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星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缩小收入差距。中产阶层是一群有着文化素养高、受到良好教育、凭借高的专业技能获得高的收入等特征的阶层。中国现当代的中产阶级从收入维度看,在比例上已经初见端倪达到半数,并还不断扩大,但中国中产阶层因发展时间短,自身有很多缺陷,而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需要更加合理的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即适合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橄榄型”社会。中国中产阶层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与中国中产阶层的社会作用息息相关。
关键词:中产阶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中等收入者占多数,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实生活中,随着我国30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不断富裕起来,朋友圈内随时可见出去旅游的照片、下班出去约电影、去专业健身房健身的信息及图片。晒美食、消费单、高科技电子用品、名牌包包、豪车的也经常可见。在大多数的意识中,这就是步入中产阶层的真实体现。那么,所谓的中产阶层是怎样的一个阶层呢?我们如何来界别这个阶层呢?我们国家有多少人已经是中产阶层了,中产阶层在社会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他们要担负起怎样的社会责任呢?
一、什么是中国中产阶层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各学者眼中的中产阶层。根据文献调查,各社会学者对中产阶层的评判标准不一致,对中产阶层的界定也不一样。有的是直接以经济收入和财富占有指标来划分中产阶层,有的是以社会声望、教育、职业、地位、收入、消费等多种因素为指标。或选取其中的一两个指标作为中产阶层的衡量标准。综合各学者的研究成果,从职业收入的维度来看,中产阶层分为老式中产阶层和新式中产阶层,他们的收入都是处于中间的,老式中产阶层包括农场主、店主、小企业家。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比例迅速扩张,社会阶层结构开始进一步分化,逐渐出现一批新式中产阶层,包括企业办事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政府机关公职人员以及在商店内部和外部从事推销的人员。从消费的维度看,中产阶层的消费行为偏好方面显示出明显的特征:追求舒适、享受和有文化层次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住房、汽车和其它中高档家庭耐用品的强烈拥有欲望。(李春玲,2011,广东社会学)从教育思想维度来看,中产阶层受过良好的教育,谈吐优雅,文化素养高,有礼貌,具有专业技能,自由主义的精神气质。中产阶层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从日常生活看,中产阶层一般拥有独立而体面的生活方式。他们一般拥有汽车,休闲时喜欢开车出游,热爱山水与自然,着装得体,偶尔聚会。
二、中国中产阶层的演变
中国中产阶层是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中国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从原有的二元社会结构中分化出来。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大于50%,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6%,高于世界总体水平52.5%。2015年首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6%,历史首次超过50%,经济呈中高速发展,原先由国家控制到半控制,后又转变为市场为导向来发展经济。市场导向不但在经济主体和交易关系中,还在社会阶层地位和利益中起到了重大影响作用。因此,有学者预言我国中产阶层已经或即将形成,我国将建成橄榄型社会,中间阶层即中产阶层占绝大多数,拥有高收入和拥有低收入人群均占少部分。我国是由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也有来自外国资本和本国的民族资本的活动,新中国建国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历程,判断我国中产阶层的由来:1、原先乡村游文化和资本的士绅及他们的后辈进入城市后从事现代民族工商业的这批“新士绅”;2、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家来到我国本土开办外国企业,本国会外文的一些青年进入来华的外国企业打工,成为日后的“白领”;3、我国本地的民族资本工商业的发展所引进的一批管理者;4、我国政府机构及事业单位招募的一批政府事业单位的公职或半公职人员;5、一些教育家、艺术家、学者等自由职业者;6、我国土地流转政策产出的一批新的因土地流转在短时间内获得政府补偿的一批拥有农村户口但有乡村别墅和汽车的乡镇居民;7、因农村土地流转或放弃种植庄家的机会举家迁居城市并在城市打工的一部分拥有高收入的农民工群体,如月嫂、城市装修承包工作者等。
