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钦民(湖南省常宁市中医院骨伤三科,湖南 常宁 421500)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观察
邓钦民
(湖南省常宁市中医院骨伤三科,湖南 常宁 421500)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结果 :优良率观察组86.54%,对照组7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1.92%,对照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显著,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
笔者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共100例,均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诊治患者。按Gartland分型[1]II型21例,IIIa型55例,IIIb型24例;交通伤42例,运动摔伤39例,其他19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2例,男35例,女17例;年龄4~13岁,平均(6.2±2.3)岁;骨折至医院就诊时间0.5~5h,平均(2.3±0.5)h。对照组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4~12岁,平均(5.9±2.1)岁;骨折发病至医院就诊时间0.5~6h,平均(2.7±0.6)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行臂丛麻醉,使用止血带栓紧患肢,采取肘关节娲外侧切口,分离肱三头肌及肱桡腕长伸间隙,钝性分离肱骨前方部分骨膜,使术者食指能触及骨折断端前侧面。一助手牵引前臂,另一助手对抗牵引上臂,通过食指、拇指的挤压折顶作用,使骨复位。
观察组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全麻,患肢外展。常规聚维酮碘消毒,在C型臂X线透视下,观察骨折情况,并确定骨折分型。抓住患儿上臂与前臂,采用三维复位法,沿上臂纵轴方向牵引屈曲肘关节,在C臂机透视下,先纠正侧方移位,随后矫正前后移位,尽可能复位肱骨踝骨折。复位满意后用2枚2.0mm克氏针由外向上髁钻入,使其与肱骨干纵轴呈30~45°,克氏针穿过骨折线,略微过侧骨皮质,避免尺神经损伤,使用1枚克氏针由外向内侧钻入,且略微过侧骨皮质,术后置肘关节屈曲120°,并固定骨折断端交叉处。若骨折复位良好,固定稳定后,剪断克氏针末端,用无菌敷料包扎针孔,术后给予石膏托固定。术后1周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术后2~3周将石膏托拆除,随后进行肘关节活动练习。根据骨折愈合情况 4~6周拔除克氏针。
采用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2]。优 丢失伸屈功能0~5°。良 丢失伸屈功能6~10°。可 丢失伸屈功能在11~15°。差 丢失伸屈功能大于15°。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例(%)
术后随访2~12个月,观察组出现尺神经损伤1例(1.92%),对症处理后2~3个月内恢复。对照组出现肘内翻2例、发生针孔感染1例(6.25%),经处理后恢复。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926,P=0.1219)。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的严重损伤,好发于4~13岁儿童。因儿童肘部韧带相对松弛,鹰嘴窝薄弱,常需要解剖复位治疗,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若早期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缺血性挛缩、血管损伤、肘内外翻等一系列并发症[3]。目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较多,传统治疗为透视下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但由于夹板松弛、固定不稳定等原因,骨折易发生再次移位,影响预后[4]。
与常规手术相比,在C型臂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预后较好,可早期行关节活动。且安全性好。需要注意的是手术应避开肢体肿胀最严重的时期,可选择骨折后9~12h进行急诊手术[5]。
[1] 吕乔,刘卫华,阮安培,等.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7): 157-158,160.
[2] 刘洪业,戴守达,董小雄,等.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0,13(4) :476.
[3] 丁晓飞,廖世杰,赵劲民,等.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内外侧穿针与单纯外侧穿针的疗效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2): 1067-1071.
[4] 宋俊生.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28例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2,18(5):457-459.
[5] 黄炯,肖德茂,雷树彬,等.闭合复位加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1): 35,37.
R274.118.341
B
1004-2814(2016)01-0071-02
201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