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研究员 吕文利
黄道婆,改变世人穿衣风尚
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研究员吕文利
黄道婆,又名黄婆或黄母,松江府乌泥泾(现上海市华泾镇)人。
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被后世称为布业的始祖。
事实上,真实的黄道婆史书记载较少,关于她的出生和幼年情况,以及她作为童养媳被公婆和丈夫虐待的经历,很多都是后来人的杜撰。但是,她从海南学习纺织技术,并将这种技术改良后传播到中原地区,在这其中做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到了清代,黄道婆就被尊称为布业的始祖。
13世纪中叶的南宋末期,天下纷乱,松江府(现上海)东部50里地一个叫乌泥泾(现上海华泾镇)的地方,一个女婴呱呱落地,她就是黄道婆。
黄道婆后来流落到海南地区,当地的黎人正是以织布为生,并拥有高超的技术。当时的文献记载海南岛,说岛上的“夷人”没有城郭,以木棉为毯。黎人妇女不事桑蚕,从小就学习织布技术,所织棉布,以花多为胜,横着数有120朵花的,就是上品了。
黎人女工还会根据内地人的喜好,特地织出一些图案,深受商人欢迎。其中,“匹幅长阔而洁白细密者”叫慢吉贝,“抉幅粗疏而色暗者”叫粗吉贝,还有一种“绝细而轻软洁白,服之且耐久者”,是棉布中的上等品。由此可见,经过黎人妇女的巧手,当时海南的棉布已经有非常丰富的种类了。
黄道婆到了海南岛后,被黎人所接纳。课文里说黄道婆在海南与人为善,求知好问,黎人都愿意帮助她。但其实,黎人的纺织技术是“传女不传男,传内不传外”的,因此,黄道婆要想学到技术,想必也是自有一番人生曲折。
经过30年的勤学苦练,黄道婆完全掌握了先进的纺织技术,思乡的愁绪渐渐涌上心头。她向从远方回来的人打听家乡的一切,对父母乡亲的思念日甚一日,愁绪渐长,白发渐染。终于在1295年左右,黄道婆搭上了一条海船,回到了故乡乌泥泾。
2016-02-14 08:41:42《环球人物》杂志分享:乌泥泾土地贫瘠,加之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为了谋生,很多人漂泊异乡,黄道婆便是其中一个。她在少年时就坐船沦落崖州,以当时的航海技术,可以想见,经海路到海南必然经历了九死一生。
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朝代已经从宋改成了元。当时,元朝的第一位皇帝忽必烈刚刚去世,他的孙子铁穆耳继承了皇位。忽必烈在位时,提出了“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的农本思想,并在棉花在长江流域大面积种植的情况下,于1289年设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绵十万匹”。
黄道婆的家乡乌泥泾有8000亩贫瘠土地,乡民们正苦无出路,此时恰好对土地要求不是很高的棉花传入进来,又逢朝廷政策支持,他们意识到,棉织品必将大行于世。这不仅仅因为棉布有更好的舒适度,还因为随着人口的增加,良田都被用来种植粮食了,麻的种植势必减少,所以大量种植棉花是有利可图的事情。
棉花虽然有了,但江南地区的纺织技术却很落后,既没有去除棉籽的踏车,也没有弹棉花的椎弓,大家只好用手剖剥去籽,效率极低。正当大家着急的时候,黄道婆“从天而降”,带回了先进的技术,解了燃眉之急。
黄道婆在棉布纺织的三道关键工序上进行了改良,即去籽、弹松和卷筒。在去籽上,她推广改进了踏车。黄道婆的踏车由铁、木二轴组成,铁轴比木轴直径小,转动起来速度也不同。使用时,一个人向铁木二轴之间的缝隙喂籽棉,两个人摇二轴的曲柄。
当籽棉经过两轴时,被两轴挤轧,棉籽落于内,而棉花落于外,这比手剥棉籽的工作效率要高好几倍。这项技术比国外的轧花机要早好几百年:1793年美国人惠特尼发明的轧花机原理其实和黄道婆的踏车一样,都是通过分离室上的窄缝清除棉籽。
弹松就是我们俗称的弹棉花,在这道工序上,黄道婆把沿用多年的小弓改为大弓,弓身由一尺半长改为四尺多长,弓弦由线弦改为绳弦,将手指拨弦变为棒椎击弦,因此又称这把弓为椎弓。椎弓上一截长而弯,下一截短而劲。弹松时,先弹击下一截弓,用以弹松棉絮,之后再用上一截弓弹击,用以弄松纤维,除去杂质。用椎弓弹松,一天可弹棉花六七斤。
