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红
摘要:目前我国迎来银色浪潮,“4-2-1”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直面养老问题。我国目前养老模式理论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的模式,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空巢老人”存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得不到照料。国家需要大力加强老龄人口社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老年人基本养老需求,为解决银色浪潮养老危机提供社会帮持载体。本研究将通过对老龄人口社会服务基础设施的现状及问题的研究,结合老年人需求提出关于老龄人口社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老龄人口;社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中国第一部老龄产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中明确指出,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初期。人口老龄化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养老问题即是“银色浪潮”下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虽然2016年国家已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但独生子女时代产生了大量“4-2-1”家庭。在这种家庭结构模式下,家庭养老负担加倍,家庭养老的功能日渐弱化。社会必须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来应对这种情况。大力建设老龄人口基础服务设施,对养老资源进行配置,能在某种程度上有效满足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对于“人文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老龄人口社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主体单一,且国家和集体成为投资主要来源
我国的养老服务设施,目前主要有四大类:政府举办、政府与社会团体联合办、社会组织机构举办和民办。投资主体有国家、集体、民间。而在现有设施中,公办基础设施比重要远高于民间投资管理基础设施。公办养老设施由政府出资建设,占有政策优惠,而民营老龄服务基础设施却享受不到,导致个人投资缺乏吸引力。我国又是老龄人口数量十分庞大的国家,现有的服务设施远不能满足老龄人口养老需求。[1]
(二)生活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老龄人口社会服务基础设施需要满足老年人对其基本需求。老龄人口在健康方面存在隐忧,器官退化,行动迟缓,孤独感强,需要关爱,他们对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服务、文娱体健等方面的服务设施有很大需求。而国内目前的老龄人口基础服务设施设施类型单一,配建规模偏低,设备简陋,硬件设施不尽如人意,只能满足老年人吃住、简单医疗照顾等低层次需求,而对老年人身体锻炼,心灵慰藉,文娱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则缺乏配套设施,同时缺乏对患病老人的特殊护理。[2]
(三)从业人员缺乏培训,缺少专业技能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许多老龄人口社会服务基础设施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没有经过相关专业培训。低工资吸引不来具有专业素养的从业人员,在养老院等服务设施中工作人员学历偏低也是一大问题。很多从业人员是初中或初中以下学历,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作人员所占比例极小。民办的养老服务设施多招聘下岗女工或农民工从事护理工作,他们大都没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护理培训经历,因而缺乏基本的医疗、护理知识,无法胜任为老龄人口提供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方面的工作。[3]
(四)地域分布不合理,城乡发展比例失衡
目前我国养老服务设施缺乏政府的统一规划。政府未把老年产业列入刚需,关于老龄人口社会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缺乏系统规划和硬性指标,出台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许多城市出现了城区养老服务设施匾乏,远郊县发展不足的局面。
二、完善老龄人口社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
(一)投资主体多元化,拓宽融资渠道[4]
首先,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政府规范管理和帮助。允许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相关标准下投资建设老龄人口社会服务基础设施,自行经营或出租出售。政府在土地等方面提供便利,建设费用予以补贴,对好的单位进行表彰和税收优惠,以带动私人资本投资养老服务设施。其次,创新经营方式、引进外资和先进管理技术。鼓励侨胞及国外个人和经济实体投资我国老龄人口社会服务基础设施,采用合资或独立投资等多种方式进行投资。对于合资及独资兴办老龄人口社会服务基础设施的,除享受外商投资应该享受的一般优惠政策外,还可以在用地、各项收费、税收等其他方面给予更大的优惠。再次,吸引社会捐助。做好宣传,吸引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捐款或志愿服务。加强国际宣传,以获取国际支持与援助。对提供援助的国内外社会团体、经济组织和个人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资金补贴或技术服务。
(二)依托老年人需求,合理设计服务设施
老年人对医疗设施的需求应当是最为迫切。因此,设施建设时要把这方面作为重点。首先,建立针对老年病的护理机构。其次,区域内的医院或卫生所应建立面向区域内老年居民的定向联系,建立老龄人口个人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在丰富老龄人口精神生活方面做出努力。在养老院和老年公寓中应设计有为老年人提供书报阅览、书法、绘画、健身、文娱等活动的设施场地。另外老年公园可以使老年人找到老年群体,满足老年人社交需求的同时,还能结伴进行跑步、太极拳等体育锻炼。
(三)完善管理,培训相关人员
在老龄人口社会服务基础设施中应该设有相应的投诉处理机构,建立起老年消费者监督和投诉网络系统,对侵害老年人的行为给以严惩重罚。在管理方式上也需要改进。按照现行的体制,这些公共服务设施或组织分别由建委、教育局、卫生局、公安局、文化局等不同部门主管,形成了社区公共服务管辖单位的多样化和多中心。而在实际运营中,这种多中心管理体制阻碍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因此需要政府成立一个专门的协调机构,方便对老龄人口社会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统一指挥。
人员的组织和培训要调整。首先,广泛吸纳志愿者。服务机构可以与高校合作,吸收一部分品行良好的学生进入社区内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对于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证书鼓励;对于社会志愿者,可以把服务时间转换为提供给家人或自己的服务时间。其次,从社会工作专业和护理专业招聘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提升人员素质水平。最后,组织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四)政府整体规划,合理配置资源[5]
首先,要完善政策法规。发挥政府机构的监管作用,保证老龄人口社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在政策法规范围内进行。应跟据我国实际情况,制定老龄人口社会服务基础设施的经营管理标准,采取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服务。制定服务设施相关标准,如设施规模、设施内容、护理级别等。
其次,分区域分层次规划。目前我国各地对养老设施的需求不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在进行规划时不能一刀切,统一要求,可按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县城、乡镇的层次制定不同标准和目标,在地区内部也要合理规划。
最后,要统筹城乡共同建设。城市养老院、老年公寓等设施不仅在数量上与乡镇存在极大差别,在内部设施配置上也优于乡镇。我们在做好城市老龄人口社会服务设施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农村养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加强农村养老设施建设,以满足农村养老需求,健全农村机构养老和医疗保险相关体制。
银色浪潮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重视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养老系统的完善,而老龄人口社会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工程。我国老龄人口社会服务设施建设还在成长中,必须由政府正确引导并提供政策支持。民办设施会是老龄人口社会服务基础设施的良好补充,但在监管上需要政府严格把关。此外,我们在建设老龄人口社会服务基础设施中不能只追求数量而不追求质量,设施的布局结构和内部设计都需要提高标准,还必须在招聘和培训方面提高标准以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作者单位:沈阳大学文法学院)
2016年度沈阳市社科联立项课题成果。项目号:sysk2016-18-08
参考文献:
[1] 李曌.基于老龄化社会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74.
[2] 郭琳,刘永合.中国老龄产业为何“叫好不叫座”?——对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理论界,2011,01:183.
[3] 陈泓燕,李绍波,王瑞.昆明市五华区社区居家养老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学园,2015,32:129.
[4] 韩超.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03,06:57.
[5] 崔雪薇.论政府在我国老龄产业发展中的作用[J].生产力研究,2011,0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