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霞 李少慧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8-000-01
摘 要 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层党组织作为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面对普遍的新入职人才流失现状,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开展新入职大学生党员工作,打造一支永葆活力、积极进取的先锋模范队伍,其重要性日益突显。
关键词 党组织 基层员工 问题方法等
一、存在的问题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众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企业的人才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中,许多企业,更关心的可能是资金和市场问题,人才管理常常为其所忽视,然而恰恰是人才流失的瓶颈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大量招聘各大高院大学生,但是基层党组织对学生的培养和使用却不尽人意。招人不易,留人更难,居高不下的学生跳槽、流失现象,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究其根源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分析新入职学生跳槽普遍的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初次就业没有安全感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定位模糊,缺少职业规划。求职时缺乏自我认识,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喜欢什么样的工作,职业定位不准、不清,出现为了就业而就业现象,导致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很难适应,或工作与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匹配等原因的产生,最终难以坚持而选择离职。
(二)薪酬福利达不到心理预期
近年来,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达不到一定的收入水平,大学毕业生在城市中很难生存。入职后企业提供给完全不具备工作经验的学生的薪资待遇距离他们心中的期望落差较大,是导致离职的因素之一。
(三)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学说,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来自于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新入职学生所能从事的基础工作重复性高、强度大、简单枯燥、不易激发其成就感。自我价值得不到认可,放弃现有工作重现开始,成为他们轻易作出的选择。
三、解决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这是我们党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对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作出的新概括、提出的新要求。
要解决国企基层党组织中新入职学生离职率居高不下的问题,从开展学生党员的工作入手,营造和谐工作氛围、革新工作方法、完善用人机制、完善企业文化、健全培训模式、量体打造职业规划、关心新入职学生员工所需、所想,为你解难题、办实事,做贴心人,将其融入企业集体中,为企业的人才积累提供切实的系列保障。具体措施如下:
(一)招聘期间信息对称
据网上调查显示作为当代大学生有高达75%的大学生表示,就业时信息十分不对称。一方面是学校提供的信息面比较窄,信息量比较小,许多大学生在缺乏对企业及从事岗位深入了解,就稀里糊涂的签订了就业协议,随大流地就业;另一方面则是企业在应聘阶段,将各自的企业描绘的很好,以此来吸引人才,但等到大学生真正的走进企业后才发现,其实远不是自己想象的那般美好,理想与现实产生较大的差距,心理上难以接受,而选择离职。针对这一现象,企业应在招聘期间凭真实的信息帮助大学生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二)及时办理组织关系结转手续
党组织关系转接就是指党员因调动工作、参军、学习、外出等原因离开原所在地或单位,经党组织同意,将党组织进行转接的一种调动形式。新职员入职后,基层党组织应及时办理党组织关系的结转手续,建立档案,这既是对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学生党员负责的表现。
(三)积极开展党课学习活动
加强党课学习,是提高政治素质的需要,是保持政治清醒的需要。基层党组织在党建工作和党务处理中及时吸收新入职员工参加党课培训。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丰富的实践方式进行党性教育,提高党员信仰素质,如老党员言传身教,进行心灵教育,开展党员实践,用党的荣誉感激发其自身荣誉感。
(四)量体打造职业规则
企业建立成长激励模式,关注先入职员工的个人发展前景及晋升空间,并努力创造接受培训教育的机会,为员工治理职业生涯规划,以满足他们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同时,给与表现优秀的员工以物质奖励,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创造公平竞争的良性平台,为其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通道和空间。
(五)充分发挥新入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通过新入职党员在学生中的积极正能量,关注新职工对薪酬、福利、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的反应,采取措施,相应做出调整,建立关爱帮扶机制,激发党员内在动力,形成企业合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根本上改变入职大学生流失现状。
参考文献:
[1] 骆宝明,周伟.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建设探析[J].黄山学院学报,2011(2).
[2] 李丽,邹颖.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工程建设探析[J].东北之窗,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