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道 华
(亳州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安徽 亳州 236800)
优化2.5:有效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路径研究
张 道 华
(亳州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安徽 亳州 236800)
为了提升师范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提高师范生的从教能力,针对当前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常规教学与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从知识准备、教学技能训练、“双导师制”和教育实习等4个方面提出了技能训练的路径和提升策略,力求使各要素的效率最大化,为基础教育培养 “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优秀人才。
知识准备;教学技能;双导师制;教育实习
初等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实施的基础,初等教育的发展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大都采取的是2.5+0.5的培养模式,即两年半的时间用于常规教学,余下半年的时间用于教育实习,3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如何有效利用2.5,顺利衔接0.5,必须多措并举。当前初等教育专业常规教学和教育实习中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学科知识课程开设过多、知识链杂,学生疲于应付;教育技术和教学技能的传授过于注重教学理论等,导致学生储备的知识不能有效地服务于教学。其次,教学技能的训练毫无章法,仅靠教师课堂理论传授,学生观摩,课后自主练功的模式难以达到技能训练的目的。第三,学生完全脱离基础教育第一线,缺乏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理念,不能正确理解“以学生为主体”的精髓。最后,2.5与0.5脱节, 即由2.5向0.5过渡比较突兀,学生不适应角色的突然转变。针对以上问题,特从以下4个方面提出解决策略。
知识的掌握是形成教学技能的前提,教学技能是教师关于教学行为的个体知识,它包含了大量的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显性知识即学科知识或教育理论等课程知识,默会知识大都由经验或实践事件积累所得。已有研究表明,教师的显性知识水平与其教学效果之间并非线性相关。拥有渊博的知识,并不一定具有良好的教学技能,即丰富的显性知识不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充分条件。课程设置是一个专业的根本,关乎学生的成长和专业的未来,初等教育文(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全面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需求,除了显性知识,还必须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条件去积累教学相关的默会知识;还应高度关注教师的专业化,课程设置要贴近国际教育改革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沿,紧密结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际。为了助力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发展,首先要从知识储备抓起,必须优化、重组相关课程。在课程上,可以让小学教师参与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中,才能培养出切实贴近基础教育实际的所需人才[1]。为了提高初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师范生的实践技能和从教能力,在知识储备方面还需加强教育教学类课程与小学相关课程教学的联系,开发与小学教学有关的各种短课程,由不同专长的教师授课,并增加一些短课程,如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的综合实施、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小学课程标准解读、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教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等。每门短课程可控制在16学时以内,这些短课程也可根据情况开展微课或MOOC自学,记入学分;也可根据情况适时开设与小学教学与研究有关的各类学术讲座等,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打开通往教师讲台的大门[2]。
在不断汲取、储备知识的同时,教学技能训练必不可少,它不仅能巩固知识,还能检验知识的应用效果。提升教学技能的最佳途径是教学实践与教学现场学习, 提升教学技能的理想载体是教学录像。因此,教学技能的训练可由课堂观察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加以实施。
2.1结构性观察课堂
师范生在常规学习中,教学现场学习和观摩教学录像轻而易举,但这两种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这种观察都属于感官性的,学生能够根据观察进行相同或相近教学内容的模拟授课,但这并不能提高学生自身的教学技能。为了有效地进行现场教学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课堂观察必须结构化。结构性的课堂观察具有规范的操作步骤,首先,课堂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进而制定观摩内容与方法,观摩内容可以是课堂教学技能、教学研究技能、班级管理工作或职业素质等方面,并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地分解、分类观察。接着,据此制定统一的观察量表,表中列出观察项目、观察内容及所属范畴、分解内容和观察结果等,学生要根据量表做好观察记录,全面收集真实的课堂教学信息。最后,依据事先制定的观察目的和观察量表,学生要认真分析观察得到的信息,学习教师的教学经验,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探索课堂教学具有的规律,寻求合理的教学策略[3]。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与合作交流,势必能够提升自身教学技能与专业素养,反之,课堂观察也能有效反馈课堂教学,师生互为裨益[4]。实践表明,结构性课堂能够帮助师范生获取教学技能,完善师范生成长路径,具有帮助师范生激发专业发展意愿和动机、实现自身发展的实践价值。
2.2技能训练策略化
课堂观察虽然能够帮助师范生尽快掌握教学技能,但教学实践才是检验教学技能的唯一真理。因此,师范生必须有效利用练功时间,边学边练。为了使练功效率最大化,帮助师范生提前进入教师角色,建议以微课的形式开展课堂实录[5]。具体做法是教师分阶段随机选取小学1-6年级教材中的某一学时,学生认真钻研教材,继而开展听课、评课和教学实录,授课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如此开展教学技能训练,不仅充实了学生的练功时间,在实践中起到了检验和锤炼自身教师职业技能的作用,而且能覆盖全体学生,使教学设计(含课件制作)和模拟上课(含板书)两个部分都能得到强化。此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可选送每年一届的省或国家师范生技能大赛,也能避免有些学校主观推荐有失公平的做法,更重要的是,师范生在常规学习与训练中,提前钻研小学教材并模拟授课以准教师的身份进入角色,与0.5教育实习能够顺利有效衔接。教学实践的成绩可以考虑计入学分。
