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抚慰与敬意的纪念:“伤痕展陈”的设计文化反思
——“9·11”国家纪念博物馆对成都抗震救灾精神遗产展陈体验的启示思考

2016-11-01 22:06费凌峰周睿
关键词:伤痕灾难纪念

费凌峰 周睿

(1. 成都东软学院 数字艺术系,四川 都江堰 611844;2. 西华大学 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为了抚慰与敬意的纪念:“伤痕展陈”的设计文化反思
——“9·11”国家纪念博物馆对成都抗震救灾精神遗产展陈体验的启示思考

费凌峰1周睿2

(1. 成都东软学院 数字艺术系,四川 都江堰 611844;2. 西华大学 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伤痕展陈”是以纪念灾难事件为目的的特殊设计命题。对于512抗震纪念设计而言,美国“9·11”国家纪念博物馆的展陈带给设计界诸多借鉴和反思意义。着眼于个体对灾难创伤的怀念与倾诉,以及群体对生命、民族精神等的感悟这两个大的方面,以设计启示的方式思考分析了512纪念的“伤痕展陈”应关注和反思的展陈体验设计及其蕴含的设计文化,灾难的纪念应重点传递出的抚慰心灵与致敬精神的价值。最终实现对成都抗震救灾精神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促进构建成都“文化之都”建设的文化多元性。

伤痕展陈;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设计伦理;精神文化遗产

从国内到国际,2016年5月的前后时间段值得一番关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八周年纪念日,也成为了我国因该灾难而国定为国家防灾救灾日;美国纽约的“9·11”国家纪念博物馆(The National September 11 Memorial and Museum,US)落成两周年,该馆于9·11事件十多年后的2014年5月15日正式对公众开放;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2016年的主题确定为“博物馆与文化景观(Museums and Cultural Landscapes)。[1]诸 如 9·11、512一类的巨大灾难性事件,除了临近当日时期的纪念性的活动外,平时更多的纪念往往被置于博物馆或陈列馆中。美国“9·11”国家纪念博物馆(以下简称911博物馆)的揭幕开放,吸引了全球的瞩目,不仅仅是对该事件本身及其深远影响的反思,对于我国设计界来讲,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来思索: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景观、又该赋予何种展陈体验来置放这一场旷世的纪念——我国近现代最大的一次地震浩劫,它所带来和余下的创伤与记忆,纪念与憧憬。

一、“伤痕展陈”与“沉浸体验”

我国博物馆基本上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前者重要的一条是尊重历史,准确地利用展品反映人和事件以及社会发展。[2]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对内容的展示和展览主旨的传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灾难性事件的展陈较以往传统的以历史文物展品为核心的展陈有着迥异的诉求。这些灾难性事件包括了诸如地震、海啸、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与恐怖事件、战争、屠杀等反人类的各种人为灾难。此类展览主题随着博物馆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不论是临时展馆场还是长久性陈列馆、乃至专一主题化博物馆愈发呈现了成为专门类别趋势。由于这些巨大灾难伴随着对于人们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巨大伤痛,对于此类博物馆的展陈设计,称之为“伤痕展陈”(或“伤痛展陈”):通过实物展品、图像音影、场景遗址等多元化的内容和媒介来还原或展示灾难本质以及之后的影响,带给观者对灾难事件中的人与物的追思和纪念、认知和反思、憧憬和展望。

由于在揭示或展示灾难事件的需要,“伤痕展陈”往往通过各种具体的设计手段来实现某种程度上的再现和还原,使得在参观过程中给人以“沉浸感”,展陈的体验设计使用了“移情”方式,让参观者在残酷事实下了解并感受到这些创伤,在影像与无声中传递灾难的诉说,接受心灵的冲击和洗礼。不能简单地认为参观者就是以他者的视角来省视和观察这些伤痕。事实上恰恰相反,“伤痕展陈”中呈现出的沉浸体验是需要我者的处境。尽管所处的伤痕可能是源自不同的国度与民族,但是“伤痕展陈”在情感层面是需要回归到人性的本能和普世价值来思考。从设计的角度来讲,无论是创意构思还是技术介质,让观众直面伤痛的感知离不开最本质的人性层面。甚至包括该设计行为自身,同样不能采用过度的营造渲染和随意的重构解读。所谓的沉浸于心,这是伤痕本身的震撼所赋予的直抵人心深处而又最朴素的心性触动:或悲恸、或愤慨、或唏嘘、或感动,情感本身蕴含的悲欢也根植于人性之中。“伤痕展陈”的设计只是扮演了触动此根心弦的撩拨刹那,余音久颤是人性感知的自然结局。