在卷筒上,黄道婆也有创新。她用一尺多长的无节细竹条,把熟花(已弹好的棉花)搓卷成八九寸的棉条,这比原来“一把抓”式的做法也高效得多。
棉花处理到了这一步,才可以用于纺纱。但当时纺纱机械也很落后,一般用的是单锭手摇车,三四台这样的车才能供上一台织布机的需要。于是,黄道婆又实地调研,开动脑筋,发明了三锭脚踏纺车。这种纺车脚踏的劲头大,还让使用者腾出了双手握棉抽纱,同时能纺三根纱,速度快、产量多,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机器。
三锭脚踏纺车,收藏于上海徐浦大桥附近的黄道婆纪念馆。
在织造方面,黄道婆在“错纱”“配色”“综线”“挚花”等环节上加入了自己的设计。她根据当时人的喜好,制作出折枝、团凤、棋盘、书法等各种图案的棉布,仿佛画上去的一样。总之,经过黄道婆的技术纺织出来的布匹,不但快而且好,很快就供不应求,“乌泥泾被”成为当时的“驰名商标”,名扬天下,有人甚至总结说是“松郡棉布,衣被天下”。
1330年,黄道婆去世,当地人民为纪念她的贡献,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还特意为她立祠,每年都去她的墓前祭祀。后来,松江府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黄道婆自是功不可没。
2016-02-14 08:41:42《环球人物》杂志分享:乌泥泾土地贫瘠,加之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为了谋生,很多人漂泊异乡,黄道婆便是其中一个。她在少年时就坐船沦落崖州,以当时的航海技术,可以想见,经海路到海南必然经历了九死一生。
黄道婆的技术发明不但在江南一带传播开来,还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如椎弓就在15世纪传入日本,被日本人称为“唐弓”。元代诗人王逢对黄道婆的功绩很感慨,写了一首诗来赞美她:“崖州布被五色缫,组雾紃云灿若草。片帆鲸海得风回,千轴乌泾夺天造。”流传在上海一带的儿歌也是对黄道婆功绩的一种记录:“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
位于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内的黄道婆纺纱壁画。
但几百年来,关于黄道婆的文字记载也就是这些了。一直到了民国时期,因为落后挨打,“民主”和“科学”成为知识人高举的大旗,大家要在中国历史上寻找现代性和代表性人物,于是,黄道婆又被重新发现和阐释,并成为中国具有科学贡献的先进人物代表。
1937年,黄道婆的故事被编入民国小学《国语》课本:“道婆携种回江南,实行移植在田间。一人传十十传百,江南农家学种棉。道婆功劳自不休,至今人人还纪念。”到了20世纪50年代,有人又在史料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创造出了后来人们熟知的黄道婆的传奇故事。
虽然历史上的黄道婆不如民间传说般传奇,但她在棉花的加工、纺纱、织造等环节所做的创新和发明,的确为江南的经济成长创造了新的增长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社会的需要促进了黄道婆的创新,而黄道婆的创新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最终掀起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黄宗智教授等人所称的“棉花革命”(黄道婆之后中国人开始大量使用棉布,并最终影响了手工业、农业的发展)。
黄道婆的发明创造,使棉布成为物美价廉的东西,再也不是只有上层人士才穿得起的奢侈品。从此,人们的穿衣风尚为之一变,棉织物成为后世的主要穿着用品。而黄道婆,也被记在童谣和课本里,成为中国科技史上为数不多的女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