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娜 李耕拓
[摘要] 晁福林先生主编的大学历史系教材《中国古代史》上册存在着少量失误,本文对此进行举例和辨正。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上册;失误;刘辩;董卓之乱;孙权;乐府
Abstract:Mr ChaoFuLin editor of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material "the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the days there is a small error, this article for example and justification.
Key words: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the days of the Error; Liu debate; Dong zhuo chaos; Sun quan. fu
在现今大学历史系使用的教材中,有一本是由著名先秦史专家、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的晁福林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3版,2013年8月第6次印刷)。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书中存在着少数问题。兹举几例进行辨正。
1.“汉灵帝刘辩”?
本书最后的《大事记》中,这样写道:“189年 汉灵帝刘辩即位”(P351)。那么,“汉灵帝”是刘辩吗?这年即位的是“汉灵帝”吗?
本书第五章第二节“三国和两晋”中,这样写道:“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病死,他的14岁的嫡子刘辩即位”。
以上的第一条信息将汉灵帝与刘辩视为一个人,第二条信息将汉灵帝与刘辩视为两个人。那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
最新版本的《辞海》“汉灵帝(157—189)”词条释曰:“即‘刘宏。东汉皇帝。章帝玄孙。公元167—189年在位。宦官继续专政,党锢之祸复起,执李膺等百余人下狱处死。统治期间,公开标价卖官,全国田亩增税十钱,大修宫室等,阶级矛盾激化,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爆发黄巾大起义。”(P701。2009年第6版之2010年4月第1版的缩印本)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汉灵帝刘宏崩于公元189年。在其死后,他的嫡子刘辩承袭了帝位,是为少帝。然而刘辩只做了短短一段时间的皇帝后便被董卓废黜;继而他的弟弟刘协接替他做了皇帝,是为汉献帝。
据“百度百科”的“刘辩”词条可知:
刘辩(176年—190年3月6日)是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他是东汉第十三位皇帝,光熹元年四月十三戊午日至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即公元189年5月15日-9月28日在位,在位时间不到5个月。因为刘辩在位不逾年,一般不把他看作是汉朝正统的皇帝,不单独为他撰写专属于帝王的传记(即本纪),不过现代史学界也有观点承认他是汉朝皇帝,史称少帝。由于年幼,实权掌握在临朝称制的母亲何太后和母舅大将军何进手中。少帝在位时期,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他即位后不久即遭遇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和以十常侍为首的内廷宦官集团这两大敌对政治集团的火并,被迫出宫。回宫后又受制于以“勤王”为名进京的凉州军阀董卓,终于被废为弘农王,成为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其同父异母弟陈留王刘协继位为帝,是为汉献帝。被废黜一年之后,刘辩在董卓胁迫下自尽,时年仅15岁,其弟献帝追谥他为怀王。
因此,所谓“汉灵帝刘辩即位”是将父子混淆了。189年的大事记应改为:“刘辩即位,是为汉少帝”。另外,刘协即位为汉献帝,也可列入这一年的“大事记”。
2.“董卓之乱”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吗?
