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福利:概念阐释与战略价值*

2016-10-31 05:04耿爱生
关键词:福利海洋人类

耿爱生

(中国海洋大学 法政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海洋福利:概念阐释与战略价值*

耿爱生

(中国海洋大学 法政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海洋是人类福利的重要来源,海洋福利作为从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和福利经济学衍生出来的概念,主要指人类因生存和发展需要,由政府和社会提供的以海洋利益为内容的公共利益,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生态需求理论、生态主义福利观与海洋生态系统的社会福利功能构成了海洋福利这一概念的理论基础。它的独特战略价值体现在,海洋福利是海洋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建设海洋强国、应对海洋资源环境生态约束的必然选择;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为实现其价值,今后应对海洋福利的科学内涵与外延的、海洋福利的科学评价体系及海洋福利制度开展更深入研究。

海洋福利;生态主义;海洋生态文明

海洋是人类福利的重要来源,对满足人类福祉方面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海洋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无疑为充分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与快速发展,更好的造福人类,增加国民的总体福利水平带来了发展契机。但海洋对人类福利的贡献不可能自动实现,过去人们在追求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海洋环境污染、海洋资源枯竭等,对人们总福利的实现、未来福利发展都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本文从“海洋福利”这一新型公共利益出发,系统阐释海洋福利的科学内涵,并提出海洋福利建设的战略价值,以期为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一、海洋福利概念意蕴

要对海洋福利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必须了解海洋福利的基本含义。鉴于海洋福利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新概念,其内涵与外延尚比较模糊,因此在进行研究之间需要对其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和阐释。“海洋福利”由“海洋”与“福利”两部分构成,先从分析这两个已为大家广泛熟悉的词语入手,来阐释海洋福利的基本定义。*其实,从来源讲,海洋福利主要是人类通过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而实现的,因此也可称为海洋社会福利,为研究方便本文简称海洋福利。

(一)海洋福利的内涵

海洋福利中的“海洋”一词其实发端于“海洋利益”这一概念。利益可解释为益处、好处。利益在本质上属于社会关系范畴,人们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的不同需要,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利益,如物质利益、精神利益或文化利益等。海洋利益指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人的需要的满足,是通过人对海洋公共物品的占有与分享来实现的。

而海洋福利中的福利一词更是一个充满争论、内涵丰富且为不断变迁的概念。一般指个人需要得到适当满足后的一种生存状态,从测量角度来说,经济福利是其重要表征。但从20世纪50开始,“福利”内容从人们熟知的经济福利发展到人类基本需要满足,人类发展和能力建设、生存权、公民权利、自由成为其主要内容,体现了人类对幸福和实现幸福手段的认识和发展(表1)。[1]从表1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后,人们对于福利的思考,已从经济层面扩展到政治、生活、社会各个层面,从经济社会系统扩展到生态系统等。由于海洋在人类福利中的重要价值,海洋福利的概念也应运而生。

显然,海洋福利已突破了传统的狭义的“社会福利”的约束,它是从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和福利经济学衍生出来的概念,指人类因生存和发展需要,由政府和社会提供的以海洋利益为内容的公共利益,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海洋福利的产生也离不开海洋科学的发展,因为它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依托海洋资源而实现。具体见:耿爱生.海洋政策的福利效应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5:14.与传统的社会福利不同的是,海洋福利强调了海洋对人类福利的贡献,意旨通过充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造福人类,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在性质上,海洋福利具有社会福利的基本特征,含有公共性,以满足人类身心和社会保持良好状态的需求为根本目标。

表1 “福利”内涵及其变迁

(二)海洋福利分类

海洋福利有别于传统的社会福利,它不依赖传统的社会政策来实现,而是具有鲜明的海洋依赖性。从根本上来说海洋福利是依托海洋资源来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按照福利经济学的观点,人的经济需要可以通过经济因素来满足,而非经济需要只能通过非经济因素满足。因此,海洋福利就不仅仅是经济福利,还应包括非经济福利。根据它所满足的需要类型,可将海洋福利分为海洋经济福利与海洋非经福利,具体分类(见表2)。

表2 海洋福利的主要类型

海洋经济福利是指基于海洋经济因素对人们需要的满足程度而形成的福利,就其测量手段而言主要指可直接或间接用货币手段衡量的海洋福利部分,常用的衡量指标如海洋GDP、海洋产业总值等。

