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华 文图
小锤敲出大世界
●李树华文图
我一直想到位于云南驿镇汪情村的汪开荣家里去采访汪开荣,但打电话联系了几次,都因为他外出洽谈生意,或者太忙而未能如愿。
一簇火焰,映红了一张渗满汗珠的脸……2015年国庆节期间,在祥云县城的“汪氏银器”店里,我终于见到了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汪开荣。
自从2003年中央电视台第七套播出汪情银器产品工艺的专题报道后,这个小小的村子便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眼。2014年4月,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公布,“祥云汪情汉族银器制作技艺”入选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传统技艺”,这个消息让汪情银器再一次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祥云县汪情村的银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工艺精湛。产品以银茶杯、茶盘、茶匙、银筷、银罐等实用器皿与饰品为主,饰品主要用于妇女的装饰,品种多样,分为头饰、面饰、颈饰、胸饰、脚饰、手饰等,彼此配合,体现出完美的整体装饰效果。
汪情村的银器制作技艺以“汪氏银器”汪开荣为代表。银器的制作技艺一般分为七个步骤:做模具、下料、压印、镂空、焊接、抛光打磨、包装。全部由手工完成,形式上表现为造型奇巧独特、纹饰雕工细腻精美。汪情银器在工艺上追求纯朴、粗犷、神秘的色彩,并通过银料纯度和银坯厚度的控制,提升银料的延展性,从而提高银器的表现力,在银器表面光亮度处理和保洁方面,采用独门秘方工艺,使得银器保持天然色泽,起到防氧化、防腐蚀的作用,其独特的工艺手法代表了祥云民间工艺最高加工水平。
近年来,汪情村的银器产品主要售往云南省各少数民族地方,部分销往西藏、四川、广西、贵州等地和缅甸、泰国、尼泊尔等周边国家,其中纯银筷子、九龙壶酒具、百家锁等成为热销产品和重要民族地方特色礼品。
我去过好几次汪开荣的老家,但县城的“汪氏银器”店还是第一次来。
“祥云县的民间银器制作技艺主要集中在我们汪情村,我们村大约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就产生了银器制作加工技术和银匠,到现在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一见面,眉清目秀的汪开荣就一脸自豪地告诉我。
“是吗?四百多年?这么长时间,”我好奇地追问道。
“是的,李老师,这个你不用怀疑。”汪开荣不紧不慢地说。
汪情的民间银器制作技艺是传统的手工工艺,饱含了银匠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孕藏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和民间习俗,传承着汉文化、农业文明和传统礼仪,有特定的地域性特点,具有很高的金属工艺美术价值和审美艺术价值。我们汪情的民间银器以质地纯正、做工精细、图案优美、越用色泽越明亮而闻名。
“汪师傅,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为什么人们会喜欢民间银器制品呢?像我就不喜欢。”我不解地问汪开荣。
汪开荣笑起着说,“呵呵,是这样,自古以来,民间银制工艺品就寄托了人们热爱生命,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正是在这些美好的理想引领下,我们的民族才能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现在,我们的民间银器已成为对外交流,传递友谊的使者。你说这个作用大不大?”
“大、大、大……”我接着回答。
其实,我也知道,这些年来,正是因为有了民间银器制作,许许多多的外地人才认识了“小云南”祥云,认识了祥云县的汪情村,真是“小银器大世界”。
“汪师傅,我还有一个问题,你们的银器制品和现代银器相比较,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我问汪开荣。
“当然有了。”汪开荣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们的民间银器和现代银器相比,保持了原始的制作工艺,特别是把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力渗透在制模、錾花、点蓝上翠等环节上,这个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汪开荣停了停又接着说道。“当然了,一件成功的作品,就是一件艺术品,在我们这里你根本就找不到完全一样的第二件作品。”
我不由自主地抬头看了看,眼前到处都是汪开荣的作品,有银项圈、银锁、银牌、银手镯、银簪子、十二生肖等等。
看着这些东西,我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下,效率成为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的口号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人们追逐时尚的脚步已经变得越来越快,现代的商品正不停地以强大的攻势,铺天盖地地吞噬着我们对文化及风格的理解,当每个路人手中都拿着双“C”LOGO的包包,眼睛所及之处,无不以LOGO显示自己的尊贵与气质的时候,一些人开始对此感到疲惫,想回归到含蓄的传统中国文化氛围中,中式服装悄然火爆起来,传统中式首饰也渐为一些追求文化品味的成功人士所青睐。中式首饰沿袭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以錾、刻、包镶、花丝、累丝、掐丝、填丝、炸珠等多种技法,全手工完成,其中一些制作工艺在过去只有皇室才可使用。那时,工匠们时刻都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稍不精心,就有可能人头搬家,所以做出来的物件儿,无不成为精品!
