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铭 李启中 杜国聪
(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肇庆526040)
鹿瓜多肽注射液与基础方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对比
陈铭李启中杜国聪
(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肇庆526040)
目的:研究鹿瓜多肽注射液与基础方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差异。方法:在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5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关节疼痛程度、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握力大小、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清RF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关节VAS评分比对照组低,关节肿胀数比对照组少,握力更大,晨僵时间更短,P<0.05;两组在治疗后的血清RF指标上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的17.33%,P<0.05。结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与常规基础方式相比,鹿瓜多肽注射液效果确切,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鹿瓜多肽注射液 非甾体类药物 类风湿性关节炎 握力 关节 RF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1],近些年来发病率有所升高,多发于女性,由于该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且无特效治疗方法,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研究发现鹿瓜多肽注射液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等的治疗具有显著作用,为探索该药物的重要价值,将其与常规基础方式治疗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选出的150例患者为我院2014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全部患者为活动期,自愿参与本研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5例,男性25例,女性50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7.8±6.3)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4±0.7)年。对照组75例,男性28例,女性47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58.5±6.5)岁;病程1.5~8年,平均病程(3.7±0.9)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 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方式治疗,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扶他林片治疗,选择这三种药物中的单一药物或是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甲氨蝶呤片的用法为每周10mg,来氟米特片每天20mg,扶他林片每天75mg。
观察组采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将8mL鹿瓜多肽注射液与250mL 0.9%氯化钠溶液混合后给予静滴,每日1次。
两组均在连续用药治疗2周后进行临床指标的评估。
1.3观察指标:采用VAS法进行关节疼痛程度的评估,分成0~10这11个数字,由患者根据自觉疼痛程度选择一个数字,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疼痛剧烈。晨僵时间:于治疗前后记录患者早晨醒来后出现关节僵硬感到消失的时间。将袖带血压计充气到3.99kPa后固定,让患者用无支撑情况下的左右手交替尽力握,分别握三次,记录平均握力。统计患者双侧近端指间、掌指、腕、肘、肩等部位共28个关节的疼痛肿胀数。抽取患者的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清RF(类风湿因子)的检测。统计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检验,计数数据和计量数据分别采用X2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关节指标对比:从表1中可知,在治疗前,两组关节VAS评分以及关节肿胀数相差不大,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关节VAS评分更低,关节肿胀数更少,P<0.05。
表1 两组关节指标对比
2.2两组晨僵时间和握力对比:见表2所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的晨僵时间以及握力大小上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晨僵时间更短,握力更大,P<0.05。
表2 两组晨僵时间、握力大小比较
2.3两组血清RF对比:在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RF分别为(55.0±6.4)IU/mL、(55.8±6.7)IU/mL,经对比,P>0.05;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RF分别为(43.6±4.2)IU/mL、(44.0±4.5)IU/mL,组间经对比,P>0.05。
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4.0%,对照组为17.33%,可知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确,在病理上主要表现为滑膜炎和血管炎,关节内滑膜血管增生,形成血管翳,导致滑膜的增厚,渗出增多,分泌出多种细胞因子,对骨组织造成损坏,也对周围软组织造成损伤,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出现持续性疼痛、关节变形等现象[3~4]。血管炎的病变主要表现为侵犯器官,导致系统性疾病的发生。该病的致残率较高,且反复发作,病情严重的出现进行性关节损伤、变形,劳动力丧失,生活无法自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会影响寿命[5]。由于该病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发病因素多,一旦确诊应立即接受规范治疗,重视早期治疗、个体化治疗等。
西医在治疗该病上多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治疗,但是副反应较多,容易对胃肠系统、肝肾系统等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临床上急需一种高效、安全的药物。鹿瓜多肽注射液是一种中成药,是从鹿科动物梅花鹿的骨骼、葫芦科植物甜瓜的干燥成熟种子中提炼出来的一种多肽类活性成分,主治腰酸背痛、跌打损伤疼痛、风湿痹症等[6]。祖国医学认为:甜瓜籽具有散结化瘀功效,用于风湿痹症等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现代药理学证明:甜瓜籽具有非甾体类消炎药的药理特性,能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抑制炎性细胞的浸润,减少炎性渗出,从而促进关节肿胀恢复,减轻疼痛[7]。鹿骨具有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甜瓜籽与鹿骨的联合能起到祛风湿、散结化瘀、止痹痛功效。现代药理学指出:鹿瓜多肽注射液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机制主要为:通过抑制滑膜组织的炎症细胞浸润,抑制血管增生以及血管翳,达到减轻关节软骨、骨损伤的效果。另外,它能促进骨形态发生蛋白、β-转化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的生成,其中骨形态发生蛋白能使血管周围游动的间充质细胞转化成不可逆的骨细胞,促进新骨的生成[8~9]。β-转化生长因子则能促进骨细胞合成更多的骨粘连素、骨桥蛋白、Ⅰ型胶原,还能抑制炎症细胞的浸润,减轻炎症反应,协助巨噬细胞来源的细胞因子促进细胞组织的修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则能促进骨胶原蛋白、非胶原蛋白的合成,有效增加骨钙素。有机钙、磷离子参与调解钙、磷代谢平衡,增加骨钙的沉积,调节骨容量,促进骨折的修复[10]。关于鹿瓜多肽注射液是否会对骨质破坏造成一定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关节VAS评分更低,关节肿胀数目更少,晨僵时间明显更短,握力提高,P<0.05,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鹿瓜多肽注射液能起到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另外,在用药安全性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与常规的基础方式治疗相比,鹿瓜多肽注射液的用药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用法简单,疗效确切,能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朱越峰,林伟龙,杨丰健,等.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J].临床骨科杂志,2011,14(3):334-336.
[2]李世梅,王黎明,陈继正,等.鹿瓜多肽、丹参酮ⅡA联合DMARDs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6):744-746.
[3]叶茂,黄敬东,吴新兴,等.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及对血清中TNF-α和IL-23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6):1204-1205.
[4]周宇子,华潞,李一石,等.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与心肌梗死病史的关系[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1):6-8.
[5]王晨,黄鑫,江振洲,等.类固醇激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5,46(6):757-763.
[6]张惠.鹿瓜多肽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业,2013,22(15):27-28.
[7]陶庆文,徐愿,金笛儿,等.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临床骨科杂志,2011,14(3):336-338.
[8]叶雪慧,李冬花.鹿瓜多肽注射液联合运动疗法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57):280.
[9]李昌,吴燕生.鹿瓜多肽辅助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1,39(6):1133-1135.
[10]夏农.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老年患者血清中hs-CRP、TNF-α和IL-18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059-2060.
R593.22
B
1672-8351(2016)10-00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