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希善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甘肃 天祝 7332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66例观察
赵希善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甘肃 天祝 73320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13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以西医抗组胺、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固表疏风饮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5%、对照组7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具有良好疗效。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中西医结合;对照治疗观察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一种与季节、天气冷热变化和机体代谢变化有密切关系的皮肤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容易在冬天发病。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瘙痒。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共132例,均为2009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诊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6例,男37例,女29例;年龄58~81岁,平均62.3岁;病程15天~4年。对照组66例,男35例,女31例;年龄57~79岁,平均62.1岁;病程20天~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主编的《中医诊疗常规》[1]制定。发病年龄58岁以上。瘙痒阵发,于夜间较重,可引起失眠和精神不振。初期无病损,由于经常搔抓可出现广泛的条状或点状抓痕、血痂、色素沉着或苔藓化,以躯干和下肢较重。排除慢性肝肾疾病、糖尿病、血液病等全身性疾病。
两组均予以氯雷他定片10mg口服,日1次;维生素C片0.2g口服,日3次;局部应用复方地塞米松软膏治疗。
治疗组加用自拟固表疏风饮治疗。生黄芪15g,白术10g,防风6g,荆芥10g,红花6g,当归10g,生地10g,川芎10g,白芍10g,白蒺藜15g,白鲜皮30g,僵蚕10g,乌梢蛇15g,蝉蜕15g,甘草6g。素体阳虚或外感风寒,表现为恶风寒、遇冷后瘙痒加重或明显者加桂枝10g,生姜6g;内有郁热或外感风热,表现为恶风热、遇热、活动出汗后瘙痒加重或明显者加丹皮10g,生石膏20g(先煎);病程日久、瘙痒或轻或重、皮肤苔藓化明显者加全蝎3g(冲服),皂角刺10g。以上方药均在辨证基础上随症加减,日1剂,取约200mL汤汁,分2次服完。
两组均以7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效果。服药期间禁烟酒和刺激性食物,做好护理,注意保暖等措施。
治愈:瘙痒完全消失,皮损消退,停止治疗半年内无复发。显效:瘙痒明显减轻,皮损基本消退,停止治疗半年内无明显加重。有效:瘙痒减轻,停止治疗半年内又再次发作。无效:瘙痒症状无改善。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患者,男,72岁,2014年10月22日初诊。主诉为全身皮肤瘙痒2年余,加重1个月。2年前秋季受凉后出现双下肢及后背部皮肤瘙痒,尤以受风冷刺激后明显,曾多次在多个医院治疗,明确诊断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病情时好时坏,一直未得根治。于1个月前因受凉后瘙痒再次发作,以双下肢、后背为重,遇冷更甚,查双下肢苔藓样改变明显,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辨证为卫阳不足、邪风外袭、腠理失和。西医给予氯雷他定片10mg口服,日1次;维生素C片0.2g口服,日1次。中医给予黄芪15g,白术10g,防风6g,荆芥10g,桂枝10g,红花6g,当归10g,生地10g,川芎10g,白芍10g,白蒺藜15g,白鲜皮30g,僵蚕10g,乌梢蛇15g,蝉衣15g,生姜6g,生甘草6g。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连续治疗2周后患者瘙痒症状消失,皮损恢复,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属中医“风瘙痒”,亦称“痒风”。《外科证治全书·痒风》记载:“遍身瘙痒,并无疮疥,搔之不止。”其病因多由老年人气血不足、卫表失养、风邪外袭、腠理失和,因而致痒。固表疏风饮方中黄芪、白术、防风为“玉屏风”之意,益气固表、调和腠理。红花、当归、生地、川芎、白芍养血活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补其气血,内风得除,瘙痒得解;气血充足,卫表得养,腠理调和则病本得除。荆芥、僵蚕、白蒺藜、白鲜皮、蝉蜕疏风、祛湿、止痒。乌梢蛇、全蝎搜风通络、息风止痒。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固表疏风、活血通络、驱邪止痒之功效。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效果明显。
[1]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中医诊疗常规[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362.
[2] 肖会,覃健,张有星.自血疗法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62例[J].中国针灸,2013,33(8):757-758.
[3] 李日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55-156.
R758.31
B
1004-2814(2016)03-0235-01
201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