二、面对创伤的抚慰:怀念与倾诉

(一)生命的名字

无论是纪念再大的灾难,“伤痕展陈”都不应企图一开始就将设计的主旨构架于某种关乎国家民族命运的宏大命题中,而忽视这场灾难中最直接的个体构成,所谓的家国,是个体微观到宏观的必然联系。“居高临下”一般的俯瞰视野其实是对生命的漠视和傲慢。这些在浩劫里逝去的生命,可能在展陈形式中化为了一个名字,但对于挂记他们的家人与朋友却是一生的伤痛牵系于无法磨灭的音容与往事。“9·11”博物馆中最重要的展示内容之一是2982个遇难者的名字,而名字的展示成为了建造纪念博物馆期间最头疼的问题:名字的位置、内容形式、陈列方式等等。经过一年多的僵持与沟通,最后的方案希望遇难者家属可以在名单中发现他们亲人的名字,正和那些曾经一起工作、一起生活,甚至一起遇难朋友的名字紧紧地挨在一起。[3]博物馆方、设计方等持久不懈的努力最终让这些生命镌刻在其合适的地方,每一个名字都承载了家属朋友此生的哀思怀念。名字的重量与生命等同,怀念的长度用一生丈量。名字具有的象征意义只有生者家属最有体味。512地震中逝去的生命数量更是众多,因此在对待逝者名字上虽不苛求尽数,纪念的意义远远超越了汉字与数字本身的表征。设计对待这些海量名字的细致与珍视,传递的则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对生者的慰藉的人文的情怀。

(二)灾难的存在

巨大灾难的景象无疑会带给人们视觉震撼。如何呈现超常震撼灾难的存在这个事实的本身?不妨思索下911博物馆的呈现方式:“倒影缺失”(Reflecting Absence)(图 1)。地面没有以任何的残垣断臂作为此地灾难存在过的景象,连丝毫提示性的遗址残余都没有。在坍塌的建筑处,两个下沉式结构倒影池,池的四周有瀑布流下,四周的铜面板上刻有所有受害者的名字。最初是希望倒影池成为灾难和损失的静思之地。设计很好地体现出“倒映虚空”的理念,意在提醒人们反思这里曾经失去的存在。[4]512地震纪念中对灾难的呈现似乎过于依赖于震后场景的惨烈与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反差的确同样可以带来震撼,但是惨状不应成为呈现的本质,本质是发生的灾难。这些灾难发生过的地方,不应藉由创伤的提及如同伤疤一般顽固地存在。例如512地震遗址采用了破裂的时钟,指针永恒地提留在地震发生的那刻。虽然这的确是一个思路、时间的指向,但规模浩大的满目疮痍没有寻得一个哲思性的恰当方式给以物象的诠释。至若新城新貌的全然覆盖也不是一个足够体面的景象:仿佛不曾存在过的家园苦痛。那些千万个劫后余生但又破碎的家,倘若没有一个语境,如何去倾诉,又当如何将回忆置放那片灾难深处的腹地。

