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灸配合针刺治疗颅脑外伤后痉挛型瘫痪疗效观察

2016-11-01 08:28张新斐刘初容张永红沈威贺灵慧冷情英曾晓林李静敏欧阳群黄泳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神阙穴肌张力痉挛

张新斐,刘初容,张永红,沈威,贺灵慧,冷情英,曾晓林,李静敏,欧阳群,,黄泳



壮灸配合针刺治疗颅脑外伤后痉挛型瘫痪疗效观察

张新斐1,刘初容1,张永红1,沈威1,贺灵慧1,冷情英1,曾晓林1,李静敏1,欧阳群1,2,黄泳2

(1.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州 510510;2.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 510515)

目的 观察壮灸配合针刺治疗颅脑外伤后痉挛型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颅脑外伤后痉挛型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壮灸配合针刺治疗。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为65.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 壮灸配合针刺是一种治疗颅脑外伤后痉挛型瘫痪的有效方法。

针灸疗法;瘫痪;肌痉挛;穴,神阙;灸法;康复训练;脑损伤;隔盐灸

痉挛型瘫痪[1]又称上运动神经元瘫,是当锥体系受到损伤时,由于下运动神经元不再受上运动神经元抑制而发生亢进。本病临床表现为患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从而出现病理反射,无肌萎缩和肌束震颤,但长期瘫痪后可见废用性肌萎缩。目前颅脑外伤导致的肢体痉挛状态有逐年增多的趋势[2]。壮灸疗法,又称“神阙穴隔物灸法”,是我院李静敏医师在传统灸法的基础上,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体会加以改进而成,可提高康复的疗效。笔者在常规内科及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壮灸配合针刺治疗颅脑外伤后痉挛型瘫痪患者60例,并与常规内科及康复治疗32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2例患者均为2015年1月至10月我院住院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中男52例,女8例;病程最短1 d,最长510 d,平均(66.8±99.1)d;单瘫2例,偏瘫33例,双瘫2例,四肢瘫23例;撞伤35例,击打伤9例,跌坠伤16例;治疗前痉挛程度(上肢以伸肘肌群为参考,下肢以屈膝肌群为参考,下同)Ⅰ级18例,Ⅰ+级24例,Ⅱ级12例,Ⅲ级4例,Ⅳ级2例;儿童6例,成人54例。对照组32例中男27例,女5例;病程最短1 d,最长498 d,平均(63.5±87.3)d;单瘫1例,偏瘫16例,双瘫1例,四肢瘫14例;撞伤17例,击打伤5例,跌坠伤10例;治疗前痉挛程度Ⅰ级10例,Ⅰ+级11例,Ⅱ级7例,Ⅲ级3例,Ⅳ级1例;儿童3例,成人29例。两组性别、病程、瘫痪类型、受伤原因、痉挛分级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考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3]中相关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颅脑损伤;②出现痉挛性瘫痪,有肌张力升高症状;③经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瘫痪肢体肌张力>0级。

1.4 排除标准

①其他原因引起的肌张力增高;②既往有运动功能障碍;③合并严重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肝肾功能障碍及精神病史者;④资料不全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颅脑外伤的常规内科处理配合康复治疗,即改善脑功能、改善微循环、营养支持、维持电解质平衡、正确体位摆放、主被动运动、持续牵张训练、蜡疗、肢体空气压力治疗、站立训练等对症综合治疗。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壮灸配合针刺治疗。

2.2.1 壮灸疗法

患者取仰卧位,露出脐部,将直径6 cm×高3 cm的硬纸质治疗圈对准并紧贴脐部,用易撕胶带把圈外缘固定于腹部。铺上治疗巾,使中心洞孔穿过并套在治疗圈上。选择第17号解痉方(药物组成为天麻20 g,防风15 g,白芷15 g,芥穗15 g,羌活15 g,蜈蚣3 g,僵蚕5条,辛夷15 g,细辛15 g,肉豆蔻10 g)的粉底3~4 g,均匀抹洒在脐部,以填满脐窝为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适量增加兼证粉底1~2 g,但一般不超过3种。选择与17号方对应的药盐1袋(中药粉底:药盐为1:16)倒入治疗圈内并抚平。用镊子将橄榄大小的圆锥形艾炷夹到圈内药盐上,从上端点燃熏灸。每壮燃至2/3时更换1个艾炷,艾灰夹至盛水的钢碗内熄灭,如此反复,直至艾炷全部燃完。最后1壮艾炷需全部燃尽,以不见火星为宜。然后用治疗巾翻盖住治疗圈,让余温维持1~2 min,再用毛刷扫除药盐。成人每次治疗20壮,儿童18壮。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2.2 针刺治疗

