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读懂数学教科书,提高自主阅读和探究的能力

2016-10-27 03:02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科书学案三角形

张 亮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一中学,淄博 274100)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教科书,提高自主阅读和探究的能力

张亮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一中学,淄博274100)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育家叶圣陶对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做过如此精辟的论述.所谓“不需要教”,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正确指引下,能理解并独立运用某种知识,形成相关的习惯和能力.但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让学生一直处在知识被动接受的地位,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阅读是指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潜在的思维,通过阅读数学资料,学会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知、理解、掌握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感受数学知识的活动.而数学教科书是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阅读资料,也是其他资料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引导学生读懂数学教科书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和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个充满积极情感的学习环境,是引导学生读懂数学教科书的前提,是构建自主阅读和探究模式的基石.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和探究的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和探究的动机

阅读动机激发得越强烈,就越能对所学的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从而发挥学生的智慧潜能,产生自主探究的火花.如:教学“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时,可设计让学生测量校园道路两边的路灯高度的问题.学生一下子就来劲了,纷纷出谋献策,有的说爬上灯杆度量,有的说根据灯光下人的影长以及人与灯杆的距离(如图1),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来求.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学习中.

图1

二、设计学案,构建自主阅读和探究的模式

1.创设“学案”,构建自主阅读和探究的模式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教科书、自主探究数学知识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引导学生掌握教科书的内容,沟通教与学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探究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思、导做、学会阅读、学会探究”的作用.

“学案”内容包括:新课引入,学习目标,教科书重难点剖析,典型题析,巩固训练,习题精选等板块.在编制“学案”时,应依据具体学习的内容、目标和学习者的情况而做调整,没有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的格式.应从“教为引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原理出发,有步骤、分层次,循序渐进地学知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不同层次的目标,从而让他们进行自主阅读和探究.

2.以“学案”为载体,架设自主阅读和探究的桥梁

以“学案”为载体的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他们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验知识的形成,找出重点,并对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做出标记,以便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共同探究解决.如:教学“幂的乘方的性质”时,给出算式

(32)3=32·32·32=32+2+2=32×3.

让学生观察从等式的左边到右边,底数与指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此为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思考归纳出“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的性质,由此明确了幂的乘方的意义,导出性质.

三、 发挥“引导”作用,培养自主阅读和探究的习惯

“引导”是一个多层面的教学活动.它既体现在对知识技能的指导上,又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改善上.因此,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依据学生学习心理状态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学习内容,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适时提出合理的数学阅读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探究的习惯,使学生能独立地读懂数学教科书.

应用“学案”引导学生学习时,教师应讲解精要,讲到学生的困惑之处、遗漏之处,并给学生恰当的启发和点拨,使他们茅塞顿开,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教师应多给学生自主阅读和探究的机会,设置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充分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主意识,相信每个学生都拥有巨大的智慧潜能和创造力,倡导他们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索.如:教授“作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C”时,创设如下由特殊情况推导出一般规律的案例(如图2),逐步引导,让学生探究出“黄金分割”作图的方法.

图2

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探究,可以归纳出作线段AB(任意长)的黄金分割点的方法,体验到所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倡导合作交流,提高自主阅读和探究的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是帮助学,而不是代替学;讲是指导练,而不是代替练.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为了强化学生独立自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不是否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恰巧实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思想.

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如教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时,让同学两人一组分别剪一个△ABC和△DEF(如图3),且有两个内角分别为30°和45°,看看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再把这两个角换成其他角度,看看是否仍相似?

合作小组之间经过合作交流,共同讨论,很快探究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增进了友谊,增强了合作精神,获得了共同进步,提高了自主阅读和探究的能力.

教学的最终目标不只是教学生学会知识,而是教学生会学知识.教师在教学中,以“学案”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探究数学教科书,来获取新知识,提高新的认知水平.再适当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善于合作、敢于竞争的良好品质,进一步提高自主阅读和探究的能力.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吕世虎.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王立嘉. 新课标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实例[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4.

[4]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李珺)

猜你喜欢
教科书学案三角形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乡愁导学案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如果没有三角形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画一画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