不良等均可导致车辆偏离车道,撞击固定物。
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由人、车、路和交通环境构成的动态复杂系统[1],系统中几个要素互相作用,这些要素间保持平衡、协调才能保证交通安全。交通事故是道路交通系统运行中不可避免的产物,由交通系统中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产生。当道路使用者突遇紧急情况而做出不合理的驾驶行为,这种状况就被称为交通系统冲突,冲突因素一般包括:道路线形不合理、路面的干湿状况、路基沉陷、路面坑槽、行人、树木、标志标线、天气因素的干扰、交通流量的大小、汽车性能、驾驶者身体状况等。
2.1人的因素
1)驾驶员违法驾驶。根据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统计值[2],大部分交通事故是由驾驶员违法驾驶导致。违法驾驶类型主要包括: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车、违章停车、违法变道、车距保持不当、违章超车等。疲劳驾驶、超速行车为主要违法行为。
2)驾驶员不良驾驶习惯。驾驶员交通法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在公路上随意减速、强行超车、平行变道,甚至高速倒车等行为对交通安全形成较大隐患。驾驶员行车过程中忽略交通警示、提醒标志,不重视这些标志的安全警告作用,忽视安全引导信号,容易出现因道路线形或道路条件突变引起不符合驾驶员预期的驾驶行为,形成事故隐患。
2.2车辆因素
车辆本身存在缺陷或性能故障也为交通事故主要诱因。车辆超载、长时间下坡行车,车辆刹车系统负载过大、刹车性能下降情况容易造成车辆追尾、冲出道路等事故。车辆轮胎胎压不合理、轮胎更换保养不及时出现高速行车爆胎的情况,会导致车辆失控,发生翻车、撞击等事故。车辆照明装置缺陷,如车灯不亮、光线较弱,会影响驾驶人员行车视野,起不到夜间警示作用,形成安全隐患。
2.3道路因素
道路因素对驾驶者影响主要是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影响方式具体包括:道路线形、视距和视野、交通标志、路面状况等。驾驶者在驾车过程中会通过视觉、身体感知受到这些因素影响而不断调整车辆行驶状态,影响模型如图1所示。
如果道路本身带给驾驶者错误的诱导或违背驾驶预期,会导致驾驶者进行紧急制动或急打方向等行为,突然改变行车状态,引发交通事故。道路条件对驾驶者影响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道路线形。道路线形指标是车辆行驶状态直接影响因素,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的不协调可能导致行车状态突变或车辆失控。平面曲线半径变化过大、超高设计不合理等形成较大车辆离心力,倾覆力矩随之增大,一旦超过稳定阈值,易引起车辆侧翻或侧滑或驾驶操作不当,如急打方向、急刹等;道路直线长度过小易引起驾驶者转向操作疲劳,形成不良线形组合,在视觉上形成“断背曲线”。过长的直线易给驾驶员行驶乏味、疲劳感,造成速度钝化,对前后车距判断、车速判断失误,对行车安全极为不利;纵断面线形不合理,出现长大纵坡的情况,导致载重车与小客车车速差过大,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引起小客车跟载重车车距不足,频繁变道超车,增加了事故风险,而载重车长时间下坡形式也会造成制动器热衰减,出现刹车失灵情况;平、纵、横元素组合不当,无法对驾驶者形成立体的视线诱导环境,在这种情况下,驾驶者易产生心理上的茫然,无法根据道路条件作出合理预判,若车辆以高速驶入弯道或冒然超车、变道,易导致车辆失控。
2)行车视距。良好的视距条件是行车安全的保障。平、纵线形指标过低或交通标志物设置不合理易影响行车视距。在道路弯道路段内侧,行车视距易受挖方边坡或中央分隔带限制;若竖曲线半径过小,会产生行车视距问题。凸形竖曲线半径过小问题对视距影响最为明显,会导致驾驶者不能掌握前方道路、交通情况;对于夜晚行车,凹形曲线半径过小易因灯光范围限制影响行车视距(见图2)。
3.1道路安全设计
1)道路线形协调性设计。道路设计阶段做好平、纵线形协调设计,保证平、纵线形指标合理、均衡。如,平面曲线指标均衡合理;平、竖曲线设置尽量遵循平包纵原则;避免凸形竖曲线顶部组合小半径平曲线;避免陡坡和急弯的组合等;线形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行车视距情况,保证路侧横净距及道路交叉位置视距。
2)隧道、立交等重要结构物线形设计。隧道平、纵线形指标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尽量避免设置在弯道处,做好超高及排水设计,隧道出入口处保证3S行程及驾驶视距。隧道洞口避免设置较长、较大纵坡,其纵坡边坡点应离洞口一段距离;立交设计应保证相邻立交间距,出入口宜采用较大半径,且出口半径宜大于入口半径,出口匝道宜为上坡匝道,纵坡应平缓,避免反坡。出入口匝道应保证视距通视三角区,避免线形的突变,保证识别视距的要求;道路特殊、重点结构物前后应结合工程实际,根据规范要求设置合理的视线诱导标志、交通警示、交通提醒标志及限速措施,降低行车安全隐患。
