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瑶族传统体育创新发展路径探析

2016-10-31 13:27郭传燕
考试周刊 2016年83期
关键词:创新路径发展现状

郭传燕

摘 要: 采用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的方法,全面透视瑶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结合节庆打造、市场化、民俗化和生活化等现代元素,探寻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瑶族体育 发展现状 创新路径

目前,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境遇与发展问题的研究已成为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考察和探索,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和观点。瑶族文化作为地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进程中其生存和发展也历经时代洪流,面临着传承与发展困境,特别是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于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使其生存空间越来越窄,致使许多传统项目濒临消失,保护与传承发展步履维艰。一个民族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具有独特的文化,失去其独特的文化,就等于一个民族的消亡。本文在分析瑶族传统体育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创新发展路径。

1.广西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现状

中国学者冯骥才认为,文化“是时间和心灵酿造出来的,是一代代人共同精神创造的成果,是自然积淀而成的”[1]。瑶族作为一支古老的少数民族,历经辗转,来到广西,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丰富独特的自家文化。目前我国瑶族人口为263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和江西6省134个县(市),其中广西占总人口的60%以上[2]。广西瑶族人们借助所处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知识和独特的民族体育文化。据不完全统计,流传至今瑶族传统体育项目共有27项,分别是:人龙、木棒球、双刀舞、赛龙舟、打箕圈、催工舞、摧竹杠、跳围塘、拉排带、舞狮、舞龙、顶杠、爬杆、掰手腕、摔跤、登山、爬刀梯、瑶舞、气功、跳台、跳坑沟、掷石子、抢花炮、射弩、打陀螺、游泳等,还有民间流行三元舞、祖公舞、藤拐舞等数十种舞蹈[3]。其中最著名的是瑶舞,如长鼓舞、铜鼓舞等都是系祭祀盘王、密洛陀的大型舞蹈。

瑶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是瑶民的身份象征、精神根基和动力源泉,这些文化遗产历经一代又一代瑶族民众的传承、创新、发展,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革”、80年代开始的现代化、城镇化和90年代的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等冲击下,如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面临传承与发展的文化困境,生存出现危机。

1.1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文化是社会变迁、时代发展的反映。传统文化面对社会转型和现代化的来临,呈现出种种的不适与困境。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类带来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巨大冲击。国门打开,原先的制度、文化、思想、意识等界限逐渐取消,国家之间、区域之间、族群之间的边界被淡化与模糊,世界先进的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冲击着古老的经济、生活方式,西方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冲击甚至取代弱势民族文化,少数民族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的传统土壤逐渐消失,作为瑶族自娱自乐的传统体育,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发展举步维艰,有些体育项目濒临消失。

1.2传统的变化与信仰的弱化。

瑶族的宗教信仰为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等。原始宗教是一切万物文化的起源,瑶族的原始宗教现在已被定为一项重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瑶族先民具有利用节庆、祭祖、庙会、婚嫁、丧葬等各类民俗活动娱乐狂欢的传统,传统体育此间扮演了重要角色。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出现,瑶族祖先崇拜、族群认同、宗教信仰等逐渐弱化,新的意识与观念产生,祭祖、庙会、婚嫁、丧葬等传统仪式逐渐减弱,传统体育活动日渐消微。

1.3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几千年的农业社会,瑶族人过着居山生活,远离外界社会,他们的教育和文化娱乐、生活娱乐较为单一,只有在重大节日、农闲时节才以对歌、跳长鼓舞等娱乐欢庆一下。进入现代以后,汉族以至于外国很多先进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传入,广播、电视、网络等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在瑶族深山也逐渐普及,一些年轻人外出打工,接触大城市的现代新鲜事物,瑶族地区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发生了变化,瑶族民众尤其年轻人对传统的娱乐活动不再感兴趣,节日有的也不回家,原先的一元娱乐生活方式向多元发展。生活与娱乐方式的多元化,瑶族民众对以前传统体育活动单一享受向多样文化形式的多元享受转化,其生存空间变窄。

1.4传承人断层体育后备人才缺乏。

现代多样化的生活和丰富的娱乐生活方式出现,瑶族传统体育在瑶民生活中的重要性逐渐弱化,传承也开始淡化,有的甚至消亡或呈现传承危机。表现一是现代年轻人到城里打工,甚至到城里或国外工作生活,没有了传承土壤,传承人减少。二是传承人地位弱化,瑶族传统体育传承人为了生活,没有时间搞体育娱乐,这样出现了传统体育传承人减少,甚至出现断层。据调查,近年来,瑶族居住区里的大部分中青年常年外出打工或做生意,有的为了孩子读书,在县城租房居住,常年不回家。目前瑶区常年居住的都是中老年人,很少见到教育适龄儿童和青年人。劳动力人口的迁徙,出现了瑶族传统体育的年龄断层和后备人才缺乏。

1.5西方体育冲击。

随着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来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逐渐边缘化,瑶族传统体育也不例外。现今我国学校体育开展的主要是西方体育项目,奥运争光战略,也为开展西方体育项目开了绿灯,民族传统体育慢慢式微,西方体育逐渐登上中国主流体育舞台。目前,瑶族民族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博弈过程中呈碎片化分布,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在城镇、学校仍以西方体育项目为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与保护有待加强。

2.现代化进程中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新路径

伴随着现代化社会的来临,瑶族传统文化依附的地理环境、社会制度与家庭结构渐趋解体,在现代经济与制度之下,瑶族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现代意义,如何帮助现代人解决传统文化生存困境问题,是摆在当代人面前的重要问题。一般而言,一种文化的建构基本包括“需要”和“能够”两方面内容。“需要”瑶族文化几千年的历史已经证明,存在即需要,即现实境遇中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生命力,是促进其发展和传承的有效路径。

