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蔚波
中国历代猴形文物略谈
□王蔚波
Monkey-Shaped cultural relics are featured with profound history and various types.This article selects the most typical ones and aesthetically appreciates and researches on the shape, decoration and techinique art of monkey-shaped cultural relics.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遗址群,便发现有距今约4600~4000年的猴形陶塑。1987年春季,北京大学考古系和荆州地区博物馆在该群邓家湾遗址进行发掘,出土了一大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物。其中包括大批小型陶塑,有的一座坑中竟达数千件之多,造型丰富,有猴、鸟、鸡、猪 、狗、羊 、虎 、象、狮、虎、鱼、龟、鳖以及抱鱼跪坐的人物等。陶塑个体均很小,集中出土于窖穴之中,具有原始宗教信仰的特殊祭祀味道。陶猴(图1)是石家河文化陶塑的典型器物之一,从外观特征看,抽象之中又有具象。猴呈坐姿,昂首挺胸,后肢叉开,尾巴着地,前肢抱桃于脖颈,目视前上方,显然非吃而献之态。整体粗具大形,不见细节刻画,但却特点明显、十分形象。
在商周时期的玉器中,对猴子的形象和纹饰亦有非常细致的反映,有的甚至成为重要的祭祀礼器。如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前身),在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2011号墓,发掘出土的一件猴面人形玉佩(图2),西周晚期,高5.9、宽1.9、厚0.25厘米,现藏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浅棕色略泛白。双面均用阴线雕刻。人形猴面,侧身蹲踞。圆眼,高鼻,尖嘴点朱,额头与鼻子之间较凹,昂首挺胸,上身直立,下身弯曲,呈蹲坐状。腿部残失。在其头部盘有一龙,龙尾曲于头顶之上,卷尾处有一圆穿;胸腹部及臀足部也各有一阴刻龙形或龙首。它的造型是由人、猴、龙三种动物组合而成的,形象生动,惟妙惟肖,造型奇特,较为罕见,这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动物(包括人)合为一体的玉器,称为合雕象生玉器,极富神秘色彩,是一件精美的胸佩玉雕装饰品。虢国墓地是一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1956年发现迄今先后经过两次大规模发掘和五次钻探,已探明各类遗址800余处,出土文物达3万多件,其中以青铜器和玉器为大宗,特别是玉器,种类齐全,玉质细腻,晶莹温润,是西周墓葬中的重大发现。在这些玉器中,象生玉佩饰最为精美,上述猴面人形玉佩,便是虢国太子墓出土的其中一件。
图1 新石器时代晚期 陶猴
