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存档和整理,是每天都要做的功课

2016-11-01 22:31
大众摄影 2016年11期
关键词:九华山底片文件夹

照片要多处备份

现在我的拍摄频率非常高,一个星期至少有三四次的外出拍摄。每次出差之前,把单位电脑里的东西往家里电脑拷一份,笔记本电脑清空,每天会把几十个GB的照片导入笔记本,出差回来,256GB的笔记本硬盘就存满了。这样下来,每年大概1TB的硬盘我用三块。目前为止,我还没遇到过硬盘坏掉的情况,我会存成三份,办公室两份,家里还存一份,这也是考虑把备份存在不同的地方。

我觉得备份照片这个事,千万不能偷懒,不要觉得存过一套了就万事大吉。我有个毛病,我认为好的照片我会到处复制,会在不同年代的文件夹里都有。万一你这个文件夹出问题了,在另一个文件夹里可能也有存有备份。照片多几个“分身”没问题,就怕没有。

每天晚上都整理照片

现在的习惯是每天都要整理,当天拍完,当天按照时间地点事件的方式建文件夹。每年对这些文件夹,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理,比如2016年1-12月,就建12个文件夹。每天的过程是,先拷贝进来,比如大文件夹里有1000张,在里面建个粗选文件夹,存100张,在100张里我再建个精选文件夹,从这100张里可能最后选出10张自己比较满意的,其中最终有5张能拿出来的,这5张我会复制一下,单独拿到根目录里面。(例如:2016 → 2016-09 → 2016-09-事件→ 2016-09-事件-粗选 → 2016-09-事件-粗选-精选)。这个包含5张精选照片文件夹会放到2016文件夹里面,是独立的,游离在具体文件夹之外,是一个个精选的点。比如我今年去了几次九华山,现在我的2016文件夹中,就有了“第一次九华山精选”,“第二次九华山精选”“第三次九华山精选”……这样就便于你随时用,尤其是当你正在拍一个大专题的时候,可以随时调用。

我还有一个习惯,相机里面的存储卡也不轻易格式化,我先留着,下回拍摄之前,我再看看这张卡里面有什么东西是以前我没导出来的,没有的话再删掉。我这个习惯还有个好处,带相机出发之前,检查一下你的相机有没有卡,卡里有什么东西。因为我犯过这样的致命错误:很多年以前到国外出差,白天拍完了,晚上在特别困的状态下导素材,认为自己白天拍的三张卡都导完了,第二天早上就把这三张卡都删了。所以后来我养成了这个不即时删除的习惯。

胶片中的作品,有需求才有挑选的动力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进入新闻领域工作,到工作岗位上就开始大量拍摄。当时胶卷的保存比较简单,拍完了之后自己冲洗,觉得好的剪下来,放大成照片发稿,不用的底片就一条条的外面用纸包上,写上时间地点,装袋之后,保存在单位的档案柜里。发稿的照片一张张放在底片袋里面,专门有一套东西来存放这些发稿的照片。胶片没有别的办法,都是这样整理。北京的气候不是那么潮湿,办公室是冬暖夏凉的老式房子,二十多年了底片都没什么变化。

这个比较好的工作习惯,是跟报社里的老前辈学的。当然也有的摄影记者是糊里糊涂的,比如我知道的一位前辈,他有点洁癖,办公桌上什么都没有,所有他在工作中拍的照片,发稿的他剪下来,不发稿的全部都扔掉,这也是那个时期一些老记者的习惯。

到2001、2002年,我们就全部改成了数码相机。胶片就是在调历史资料的时候会查一查。现在我也希望能把胶卷的统一数字化,但这个工作量实在是比较大。这里面有个问题,人的动力来源于你的需求,假如我正好要做某个选题,或是某方面的研究,我再从以前的胶片里选东西,没有这个需求的话,就会觉得我挑完了又放那儿没用,有需求才有动力,也有目标。

不过,胶片时代的资料价值会持续发酵,当年我认为好的东西,适合当时发稿,隔十年之后再看这些东西,会发现里面还有好的东西当时没有选出来,再过三十年你再看,还有更有意思的,这就是摄影的力量。所以照片是可以不断的挑选的。

猜你喜欢
九华山底片文件夹
难忘的九华山之旅
一座城的70年时光底片
作品三
九华山风景区最大承载量测算研究
保护光明的“底片”
挂在墙上的文件夹
生态旅游风景区的规划设计——以九华山风景区总体规划为例
社会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