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批判性思维塑造教育理性精神

2016-11-02 16:11邓文圣
今日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批判性理性改革

邓文圣

重塑教育理性精神的要义是思维方式的重塑。这就要求不同层面的教育主体从教育改革、教育发展、教育实践等不同方面生成理性精神,推动教育朝着合理的方向持续改进。诸如,在教育改革方面,如何处理好观念变革、制度变革与文化变革,单点突破与系统重构,持续微创新与颠覆式创新的关系;在教育发展方面,如何处理好传承与创新、本土传统与外来引进、规模扩张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在教育实践方面,如何处理好统一规范与个性创生、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等等,都需要全面、客观、辩证地进行思考和分析,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充分认识各种思维方式的优势和局限性,在自由、包容、协同、融合、创生中塑造自己的理性精神。

我们需要时刻保留那份“批判性”。任何“批判”的思维都必须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以“理性”为基石。看待任何事物都要客观公正,因为真理只与事实有关。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一位英国外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学生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问题”。

中国学生的“没有问题”,显然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不会提出问题,其二是不愿不想去提出问题。究其根本,其实就是缺少“批判性”意识,习惯于接受,被灌注。当然,缺少“批判性”并非仅仅是中国学生,在欧美那些相对先进的国家,学生也需要加强“批判”意识的培养。因此,世界教育的共识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是“明天教育”的主旋律。

“批判的”(critical)源于希腊文kriticos(提问、理解某物的意义和有能力分析,即“辨明或判断的能力”)和kriterion(标准)。从语源上说,“批判性思维”是暗示发展“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个技能的概念提出,可追溯到杜威的“反省性思维”(reflective thinking)——批判性思维的探究模型——“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以及它所进一步指向的结论”。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批判性思维”应贯穿于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没有学科边界,它没有禁地和真空,是敢于从批判性的视角来审查任何涉及智力或想象的论题。这与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理想人格的建构 “不谋而合”。

我们追寻和提倡“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同时,一定要特别注意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批判性思维”应该是基于事实基础上的,辩证、客观、全面地看问题,要在能看到并肯定对方观点的合理因素的情况下,再理性地平和地尊重地阐述证明自己的见解。

随着技术革新的快速推进,网络已经走入千家万户。兴许是法律的宽容,兴许是没有了“面对面的尴尬”,当下,有些人士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偏解“批判性思维”的精髓,讨论问题直接丢弃“理性”,缺乏分析问题以及与人辩论的基本素养,往往一言不合便叫骂起来,以致很多所谓的网络辩论不堪入目。他们有一个“通病”——先有立场后有问题。

社会上缺乏理性的“批判性思维”观,同样表现在某些教育人对教育问题的“批判性”解读上。当一年一度的高考进行时,围绕高考的话题可谓是“东方风来满眼春”。对于大别山深处的“毛坦厂中学”模式,有人谴责是粗暴、原始、功利性极强的教育方式的代表,对其宗教仪式般的送考架势,有人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然而他们不去扪心自问:那些学生为什么会自觉地为改变家庭命运而读书,愿意采取以时间换分数的低级战术?为什么依然选择如此辛苦的道路而不肯放弃?

毛坦厂中学的确存在一些违背“新式教育”理念的地方,经不起细细推敲,但之所以有这么多学生还愿意来到这儿,挤相对公平的高考独木桥,是他们除此之外缺乏更多更好的阶层流动通道,这是底层社会自发演化出来的一种自我拯救。正如央视主持人在专题评论中所说:当我们思考教育改革、高考改革等宏大话题的时候,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应该要关注毛坦厂中学所代表的一群人,而不能将他们当成“落后事物”抛弃,必须直面阶层流动存在淤塞的现实,而不是架空现实地谈“理想”。

全盘“批判”毛坦厂,鄙视它和它的学生家长,显然是不“理性”的,是不利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方向的,改变教育不仅仅是审丑,帮助和引导其实更重要。

当河北涿鹿县委叫停“三疑三探”教学改革,该县教科局原任局长郝金伦决定“不去领导这项工作”,毅然激情辞职之后。又是“一窝蜂”地批评“改革失败,是过于激进”,“行政强推的模式化课改必败无疑”。有的似乎是出于善意,提醒教改推行者“教改要有激情,但更要专业,先让更多人认同和支持,改革才能够照进现实”。其实,我们谁都知道,改革哪有坦途,如果追求“四平八稳”还能有创新吗?试想,如果涿鹿的改革还在继续,且有了成绩,他们又会怎么说呢?如果不去“理性”地看待改革中遇到的障碍,留给改革创新的“氛围”是何等的“严苛”,还有多少人会去改革?敢去改革?

特别还记得,一年前那次“中英教学方式之争”。五名中国中学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对该校的学生进行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结果,中国老师明显“水土不服”的事件见诸网络报刊,而对“中国式教学”的批判几乎是“铺天盖地”,斥责中国教师的古板教条和没有尊重学生人性的爱心,斥责“中国式教学”是“盲目自信”“麻木和无趣”,害了孩子的天性。似乎“中国式教学”已经“一无是处”,早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可一年后的2016年7月,英国教育部宣布,英格兰半数小学将采用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上海的数学教学方法。当时的一些“痛骂”者,又说“中式教育重视基本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中国教育的自信”。这种“批判”或“肯定”又有多少是“理性”的呢?

杜威说:没有思想的自由,何来“完整的精神”,又何谈生长?又何能成为 “活泼泼的,能改良社会的,能生产的个人”? “自由和超越才是作为人的根本所在”。人类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批判性思维”,离不开对陈旧的“否定”,不破不立。在当前,教育人以及教育人教育学生,必须具有“敢于否定”的“独立思想”,才有利于形成批判性、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敢于否定”的“批判”永远不能离开“理性”的轨道,“批判性思维”绝不等于“全盘否定性思维”。评论教育问题或与同仁研讨甚至辩论,不管是当面,还是在网络上的自由表达,都不要忘记美国哲学家布鲁斯·沃勒在《优雅的辩论》一书中给人们的六个建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不要随意贴标签,拒绝“稻草人谬误”(即故意曲解、夸大或歪曲对方论点或立场,使其更容易受到攻击),不搞人身攻击,警惕折中的解决方案,努力欣赏你反对的观点中最好的理由。

未来的社会,需要会提出问题,有问题才会促成去探寻结论,没有问题的确是最大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时刻保留那份“批判性”。我们得记住,任何“批判”的思维都必须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以“理性”为基石。看待任何事物都要客观公正,因为真理只与事实有关。

作者系江苏省海安大公教育中心校长

猜你喜欢
批判性理性改革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改革之路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改革备忘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改革创新(二)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瞧,那些改革推手
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