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连贵
厨艺如同演艺,有时需要当众表演。
在精致的锅台灶头前忙碌的,是一位同样精致的年轻人。一阵轻快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后,10个白瓷碟里各有一块四四方方的小鲜肉,自然已是熟的了,色泽嫩黄,淋以红艳艳的樱桃汁,盘饰是两枚青橄榄和数粒小樱桃,俊秀清雅,宛如一幅立体画,又似一首抒情诗。
表演者,亦为应聘者,表演,实乃试菜。
坐在台位后面的是10位顶级酒店的掌门人,无不是厨中高手,品味行家。每个台位前亮着一盏灯,如果老总们尝了你的菜,看你中式,灯就亮着,表示可以深谈;反之,则伸手把灯按灭。这是一场真人秀。
10盏灯中,有5盏对年轻人垂青。但选择是双向的,小伙子选了一位女老板。这是一位文静的妇人,脸上始终浮着亲和的微笑。主持人称她“慧敏总”。她的酒店欲开西餐厅,对这款樱桃肉颇为赏识,开价两万,不低,小伙子接受了。两人在另一间屋子签约。
第二名出场的是位西安女子,面相朴实,她原是大学教师,她说她不适合站讲台,而爱站锅台,她辞去了教职,回家帮母亲料理小店。为此丈夫与她离了婚。她伤心,哭诉过,但义无反顾。她母亲善治鸡,她加以改进,炮制出一款咖喱葫芦鸡。做自己喜欢的,这就跳出来谋生。食材由粗简到精美,是个艺术化的过程,她从中发现了美,有无限乐趣,在锅台旁的成就感,毫不逊于讲台。
与她相似,斯琴高娃的女儿孙丹,有艺术天分,母亲着意把她往演艺之路上引,她偏不从,在伦敦开了一家餐厅——她就爱锅碗瓢盆交响曲,你奈她何?
一阵烹炸煎炒,葫芦鸡出锅了。西安女子戴着胶手套,将鸡用手撕成块,然后挂粉,挂咖喱粉,回锅,淋以一种酱,绛色(她母亲秘制的)。翻炒几下,起锅,分装10小盘,呈送到各位老板面前。香透至骨,酥而不烂!老板们边吃边赞不绝口,好吃是硬道理。他们开的条件都很优厚,最后,她也选择了微笑的“慧敏总”。亲和是魅力,也是软实力。
如一股山野之风,台上走上一位少数民族装束的小姑娘,一袭轻飘飘的衣裙,绿中带紫,戴一方瓦楞似的头巾,也是紫绿色,白净、清秀、温婉。她垂着眼,不大敢看人,模样儿让人怜惜。她说她是布依族,叫李忠秀,大三的学生。母亲早亡,父亲独自在乡里种田。因缴不起学费,她几次面临失学,后来她做家教,做钟点工,发传单……
家乡的女娃用五色丝线做绣球,赶街时抛给情郎。受此启发,她做的菜叫绣球丸子,用糯米,有咸甜二品,咸的,里面是肉;甜的,包以豆沙或莲茸。她出示了5种植物,红、黄、紫、绿、蓝,给丸子染色。我认得其中的苋菜,鄂地家常菜,炒熟后,野气清香,汁是紫红的,沁在米饭里,鲜艳夺目。她做的绣球丸子,五色斑斓,玲珑可爱,让人不忍下箸。
一位老板,看上去不太像老板,黑瘦,架一付黑框眼镜,像乡下的代课老师。他说忠秀姑娘的身世感动了他,他也是苦出身,他曾经考上大学,放弃了。说到伤心处,他哽咽了。忠秀也流泪。他说愿意倾力帮她,他的话语像父亲似地恳切。另一位老板开价1万元,只要求忠秀穿民族服装,在酒店门口站街,中午站1 h,再无须做别的。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乡村教师”。
厨艺之外的事她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