据有关数据显示农业劳动占总劳动力人口34%。农村居民在城乡结构的占比近46%,此数据是除去农民进城住半年以上,算成城镇常住人口后的比例。而这34%的农业劳动力和住在城市半年以上的46%的农村居民创造的GDP为10%。我国中产阶层队伍将来要从这一部分人群中演变过来。因而中国要形成符合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必将遇到很多复杂的问题:
1、中国的中产阶层与发达国家的中产阶层不同,发达国家的中产阶层主要以专业人士为主,而我国的中产阶层以小企业主,以及无数的生意人为主,优秀的专业人士占比很少。我国人口基数大,各种资源分配不均,尤其是教育资源,不说东西部地区差异大,仅仅在一个省份内,的同一个地区也有很大差别。先天的教育资源缺乏导致我国一部分通过近几年的土地流转或商品房产投资而短时间内暴富的这部分人群很难坚守在中产阶层,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很容易陷入“返贫危机”。
2、中国中产阶层有很大一部分将是农民演变而来。中国的农民跟西方发达国家的农民有所不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农民是懂得专业种植技术很高科技机械操作流程的高素质农民。中国的农民是相当淳朴的一群人,他们世世代代以种田为生,从祖辈那学来的耕种技术基本是绝大多数农民所学的毕身技术。他们被套在土地上,想从土地耕种出更多收获,然后中国人多地少,人均土地也就几亩地,再怎么精耕细作也只能确保自家的温饱或有剩余换来生活上的别的需求,很难有发家致富的现象。随着改革开放以及户籍制度的变革,部分农民开始进城谋生存。我国房地产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进城做土建及装修的农民工的发家致富,但他们的知识技术在很多层面上还很欠缺,很难达到现代化社会的诸多方面人力资本的要求。在短时间内致富,很容易陷入没有理智的消费观念或者消费观念比较保守的两个极端。这对他们长远发展以及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都将是一个重大考验。致富的农二代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他们的家庭教育环境,父辈的教育理念,以及是否支持他们学习,对他们进行培养还是单方面只为致富而盲目致富呢?这必将换来的是不可持续的发展。
三、中国中产阶层的社会作用
中国中产阶层是社会矛盾的润滑剂、拉动消费、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示范性作用,同时有利于推动政治民主。
(一)中国中产阶层的润滑剂作用
中产阶层在社会结构分化中逐渐从工人阶层分化出来。19C中期,马克思有推断中产阶层是介于资产阶层和工人阶层中间的阶层,将会对社会稳定与安全有一定的作用。这在后来的西方社会发展中得到证实。中产阶层是从资产阶层和工人阶层中分化出来的基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资产阶层的资本的积累导致资产阶层越来越富裕,工人阶层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给资产阶层打工来讨生活,只能从中分到少数的社会财富,这最终导致资产阶层与工人阶层的矛盾扩张,两个阶层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进而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中产阶层在政治方面与在经济方面均处于社会的中间层,正好是资产阶层与工人阶层的关系磨合的润滑剂。中产阶层是通过自身的知识及专业技能来获取财富的,通常资产阶层要以较高的薪资通过雇佣中产阶层来帮助其管理自己的产业。
(二)中产阶层有拉动消费的作用
中产阶层有一定的社会财富,且他们经济较宽裕,消费欲望很强,消费方式也是健康前卫的。中产阶层是一个庞大的消费人群,中产阶层的消费会带来社会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中产阶层的消费会刺激经济的需求,会给资产阶层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给中产阶层自身提供更多的获取财富的方向,给工人阶层提供更多的服务业类的工作与就业机会。比如中产阶层休闲出游,各大商家(资产阶层)看到了中产阶层的这一庞大的需求成立很多家大型旅游企业,并聘请诸多旅游策划专家(中产阶层)为有需求的人们规划休闲出游方案,中产阶层在出游时会进行第二层次的消费,他们得到的服务与产品都是通过单个或多个劳动而产出的,而这些产品最终是由工人阶层提供的。给工人阶层也带来了一定的收入。从而增加工人阶层的财富,缩小工人阶层与资产阶层的矛盾与冲突,有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
(三)中产阶层还有促进经济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中产阶层的消费方式是一种健康超前的消费方式。中产阶层的消费是一种超前的理想的理念。中产阶层一般对于分期支付比较能接受。他们的消费一般集中于教育、旅游、文化等方面,并且能很好的理解消费对于拉动国民经济的作用,也愿意消费,有一种为拉动经济消费的情怀在里面。