战国青铜器的风格华美瑰丽,这种现象特别出现在鎏金包银等镶嵌的器物上,金、银及红铜等金属或绿松石、水晶、玉、玛瑙等矿石,填充或镶嵌在青铜器的花纹空隙处,产生了多种色彩的效果。这一时期的雕塑作品,还具有表现动态及刻画面部表情的能力。如在洛阳新见的“龙首猴熊鎏金包银嵌松石铜带钩”(图3、4),战国,长21-21.64、宽1.92、柱厚0.9、高2.41-2.77厘米。一式两件,形制略同。一件较为古朴、锈迹斑斑,一件保存完整、光泽尤见,但均可媲美、各有千秋。两件带钩都为铜质,鎏金、包银并嵌绿松石,皆呈弓形,一端为龙首形钩,另端雕一坐猴,中间拱起部位塑造一熊。圆雕龙首,阔嘴微张,怒目而视,高额深须,叶状双耳,弯曲作钩,与颈鎏金。钩尾为一猴形圆雕,大头圆脸,尖嘴阔耳,面颊微鼓,眉目不清,昂首缩颈,弯腰躬身,坐于上大下小的半圆形围沿上,双爪扶沿,右腿外屈,阴刻足爪,细致清晰,通体鎏金,精美可爱,好像跷着二郎腿坐于圈椅,又似左顾右盼、翻越围墙去偷摘鲜桃。钩身中部饰一熊形高浮雕,圆眼大睁,尖嘴凸出,小耳贴于脑后,不见下颌与脖颈,屈肢半蹲,双爪置腹,提一球状物,阴线刻出双眼边线及足爪趾纹,通体鎏金,憨态可掬。龙首与猴、熊之间,连接以2节圆柱体长身,包银为地并嵌绿松石图案。其背都略圆微平、素面包银,中部相连,有一钉状圆柱与钮,钩钮圆面外鼓包银。此件带钩,龙、熊、猴三种形象姿态各异,神情有别,造型独特,新颖别致;鎏金、包银并嵌绿松石,相互交错,繁而不乱,工艺复杂,富丽华贵。这些作品表现的动物形象都很真实,都采用写实的手法,并善于利用金属的不同色泽进行装饰,而获得生动效果,动态的表现也很微妙,作为较早时期的铜雕艺术品,显然是一种不平凡的尝试,都可谓中国工艺史上的珍品。
图2 西周晚期 猴面人形玉佩 正背面
图3 - 2 战国 龙首猴熊鎏金包银嵌松石铜带钩 局部猴形、熊形、龙首
图5 东汉 彩绘陶猴
两汉陶塑,质朴劲健。注重把握对象的精神内涵,注重传神之处的刻划,不拘细节的真实,强调动势和表情语汇在形象塑造中的作用,表现出一种豪放雄迈、飞扬流动的美学。
在出土的汉代动物俑中,常见的有鸡、犬、猪、羊等,还有龟、蛙、鹰、鸽、鸟等。猴子作为人类的朋友,也有不少陶塑形象发现,反映出汉人爱猴的习俗。东汉彩绘陶猴(图5),1985年河南偃师城关镇北窑头村出土,形体较小,高5厘米,现藏偃师商城博物馆。勾首翘尾,双腿相交,侧坐于地,右爪持一桃子,举至嘴角,眯眼张口,呈欲食状。泥质灰陶,涂以白粉打底,并施彩绘,眼、口及桃子部位均存留朱红彩痕。这件陶俑造型古拙,其眉眼和手足塑造的不算精细,只在意而不在实,粗具大形,并不夸张,但姿态却较为生动可爱。
东汉绿釉陶猴(图6),偃师出土,与前件有所不同。其体施绿釉,微泛褐黄,不仅体态更小,仅高3厘米,而且非常写实,形象逼真。呈蹲坐状,脚掌向前,尖嘴猴腮,圆眼大瞪,嘴巴微张,鼻孔朝上,尾巴翘起,右手抱一鲜桃,左手似在护卫,警觉性极高,生怕抢去桃子的一副模样,脑门光亮,机灵聪慧,堪称两汉时期微型釉陶雕塑精致之作。
图6 东汉 绿釉陶猴
图7 东汉 彩绘神兽多枝陶灯
图10 唐代 三彩猴头埙
图11 唐代 三彩猴头埙
汉俑中还有一种采用贴塑、堆塑成组群雕等装饰工艺和造型方式来表达复杂的内容,这类器物如多枝陶灯,由于其繁复的装饰,又常被称为百花灯。在河南济源桐花沟出土的东汉彩绘神兽多枝陶灯(图7),造型精美,形制复杂。它有高达1.1米的灯体,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由底座、承盘、擎柄、灯盏及龙形饰件多部分单体构件组合而成,是已知出土同类作品中造型和装饰最为精美、色泽最为艳丽的一件。下层覆钵形底坐上塑有山川动物,做工非常精美。灯座塑造成群峰环绕的仙山层峦形状,烟雾缭绕,异兽成群,球面通体遍布模制、捏塑成型后贴附其上的人物和多种动物等,共计28个。这些小型堆塑陶俑,大体可分上、中、下三周。其中上周有一猴子,尖嘴红腮,头顶浑圆,四肢着地,奔走顾盼,背部黑褐,余部涂红。试想华灯高照,乐音飞扬,人神共舞,虎啸猴奔,形态各异,百戏纷呈,仿佛神话般的世界,充满无穷的想象和魅力。
