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佳君
摘要:高校外事是教育外事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对外交往和国际交流的主要枢纽。在国家倡导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积极背景下,而教育外事是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国内各高校外事工作都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现阶段高校外事工作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外事;高校;见解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043-02
一、前言
高校外事是教育外事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对外交往和国际交流的主要枢纽[1]。在国家倡导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积极背景下,而教育外事是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凸显,高校外事作为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关键环节,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国家层面对高校外事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当前,全国各大高校的外事工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高校外事工作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高校外事工作,浅谈自己对目前段高校外事现状的一些看法。
二、国家高校外事的支持
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国际化战略,教育部把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列为2015年工作要点之一,袁贵仁部长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深化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提出四点要求:(1)做好出国留学工作。要认真落实全国留学工作会议精神,牢牢坚持“人才培养和发挥作用,出国和来华,公费和自费,规模和质量,管理和服务”五个并重,把握好留学工作的大方向。(2)加大来华留学工作力度。实施“留学中国计划”,建设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吸引全世界优秀青年来华留学。(3)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要从我国教育大局出发,坚持对外开放战略,加大力度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4)服务国家开放战略。针对我国非通用语种人才储备不足问题,优先支持高校开设与我建交国官方语言的88个非通用语种专业,培养一批精通非通用语的复合型人才[2]。一国之部长如此具体地部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尚属首次,充分彰显了国家队高校外事的重视和支持。
三、高校外事工作存在的问题
1.对国际化外事缺乏主动意识,比较被动。不少高校大都定位于培养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互对立,思想上不重视发展人才的国际化战略,有些高校虽然在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学校国际化程度的目标,但缺少具体举措,行动处于被动状态。由于我国高校科研水平、教学水平、学生外语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国际化发展速度较慢。通常是国外有需求的专业,才容易发展国际化,比如医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护理专业的国际化发展较好,主要是外国缺乏这方面人才,外国院校主动联系,积极推进合作项目,才使大批师生有机会出国交流。另外,我国高校和外国高校工作机制也有区别,国外高校外事管理部门,长年在外国高校进行合作商谈,完成学校目标,而我国行政人员主要工作时间仍在办公室,靠邮件电话联系,造成协商项目进展缓慢。
2.信息发布平台有待改进。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门户网站为主的信息平台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是快捷传递信息的地方,是沟通方方面面的“立交桥”。但很多学校的外事门户网站无专人管理,信息量少而旧,有的只有中文版没有英文版,点击率偏低。据悉,2014年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学生中,只有6%获得信息是来自外事处网站,12%获得信息来自于辅导员,48%获得信息来自于以前参加过项目的同学,34%信息来源于图书馆海报。[3]
3.外事资源“顺差”严重。当前,国内各高校教外事交流如火如荼,但“出”、“入”严重失衡。大量国内学生、教师、行政人员出国交流,长期在外执教者亦比比皆是。但当前引智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高校聘请外籍教师的渠道不畅,目前大多数高校安排聘来的外籍教师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一些外籍教师对他们仅仅被用作教学机器感到不快,这导致他们在课程建设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才能并未被充分利用。而外籍专业教授来国内长期执教者,更是甚之又甚。另外,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能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各外事管理部门运转不灵,部门之间支持配合不够,外事工作程序与教学管理程序也时常存在矛盾,外籍教师工作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管理效益远未达到最大值[4]。
四、高校外事工作的一些见解
1.运用网络平台来促进交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运用网络平台来进行高校间的合作和交流,在进行外事工作的时候,通过网络来进行远程交流,这样不但能节约外出的经费,还能有效率地进行连续性、长期性的联系沟通,促成和监管双方的交流合作项口。各大高校的外事部门要学会利用网络来对信息技术平台进行搭建,这样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平台的传递,让各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信息进行汇集[5]。同时,建立完成面对国外的宣传平台,利用网络平台宣传向全世界介绍国内各高校的引智计划,吸引更多、更专业的人才来国内高校任教。
2.利用在外人才。国内各大高校,每年有数目庞大的留学生以及教师资源到世界各地,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各高校可以建立以在外留学生和在外交流教师为主体的宣传平台,利用这些在外资源,以各种形式,扩大母校在当地的影响。外事工作不应仅是在高校办公的外事工作者,更应该动员起这些在外资源,例如在留学生中设立和国内外事部接口的平台,有利于及时高效地和当地高校外事部沟通交流。
3.开展学生互动合作。我们在进行外事工作的时候,要不断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过程中,两国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才能够使学生有更加深刻的体会。我们可以利用假期时间来进行时间较长的交流学习项口,也可以邀请一些外国学生来到中国,让我们的中国学生和他们进行交流以及互动合作,整个活动过程对两国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学生之间因为年龄相似或者相同会有很多共同的话题,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到不同教育文化和不同的人生理念,他们的人生境界会有很大的提高,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加强了两国或者两个学校之间的互动,为他们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4.协调优势专业劣势专业。在全国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相对有优势、在全球有影响力的专业,外事工作进行得比较顺畅,而一些相对劣势的专业的外事工作则困难重重。诚然,优势专业更加容易吸引国外留学生和教师。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劣势专业更需要外事交流,多和国外优秀学校交流,才能在交流过程中学习吸收并提高。建议国内高校协调优势专业和劣势专业,和国外高校签署跨专业联合培养协议,优势专业“输入”,劣势专业“输出”,和国外高校优势互补,学习对方优势专业,提高己方劣势专业。
五、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国内的教育体系的国际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所以高校教育中的外事管理工作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我国国力提升,我国在全球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我们高校外事也应该化被动为主动,不仅要积极输出,更要积极引进。
参考文献:
[1]王斌泰.教育外事工作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D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6/201502/183984.html.
[3]杨雨琴.高等教育国际化与高校外事管理工作管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6):25-26.
[4]朱欣伟.论高校外事工作中如何发挥外国智力资源[J].电子制作,2014,(20):158.
[5]胡铁.新时期高校外事工作探析[J].科教导刊,2015,(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