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理念——共享发展。共享发展就是让劳动成果由全体劳动者、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分享。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有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人民才会在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形成社会合力,从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一、坚持共享发展,是改善民生的新要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于生活有了新的要求和期待,在目前的环境中,民生建设领域还存在着不少短板,这些领域是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收入分配问题。在2015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46,还明显高于国际的警戒水平线,在收入分配问题上,主要表现为收入差距过大,具体有以下三大差距:一个是城乡差距,2009年我国的城乡收入比最大为3.33,今天城乡收入比为2.73,这个差距虽然在缩小,但城市收入和农村收入差距还是挺大的;第二个差距是地区差距,2015年上海的收入是4.5万元,最低收入的是西藏只有1万元,地区之间的差异有4.28倍,而横向和美国进行一下比较就会发现,美国最富裕和最贫穷地区之间差距在2倍左右,通过比较发现,地区收入差距确实较大,第三个差距是行业差距,不同行业之间的差距也比较大,收入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人均收入是11.4万元,最低收入的农、林、牧、渔业只有3.1万元,行业差距在3.59倍。通过收入的差距我们可以发现,确实在收入分配上存在着问题,才会导致收入差距的产生。
二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包括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医疗,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公共事业。在公共服务中,医疗,教育,保障房等这些属于准公共物品,尤其是这些准公共物品,供给更是不足。主要表现:其一为公共服务职能不到位,公共服务处于“错位”“越位”“缺位”。例如,尽管多数农民都参加了新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但是报销的比例较低,并且还有很多药物不在报销范围内。其二是公共服务投入不足。数据表明,我国在教育的投入,只占GDP比重的4%,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教育投入本身不足的情况下,城乡、区域、群体、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显著,许多边远地区,平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短缺。今天,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和不均衡,严重了影响了每个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是就业及创业问题。在2015年,我国的劳动力需求与供给比是1.1,就是说劳动力需求大于劳动力供给,但是却出现了结构性的就业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种情况:缺青壮男劳动力,多中年劳动力。比如25到34岁的年龄段中,劳动力需求供给比是1.26,而45岁以上的劳动力的需求供给比只有0.78。一线工人短缺,非生产人员过剩,一线生产人员需求供给比大约在1.22,而非生产人员只有0.68,低学历劳动力短缺,大学生过剩。大专以下学历劳动力需求供给比为1.48,而大专以上学历的需求只有0.86。
通过以上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出现就业难现象属于一种结构性问题。面对,这种就业苦难,有一部分选择了创业,多数人在创业中面临二大难题:资金和技术。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出:鼓励万众创业,大众创新。但是没有创业没有资金和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创业何其困难?
四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艰巨。在东南沿海开放迅速发展的同时,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比较滞后,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很多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201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在7017万,经过一年的脱贫攻坚工作,现在保守估计有6000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每年需要安排和解决1500万人脱贫,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但是如果不能补齐贫困人口这块短板,必然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会产生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反之如果补齐贫困人口的这块短板,脱贫的这7000多万人口必将产生强大的内需动力,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这也是共享作为经济发展理念的原因之一。
二、推进共享发展,实现全面小康
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精神:“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为建设一个共享全面的小康,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不断缩小收入差距。收入合理分配是共享发展的核心内容,共享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但是收入也不能“太过悬殊”,共享是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只能。我们以前光想着做大“蛋糕”,但是“蛋糕”做大了,公平分配出现了问题。一要完善初次分配,初次分配注重效率,这个理念应该是企业自己提出,政府就是保障收入公平。政府在初次分配中,应该健全科学的工资决策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重,逐步缩小不同行业之间的差距,这才是政府应该制定的规则。而企业才是效率的主体,企业对于成果分配时,以效率为主。二是完善再次分配的调节力度。一方面,加大财政的调节力度。减少中等收入者、工薪阶层的赋税负担,提高高收入者的赋税率。例如:同样是球类运动员,男足运动员要比女排运动员的收入要高的多,有人说,这是市场化运作的结果,市场必须有政府来监管,对于这些收入过高者,政府可以通过高税收的方式来调节。另一方,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继续加大对于民生的投入。横向比较一下:我国财财政把6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支出,而欧美发达国家会把财政支出的60%用于民生建设。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应该加大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提高贫困地区的公共服务建设和共享水平,减少对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基础建设投资。
其次差别化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差别化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是指对公共服务的投入要有所区别,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要多于城市,西部的公共服务投入要多于东部。第一要促进教育公平。一方面,学生的受教育权和接受的教育质量要公平。另一方面,教师的布局要合理,优化学科的分布,好的大学都布局的在北京,好的教授也都在北京,北京的教授走穴的机会多,都加重了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布局。第二要增强医疗服务获得性和公平性。医疗服务关乎人民生活的质量,为了让人民“老有所医”,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政府直接投入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让百姓能免费和低价的享受医疗服务。在农村,有40%的贫困户是由于生病导致贫穷,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可以使这部分贫困人口脱贫。二是合理配置市、县、乡镇的医疗布局。三是完善乡镇、县、市医院之间的衔接,缩小群体间和区域间的差别。第三,构建“全民参保”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整个社会的减振器,是社会和谐稳定点的安全阀,以共享的发展理念,建立一个公平、普惠的社保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要尽快建立一个“全民参保”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覆盖在城镇,农民多数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二是提高统筹的层次,应该尽快实现社会养老金的全国统筹,既方便职工工作地点的变换,也嫩平衡地区间的养老金压力。三是做好社保资金的管理。既要精打细算,还要稳中有所增值。
最后,着力消除贫穷。消除贫困是共享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共享发展的根本底线。中央加快了脱贫攻坚的部署,实施精准扶贫。具体来说要做到:扶贫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国家对于扶贫工作不在是帮贫,通过精准的扶贫政策让贫困农民有自己谋生的手段,使其具有生存的“造血功能”。还有一部分贫困人口是失业致贫,对于这些人,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做到信息畅通,搭建一个用人单位和失业者的平台,消除结构性失业。
“人人共建,人人共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一个社会只有“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才能激发出这个社会的创造感和荣誉感,使这个社会不断的前进。共享发展的理念,保障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中国梦想,随着共享发展理念的不断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必会有进一步的发展,全面的小康也会实现。(作者单位:中共辽阳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