上肢取患侧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穴;下肢取患侧血海、阴陵泉、三阴交、解溪穴。消化不良者加双侧足三里穴;多汗者加双侧照海穴;流涎者加双侧地仓穴。常规消毒后,采用0.30 mm×40 mm毫针轻轻捻转针刺,得气后捻转1 min,速度约60次/min,捻转角度为180°,以出现较强针感为度,留针30 min。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采用国际通用的改良Ashworth量表分级评定患者肌痉挛情况,分值越高,表示肢体痉挛程度越重。0级为正常肌张力;1级为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1+级为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2级为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3级为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4级为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3.2 疗效标准

显效:改良Ashworth量表分级降低2个级别及以上。

有效:改良Ashworth量表分级降低1个级别。

无效:改良Ashworth量表分级无改变或级别升高。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由表1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为65.6%。两组临床疗效经秩和检验,<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讨论

颅脑外伤后肢体痉挛是由于头部受外力震伤,损伤正气,脑部脉络气滞血瘀,筋脉失养所致。痉挛属中医学“痉证”“筋痹”“转筋”等范畴。《灵枢·终始》:“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在筋守筋。”《素问·长刺节论》:“病在筋,筋挛诸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筋”为病位,主要指现代解剖的骨骼肌肌腱。“筋挛”为筋腱缩短,甚至挛缩变形,筋挛牵引关节不利,气血不畅,以致“诸节痛”。“不可以行”指肢体运动障碍,活动受限。这就是筋痹的临床表现。《素问·痹论》:“凡痹之类,逢寒则急,逢热则纵。”提示痹证一类的病症,遇寒就会缩短、收缩、拉紧,导致症状加重,遇热就会放松、松弛,症状就会减轻。换而言之,筋痹的治疗关键在于温“筋”通络。肝主筋,为风木之脏。“诸痉项强,皆属于风”“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若正气受损,精血衰耗,水不涵木,则易见肝阳偏亢而内风起。风阳挟瘀血、痰浊上逆,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故见肢体疼痛;风性主动,轻扬开泄,故见汗多;肝强脾弱,故见消化不良;脾虚水饮内停,则见流涎。因此,本病治疗应重在扶土抑木、熄风潜阳、温经止痉。

神阙穴又名“命蒂”,意为生命之本始,因胎儿赖此宫阙,输送营养,灌注全身,使胎体逐渐发育,变化莫测为神,且如入门之阙。腹针疗法认为以神阙为轴的腹部有与全身气血运行相关的循环系统,形成于胚胎期,是经络系统的母系统[4]。人体纵行之经脉犹如江河,横行之经脉犹如湖泊,纵横交叉,均匀分布。神阙穴位于脐中,属任脉。任脉为“诸阴之海”,受纳于手三阴、足三阴的脉气,且与督、冲二脉同起于少腹,“一源三岐”。另有足太阴之筋结于脐,手太阴之筋下系于脐,足少阴肾经与冲脉夹脐上行,足厥阴肝经上行入脐中。故神阙与督脉相表里,连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能通达百脉,不可不谓一穴系全身[5]。从其位置上看,神阙穴居人体上下左右的正中,是上中下三部的枢纽,气机升降出入的总枢,刺激其可激发脏腑经脉气血的生成与运行。

壮灸疗法在传统神阙穴隔物灸法基础上,采用灸、药并举的方法,达到温经散寒、行气活血、调理脏腑的目的。目前该疗法已有23个不同功效的药方(即23种药粉和药盐),分别对应23种常见病症。每个药方均根据君臣佐使精心配伍,选用对某一病症有效的中药,尤其是气味浓香的药材,寒热相配,最终使全方药性接近中性。每个药方均会适当使用引经药和2~3味含有挥发油的中药。正所谓“用药如用兵”,燃烧艾绒所产生的热力作用,使得中药中的挥发油汽化成分子,更易通过脐窝的皮肤,窜入腹内,推进到其所归属的经络,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本研究使用17号痉挛方为主方,其中天麻熄风止痉,《本草汇言》认为其可主“四肢挛急”;防风祛风止痉,为风药之润剂,治风通用药,二者共为君药。白芷、荆芥穗、羌活、辛夷、细辛均为辛温发散之品,共奏祛风除湿、解表散邪止痛之效,俱为臣药。佐以蜈蚣、僵蚕,加强熄风止痉、通络止痛之效,肉豆蔻温中理脾,推动药力,亦为佐药。故全方具有平肝潜阳、熄风止痉、温经通络、肝脾同调等功效。