博山炉是汉代最具代表性的熏炉,它的基本造型由炉盘、炉盖和炉座三部分构成,一般在炉座下还有承盘。
博山炉流行的山峦起伏、丛林蔽障、异兽神人出没其间的装饰,不仅代表了汉代流行的神仙思维,而且形成了汉代陶塑明快简练、质朴大气的艺术风格。其中有猴形作为饰纹,如洛阳龙门博物馆的一件汉代陶博山炉藏品(图8),泥质灰陶,工艺精良,山峦间有一猴子,长尾上翘,大步狂奔,前爪举起,神情专注,似在追赶前面一只受惊的兔子,雕塑生动,形象清晰,动感十足,观赏性与艺术价值极高。
以博山作为陶器装饰,在汉代颇为流行,如博山炉、博山奁皆以饰有博山而得名。博山奁的盖子,表现手法与博山炉如出一撤,但除此之外,在奁的腹部还有一周两层群兽出没的模印浮雕场景。如河南灵宝出土发现的两件汉代绿釉陶博山盖奁(图9),均红陶质胎,外施铅绿釉。盖面隆起,其上塑成海上三山五岳,群山环抱,山林间模印各种动物和人。奁直壁筒身,平底下承三熊首足。奁腹部饰有两周粗凸弦纹,弦纹外各饰两周锯齿纹连续图案,弦纹内釉下模印装饰有一对铺首衔环,以及奔鹿、跑马、野猪、猴子、狮、虎等动物形象。其中猴子均四肢着地、躬身爬行,虽然没有五官、毛发等局部细节刻画,但却形象逼真、一目了然。铅釉陶的烧制成功,是西汉陶瓷工艺的杰出成就之一。
唐三彩在唐代主要是用来作为随葬的明器,生活用器则较少见。近年来,在河南巩义发现的黄冶窑址,是迄今为止国内所见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一处唐三彩窑场。此地不仅发掘出土了大量人物俑、马、骆驼等大中型唐三彩器物,也发现有上千件高度仅在几厘米的陶塑小品,其中不乏艺术上乘、匠心独具的精美之作。在这些小件文物中,就有一些造型可爱、机灵活泼的猴形器物,有尖嘴窄腮、回首张望的单体猴;有小猴伏在母猴肩背上,表现出浓浓母子亲情的子母猴;有凸眼露牙,呈黄、绿、蓝釉彩,头顶和两颊有孔洞可吹奏的猴头埙;更有后世吴承恩笔下孙悟空的活脱脱原型头像:一头长发,额上紧束头箍,圆睁双目,尖嘴高鼻,一副桀骜不驯的模样。虽都不大,但其神态生动逼真,色彩也是黄褐中融进绿蓝,自然流畅,都不失为唐三彩小件器物中的佼佼者。如巩义市博物馆所藏的两件唐三彩猴头埙,一件高7,宽8,厚3.5厘米,面部、下颌及双耳等部位施以绿釉,口、鼻及头顶则间施酱黄釉(图10);另件高6、宽6、厚3.5厘米,头顶和口部施酱黄釉,其余部位均施绿釉(图11)。再如2003年在巩义黄冶窑址发掘出土的唐代晚期三彩猴(Ⅲ区T2H17:4),高8厘米,呈蹲坐状,前爪抱一插花筒靠于右肩,头向左侧,圆眼阔嘴。猴的头部与上半身施黄釉,前后腿、下半身及花筒施蓝、绿、黄三色釉,局部点饰白釉。下露白色陶胎(图12)。又如在巩义黄冶窑址发掘出土的唐代黄釉猴(Ⅲ区T4⑧:12),仅高4.3厘米,胸前抱一硕大宝瓶,目视右侧,左侧脸颊、前爪与双足紧抱宝瓶,后腿托底,蹲坐于不规则圆形台座上。通体施以黄釉。下部及底座裸露白色陶胎。此物虽小,却很精致,猴性十足,生动可爱(图12)。的确,见惯了那些高大的唐三彩人物动物俑,一些唐三彩玩具或许能够使人耳目一新。
图12 唐代晚期 三彩猴
图8 汉代 陶博山炉
图9 汉代 绿釉陶博山盖奁
