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彬彬 陈满荣 王小治 单玉华 钱晓睛
摘要:《环境学》是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概述性的专业基础课程,根据本门课程的专业特点,分别从课堂参与教学、案例分析、网络教学平台等方面入手,探讨参与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同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构建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环境学教学模式,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案例分析;课程;教学;环境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184-02
《环境学》属于一门概述性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案例分析与讨论为辅,其中课堂教学是案例分析的理论基础,案例分析是在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基础上的综合与提炼。笔者在《环境学》的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法与教学思考,为从事相关课程教学的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一、教学思路改变与验证
教师要努力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全面主讲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以保证顺利高效地完成教学计划。而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案例分析由学生担任主角,在师生交流中担任主讲的角色,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一)树立新观念,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
当代青年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一般的理论知识都很难提起兴趣,所以课堂教学应该改变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观念,加重引导式与启发式的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各章节的教学内容讲解之前,将重点和难点列出,提醒学生注意学习和掌握。每次课程结束前,通过幻灯片强调这次课程的主要内容,辅导重难点的作业,巩固教学成果。同时,布置下次课程的预习内容,提出下次课程的预习问题,希望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课程教学课堂上,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利用环境热点新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今社会人们对环境问题都非常关注,教师要学会把社会上的一些环境热点新闻引入到课堂案例教学上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不过,有些学生可能会关注事件的本身,而忽略该事件中涉及到的环境学原理与解决方案。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启发学生从环境专业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并引导学生提出解决方法。
2.多媒体教学结合传统板书,注重师生互动。《环境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较多方面,对于信息量大、书写比较困难、需要进行声音和图像辅助的内容,教师要积极利用多媒体进行立体式教学。同时在进行小组讨论时,也要积极利用传统板书列出提纲,积极利用板书及时记录下学生的新颖观点,做到一目了然,有所侧重,让讨论更加流畅和直接。
3.精心构建学习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应构建学习小组,各小组之间可以就某一个环境热点话题进行热烈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努力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评判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而应该将有争议的观点交给学生去讨论和辨别。最后,教师应该记录学生的讨论情况,并写出讨论报告。
(三)充分共享网络平台,扩展教学空间
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申请开通《环境学》的课程网站,弥补课堂教学内容的不足。首先,为方便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将与课程有关的资料,主要包括与环境科学有关的理论、方法和前沿的研究成果的资料上传到课程网站,拓展教学空间。其次,为了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督促学生学习,在课程网站上设置作业库,规定学生在截止日期前完成相关的题目。最后,在课程网站上建立一个能够提供师生平等交流的BBS平台,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的机会。
二、案例分析
为了改变传统的“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单向、封闭式教学方式所造成的师生隔离、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死记硬背以及机械应考的被动状态,我们进行了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案例分析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系统掌握与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案例分析教学的核心是案例,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案例分析环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确定相关案例分析的时间。各小组的同学结合课程学习的相关知识,进行资料采集、比较论证以及PPT报告编写等工作。同时,小组成员的个体差异也能丰富问题的解决途径。主讲者为各小组成员,听众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全体师生。这种参与性与主导性强的教学环节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挑战性,台上主讲的学生在规定的有限时间(15~20分钟)内,完成案例分析的报告宣讲,并现场解答台下的教师和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引导,确保讨论内容切合主题;同时,维持课堂秩序并调动课堂气氛,以保证交流讨论在严肃、活泼的氛围中取得好的效果。案例分析的成绩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成员彼此之间相互评价。
三、教学过程中的新思考
(一)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
《环境学》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对教师的多学科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渠道获取相关教学内容的最新信息,使得讲课内容具有生动性、时效性和前沿性。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将本学院教师的科研成果和课题方向融入其中,不仅可以将最新的信息和知识传递给学生,而且还能够鼓励并引导部分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加强与专业教师的接触,尽早地参与到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工作中。
(二)积极提高环境人文意识,延伸课堂教学
环境意识需要人文知识的涵养,向学生介绍与环保有关的书籍和电影等文学作品,以提高和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例如,美国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英国芭芭拉·沃德的《只有一个地球》等著作是课后的必读材料。《后天》、《风之谷》和《地球2100》是必须要观赏的影片。在课堂上,与相关教学内容结合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该课程的教学还可以与某些环境公益活动结合起来,比如组织校园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废弃物品的“变废为宝”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帮助学生提高环保意识。
四、结语
环境学作为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入门课程,它涉及到自然、技术、经济和社会等多个科目。此课程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环境科学研究的准备训练,还要培养学生探索环境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环境的关心、认同和思考,将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和人文素质融合,为培养高素质的环境保护专业人才来创造人才。
参考文献:
[1]崔秀萍.案例导学教学模式在环境学课程中的应用[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11(4):54-57.
[2]黄飞,章家恩,蔡昆争.“环境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大学教育,2015,(9):144-155.
[3]苏玉萍,陈庆华,林佳.“环境学”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8,(3):153-155.
[4]郜慧,张祥耀,范辉,等.案例教学法在《环境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J].高教高职研究,2010,(9):212-214.
[5]丁文慈,胡劲召,陈文山.环境学概论的教学方法探讨[J].琼州学院学报,2011,18(1):54-55.
[6]邓华,宿程远,蒋艳红.“环境学”课程教学实践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0,(10):98-99.
Reflections on teaching method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course
YU Bin-bin,CHEN Man-rong,WANG Xiao-zhi,DAN Yu-hua,QIAN Xiao-jing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Jiangsu 225009,China)
Abstract:The environment is a summar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courses,according to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respectively from the classroom to participate in teaching,case analysis,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to start to participate in th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should be used. At the same time,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the teaching mode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and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teaching,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case analysis;curriculum;teaching;learning enviro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