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英
(兰州市中医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超声骨密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张慧英
(兰州市中医医院,甘肃兰州730050)
探讨中青年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状况以及超声骨密度测定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诊断中的价值。采用以色列毕美特有限公司生产的超声骨强度仪,对173例55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和1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左侧桡骨骨密度(BMD)测定,并将两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糖尿病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女性高于男性。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量减少(居多)及骨质疏松,超声骨密度测定对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诊断有一定价值。方法简便,安全有效,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早防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发生。
糖尿病;骨密度;骨质疏松;骨量减少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指糖尿病并发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上不论Ⅰ型或Ⅱ型糖尿病患者都经常发生骨矿含量减少,骨密度降低及出现各种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1]。根据最新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已高达11.6%,约1.139亿人,新数据进一步说明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中青年发病增长率最高。通过对该年龄阶段的糖尿病患者桡骨骨密度的测定,从而判断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状况,对已经发生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患者若能及时采取科学的指导,早治疗,积极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的发生。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在兰州市中医医院检查骨密度的糖尿病患者173例,其中男119例,年龄25~56岁;女54例,年龄34~56岁,平均年龄41±5.5岁。选择同期在检查骨密度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非糖尿病患者142例作为对照,其中男性98例,女性44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9±5.5岁,两组间在年龄、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
2.1仪器
采用以色列Sunlight公司生产的OmnisenseTM7 000P型定量超声骨密度仪。
2.2方法
受检者采取坐位,选择左侧桡骨近腕部三分之一段为测量部位,检测桡骨超声波传播速率(SOS)及骨密度Z值的评分数,诊断有三种结果:骨量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
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对照比较:173例糖尿病患者,正常45例(占26%),骨量减少92例(占
53%),骨质疏松36例(占21%);对照组142例中,
正常105例(占74%),骨量减少31例(22%),骨质疏松6例(4%);结果见表1。糖尿病患者中女性骨质疏松24例(占44%)男性20例(占17%)。
表1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骨密度变化比较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其发病机制较复杂,最新的研究表明主要有:
1)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缺乏。胰岛素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激素,是促进合成代谢,降低血糖浓度、调节骨形成的重要全身性因子,对于维持骨量,防止骨量丢失有重要作用[2.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具有调节骨形成作用,当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和IGF缺乏时,直接导致成骨细胞功能降低,骨转换下降,骨基质分解。同时,胰岛素缺乏,使环磷酰胺(cAMP)生成增多,骨吸收增强,也会引起1.25-(OH)2D3减少,肠钙及磷吸收减少,骨钙化受抑,而且胰岛素抑制糖毒性的作用也明显减弱,从而使骨量丢失。
2)高血糖。高浓度葡萄糖时,成骨细胞MG-63对甲状旁腺激素(PTH)和1,25-(OH)2D3反应性下降,1,25-(OH)2D3可刺激MG-63细胞分泌骨钙素(BGP),当暴露于高糖7d后,1.25-(OH)2D3受体数量明显减少,BGP产生明显受抑。高血糖可导致渗透性利尿,使钙、镁、磷从尿中排出增加,导致低血钙、低血磷,从而反应刺激PTH分泌,使破骨细胞活动加强,从而导致骨质疏松。
3)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如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受损时,1-a羟化酶活性降低,1.25-(OH)2D3生成减少,钙吸收下降,影响骨矿化过程,引发骨质疏松症。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影响血管分布,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周围血管的基底膜增厚,影响骨的重建,使微血管并发症患者的骨量进一步丢失。
4)性激素。美国研究人员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I型糖尿病的女性患者,其骨密度比正常人要低3%-8%。另有研究发现女性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下降与雌激素水平降低及衰老有关。雌激素既可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雌激素受体,又可通过钙调节激素,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影响骨代谢和维持骨量。绝经后的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也可造成骨吸收增强,加速骨量丢失「4」。因此女性更易患骨质疏松。
5)遗传因素。研究认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发生于遗传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主要是与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与其受体基因和细胞因子等有关[5]此外糖尿病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还与性别、年龄、激素水平、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骨质疏松症在医学界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它不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老化现象,而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因此,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复合型疾病,以其发病率、致残率高而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如何提高本病的疗效是当代医学界值得重视的课题。多年来,糖尿病在心、脑、肾、眼、神经等方面的并发症已受到人们的充分重视,而由糖尿病引发的骨质疏松症状则因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直至出现严重的疼痛、畸形、甚至骨折,才被引起人们的重视,极大地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骨密度测定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在中青年期就已经出现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女性高于男性。男女均随着年龄、病程的增长,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而增加。目前测定骨密度的方法有好多种,如单光子吸收法。双能X线吸收法等,这些方法虽然精确度很高,但是也有很强的放射性,对人体有射线损害的的危险。超声骨密度测定无创伤、无电离辐射。安全有效,操作简便且可重复进行,能准确地判断出人体钙流失的情况。
中青年糖尿病患者骨量减少普遍存在,情况不容忽视,但进行性骨量丢失一般没有临床症状,因此,早期检测BMD尤为重要,可以评估骨破坏的程度,早期进行干扰治疗。运动和饮食对人体骨矿含量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实际观测证明运动员桡骨及脊柱的骨矿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中青年人以车代步、久坐不动等不良习惯也使他们运动量明显减少。特别是职场人士,长期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会促使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体内大量分泌“应激激素”,这些因素都会使体内的血糖升高,长此以往就容易引发糖尿病,对这部分人群应当进行科学指导,积极治疗糖尿病并及时补充钙剂,同时鼓励患者进行健身运动及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获取更多的日照,不仅能减少骨量的丢失,还可增加肌肉的力量,从而加强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体格,防治骨质疏松;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大量饮酒,吸烟。研究发现,糖尿病常规饮食食谱中的钙镁锌含量明显不足,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很好地控制糖尿病外,增加摄入,尤其多摄入富含钙质的饮食,补充适量的钙剂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有效途径。对于中青年患者更要注重糖尿病教育以提高这些患者治疗的顺从性,早发现,早治疗,对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杨焱,秦佳佳.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0,16(2):81-82.
[2]吴海清.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1,1(2):286-289.
[3]时进义.糖尿病胰岛素功能与骨密度相关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7):599-600.
[4」苏熠,肖晨光.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7):194-195.
[5]宋颖颖,李子玲.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杂志,2015,2(3):194-195.
R7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