明清时期,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渭河以北的拴马桩,便是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写照。拴马桩是商旅人拴马匹、庄稼人拴牲口用的,常立在农家民居大门的两侧,不仅成为居民宅院建筑的有机构成,而且和门前的石狮一样,既有装点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时还被赋予了避邪、镇宅的意义,人们称它为“庄户人家的华表”。最古老的拴马桩出现在元代,具有将近700年的历史。当时,马匹南输中原,成为行旅、交通的重要工具,拴马桩应运而生。它反映了牧马民族文化的影响,盛行于明代,延续至清末。拴马桩顶多雕以狮、猴、蟾、人物等,造型生动,雕工精美,手法夸张,神态意趣,千桩千样,是艺术与使用的巧妙结合。
一件矗立于西安博物院展区的猴形拴马桩(图13),颇为引人关注。材质为青石,灰色,通体可分为桩首、桩颈、桩身及桩座四部分。桩座深埋于地下,是方形石桩的原坯料,略粗于桩体。桩身为多棱形,表面阴刻横向平行线纹。桩颈与桩身连为一体,分为两层,上层为浮雕花卉带四柱的阁形,以承托桩首的主体形象;下层是在方形石桩的桩颈四角,用浮雕加阴线刻划出四个表示吉祥如意的“垂莲柱”。桩首为圆雕的猴子造型,形象极其可爱。一猴座于石山之上,大眼圆睛,高鼻阔口,尖嘴瘦腮,脑大顶圆,左爪捧一果状物送于微张的口边,肘腕置于膝上,双腿叉开,右爪掩耳作沉思状,极富情趣,耐人寻味。桩首雕猴应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关。孙悟空大闹天宫,惊动玉帝,降旨招安,授其弼马温职,饲养天马。拴马桩所雕之猴坐于山中吃果,与孙悟空形象相符。桩首雕一管马之官,所拴之马必然温顺服贴。又因 “避马瘟”与“弼马温”谐音,可使所系之马免生瘟疫,表达了人们希望家畜兴旺、平安健壮的美好愿望,因此猴形拴马桩具有一定的吉祥意义。此外,猴子骑在马背上,是汉族传统寓意上的造型“马上封侯”;拴马桩上雕猴,马系桩上,猴在马上,可能也有这层含义。如此形象雕于桩首置于门前,也是合乎情理的,它或许就是将上述意义综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猴形拴马桩,构思精巧,布局合理,刀法纯熟,风格质朴,将圆雕、浮雕、镂雕和线刻等多种艺术手法融为一体,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时的现实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体现了民间艺人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写实作风和艺术风格,是一定历史时期人们思想观念的反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风格。
图13 -1 明清时期 猴形拴马桩
图13 -2 猴形拴马桩首圆雕
图12 唐代 黄釉猴
综观上述猴形文物的总体造型和装饰工艺等,可以说它是在传统形式基础上的一种升华,同时我们也更进一步地看到,其本质上也是寓意吉祥的完美象征,自有其各个时代的艺术特点和成就。猴子的形象运用之广泛,可以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它们雄辩地反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世界上最优秀最伟大的文物,都离不开各种雕塑或装饰构件。如今我们从这些猴形文物遗存,仍可窥视到古代雕塑艺术的一些风貌。
(本文选自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宣读论文,原题《猴形文物艺术研究》)
(责任编辑:刘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