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中职遗传与优生教学中的应用

2016-10-31 14:18徐晓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中职应用

徐晓

【摘 要】 分层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新型教学方法,其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技能,该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培养。本文主要针对中职教育中遗传与优生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展开研究,希望可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学习的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分层教学;中职;遗传与优生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01

目前,从整体上来说,中职的学生自身素质较差,尤其是学校广泛扩招的情况下,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增多,更是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遗传与优生学科作为中职学校开展的一门学科,旨在向学生传授生物知识,但是在目前的教育中,课堂大多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而忽略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这样便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1]。所以,面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遗传与优生的课程教学中,尝试分层递进教学。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更加有利于对学生的了解,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开展教学。

一、教学活动中分层教学的依据

分层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分别的指导,从而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有所收获。作为一种教育的理念以及模式,分层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就是因材施教。

在中职阶段的教学工作中,侧重点应该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但是,更加重要的是根据学生自身的性格以及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这样才可以使得学生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们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等方面往往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这就是学生在学习中学习的效果产生差异。我们为了解决教学要求和参差不齐的学生水平之间的矛盾,对教学工作进行了调整。要求“教”要与“学”相适应,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也要有差异,这样才可以因学定教,让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发展[2]。所以,分层教学的方式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方法。

二、具体操作方法

(一)划分教学层次

首先,教师需要对于整个班级同学的素质情况有一个大体的认知,综合考虑学生的智力以及非智力的因素,然后根据相应的能力层次以及学习的表现将班级的学生划分成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层次,即A、B、C、D四个等级,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并且结合教材以及学生可能性水平等资源归入不同的等级。在座位的安排上面,让D组的学生坐在中间,并且向学生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如果A组学生成绩不如B组的学生,则将其归入B组,如果B组学生成绩上升与A组相当,则将其归入A组,以此类推。进行这样的分组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师上课,而且有利于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情况来布置课后作业以及课后辅导,不仅如此,这样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以及能力都得到提升[3]。

(二)分解教学目标

教师将教学对象做了分解之后,教学目标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教学目标也可以划分成为5个等级:一般了解、深入理解、熟练掌握、简单运用、灵活运用。教师根据教材中相应的知识结构、知识点的构成、学生的基础训练等实际情况,将教学的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层次的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便可以达到,这样才会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成就感。

另外,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还需要根据分层的情况有目的、有意识的设计课程内部的内容、课堂的提问、技能培训等,并且需要注意每个层次递增的梯度,因为遗传与优生学科相对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切不可用力过猛,将学生学习的梯度一下子提升很多,这样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

(三)将教学活动分层处理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简单到复杂,慢慢的、逐步的上升。中职学生的自身素质较差,所以就需要教师的讲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生活的经验以及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重温上节课的知识点,再进行分层教学的活动[4]。

具体操作起来就是注意培养A组学生的自学能力,尽量扩大B组以及C组学生的知识范围,调动D组学生的积极性,让其在课堂上多多发言,多多和学生进行讨论。在练习方面,尤其是需要给与A组学生较高层次的练习,注意对于B组以及C组学生的指导,纠正D组学生的错误。

(四)作业布置的分层

课堂练习的分层尽量做到隐形处理,比如在讲完了新的课程之后给学生难度不等的A、B、C、D四道练习题,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两道来完成,这显然是一道分层次的题目,目的就是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对于习题的交流,可以打破学生在心理方面的消极平衡状态,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的积极性上升,效果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学生课后作业完成的情况是对于课堂效果最好的检验方式,课后习题的多类型可以使教学拜托“一刀切”的状态,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业方便了教师给学生作个别的辅导。

(五)测验的分层

学生往往对于测验的分数较为看重,所以每一次的测验实际上都是学生查漏补缺的过程。教师在命题的时候需要多下功夫,不仅需要注重学生基本概念以及技能的考察,而且需要按照相应的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自由选择来完成。比如出几道基础题,再出几道拔高题,这样不仅让C、D层的学生吃饱了,而且也让A、B层的同学有能力上的提升。

三、结语

总之,分层教学是一种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开展的教学方式,这需要教师对学生既关心、又爱护,帮助学生攻克心理上面的难题。使得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均衡发展[5]。使得学生学习的目标更加的明确、学习的潜能充分发挥,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欲明.关注每一个——“分层教学”策略在小班化音乐学科教学实践中的运用[J].艺术百家,2014,(z1):297-298,331.

[2]邓跃平,陈嫔荣.基于社会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按专业分层教学的必要性[J].外语学刊,2012,(4):123-126.

[3]刘晓玫,宋庆莉,赵其蕙等.基于课堂的分层教学:理解与实施[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2):48-50.

[4]李雅轩,赵昕,张飞雄等.案例在遗传与优生教学中的应用[J].遗传,2012,(5):647-650.

[5]孙铁军,杨卫东,程艳明等.用改进遗传算法优化的带钢卷取温度预报模型[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5,(8):1106-1113.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中职应用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