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诗人和客观诗人

2016-11-03 23:14杨柳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王国维杜甫李白

杨柳

摘   要:王国维曾说,客观诗人不可不多阅世,主观诗人不必多阅世。李白和杜甫同样身处大唐王朝由盛至衰的多灾多难时期,阅世不可谓不深,性情不可谓不真,然,一位成为主观诗人,一位成为客观诗人。王国维还说,境界有大小,不必是而分优劣。同样的,只要诗作有境界,何必以主观、客观分优劣?

关键词:王国维;主观诗人;客观诗人;李白;杜甫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0-0099-0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第十七则中说: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对于这段话,有很多人说他犯了文体不分的大错。施耐庵、曹雪芹是小说家,李煜是词人,均与诗人相去甚远,为何把他们评为客观诗人、主观诗人?所谓“诗篇”,并非一定是诗作,也可以是生动、宏伟而有意义的事物。魏巍《壮行集?祝福走向生活的人们》说到:因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历史上确实是一首壮丽动人的、青春的诗篇。既然时代可以是诗篇,壮举可以是诗篇,青春可以是诗篇,那么,经典文学作品为何不能是诗篇?经典文学作品的作者为何不能是诗人呢?所以,王国维在此区分主观诗人和客观诗人的前提,应该是整个“文学”。

脱离王国维的大师境界,单就“诗人”而言,我认为,李白是主观诗人,杜甫是客观诗人。

李白被称为“诗仙”,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篇浪漫、宏伟,尽显想象和夸张,主观色彩极浓。“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字里行间无不令人拍案叫绝、心向往之。李白诗歌的特点在于向内注重自我,且诗歌风格多异,豪放飘逸、旷达超脱,也不乏清新闲适、阳春白雪和忧愤悲壮。古人更是早已注意到此,唐人任华说李白诗“奔逸气,耸高格,清人心神,惊人魂魄”(《杂言寄李白》)。宋人朱熹说:李白诗不专是豪放,亦有雍容和缓底 (《朱子语类》)。如《上李邑》以大鹏自喻,体现傲世独立的人格魅力;《古朗月行》似随口而出,天然去雕饰;《鸣皋歌送岑征君》讽喻朝廷奸臣当道、贤才落魄受排挤,也表达了自己不屑与之为伍,渴望超脱尘世;《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篇,更以充满想象力的神奇之笔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

杜甫被称为“诗圣”,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在唐朝就已经被称为“史诗”,记录了大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过程。他本人经历了“安史之乱”,一生穷苦潦倒不得志,涉世之深,却不改性情之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句句感人肺腑,字字如剜人心。“三吏”“三别”更是客观地记录了唐朝的社会现象和民间疾苦。萧涤非先生说:“他固然有大悲、大怒的时候,但也不是没有大喜的时候。为了?更好更充分地表达出这些感情,在这种时候,他通常就使用七古这一诗体。比如?《哀江头》、《哀王孙》、《悲陈陶》、《悲青板》、《同谷县作歌七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有的写亡国之痛,有的写身世之苦,都是‘长歌可以?当哭的”(《杜甫研究》修订本)。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两座并峙的高峰,就如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和杜甫,同样身处大唐王朝由盛至衰的多灾多难时期,更是几经皇权更迭,阅世不可谓不深,而性情不可谓不真。然,一位走浪漫之路,成为主观诗人;一位走写实之路,成为客观诗人。写作风格的迥异,其实取决于人生态度:一位执着于现实生活,忧国忧民;一位跳脱出现实生活,飘逸隽永。

王国维先生曾说:境界有大小,不必是而分优劣。同样,客观也好,主观也罢,只要诗有境界,何必以主观、客观分优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何遽不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何遽不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猜你喜欢
王国维杜甫李白
王国维《录鬼簿校注》考
杜甫改诗
杜甫与五柳鱼
在神不在貌——论王国维的“眩惑”
“手不释卷”的王国维
杜甫的维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