海洋非经济福利主要指通过海洋非经济因素满足而实现的福利,从测量角度来说,它无法直接或间接用货币手段来衡量,包括海洋文化福利、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健康福利等。海洋文化福利则主要典型海洋景观与生态系统来实现人类文化需要的满足;而海洋生态福利则指海洋生态(环境)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带来的以海洋生态利益为内容的公共利益。海洋经济福利与非经济福利共同构成了海洋福利的主要内容。

二、海洋福利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生态需求理论

生态需求作为现代人类的最基本的需求,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需要。所谓生态需求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需求是指现代人类经济活动中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资源的需要。它具体表现为三种形态,即人类经济活动消耗自然资源、人类经济活动消耗环境质量与人类自身生活和生产消耗环境质量。狭义的生态需求就是指人自身的生态需要。生态需求成为现代人类的最基本需求,是随着现代生产力提高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的自然需要。一方面,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和生产条件,扩大了人的需求范围。使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生态需求的满足成为提高人民福利水平的重要标志。而生态环境恶化引起人们对干净的空气、清洁的淡水等生态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生态需求是对现代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和生态健全的优美环境的一种依赖和渴求,是一种社会需要。[2]

生态需求相关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为海洋福利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因为生态需求的满足程度,决定于环境质量和生物圈状态,是一个衡量人民福利的基本指标。[3]海洋是全球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资源和巨大功能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必要支持,决定了人类生态需求满足程度与质量。可以说海洋在人类对生态需求的满足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并因此形成了海洋福利,成为衡量人类福利的重要指标。

(二)生态主义福利观

前已述及海洋福利中的“福利”是一个不断变迁的概念,尤其是随着生态运动的兴起,生态主义的理论影响愈加广泛,逐渐成为福利意识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4]也成为我们理解海洋福利这一概念的重要基础。

作为一种新的福利意识形态,生态主义强调生态环境问题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意义,挑战传统的以人类自我中心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概念,认为人类是生物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同生物群体的关系是平等的,保护环境与自然实际上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利益。反对经济增长无限论,强调有利于环境的经济增长与消费方式,而动态开放的经济体系则是社会保险计划的基础,公民的福利水平与需求满足状况,实际上取决于人类对生态的态度,环境恶化与社会危机必然降低人们的福利水平。[5](P90-91)生态主义的福利观激发了人们对福利内涵的反思,使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没有生态质量的福利是过时的和残缺的。[6]因此,生态主义逐步成在现代福利思想的重要类型。

可以说生态主义的福利观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福利概念,为其增加了生态环境质量的内容。近年来,海洋生态问题日益严重,海洋经济增长与人民福利提高间的关系需要理性审视,海洋作为满足人类生态需求的重要生态环境,理应成为衡量福利质量的重要工具。

(三)海洋生态系统的社会福利功能

任何福利的实现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既包括必要的物质资源,也包括其他非物质性基础。[7](P2-3)海洋福利概念的产生也与海洋的特性有关,海洋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与生态系统的其它组成部分一样,具有社会福利功能。这种社会福利功能的发挥源于生态系统可提供一系列服务,从而构成人类福利的重要源泉。*又称生态系统服务,它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各种给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包括供给功能如提供食物,水;调节功能如控制洪水,干旱,土地退化,控制人类疾病;支持功能如形成土壤,养分循环;文化功能如娱乐,丰富精神生活,认知和其他精神上的益处。具体见: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A Framework for Assessment[M].Washing DC:Island Press,2003.它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系统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整个外部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依托,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空间和赖以活动的场所。是人类享受社会福利政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二,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维持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是实现社会福利最重要的基础条件。[8]

显然海洋作为整个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并为海洋福利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海洋“向人类提供了物质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满足了人类物质、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这些福利功能可概括为为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支持功能。当然海洋生态系统各类服务对人类福利效用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供给服务主要通过向人类提供各种海产品,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调节服务则主要是海洋生态系统通过改善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人类发展免受发展过程中不利改变的干扰来提高人类福利;而文化服务则主要是海洋生态系统在休闲娱乐、扩展知识、陶冶情操等精神文化方面对人类的贡献作用;支持服务则通过支持其他三类服务的形成间接影响人类福利。[9]

