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培养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良师

2016-10-31 10:16徐婷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培养核心素养

徐婷

[摘 要]小学科学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兴趣则是培养过程中的良师。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尤为重要。从优化实验器材和身边的事物入手,提供课外探究的机会和开放的课堂,搭建发明创造的平台和推动科普阅读,这都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小学科学 核心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0-078

科学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小学科学更加注重对于科学素养的建立和培养。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极其重要。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科学与探究的好奇心,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需要在科学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和学会改变。这才是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追求和目标。

笔者认为科学学科素养的培养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兴趣是关键,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充分准备优化的实验器材

好的实验器材是学习科学的利器,只有将实验器材利用到位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准备了不恰当的器材,往往不利于学生的探究和实践。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一节化学(变化)课,课前要准备充足的小苏打和白醋,让学生能动手操作并观察变化的状态,从而了解到两者混合产生的变化;《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操作还知之甚少,因此不同的材料对于这个实验至关重要。在上课前,需要反复实验寻找合适的材料,而且即使是相同的材料也会出现不同的实验结果,鼓励学生在实验之后能试着寻找原因,从而慢慢熟悉科学探究的过程。

二、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探究

三年级刚接触科学,学生对科学的前概念来源于生活。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开始,开展学习探究。一步一步带领学生从日常生活过渡到科学世界,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

《月相变化》这一课,让学生每晚观察月相,在生活中了解月相的变化过程,这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月相变化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从小开始画月亮,听月亮有关的故事,玩月亮婆婆的游戏。科学课揭开了月相变化的神秘面纱,使学生了解月相形成的过程,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明白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具有科学真理的世界,很多现象都有其产生的原因,而不是凭空猜测出来的,以此奠定学生树立科学概念的基础。

三、开展有趣的课外实践活动

有趣的实践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欲望的带领下积极探索。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使是课堂内容的前提,为更好的开始学习铺路,也可以是课本知识的衍生,巩固提高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让学生对科学有进一步的感悟。

《点亮小灯泡》是一个充分开放的探索课。老师可以将这一内容留在课外,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摸索,课堂四十分钟对于探究而言过于短暂,仓促的探究会让学生减少对于探究的乐趣。因此,将必要的课堂探究活动转变成为课外的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乐趣,还能有充分的摸索时间,从而达到最好的探究效果。《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一课也能成为一节很好的课外自主探究活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掌握如何骑自行车的良好时期,将这一课放在课外,让学生围绕着自己心爱的自行车展开观察和探究,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轮轴、杠杆等简单机械不再是课本上抽象的概念,变成了自行车上真真切切的存在,这么多简单的机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辆自行车,这是机械之美,是科学之美。学生能不为此心动吗?

四、给学生开放的探究课堂

课堂的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包括实验场地、实验器材,以及老师对学生课堂思考的真正放手,不再是一味地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想要的结论,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互相质疑、互相解决问题。

《土壤中有什么》这一课的教学若在教室中进行会影响教室的整洁,不如大胆放手,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将课堂搬至花坛,在土壤边进行。在自由的环境中,学生更能大胆展开实验的探究,对土壤中的物质进行细致专心地观察,回到课堂再进行总结,教学效果甚好。这就是开放课堂的魅力。《宇宙》这一单元中,很多是对于宇宙概念性的掌握,与其老师独自在讲台上唱独角戏,不如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在课前布置分组作业,分小组在课外寻找宇宙相关知识资料,做成PPT,准备文字资料、图片或者视频等,课堂上为同学介绍小组成员共同学习了解的宇宙知识。这使得学生更加积极的准备材料,查找筛选合理的内容,掌握更全面的知识,也让其他学生听讲的兴趣更加浓厚。如此,学生在一教一学中掌握了知识,丰富了学识,提高了胆识,增强了小组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开展发明创造比赛

学生的思维是不可估量的,随着学习的深入,高年级的学生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可以开始尝试一定的发明创造。顺势而为,给学生一个展示发明创造的平台,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单独或以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适当的发明创造比赛,调动学生的好胜心,这不仅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树立信心。

《运动和力》单元,让学生使用各种力让小车动起来。重力、弹力、反冲力等都能让小车动起来,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吗?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的思维就立刻跳动起来。动用身边的各种方法,问老师、问家长、问书本,能想到的都用上,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发明创造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考以及动手实践的过程,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合作能力都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锻炼。

六、推荐科普读物、杂志及小说

有了一定的科学基础,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已经扩展至科学课本之外。这时候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科普读物、杂志及小说是最恰到好处的。科普类书籍能够帮助学生对于科学有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让所学的知识得到理解和升华。让学生从这些科学的知识海洋中对科学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拥有更系统的理论支撑。

《昆虫记》《海底两万里》等书籍对于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在书籍中,他们能感受科学的奇妙和力量,了解人类进步的无限可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也让无数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各类百科全书更是系统地介绍了科学知识,从各个方面入手让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和完整,是学生在科学路上不可缺少的伙伴。

综上所述,为了学生的兴趣,我们要小心翼翼地呵护他们对于科学的求知和渴望。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断提供各种途径让学生对科学产生真正的、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必然能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在此过程中掌握操作、思维、创新、合作等能力,真正提高科学学科素养,实现我们追求的目标。

(责编 罗 艳)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培养核心素养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