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研究

2016-11-05 22:50石英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会计确认资产证券化

石英

摘 要: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灵活的融资工具,在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引入资产证券化工具满足融资需求。会计规范作为必要的制度条件能影响资产证券化的顺利发展。我国目前会计确认规范是参考国际惯例,尽管已经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加以改变,还是存在着与基本准则不一致、执行层面具体实施难等问题。梳理我国会计规范,归纳可取之处和需要改进之处。最终提出会计确认发展需要正本清源,需要创新具体科目的设置,减少从业人员的主观判断,增强会计信息规范性。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CAS;FASB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9C-0093-01

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创新的产物,最早诞生于美国,经过几十年的传播体现出极强的生命力,随着其外延与内涵的不断演变,现已成为除股票、债券之外的重要融资方式。在我国率先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就是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出于流动性管理和资本管理目的而进行资产证券化,各类资产证券化产品逐渐兴起。当前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提供公共服务成为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新方式,PPP项目公司作为融资主体,能够以项目产生的现金流或政府购买付费为投入回报机制,推进PPP模式落地,将PPP项目投资形成的收益或现金流(比如收费、PPP项目每年产生的经营性收入)变成可投资的工具,形成可以上市交易的证券化产品。因此,资产证券化在我国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资产证券化的顺利发展离不开各项制度的建设,规范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能够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

一、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规范

本文不介绍资产证券化各主体和流程只讨论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的会计处理。按照会计循环来说,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会计计量、列报和终止确认。会计计量和记录是会计循环中的第一步,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涉及到的衍生金融工具是会计计量和记录的重点问题。在资产证券化终止时,对其进行终止确认,就是另一个核心问题。最后就是关于SPV的报表合并的判断及报表信息披露。其中,会计确认是会计中的主要问题,可以说是财务信息质量的基础。在资产证券化中,会计确认是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根据会计确认情况判断证券化交易是算作担保融资还是作销售处理直接影响资产是否“出表”,只有能够进行表外处理,才能增强流动性。

二、国际公认确认方法的对比评价

风险与报酬法、金融合成法和继续涉入法是国际常用的资产证券化确认模式。风险与报酬法是典型的办法,国际会计准则对该办法的标准定义为:“实质上与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与报酬已经转移,即发起人实质上已经将与基础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与保持转移给了受让人,就应该作为销售处理。”

在该方法下,终止确认的条件可以概括为:与资产有关的所有实质性风险和报酬已经移出银行;留存下来的风险和报酬能够可靠计量;潜在的权利和义务已终止或实施。金融合成法是FASB在FAB125中提出来的,经过FAS140和FAS156进行了适当调整,该方法的重点在于控制权决定资产的归属。这种方法允许金融资产与负债分离,根据这种模式,若发起人在资产证券化中保留了对资产的控制权,则应作为担保融资处理。

评价国际上的三种方法,每种模式都是伴随着新的需求出现,是资产证券化阶段性发展的产物。风险与报酬法是突破传统方法的确认标准,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处理原则,然而在应用中,面临发起人与资产组之间的后续涉入的情况则缺乏判断依据,从而带来实际操作的难度。金融合成法更贴近资产定义,以“控制权”为标准更好地反映发起人与转让资产之间的关系。将金融资产与其相关的风险报酬分离开来,更清楚反映资产转让者与资产权利义务的关系。这种方法的缺憾在于判断控制权的归属有很大困难,在判断过程中对会计从业人员职业判断要求很高,不容易形成公认的原则。继续涉入法可操作性很强,更容易被实务界接受,在每个细分部分控制权与风险报酬转移一致,判断标准也更为明确。这种办法仍有缺憾,对于不同的后续涉入资产,不进行区分,则会影响投资者对报表的理解。

三、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方法及评价

我国现行的确认方法可以理解为“综合确认法”,融三种方法于一体。上文提及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规范法规主要是《试点规定》和财政部出台的CAS22、CAS23,这些法规同时参照上述三种国际通用的会计处理办法,最终形成了有我国特色的“综合确认法”。比如,在《试点规定》的第四条中,发起机构应当首先判断信贷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在第六条中,有“发起机构放弃对信贷资产控制的,应当在转让日终止确认该信贷资产”,可以看出上述的规定参考了金融合成法的控制权标准。关于继续涉入法,第六条:“资产转让方需要根据其承担风险的实质性程度来决定有多少资产的所有权发生转移。”

由于本文只讨论了会计确认,还有计量和列报以及必要的披露,这些元素构成完整的会计体系。会计确认是会计循环的开始,在确认方面发生了改进后,会计计量也应该参照确认的原则进行修改,同时在列报和披露时,也要严格准确。

参考文献:

[1]宋焕政.资产证券化操作指南[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

[2]胡志磊.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及税务处理[D].西南财经大学,2012.

猜你喜欢
会计确认资产证券化
关于预算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探讨
小额贷款公司资产证券化模式探讨
不良资产证券化风险监管分析
电商企业会计确认的几点思考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的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
浅谈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特殊目的载体的可行路径
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可靠吗?
股权激励的会计确认问题探讨
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确认与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