图1 “9·11”博物馆及“倒映缺失”呈现形式

图2 展品:“9·11”灾难中第一个紧急救援者在横梁残骸上写的话

图3 古罗马诗人 维吉尔的名言被刻在墙上

图4 “9·11”博物馆中屹立的钢板

(三)凝固的怀念

特别的场景与物象具有透过无声来阐述故事的能力,任何灾难的遗物尤是如此。这是当景观赋予了强烈的人文烙印后,从而具备了与众不同的强烈感染力。在歌颂抗震救灾精神与力量的同时,不能忽略与掩蔽这些无声的诉说。展陈设计赋予了放大这些声音的效果。时间仿佛在这些场景事物里停止,真实地还原了参观者无需揣测的创伤。回溯围绕这些遗物承载的种种故事可发现,要建造一个可歌可泣的纪念体验并不平静。这些被冠以了“展品”的物品,无一例外地将触目惊心的刺痛叠加物是人非的沧桑。带给观者震撼的不仅仅是规模宏大的灾难遭遇,可能某件细微的物品、某句镌刻或残留的言语都可以同样触及绝大多数人们面对创伤的柔弱(图2)。大量的残骸与遗物,对于逝者的亲人而言,它们又都无一例外地寄托了念想与忧思。正如“9·11”博物馆中刻在墙上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Virgil)的名言“NO DAY SHALL ERASE YOU FROM THE MEMORY OF TIME”(图 3),岁月抹不去的思念都统统凝固在了此物此境中,仿佛与之交流一般:物象的展示化的诉说对于受难者的家属往往是一种抚慰。睹物思人的体验可以通过设计适当地转嫁到参观者身上略微地感同身受。这些构思体现出对个体伤痕创伤的关注,然后无数多的入微的关注又最终汇聚成强大的情感洪流,让人感受到浩劫后排山倒海般的伤痛,宏大的残酷悲怆。

三、精神永恒的敬意:过去与未来

正如2014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该主题强调博物馆面对着不断变化的社会,必须重新考虑其传统的使命,研究出吸引更多观众的新策略,特别要不断改进展示藏品的传统方法,以便彰显文化和知识的交流与传承的重要性。[5]四川省应该有胸襟、胆识与气魄把512抗震纪念系列博物馆打造成中国最有震撼与最有力量的纪念博物馆。一边直面伤痕与苦难,一边是“自然力量”的机锋,对于人类与自然相处的谶语。512汶川大地震也是全中国人民的痛苦,博物馆的纪念价值不在于一个巨大灾难的证物,而是可以将生命平静地交付给时间来缅怀,向精神与力量的致敬。

(一)生命的力量

地下穴状建筑的“9·11”博物馆馆内的核心区域屹立着专门从世贸中心废墟中保留下来的锈迹斑斑的钢板。摩天大厦坍塌余下的体量硕大的柱形钢材,在地下光影中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过去十多年前那段梦魇般的历史。与此同时,巨大尺度钢板的寂静伫立,充分利用了高度落差的仰视视觉,象征性昭示了生命坚韧屹立的力量。正如前述中提及的这些遗物,既有关于灾难伤痕与思怀的诉说,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物象的展陈表达出不同的语境体验。可以揣摩下图4中钢板的展陈语义——原址钢板:遗物见证;锈迹斑斑:苦难与伤痕;高耸矗立:坚忍不拔。512抗震纪念展陈在呈现生命力量的方式上同样非常多地采取了物象诉说方式,但也较多地需要依靠这些物品背后的故事来文字辅助阐述,因此,恰当的选择与形式感可以更为有效地突显出展示物的象征意义,而无需其他过多文字的描述,呈现设计对人文价值的巨大彰显力量。关于对生命力量的敬意,此处展品象征的语义则可以不采用述说式的铺陈,抑或尝试隐喻化的叹词。

(二)家国的希望

适当地淡化某些带有政绩化体现倾向的内容与取向,这或许是512抗震救灾纪念中展陈设计遭遇的挑战。抗震救灾到家园重建,也是人们从悲恸到憧憬的过程。展现灾后重建的成果也是建造了希望的天际线。体现建设发展的展陈设计探寻各类展品的上下文脉关联,在承载过去的灾难创伤的同时又饱含对未来的希望。往往在遗址上修建的纪念博物馆,成为一个抚慰伤痛的回忆地与重生梦想之地。人们在大自然摧毁力面前固然显得渺小而卑微,但在抗震救灾和家园重建中又呈现了无比坚强的力量与勇气。“伤痕展陈”不能仅仅是呈现了灾难的疮痍和受难的苦悲,应如同揭开结痂是看到新生一样,在博物馆里,人们还看到过去和未来、勇敢还有希望。这对于族群是家园故土的愿景,对于民众是国家民族的希望。“伤痕展陈”从来不意味着沉浸在过去的阴影中,阴影只是步入阳光前的一道过程。