三、海洋福利的战略价值

(一)重视海洋福利是海洋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长期以来,由于生产力水平、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海洋在人民福利中的贡献并没有充分认知。1996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为2855.22亿元,仅占当年GDP的1.9%。而到2014年海洋生产总值已达59936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9.4%(见表3)。海洋在人们福利中的总贡献已占相当大的规模。

表3 1996-2014年我国海洋经济福利总量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1996-2014)。

除此之外,就业作为海洋经济发展和民生的重要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福利问题。近年来由于海洋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已经成为一种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2004年我国沿海地区有近十分之一的就业人员从事涉海行业,涉海就业人数已达2107.6万人,涉及国民经济16个门类,165个行业小类,且呈现出就业行业辐射范围广、人员素质和年轻化程度高、结构较为合理的特点。至2014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已达3554万人,[10]占总就业人口的4.6%,其新增就业人口的比重高达48.6%。海洋及其相关产业已成为当前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领域。具体见表4。

因此,海洋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贡献已不容忽视,尤其是当我国面临经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时,丰富的海洋资源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成为提供人民福利水平的重要保证。21世纪“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全世界”,海洋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成关乎民族生存与发展,关系国家兴衰安危,“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著,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也明显上升。”[11]也是新世纪人类福利的重要源泉。所以重新认知、重视海洋与福利间关系是现阶段的重要课题,海洋福利的提出与发展已成为必然。

表4 我国涉海就业情况(2004-2014)

资料来源:全国就业人数来源于《中国经济统计公报》;涉海就业人数来源于《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10-2014)。

(二)发展海洋福利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选择

2014 年3 月5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海洋是我们宝贵的蓝色国土。要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大力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文明复兴的重要途径和手段。[12]作为我国现阶段的国家战略,海洋强国会因学科不同会建构出不同的海洋强国目标。比如王曙光(2004)提出“海洋经济发达,产值占GDP的10%以上;海防力量强大,能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大国地位明显,在国际海洋事务中能发挥重要作用。[13](P12)是海洋强国的建设目标。而从政治角度来看,有效管理、控制、威慑部分海域,成为地区性海上优势力量;拥有雄厚的海洋外交实力,能对地区和世界海洋事务及国际海洋秩序拥有强大的影响力,成为国际海洋政治大国;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类海洋资源,成为世界海洋经济强国,[14](P12)成为海洋强国的三大权力目标。

尽管这些目标在视角上有所差异,但从福利角度看,海洋强国的基本目标与海洋福利息息相关。可以说海洋强国之路实际上是提高人们福址的根本大计,是追求海洋发展的最经济、最持续与最大社会福利的集成最优目标。[15]

首先,海洋经济实力发达是海洋强国建设中的基本目标之一,换言之,海洋经济实力强大也是海洋经济福利强大。因在福利经济学看来,经济福利指能用货币所直接或间接测量的部分,它是总福利中的一个构成部分。[16](P16)显然海洋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人们的海洋经济福利总水平必然显著提高,因此说海洋强国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即为建设海洋经济福利强大的国家。

再者,海洋综合国力增强作为海洋强国总目标,其基本内涵与表征都关系人民福祉与海洋总福利。“海洋实力”是由一国海洋要素构成的综合力量,是海洋软实力与海洋硬实力的统一。海洋硬实力主要来源于海洋科技、海洋经济、海洋军事方面,海洋软实力则产生于海洋文化、海洋价值观以及海洋政策。两者均以各种海洋资源为基础,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17]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海洋综合实力。海洋综合国力增强必然表现为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经济发达、海洋军事强大及人与海洋关系和谐,从而为人类海洋资源利用、海洋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条件、社会环境与文化基础,确保了人类海洋经济福利、海洋环境福利、海洋生态福利与健康福利的实现。

因此海洋强国的目标已隐含海洋福利的基本内容,建设海洋强国也即大幅提高海洋在社会总福利中的贡献水平,因此提出发展海洋福利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选择。

(三)海洋福利建设是应对海洋资源环境生态约束的必然选择

海洋福利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应有利于维护海洋生态环境,无度、无序开发可导致海洋资源破坏和衰退,使海洋环境污染、海水水质下降、赤潮等海洋灾害频发等一系列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并最终对海洋经济发展产生制约。