第五章第一节“叙说”中,有这么一句话:“毋庸讳言,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乱世。大规模的社会动乱有董卓之乱、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侯景之乱,小规模的动乱则史不绝书。”(P261)如果从这句话来看的话,编者是将“董卓之乱”归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那么,“董卓之乱”真的是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吗?在本节的前面,有一句给“魏晋南北朝时期”断代的话:“中国古代史上的魏晋南北朝,如果从196年曹操迎汉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算起,到589年隋文帝杨坚灭陈,共有393年历史。”(P259)也就是说,本章是以196年到589年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那么,什么是“董卓之乱”、它发生在什么时候呢?《辞海》“董卓(?-192)”词条释曰:“……他进京后,手握重兵,专断朝政,旋废少帝,立献帝。为人凶恣暴虐,纵士卒烧杀淫虐。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袁绍等在关东起兵讨伐,遂挟献帝西迁长安,纵火焚洛阳周围数百里。次年,自为太师。筑坞于郿(今陕西眉县东北渭水北岸),囤积金银、粮谷。后为王允、吕布所杀。”(P403)
“百度百科”的“董卓之乱”词条释曰:“东汉中平六年(189),董卓率兵进入洛阳,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为相国独揽朝政。次年关东诸侯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卓败,挟持献帝西走长安,并驱使洛阳数百万口西迁长安。行前,董卓的士卒大肆烧掠,洛阳周围二百里内尽成瓦砾。到192年被王允、吕布所杀,历时3年。3年时间虽短,社会却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基本决定了以后历史的走向,三国群雄在此期间先后登场,作为三国乱世的开端。”
在本书本章第二节中,关于董卓之死及其死后的情况是这样叙述的:“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长安发生政变,董卓被部下吕布杀死,后来,他的部将又相互攻杀,使‘长安城空四十余日,强者四散,羸者相食。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至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汉献帝辗转返回洛阳时,割据局面已经形成……”(P264)。根据这段引述,董卓死于192年,但董卓之乱却似乎并没有随着他的死亡立刻结束,而是往后延续了一些时间。
根据上面的引述,董卓进京和废少帝立献帝是在189年,西迁长安是在190年,被杀则是在192年。如果将董卓进京视为董卓之乱的开始、将董卓之死视为董卓之乱结束的话,那么董卓之乱的时间就应该是189年—192年。即使加上董卓死后其部将李催、郭汜杀王允并逐走吕布,以及李、郭二将在长安城中的厮杀大约持续了4年的时间,直至曹操迎汉献帝都许(196年),新的政治格局才基本形成。
另外,本书第四章“秦汉时期封建社会的成长”第一节“叙说”,对汉的终结、魏的起始年代明确为220年(P161,162,163)。
所以,尽管董卓之乱开启了汉末动乱、三国鼎立的魔瓶,但就事件本身来说应该局限在196年之前。而本章所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始于公元196年,由此可知董卓之乱发生在魏晋南北朝开始之前。如果以220年作为魏的起始点即“魏晋南北朝”的起始点,则董卓之乱与魏晋南北朝就离得更远了。
当然,本书如果要将董卓之乱纳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并且将它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开端也可以,那么就应该将董卓之乱开始的时间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的时间,将时间提前到189年。
3.孙权在何时何地称王、称帝?
第五章第一节“叙说”中写道:“220年,魏王曹丕在洛阳代汉称帝。次年,刘备以汉朝的继承者自居,亦在成都即帝位。同年孙权接受曹丕的封号当了吴王,而直到229年,才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帝。”(P259)
在本章第二节“三国和两晋”之“一、魏蜀吴三国”之“(一)三国鼎立”的最后,编者写道:“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同年,孙权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王,国号吴。”(P265)在“一、魏蜀吴三国”之“(四)吴”中写道:“……曹丕称帝时,封孙权为吴王,而孙权惧恐曹军大举进讨,故长期不敢称帝。魏军虽然多次兴兵,因为力量不足,且不习水战,故双方得失相当。黄武元年(公元229年),孙权终于称帝。”(P268)
而在本书最后的《大事记》中,对孙权称王、称帝是这么记录的:
“222年 孙权接受曹丕的封号,称吴王。”
“229年 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分别见P351,P352)
在本书中,编者认为孙权称王、称帝的地点均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王的时间则出现了公元220年(曹丕称帝时,封孙权为吴王)、221年、222年三种不同的说法。那么,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呢?
《辞海》“吴”字条释:“③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称吴王,229年称帝。亦称‘孙吴、‘东吴……”(P2000),“孙权(182-252)”词条释:“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公元229—252年在位……黄龙元年(229年),称帝于武昌(今湖北鄂州),国号吴,旋即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P1809)。
根据《辞海》以上的资料,孙权称王、称帝的地点均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而称王的时间则是在公元221年。
江苏省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写的“南京地方志>名人与南京>历史人物”之《六朝史上第一个皇帝——孙权》一文,也多次而明确地说出了孙权称王、称帝的时间和地点。其“一、家世与生平”说:孙权(182-252)魏黄初二年(221)因与刘备争夺荆州,以荆州鄂城(今湖北鄂州)为政治中心,改名武昌,次年于此称吴王。东吴黄龙元年(229)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九月,迁都建业,开创了南京建都的历史。其“二、继父兄之业建立东吴政权”中曰: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死,其子曹丕接任,在洛阳称帝,国号魏,年号黄初;次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年号章武;第三年,也就是魏黄初三年(222),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王,国号吴,年号黄武。黄龙元年(229),在江东大族的“劝进”之下,孙权去王称帝,旋即迁都建业。以上都明确地讲到孙权称王、称帝都是在“武昌”,称王的时间则在222年。
由此可见,孙权称王、称帝都是在武昌,而不是本书所说的在建业。至于孙权称王的时间,多种资料说法不一,《辞海》中说是公元221年,《南京地方志》中说是222年,本书中竟然有公元220年、221年和222年三种说法。笔者暂不能肯定到底用哪一年更为准确,但至少本书应该统一说法,不能三种说法并存。
4.“乐府”设立于何时?