(三)民族的精神

“9·11”博物馆主席、纽约前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说,博物馆“超过任何历史书,它将让团结精神不灭”[6]。的确,某些造成巨大浩劫的灾难不仅仅是一个族群的痛彻,也同时激发了一个国度和民族的精神拷问。因此,512抗震纪念的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为了纪念和追思的庄严场所,更也是可以载入史册的精神高地:“伤痕展陈”需要探寻设计既是对生命的敬意,也是对民族精神的歌颂和普世价值的体现,这是超越知识和文化的层面。单纯地依靠图文陈列与影音展现,很难避免落入说教式展陈的陈词滥调。一方面需要突破传统展品的内容形式窠臼;另一方面从观者的心灵体验角度思考展陈设计象征语境的营造。灾难的伤痕引发移情的共鸣和震撼,更需要追寻思考感悟和反思体验。对于纪念,生命无法用时光来丈量;对于纪念,故土更需生长希望的田野;对于纪念,民族应永存凝聚的精神内核。展陈的创意只是设计本身,表达的内涵才是设计目的。正如当下的都江堰,抗震救灾已经形成了对这座城市的精神文化面貌长期性的影响,开始逐步参与到对当地历史文化的多元构建,成为了当地人文气质的一部分。

四、结语

“伤痕展陈”在很大程度上既是为了体现纪念的意义,也是通过恰当的设计方式传递给灾难参观者深刻的多元体验:视听的震撼、记录的触动、情感的共鸣与文脉的思索等等。经过多年设计与建设的并于2014年5月开馆的美国纽约“9·11”国家纪念博物馆,就设计层面来讲,提供给国内设计界一个“伤痕展陈”的范本,展现了对灾难的描述、对追思的倾诉和对精神文明的诘问。对于围绕512抗震纪念的展陈而言,参观体验更有着诸多可设计借鉴之处,而关于大灾难的展述,精神内涵则不是深刻挖掘的设定结果,而应该每一丝尊重和设计责任落地的使然。抗震救灾也已经成为了成都的精神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扎根成为了一座城市和一方地域的城市气质与精神面貌。为了抚慰与敬意的纪念,不仅仅是五月的设计反思,也是对“512”伤痕的勇敢面对,更是对城市人文精神的传承。

[1] 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2016: Museums and Cultural Landscapes[EB/OL].(2016-05-17)[2016-11-29] http://icon.muem/uploads/media/IMD2d6-17maypressPelewe-eng.pdf

[2] 赵春贵. 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原则[J]. 装饰, 2009(03).

[3] 吴晓鹏. 记忆的力量:911国家纪念博物馆建造始末[N]. 21世纪经济报道,2011-09-10

[4] 荣筱箐.纪念馆:倒映虚空[J].中国新闻周刊,2011(34).

[5] 杨瑾. 201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浏览[N]. 中国文化报,2014-02-25.

[6] 王鹤瑾. 美国911国家纪念博物馆开放——馆长:超过任何历史书[EB/OL]. 人民网,[2016-10-11](2014-05-16)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0516/c87423-25026600.html

G268.1

A

1003-9481(2016)05-0020-04

2016年成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都抗震救灾精神文化遗产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16P14)

费凌峰(1986-),男,四川宜宾人,艺术学学士、管理学学士,成都东软学院数字艺术系助教。主要从事文化创意设计、交互展陈体验研究。

周睿(1981-),男,四川泸州人,文学硕士,西华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创意设计、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研究。

猜你喜欢
伤痕灾难纪念
纪念九一八
雷击灾难
萨拉热窝:一座美丽而充满伤痕的城市
特别的纪念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忘不掉的纪念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归来》与“后伤痕”叙事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