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2016-10-31 12:36高慰福
求知导刊 2016年26期
关键词:探索生活化小学

高慰福

摘 要:当代数学已经不再是一种辅助性工具,也不单单是一门学科,而是成为解决许多问题的关键。新课标重视数学与人的发展以及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新课标强调数学内容要契合学生的现实生活,使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数学与现实的结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且更好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做到学以致用。本文就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索

一、何为教学生活化

教学的生活化的含义就是指数学老师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以生活为根本去进行授课。教学生活化能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观察,去发现生活当中一些值得学习的东西。能使学生将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真正做到数学和生活相结合。教学生活化能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学以致用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总体来说,教学生活化对学生有百利无一害。

二、当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

学习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能把学到的东西应用于生活,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方便。但是在平时的教学时,一些老师却没有将数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对学生也只是要求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课和把重要内容都记下来,并常给学生布置一大堆练习作业。这样的教学只会让小学生对数学感到厌倦,数学成绩根本提不上去,生活化也只是纸上谈兵。

三、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老师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小学生往往对熟悉的生活场景感到亲切,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此情况来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例如,在春游之前,老师可以让小学生自己去买春游用品,让他们设计自己的购物方案,计算自己要花多少钱。当春游购物计划落下帷幕时,老师可以告诉孩子们购物方案都是通过数学来完成的。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一直在身边,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这样一来,老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活动,就让小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2.老师要引领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是创新的表现,它远比解决问题更有效。老师引导小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能够促进他们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的形成,同时让学生提出问题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目标。在目前的数学课堂上,大胆提出问题正是一部分学生最怕和感到最难的任务,所以在教学时老师要引领学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老师还要注意正确看待学生提出的各种质疑和建议,哪怕是不正确、不合理的想法,也应当充分尊重,以此消除学生提问时的恐惧心理。

3.老师鼓励学生解决问题

老师要给小学生创设相应的生活场景,提取合适的观察素材,而且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努力解决问题。同时,老师要重视学生的观察方法,增强学生自信心。老师要将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和熟悉的事物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让他们亲身体验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提炼出新的知识,充分理解所学内容,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让学生走进生活,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新课标要求我们“学有用的数学”。老师要给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把数学课堂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以提高数学教学的实际性,由此来充分体现数学在生活方面的重要意义,从而鼓励小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享受生活。例如,老师在教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可以问学生如何利用相关知识来给窗户配备合适的玻璃。让小学生自主思考,并引领他们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些生活实践让小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增强学生们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小学数学生活化对小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有着积极作用,教师要重视并将其引入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高 尚.职业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4(8).

[2]杨丽敏.探讨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的生活化趋向[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8).

猜你喜欢
探索生活化小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