2.1历史与现代的结合——节庆打造是瑶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民族传统体育大多在民族传统节日庆典上集中呈现出来,瑶族的节日比较多,除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等传统节日外,还有很多本民族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民俗节日,如盘王节、达努节、新米节等。“盘王节”是瑶族最为盛大的节日,过去每逢“盘王节”都要举行盛大仪式,主要祭祀盘王。节日期间男女老幼梳妆打扮,换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尽情欢愉。现在盘王节一直保留传统的盛大仪式,即盘王节的仪式还是由祭祀盘王和“流乐”两部分组成。流乐瑶语意思是玩乐,就是恭请瑶族各路祖先神参加盘王节的各种文艺娱乐活动,吟唱表现瑶族神话、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内容的历史长诗《盘王大歌》。因而现在的“盘王节”既有历史的内容,又有现代的因素,彰显了历史与现代的结合。

近几年,地方政府将盘王节列为法定的民族节日,当地政府利用节日,经常举办各种规模的比赛、展演活动,如金秀五一展演《瑶都神韵》,三月三瑶妹对山歌,民俗表演等,滴水瑶寨“度戒”仪式,坳瑶的男女身着盛装,敲鼓祈福,唱瑶族古歌,跳传承古舞,展示神秘又古老、原生态的仪式。六巷古陈乡《嫁郎》七彩乡音乐队,自创自编自演,这种有官方组织,从多方面刺激了金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在活力。再次,官方利用民族特色和瑶民爱好举办民运会、“三月三”活动、端午节“龙舟”比赛、2014年核心价值观“民族风情展演”、现代运动项目篮球赛等,这些活动常常与现代媒体结合,激发了金秀瑶族人民内心的民族意识,强化了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识,真正实现了“文化自觉”,实现了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活力。

2.2现代化与市场化,瑶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实走向。

现代社会中,生产需要文化创新,市场依赖文化启动,消费依托文化引导,文化是市场经济发展中潜在的、深层的推动力[4]。以文化为切入点,走市场化道路,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新引擎,使昔日的瑶族文化变为现实的经济发展新路径。

现代与市场联姻,嫁接文化与旅游,创新瑶族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切实推动瑶族传统文化发展。首先,打造瑶族自然生态。瑶族生活在大山里,生态环境好,森林覆盖率高,山清水秀,把瑶族文化和自然山水融合在一起,打造瑶都生态山水旅游胜地。地方政府利用当地瑶族民族特色的风貌及生态文化、民俗、体育等资源,加强民族文化建设,打造瑶族旅游产业。

其次,民族文化商业开发。全球化使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文化的传统资源备受重视,现今瑶族已经有石牌习俗、黄泥鼓舞、做盘王、度戒、跳甘王、过山音、织绣技艺、瑶医瑶药耍歌堂和长鼓舞十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自治区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发、挖掘瑶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民族文化传播和瑶族经济发展是一个双赢的契机。“全国瑶族两年一次盘王节”在保持了传统的民族特色的同时,融入了新的时代风尚和商业元素,节日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投资,旅游的成分在逐年增加,民族文化促进了地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2.3民俗化与生活化,瑶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出路。

民俗的世界就是生活世界,民俗就是生活世界的表征和现象,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实际是瑶族人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一种常态。盘王节是瑶族文化的代表,如果说盘王节是瑶族文化的盛宴,那么“盘王大宴”则可称为瑶族民俗和生活的盛宴与体现。“盘王大宴”又称“长桌宴”,是瑶族人的古老习俗,一般在瑶族娶亲嫁女、聚会或村寨联谊宴饮活动时才摆“长桌宴”,是宴席的最高形式。现在的“长桌宴”不仅盘王节举办,其他一些节日也举办,如五一、三月三、端午节等节日,金秀瑶族也举行长桌宴,不仅保留了瑶族“长桌宴”的习俗,而且增加了现代生活元素,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参与。

另外,生活是文化发展的土壤,特定的民族文化遗产总是在特定的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如长鼓舞“扫鼓”的动作,意为把地弄平整以便打好地基使所建房屋更牢固;“奶鼓“的动作,意为繁衍后代,人丁兴旺,瑶家的血脉得以延续。长鼓舞的基本动作大多源于生产、源于生活。还有“黄泥长鼓舞”、“贺年长鼓舞”、“芦笙长鼓舞”、“做屋长鼓舞”、“还愿长鼓舞”等,从名称可以看出各种类型的长鼓舞都与瑶族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屋长鼓舞”直接反映建造房屋、制作长鼓、庆祝丰收等劳动和生活情节。在过去很多时候舞长鼓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活动,更是一种生活需要。

3.结语

瑶族体育文化传承发展是与当今社会市场化、民俗化、市场化、生活化等相契合时,今日瑶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昨日瑶族体育文化的延续。绵延数千年的瑶族居山游耕传统文化,虽然发生了一些嬗变,却不曾消失。传统总是活在行进中,活在日常实践中,活在转化过程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文化不断吸氧、更新,创造新的形式和内涵,展现自身价值,延续自己的生命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冯骥才.灵魂不能下跪——冯骥才文化遗产思想学术论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114.

[2]秦红增,韦茂繁等.瑶族村寨的生计转型与文化变迁[M].民族出版社,2008.12:2.

[3]胡子勇,唐丽.瑶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J].内江科技,2010(5):141.

[4]刘兆明.现代文化产业的一种资源整合模式——以SMEG与GBS为例[D].硕士论文,2010.11.

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自筹经费项目“广西瑶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15FTY001);广西高校科学研究立项项目“广西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态与发展研究”(KY2015LX595)。

猜你喜欢
创新路径发展现状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