第四章第九节“汉代学术文化”之“四、文学”中,有这么一句话:“乐府本来是政府的音乐机构,其设立当在汉武帝以前。”(P249)
这里说“乐府”的设置在汉武帝以前是毋庸置疑的,并且用了一个“当”字,似乎说得很慎重、说得小心翼翼。但如果结合以前的考古发现和其他的研究成果,这一说法过于保守,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乐府的设置最迟是在秦朝。
1976年2月1日即阴历丙辰年正月初二,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袁仲一先生在陕西秦始皇陵区散步时发现了一枚青铜编钟。这枚编钟高13厘米,钟上不同纹饰相间排列,钲和鼓部饰错金银蟠螭纹,篆间饰错金流云纹,钟带为错金云纹,舞部满铸纤细的云雷纹,其内侧为铸造纤细的蟠纹,造型异常精美。然而,此钟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精美的造型和华丽的装饰。真正让学者们为之惊喜的是,人们在钟钮一侧发现刻有小篆体的“乐府”字样,因此称之为“乐府钟”。钟是敲击用的乐器,乐府钟就是皇家庆典和祭礼时用的钟。虽说只有两个字,它却传递出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信息,揭开了萦绕在人们心头两千余年的的一个历史之谜,那就是以前认为汉武帝时才有的“乐府”这一管理机构,实际上早在秦代已经出现了。这枚编钟上所镌秦篆“乐府”二字,就是我国考古史上当时唯一一件能够证明秦代已有“乐府”的乐府钟,它成为改写“乐府”成立于汉武帝这一论断的最好物证,并有力地证实这件敲击乐器原置于秦乐府中,即我国古代最早设置专管乐舞的“乐府”机构的是秦代,而不是过去公认的汉代。
另外,2000年在陕西西安的相家巷秦遗址出土的众多封泥中有一枚“乐府丞印”的封泥。除这枚封泥外,还流散有“乐府”“乐府钟官”“左乐丞印”“外乐”等一众封泥。《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有六丞。属官有尚书、符节、太医、太官、汤官、导官、乐府、若卢、考工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考工室为考工,左弋为佽飞,居室为保宫,甘泉居室为昆台,永巷为掖廷。佽飞掌弋射,有九丞两尉,太官七丞,昆台五丞,乐府三丞,……”将地上的材料与地下的材料相互印证,可以推测乐府三丞在秦代就极有可能已经存在了。因此,“乐府”作为古代政府的音乐机构在秦朝就已经设立了。
1989年版的《辞海》“乐府”词条就采用了新的说法:“①……‘乐府一名始于秦,秦及西汉惠帝时均设有‘乐府令。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见缩印本第89页,1990年12月第1版)。
所以,教材最好将“乐府本来是政府的音乐机构,其设立当在汉武帝以前”改为“其设立是在秦朝”。
作者简介:
李君娜(1994.1—),女,湖南省岳阳县人。现就读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系13级(2)班。在中小学就读时,曾在湖南的《小学生导刊》和《科教新报》、北京的《作文导报》和《语文导报》、吉林的《作文评点报》和《阅读与作文》、《优秀作文评选》,以及“百度作文练考网”等报刊、网络上发表文章多篇;在大学时,其书法作品荣获过省级奖项。
李耕拓(1966年3月—),男,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科普作家,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湖南省)湖湘文化与抗日战争研究中心会员。曾在国家级和省、市级报刊、书籍、网站上,发表教研论文(涉及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等课程)、科普作品、新闻作品、诗歌等约500篇首;参加国家级研究课题“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工作,参编其调研成果丛书岳阳市综合卷(1卷)和专题卷(两卷)共3卷(修订版)并任副主编之一,现已出版了两册的内部版,第3册也即将出版,并即将正式出版;指导学生曾在国家和省、市级报刊、书籍、网络上发表诗文作品约260篇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