师范生在日常的教学技能训练中,很多问题不断涌现、凸显。例如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中有一单元内容为“被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该课时内容的重点是使小学生明白商的小数点为什么必须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有些师范生解释对齐的原因是美观大方,这是严重的知识性错误;有些师范生在设计任何教学内容时,总要生硬地创设情境,却不管该情境是否真的能为教学服务,生搬硬套、不能灵活应用的情况屡见不鲜。日常教学实践发现,师范院校培养的未来教师与基础教育所需要的教师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基础教育也由于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而苦恼,这说明教育存在着脱钩的问题。再如,师范院校开设的“老三门”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存在着3大问题:内容空、繁、旧等。教育部对此做出明确指示,指出师范院校办教师教育不能闭门造车,要求高校教师与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双导师制”就此应运而生,“双导师制”能帮助师范生深入了解基础教育情况,大大缩短准教师成长时间[6]。
在课程上,可以让小学参与到大学或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中,采取“联姻”式的双导师制。初等教育文、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未来的小学教师,是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的核心人群,没有人能比各小学优秀教师更了解小学教材、教法,这些与小学教学紧密结合的特色课程,可与小学教师共同研讨开设。另外,每学期,可分批安排学生到小学做教学技能实战演练,向小学导师学习怎样编写教案、怎样备课等实际技能。实践期间,学生实践内容不能毫无章法,要有明确的评价标准,譬如要求每名学生每年要写多少教案、备多少课等。实践证明:联合培养的师范生最符合基础教育实际,因而也最抢手[6]。
教育实习是学生向教师身份转变的桥梁,也是推进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与小学实现“无缝对接”运行模式的有效途径[7]。作为培养小学师资的初等教育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说,教育实习对提高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当前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在教育实习运行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实习生对实习学校的认同感低、实习期间不能尽心尽责、高职高专院校与实习学校之间缺乏沟通、教育实习的考核制度不完善以及小学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为此,为了确保教育实习有序运行,必须加强“校-校”合作,建立双导师制,跟踪学生的实习情况,及时纠正实习中的随意性问题。另外,要构建完善的实习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实习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度与积极性,提升教育实习的有效性,必须建立过程考核式的考核指标体系(见表2),具体内容如下。
表2 实习考核指标
实践表明,经过充分的知识准备、有效的教学技能训练、健全的双导师制和有序的教育实习,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发展。各个环节相互促进,有效循环及反馈调整,能够系统地提高师范生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为基础教育输送高素质的教师。
[1] 李玲. 高师学生教学技能训练的现状及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 2010(8) : 16.
[2] 张兰. 教师实践共同体建构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10.
[3] 钟光辉, 裴红彬. 指向课堂观察的合作研究与顶岗实习模式[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 16(2): 134-135.
[4] 梅云霞. 课堂观察:内涵、分类与价值[J].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12(3): 12-15.
[5] 罗华杰. 基于网络的微格教学系统应用设计[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9): 8.
[6] 李小娟, 刘佳. 教育部:师范生双导师制将实行教育实践一学期[EB/OL].(2014-09-19)[2015-12-01]. http://news.youth.cn/jy/201409/t20140919_5759087.htm.
[7] 吴卫兵, 梅宝凤. 高师教育实习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 (1): 149-150.
Study on the Way of Effectively Improving Normal Students′ Teaching Skills
ZHANG Dao-hua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Bozhou University, Bozhou, Anhui 236800, China)
In order to promote norm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ies and practical skills, and improve their teaching ability, based on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ed in conventional teaching and education internship of Primary Education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way and promoting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skill training from four aspects, namely, knowledge preparation, teaching skill training, double tutor system and education internship, and tries to maximize the efficiency of each element to cultivate excellent talents who are willing to do, able to do well and can be retained.
knowledge preparation; teaching skill; double tutor system; education internship
2015-12-06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3sxzx026)和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名师工作室”(2014msgzs170)。
张道华,女,安徽六安人,硕士,亳州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与图形图像处理、教师教育。E-mail: 120070264@qq.com
时间:2016-8-17 11:31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150.N.20160817.1131.042.html
G652.0
A
1007-4260(2016)03-0166-03
10.13757/j.cnki.cn34-1150/n.2016.0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