近年来,我国对海洋资源的粗放式开发,已使未来海洋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海洋资源环境生态约束。2003年我国海洋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一万亿元大关,达到10077.71亿元,比2002年增长 9.4%,相当于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8%。但是另一方面海洋环境质量却不容乐观。在该年度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4.2万平方公里,其中仅渤海海域就达3.2万平方公里,占渤海海域总面积的比例为41.3%。2003年对双台子河口、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生态监测结果表明,与1980年代同期相比,鱼卵和仔鱼的种类及数量均明显降低,适于多种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胚胎发育和幼体孵化的生境逐渐丧失,产卵场的功能严重退化。底栖生物趋向个体小型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栖息密度显著增加,小型底栖贝类占绝对优势,经济生物数量明显减少,河口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显著下降。而在黄河口河口区表层海水的最高盐度已达34.2,与1959年同期相比,增加了约25%,盐度增加促使适宜低盐度环境发育和生长的海洋生物的生境范围逐渐减小,鱼卵种类显著减少,密度降低。入海径流量的减少同时导致河口区域营养盐入海量的下降,海洋初级生产力水平降低,浮游植物生物量仅为1982年的50%。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降低,河口区生态结构发生较大改变。长江口河口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超标严重,营养盐比例严重失衡。浮游植物数量激增,部分区域叶绿素a的含量高达16.4微克/升,致使邻近海域赤潮频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珠江口作为我国南海由于部分海域长期受到营养盐和铅、镉等重金属污染,康氏小公鱼、石首鱼、小沙丁鱼等10余种鱼类产卵和康氏小公鱼、凤鲚、眶棘双边鱼、鰕虎鱼等多种仔鱼的正常发育受到威胁。[18]

尽管近年来由于加强了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生态质量已有明显改善,但是河口海域生态群落结构已然发生变化,其经济价值在短期内很难有大幅度提升。201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已达59936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9.4%,但是同年在实施监测的河口、海湾、滩涂湿地、珊瑚礁、红树林和海草床等海洋生态系统中,受环境污染、人为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影响,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的海洋生态系统依然高达71%和10%。*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分为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三个级别:健康:生态系统保持其自然属性。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基本稳定,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正常发挥。环境污染、人为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生态压力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范围内。亚健康:生态系统基本维持其自然属性。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发生一定程度变化,但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尚能发挥。环境污染、人为破坏、资源不合理开发等生态压力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不健康:生态系统自然属性明显改变。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发生较大程度变化,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严重退化或丧失。环境污染、人为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等生态压力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详见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可以说海洋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的约束已从单纯的数量约束向功能性约束、生态性约束、制度性约束扩展等。

海洋福利建设坚持海洋福利的均衡发展和可持续性,既重视海洋经济福利的发展,也强调海洋生态福利、海洋环境福利与海洋健康福利的重要性;既关注当代的海洋福利,也注重远期的海洋利益,因此有利于节约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并从源头上扭转、遏制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是应对海洋资源环境生态约束的必然选择。

(四)处理好海洋与福利关系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遵循人、海洋、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是人与海洋、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文化伦理形态。[19]这种文明形态反映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飞跃。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必须正确处海洋与福利间关系,人类在开发和利用海洋,促进其产业发展、社会进步,为人类服务过程中,按照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的客观规律,建立起人与海洋的互动,良性运行机制,[20]促进海洋社会的和谐发展。它以人与海洋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和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为核心,以强化海洋国土意识和建设海洋生态文化为先导,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海洋生态科技和海洋综合管理制度创新为动力,整体推进海岛和海洋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转变。[21]可以说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海洋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而海洋福利发展则着实反映了人们对于福利的思考,已从单纯的对经济收入的提高拓展到“生活质量”、人类自身的自由和发展,已从海洋经济层面扩展到海洋政治、海洋社会、海洋生态系统层面。它依据生态主义福利观来审视人海关系,在追求海洋福利增长的同时,也遵循人、海洋、社会和谐的发展,体现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