(四)中产阶层消费还具有示范性作用
因为中产阶层有着健康向上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到的知识与专业技能取得劳动报酬的。他们身上具有努力向上,阳光积极等优良品质。对于大众来说,这是一个值得学习的群体。大众群体对他们会用欣赏的眼光跟态度,而不会有不平等的感觉。艾瑞克·霍布斯鲍姆1998年出版的《极端的年代》中这样评价道:科学、知识、教育的进步,以及道德的提高,都在其中发光发热。
(五)中产阶层有利于推动政治民主化
中产阶层“经济前卫,政治后卫”的特征被著名学者周晓虹提出。中国中产阶层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是伴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扩大而越来越显现的。随着中产阶层在工会、商会、各行业的研究领域等社会公共组织的参与愈来愈频繁,中产阶层在社会建设中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高。但中国中产阶层的规模还比较少,只有25%,且这部分中产阶层对自己的中产阶层身份还未认同。根据成都中产阶层调研数据报告我们可以看到仅有15.9%的中产阶层认同自己的中产阶层身份,然而在调研数据中,根据调研指标成都当地的中产阶层比例为34.4%。两个数据相差甚远。中产阶层对自身中产阶层身份的不认同将会对其政治话语权及参与民主政治的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中产阶层的政治参与积极性及推动政治民主是奠定在中产阶层的经济基础之上的。那么中产阶层不认同自己的中产阶层身份的原因有哪些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中产阶层的收入及职业地位确定了中产阶层的身份。但中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中产阶层群体的个人进入了中产阶层,但其家庭不一定进入中产阶层。如果其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未进入中产阶层,而在经济上,中产阶层中的个体要将自己的收入或财富分给家庭中的其他成员,那么中产阶层个体在经济上还是相对单薄的。(2)因我国1978年以前是二元社会,以“阶级斗争”为纲,1978年以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起决定作用。我们通常将阶层或阶级用“中等收入阶层”代替。因此在中国中产阶层自身对中产阶层的概念比较模糊。(3)在中产阶层的内部,对中产阶层这一个群体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很难达成统一的共识,自己难以判断自己的中产阶层身份。在政治民主上也很难给出从中产阶层的立场出发,知识构成为基础的真实的中产阶层建议。在推动政治民主上,通常会处于消极状态。
四、结语
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历程不同,西方发达国家的中产阶层是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现代化发展的两三百年时间里逐渐形成的。中国中产阶层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三十年中出现的。中国中产阶层的价值观,知识构成,成长历程的不同,决定了中国中产阶层的异质性特征。中国中产阶层的数量规模还甚小,还未达到“橄榄型”社会结构的中产阶层社会的比例规模。中国中产阶层对社会政治制度在伦理价值上也有很大差异。这些会给中国中产阶层的身份认同带来阻碍。
政府应该关注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尤其是中产阶层的变化,以避免重蹈拉美国家的覆辙。拉美国家在二战后,经济发展飞速,但拉美各国的政府并没有重视社会结构的变化致使拉美国家城市内的少部分企业主发横财,而广大的农村人口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导致了拉美国家社会矛盾不断、冲突加剧、社会次序混乱等社会问题。在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好时机下,中国政府应该注重中国中产阶层的发展,制定有利于中产阶层发展的好的社会政策与社会制度,关注并重视社会阶层结构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中国中产阶层的未来将决定着中国未来社会的走向。中产阶层将会成为建设现代化中国的主导力量。(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春玲.中国当代中产阶层的构成及比例[J].中国人口科学,2003,(6):25.
[2] 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3] 陈宇峰.中产阶层压力的制度成因与消解途径[J].经济经纬,2012,(6)
[4]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2013.
[6] 李春玲.中产阶层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J].广东社会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