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2016-11-03 14:25刘建中雒麦莲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孔乙己课文阅读教学

刘建中+雒麦莲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内容有明确的要求: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怎样才能开展好阅读教学呢?在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种阅读教学方法。

一、问题阅读法

问题阅读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问题为指向,研读作品。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教《藤野先生》时,我们先让学生阅读,并告诉他们:读书贵在读出问题,有所发现。我们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藤野先生是最让‘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老师?”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他没有民族偏见,不歧视‘我。”“他很关心‘我,给‘我添改讲义。”随后,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如:鲁迅为什么到日本学医?他为什么离开仙台?他为什么要弃医从文……我借机引导:“你们发现的问题自己能解决吗?”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在语文阅读课上,让学生多思考: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作者的意图的?理由有哪些?文中有哪些语言含义深刻?为什么将这一篇课文组织在这一单元?为什么要涉及这道题?“研讨与练习”与“读一读,写一写”有什么区别?……带着问题阅读,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避免盲目阅读、无效阅读。

二、主旨阅读法

文学作品主旨的诠释,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它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对课文实现本质性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孔乙己》教学中,作者对孔乙己最后的命运没有明确写出来,这正是鲁迅先生让读者细细体会的地方。教师让学生根据文本的内容去想象孔乙己最后的命运。学生有的写孔乙己在喝完酒回去的路上被横冲直撞的有钱人的马车撞死了;有的写孔乙己在破庙中被一群乞丐抢走了身上仅有的破长衫,最后冻死了;还有的写孔乙己想要自食其力找工作,却由于身体的残疾找不到,最后因生活的艰难而自杀了……听到不同学生对孔乙己最后命运的想象,教室里的气氛异常沉重,大家都为孔乙己的命运唏嘘不已,充分体会到了孔乙己所在的那个时代对人的毒害。

在《变色龙》一文中,警官奥楚蔑洛夫迅速介入“狗咬人”事件,断案过程中义愤填膺、慷慨激昂,但却是墙头草、随风倒,“变色”之速,堪称一绝。多变之中始终不变的是断案的依据——狗的主人。学习此文,一个欺下媚上、看风使舵的沙皇专制走狗的典型形象尽现眼前。

三、形象阅读法

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具有立体化的特征。通过课文中好的人物形象,学生既可欣赏精彩的言辞,又可感受高尚的情操。例如:《出师表》中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过零丁洋》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的人》中的鲁迅“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等等。

好的人物形象对学生来说,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但由于阅读活动个体化的特征,学生对艺术人物的理解会有所不同,这给我们鉴赏人物提供了求异和创新的可能。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模式来限定学生的理解,应辩证地、理性地面对学生有创意的思考与争鸣。如鲁迅散文《风筝》一文中,“我”小时候在管教弟弟时行为十分粗暴,后来“我”成为一个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人。学生可以开动脑筋,对文中的作者形象作出自己的评价。

四、情感阅读法

情感是作品的生命。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创设适宜的情境,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例如,朱自清在《背影》中,主要描写父亲为自己买橘子一事,事情虽小,却蕴涵着父亲对儿子无限的爱。教学时我们可启发学生:你的父亲与文中的父亲有无相似之处?通过联想、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父亲的爱子之情是普遍的,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对父辈的热爱、尊重之情,培养他们尊老爱幼的美德。《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的文章,一曲真善美的颂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中所描述的可贵的亲情、温馨的气氛、美丽的春景、生命的气息。学习这样的文章,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愉悦心灵的阅读旅行。

五、比较阅读法

比较阅读能为学生指点迷津,帮助学生领略语文世界的无限风光。

如何发挥比较阅读的作用呢?可运用增删、调换等手法造一个语意不变,但文采、修辞皆逊色于原句的句子,与原句进行对比,使学生真正领悟到优美语句之妙。

对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对比是常用之法。人立足于社会,思想总会打下时代的烙印。通过对作家不同时期作品的阅读,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成长的足迹,还可以把握到时代的脉搏。如:教授《杜甫诗三首》时,我们先介绍诗人的创作经历,再结合三首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年轻时的杜甫抱负远大,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自许,因而才有《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人过中年,饱经战乱的诗人颠沛流离,故而在《春望》中发出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叹息之声;诗人心系苍生,对民生疾苦感同身受,于是才有广为流传的《三吏》《三别》。如此知人论世,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很有意义。

(责 编 晓 月)

猜你喜欢
孔乙己课文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孔乙己(下)
孔乙己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