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新课导入

2016-11-01 20:51天津市蓟州区上仓镇河西中心小学韩晓益王冬梅赵建东
天津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剪纸游戏数学

■天津市蓟州区上仓镇河西中心小学 韩晓益 王冬梅 赵建东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新课导入

■天津市蓟州区上仓镇河西中心小学 韩晓益 王冬梅 赵建东

一首好歌要有悦耳动听的前奏,一台好戏要有精彩诱人的序幕,一篇美文要有夺人眼球的导语,一堂好课要有科学美妙的导入。美妙的新课导入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教师要抓住本课重难点精心谋划,把好“新课导入”这一教学环节。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这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讲授新课前,教师若能抓住本课重难点精心导入,不但能起到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的作用,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新知识探索之中。

一、贴近生活,以旧知引新知

数学看似深奥,但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如果能精心择取生活中的数学案例,运用视频、图片、录音等,让学生感知、联想,学生定能在旧知中求得新知,在审美中求得新知。

为了让数学问题生活化,一节课上,教师以“美国挑战者号失事”作为导入,让学生了解事故的发生是由一个不合格的零件引起的,让学生从血的教训中懂得了次品的危害,领悟到严格检验的必要性,同时把人文教育渗透在教学中,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探究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随后,教师设计了让学生找出次品的教学情景,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然后出示图片,次品就在3、5、9瓶钙片中,提问“至少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同时引入华罗庚老先生的一段话,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种数学的学习方法,即最优化的方法。

某教师在教学统计时,并不是以“统计”二字开始的,而是以一个看似很平常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爱看什么比赛啊?”开始的。这是一个平常而又亲切的问题,既非“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统计吗?”也非“你们知道怎么统计吗?”但它却是一个有关统计的问题,因为它有数字的计算,有程度,有描述,有现象,用这样一个平常的问题作为一次新课的开始,真的是既生动又贴切。接着,教师以夹玻璃弹子的游戏开始,在此时也没有对学生说这是统计,这节课学的是统计。这只是一个小游戏,课堂在游戏中进行着,知识在游戏中延伸着,求知欲、探索欲、愉悦的心情全寄于游戏之中,含于这简简单单的引导之中。游戏的结束才是课程的开始。这正是新课导入的精髓所在,正是现代教学所需要的教学艺术:结合生活实例导入新课,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认知,创建全新学习情景进行愉快教学。

二、实物操作,激发求知欲望

现代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乐意在动手操作中学知识。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物操作,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积极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如,在教学“垂直与平行”时,教师用谈话的方式引出《西游记》里孙悟空的金箍棒:“同学们,你们知道孙悟空最厉害的兵器是什么吗?”通过课件演示金箍棒可以无限延伸,进而复习直线的特点,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在一个无限大的平面上有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把你的想象画在纸上”。这样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为理解“同一平面和分类”埋下伏笔。

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抓住学生们爱玩好动的年龄特点,让学生目之所及,手之所触,脑之所想,都是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为此,教师设计了对称游戏,激趣引入。首先是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上课前,老师想先跟大家玩个小游戏,大家想看吗?”一个“玩”字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剪纸)教师慢慢地把纸对折,然后快速剪纸。之后展示作品,教师问:“好看吗?大家也想动手做做吧?请大家从学具袋中拿出一张白纸来,自己动手玩吧。要求是,先把纸对折,然后你想怎么剪就怎么剪!”

其次是师生共同活动: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白纸,按教师的方法自由创作。教师也拿出一张纸:“我跟大家一起比比剪纸,看谁的剪纸又快又漂亮。”教师剪蝴蝶。

学生开始折纸和剪纸。灵巧的小手把一张张白纸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图形,教师让学生们举起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课堂气氛热烈。

最后是师生展示作品。教师展示自己的剪纸,选出几幅较优秀的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引出课题。

三、故事导入,激发想象和联想

新课导入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心理准备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典故、谜语、趣闻等,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维,丰富联想,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教师利用讲故事的形式导入。首先,多媒体出示唐僧师徒西行路上分西瓜的场景,并配上音: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炎热,孙悟空叫八戒找来西瓜解渴,悟空说:“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每人吃四分之一吧。”八戒一听,瞪大眼睛,不高兴地说:“西瓜是我找来的,我要吃六分之一,最少也要五分之一。”悟空听了哈哈大笑,沙僧和唐僧听后也哈哈大笑。听到这里,教师问:“他们为什么哈哈大笑起来?”接着板书: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六分之一,这三个数谁大谁小?通过这样的导入,使学生产生了惊奇和疑问,都急切地想知道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为新课的教学作了良好的铺垫。

四、悬念导入,引导探究

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这是教师常常用来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在课堂教学导入时,利用巧妙设问造成悬念,让学生处于一种“不得知不愉快”的状态,从而积极地思考和主动地求解,自觉地去获取知识。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首先采取“游戏导入,激发兴趣”的方式,拿出一排按红、黄、蓝三种颜色有规律排列并编了号的气球,对学生说:“最近,老师学了一套‘魔法’,不管你们说是第几号气球,我都能猜出它是什么颜色。”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就产生了,跃跃欲试,都想见识教师的“魔法”。结果,正如教师所说的,不管学生选第几号气球,他都能一猜即中,学生就觉得奇怪了,为什么老师能“百猜百中”呢?这里面一定藏着秘密。在学生欲罢不能时,教师问:“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学生情绪激昂,“想”字脱口而出。这样,将学生的兴趣及学习欲望引至最高点。接着,教师话锋一转:“原来游戏中也藏着很大的学问呢!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这节课。”“等学了新知识后,我们再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个游戏,学生的学习欲望空前高涨,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的学取决于教师的教,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即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从“让学生学会”转变为“让学生会学”,从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因此,教师就要面向全体学生,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里学生的实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交往模式,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使课堂成为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

总之,科学的导入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数学课堂上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助互动,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伴有轻松感、快乐感和成功感,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既然如此,我们做教师的又有什么理由不精心谋划新课导入这一环节呢?

(责任编辑 邓 蕙)

猜你喜欢
剪纸游戏数学
剪纸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剪纸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剪纸鉴赏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