四、相关问题探讨

海洋是人类福利的重要来源,本文从“海洋福利”这一新型公共利益出发,系统阐释海洋福利的科学内涵,在当前大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中,海洋福利提出具有独特的战略价值。但这种价值的实现还需要对若干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

第一,对海洋福利的科学内涵与外延的进一步研究。福利是一个不断变迁的概念,它与海洋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其概念外延决定的具体内容,也会随着海洋社会的进步和建设的深入有所扩展。需要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试验,才能对其本质有更深入理解,尤其是在当前大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中,其内涵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扩展,需要对其进一步理解和研究。

第二,海洋福利的科学评价体系研究。作为不同于传统社会福利的新型福利概念,如何进行科学评价,传统的福利指标体系对其是否适用,应作哪些调整,尤其是当把海洋福利作为海洋社会发展的目标时,对其如何进行科学评价,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海洋福利如何科学测度;指标体系如何构成;各指标间的关系及其权重分配等。

第三,海洋福利制度研究。海洋福利不可能自动实现,它具有一定的政策依赖性。[22](P14-15)因此必须开展海洋福利制度的相关研究。包括海洋福利制度的概念、本质、功能与分类;海洋福利制度建设的主体、客体与所解决的问题;海洋福利制度与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区别与联系等。

[1] 彭华民.中国组合式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构建[J].学术月刊,2011,43(10):16-22.

[2] 刘思华.论生态经济需求[J].经济研究,1988,(4):77-79.

[3] 包洛夫斯基赫.经济学中的生态问题[J].生态经济,1986,(4):43-46.

[4] GEORGE,V&WILDING,P. Ideology and Welfare. New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1994,pp.161-188.

[5] 范斌.福利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 刘继同.生态运动与绿色主义福利思想:生态健康科学与新型公共卫生框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67-70.

[7] 杨伟民.福利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8] 樊雅丽.生态福利的引入与社会化一个社会政策的研究视角[J].河北学刊,2009,29(6):132-135.

[9] 郑伟,石洪华.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形成及其对人类福利的贡献[J].生态经济,2009,214(8):178-180.

[10] 国家海洋局.201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EB/OL].2015(2015-3-18).http://www.soa.gov.cn/zwgk/hygb/zghyjjtjgb/2014njjtjgb/201503/t20150318_36404.html.

[11] 习近平.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N].人民日报,2013-08-01.

[12] 杨宁,张立.论文明转型进程中的海洋强国建设[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3,(11):25-31.

[13] 王曙光.论中国海洋管理[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14] 胡波.中国海洋强国的三大权力目标[J].太平洋学报,2014,22(3):77-89.

[15] 郑贵斌.中国海洋强国梦的历史机遇与战略创新[J].东岳论丛,2013,34(7):73-77.

[16] (英)A.C.庇古著,朱泱,张胜经,吴良健译.福利经济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7] 王琪,季晨雪.提升我国海洋软实力的战略意义[J].山东社会科学,2012,202(6):70-73.

[18] 国家海洋局.2003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EB/OL].2004-01-02.http://www.soa.gov.cn/zwgk/hygb/.

[19] 刘家沂.构建海洋生态文明的战略思考[J].今日中国论坛,2007,(12):44-46.

[20] 马彩华,赵志远,游奎.略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与公众参与[J].中国软科学增刊(上),2010(s1):172-177.

[21] 俞树彪.舟山群岛新区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考[J].未来与发展,2012,(1):104-108.

[22] 耿爱生.海洋政策的福利效应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鞠德峰

Marine Welfare: Conceptual Interpretation and Strategic Value

Geng Aisheng

(School of Law and Political Scienc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Theocean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human welfare, and marine welfare is part of it. The paperanalyzed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needs, ecological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of marine ecosystems which constitut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marine welfare. The authorargued that marine welfare is the necessary result of the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a power, dealing with the ecological constraints of the marine resources, and the necessary requir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its value, we should further study the marine welfare's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the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marine welfare system.

marine welfare; ecologism; marin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2016-03-19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依法治国背景下我国海洋渔业管理制度改革研究”(15BZZ049)阶段性研究成果

耿爱生(1972-),女,山东淄博人,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生态、环境与人类福利研究。

K928.44

A

1672-335X(2016)05-0017-07

猜你喜欢
福利海洋人类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Take Away Pizza ?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