欧阳群教授结合传统中医及现代康复理论,取肩髃、曲池、外关、合谷、血海、阴陵泉、三阴交、解溪等穴治疗痉挛型瘫痪。《难经·二十九难》:“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痉挛型瘫痪常见上肢挛缩呈挎篮型,为阴急而阳缓,故取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等阳经之穴;同样的道理,下肢常呈过伸状态,内侧及后侧肌腱僵硬,为阳急而阴缓,当取血海、阴陵泉、三阴交、解溪等阴经之穴治之。

肚脐下方有腹壁脐周静脉网,是门静脉和上腔静脉的交通要道,连通上、下半身的静脉血流。神阙隔药灸时,药物通过上皮细胞、角质细胞、细胞间隙等扩散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作用于全身,这是壮灸的物质基础。通过药熨、艾灸等刺激神阙穴,能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及内分泌活动,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欧阳群教授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神阙隔物灸法能全面地调整并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小鼠NK细胞活性、巨噬细胞吞噬功能[6]。痉挛型瘫痪的病机目前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高位中枢损伤或传导通路中断,首先直接影响到脊髓中间神经元,尤其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活动,因此可造成牵张反射亢进[7]。壮灸对痉挛型瘫痪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持续的痉挛状态可影响患者穿脱衣、翻身、排泄等日常生理活动,严重者会出现异常坐姿与平衡障碍,导致无法行走及转移困难[8-11]。由于生活基本不能自理,需要家属或护工时刻在身边照料,使得患者及护理人员均不能自由进行日常生活及社交活动,生活质量低下。此外,长期的肌张力过度增高可导致关节挛缩、关节强硬,甚至关节畸形。这不但影响分离运动的出现及向正常运动模式的转换,还使得运动时需要消耗的体力更多,易疲劳,严重影响康复进程。本研究通过对壮灸配合针刺治疗颅脑外伤后痉挛型瘫痪的临床观察和疗效评估,发现其疗效确切,且可减轻患者疼痛、汗出、流涎、消化不良等伴随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顺利完成康复训练,促进其生活自理、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图雅,张更丰.中风偏瘫分型针刺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2):10.

[2] 叶知珞,梁婴珍.创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 2015,10(22):281-282.

[3]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4] 薄智云.腹针疗法[M].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5] 肖金良,杨孝芳,施杨婉琳,等.神阙灸治病机理初探[J].江苏中医药,2010,42(6):3-4.

[6] 欧阳群,曹巧莉,曹玛丽,等.隔盐壮灸神阙穴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1992,11(3):27-29.

[7]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第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667- 698.

[8] 张宝昌,韩淑凯,高伟娜,等.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12): 1120-1123.

[9] 林筠玉.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8):196.

[10] 李超,时国臣.滞针法配合运动针刺经筋结点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6,35(7):63-625.

[11] 凌恩,方伟杰,廖东山,等.系统评价针刺改善脑瘫患者肌肉痉挛的作用[J].光明中医,2016,31(7):990-993.

Therapeutic Observation Zhuang’s Moxibustion plus Acupuncture for Spastic Paralysis after Craniocerebral Injury

-1,-1,-1,1,-1,-1,-1,-1,1,2,2.

1.999,510510,; 2.,,510515,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Zhuang’s Moxibustion plus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spastic paralysis due to craniocerebral injury. Method Ninety-two patients with spastic paralysis due to craniocerebral injury were randomiz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of 60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of 32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intervened by conventional intern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intervened by Zhuang’s moxibustion plus acupuncture in addition to the intervention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 was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5.0% in the treatment group versus 65.6%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between-group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0.01). Conclusion Zhuang’s moxibustion plus acupuncture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in treating spastic paralysis due to craniocerebral injury.

Acupuncture-moxibustion; Paralysis; Muscle spasticity; Point, Shenque (CV 8); Moxibustion; Rehabilitation;Brain injuries; Salt-partitioned moxibustion

1005-0957(2016)09-1043-03

R246.6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6.09.1043

2016-04-02

张新斐(1979 - ),男,副主任医师

猜你喜欢
神阙穴肌张力痉挛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自拟骨痨汤联合神阙穴拔罐对老年脊柱结核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莱菔子热奄包外敷神阙穴联合按摩疗法治疗胃肠胀气的临床观察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神安镇静膏外敷神阙穴在36例儿童骨科术前护理中的应用
18例经基因确诊的DYT1型肌张力障碍临床特点分析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