3)路侧安全设计。通过合理设计路侧净区,通过放缓路基边
坡、设置可跨越排水等方式降低事故损失。在工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路侧保留平坦或无障碍区域,进行宽容性设计,排除对失控车辆存在安全隐患的可撞击物体,如树木、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
3.2交通安全性评价
在道路设计、运营阶段进行必要的交通安全性评价,采用设计指标检查、运行速度检验、视距检查、交通仿真等手段对道路交通安全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找出存在交通安全隐患路段,采取针对性措施完善设计方案、改善交通安全状况、提升道路服务质量。
3.3道路交通安全改善
1)平纵线形协调性不良改善措施。a.在设计方案论证阶段,结合实际工况,通过适当调整平纵线形指标改善路线条件。b.对线形指标突变的路段设置“急弯”“陡坡”等标志警示和视线诱导标志,提醒驾驶者减速行驶,可以采取设置限速措施和禁止超车标志、标线约束车辆行驶速度。对于视距不良路段视情况增加强制或半强制减速措施,采用开挖视距台、改变中分带、路侧种植形式等方式改善视距。c.对于路侧根据线性组合危险程度设置合适等级护栏,强化路侧硬防护。
2)长大纵坡路段。在道路长纵坡起始、中间、终止位置应分别设置相应安全措施,保证连续纵坡路段行车安全。a.在纵坡前通过设置警示、减速标志和标线,必要时采取限速措施预警驾驶者前方路况,提示减速行驶。b.在纵坡段落合理位置设置必要的加、减速车道和冷却站、停车检查服务区域,同时可采用减速标线、限速装置控制车速,使用提示标志提示纵坡剩余距离。c.在纵坡结束后应设置“纵坡结束”标志,对于坡底存在急弯或高路堤时增加视线诱导标志。
3.4隧道、交叉等重点路段
1)保证隧道出入口的照明条件,设置照明缓和段,消除驾驶者视觉盲区。2)对于隧道出口接急弯、桥梁或陡坡的情况在出口位置设置预告标志,必要时设置强制减速、限速设施和视线诱导标志。3)平面交叉应在交叉路口前设置警示、限速标志,同时采取渠化交通、专用车道等方式减少交通冲突。4)立体交叉应按相关规范要求设置出入口交通标志,在匝道上设置醒目的诱导标志、轮廓标志,注意分合流位置的提醒。
我国公路网分布范围广,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复杂多变,车辆种类繁多保有量大,交通事故发生的随机性大,特性不一致。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要从公路建设各阶段切入,做好设计、施工、运营养护等阶段安全性设计,发挥交通安全评价作用,重视事故多发路段的交通安全改善工作,保障交通行车安全。
[1]郭忠印,方守恩.道路安全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李富勇.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系统评价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6.
On safety guarantee technique of road transportation
Yang JieWen Jiayu
(Liaoning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QualityandSafetyInspectionBureau,Shenyang110005,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new tendency of the road construc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for the traffic accidents from people, vehicle and automobiles in the aspect of the raod traffic accidents, and points out the traffic safety guarantee measures from the road safety design, traffic safety evaluation and road traffic safety improvement, so as to ensure the road traffic safety in China.
traffic accident, safety design, road alignment
1009-6825(2016)08-0177-02
2016-01-10
杨杰(1988- ),男,助理工程师;温佳宇(1989- ),男,助理工程师
U49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