当我们流连于故宫博物院里展出的那些古代皇室御用珠宝首饰时,总会感慨古代工艺的精湛,却没有人去思考为什么在科技水平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工艺水平反到不如两三百年前,甚至七八百年前的先人呢。
时下,也有一些民间小厂在努力恢复以手錾、花丝等古法技艺制作首饰,但其操作技术的熟练掌握难度相当大,制作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直接导致成本大幅上升,实难与那些时尚饰品在价格上一拼高下。而像汪氏银器这种纯手工技法制作的首饰在某种程度上承载着我们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慕之情,以及对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深深眷恋。作为炎黄子孙,将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星火相传,是后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1976年9月,汪开荣出生于祥云县汪情村的一个手艺人家。汪家祖辈上挑着工具走街串巷做手艺,慢慢地开始有人向他们订制银器,于是便在家里按样打好后,交由过路的商人带出去卖,一代一代就这么传承下来。
他的曾祖父农闲时会走村串巷去补锅,以贴补家用。慢慢地,有人找上门来请其修补银器,于是,补锅之余也开始接触一些银器制作和修补。补锅的手艺传到他祖父这一辈时,社会生活已经逐渐不需要补锅了,补锅这门手艺也就开始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为了生计,他祖父转行开始制作银器,制作一些少数民族服饰上的挂件和配饰。他爷爷制作民族饰品的时候,左边挑着风箱,右边挑着行李走很远的路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去。有时候出一趟远门要个把月,遇到运气好的时候,在一个寨子就可以做几单生意。要是运气不好,就可能空手而返。很多少数民族的服饰都装饰有银饰品,只是由于当时的生活条件所困,大家的购买力差,生意寥寥。
到了汪开荣的父亲接手银器制作的时候,刚好是“文革”期间,做银器就成了投机倒把的事。尽管如此,为了生计,他父亲还是偷偷地接一些活计来做。因为在农村,尤其是少数民族山寨,嫁娶的时候,就是再穷,也要置办一些银饰,所以银器制作,尤其是民族饰品制作还是有市场的。白天,他的父亲就和其他农户一起到地里干活挣工分,晚上,就悄悄地进行银器加工。
他三四岁的时候,经常坐在祖父和父亲旁边看他们忙活。大人在忙着做抽丝,为了增加润滑度,需要边抽丝边擦香油。擦油这样简单的活计,大人和小孩做都一样,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为了节省劳动力,让大人可以去做更多有用的事,祖父和父亲就让汪开荣来擦油。别看他年纪小,可机灵了,这些活计可以说是一看就会。祖父或者父亲抽丝,他擦香油。一整个上午,重复这样的工作,结束后,大人会给他2分钱,有时候是5分钱作为奖励。手里捧着这些钢镚,他就开开心心地买冰棍吃去了。每天为了能得到奖励,贪嘴的小家伙就一直围着大人,看可以做什么。机灵的他边擦油边看大人怎么做银饰品,有时候还会帮着做做抽丝的活计。
到了他六七岁的时候,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已经不仅仅是帮着擦香油了,开始帮着拉风箱。毕竟年岁还小,刚开始的时候他拉风箱有点吃力,风箱拉不动,火一会儿有,一会儿无,火候掌握不好,而且随便拉一会儿就累得不行。他祖父就手把手地教他,告诉他说,拉风箱是有技巧的,不光是靠使蛮劲儿。进出时要猛,推进的时候也要猛,中间要匀速。在祖父的指点下,他很快就掌握了拉风箱的技巧。不但风箱拉得好,还练就了很好的臂力。
在汪开荣两岁的时候,也就是1978年,他的家里遭受了火灾。无情的大火把他家全烧光了,本来还很殷实的家底顿时变得一无所有。悲痛欲绝的汪家人没有气馁,东借西凑又重新搭起了炉灶。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懂事的他从小就帮忙家里人干活,到他上小学的时候,他已经学会了一些简单的银器制作工艺。全家人齐心协力地干活挣钱,家里的情况也逐渐好转了。
1983年,汪家重建住房。尽管是自建,建房的土基都是自己做的,可建房是一件大事,这一动起工来哪都需要花钱,一转眼把几年的积蓄全花光了。房子还没完全建好,钱花光了,连门都没有钱装,更别说什么屋子中间的隔墙了,一家人就住进这简陋的房子里。虽然房子盖得很简陋,可总比原来在外面借住强。钱花光了,家里的日子又开始过得紧巴起来。这样的境况持续了两三年。1985年,刚上小学三年级的汪开荣,在暑假里让父亲给自己买了一些电话线,取出电话线中的铜丝,用小锤敲打成不同款式的挖耳,拿到前所街去卖。几块钱一斤铜丝,能做很多挖耳。当时,前所街7天赶一次街。他就在周末和课余的时间把挖耳打好,到了街天,就去街上卖。拿个小盘,盘底铺一块布,把挖耳放在布上面,沿街走,看见人就上前去问买不买挖耳。一个挖耳卖5分钱,卖得好的话可以卖1角钱。一天下来,能卖几个挖耳,可以收入2角钱到4角钱。那时前所街有卖凉水的,1分钱两分钱管饱,比起这,他卖挖耳算是高收入了。
有一次,是个七月半,也就是“鬼节”,按照当地的风俗,这一天都要去集市上购买祭祖用的供品。可他的家境有些紧巴,家里的大人就忙着在家加工银器,似乎把这过节的事也给忘记了。汪开荣照例到前所街卖挖耳,那一天,因为赶街的人特别多,挖耳卖得特别好,足足卖了1块多钱。收摊的时候,看着空空如也的盘子,握着手中那些沉甸甸的硬币,从没卖过这么多钱的汪开荣高兴极了。卖完了挖耳,他没有和往常一样忙着回家,而是随着人流去购买了梨、桃子和花红(本地的一种水果,样子就像小苹果)。才几分钱一斤的水果买了一大兜也没花出去多少钱。看看剩下的钱还多,他寻思着再买点其他的东西。那时也没什么糕点店,因为过节的缘故,有人在街边摆摊卖面点,就是一些油炸的面瓜什么的。他买了一些炸面瓜,还买了一些平时舍不得吃的食物,准备拿回家祭祖。回到家,他的母亲看见他手里提着的这些东西,百感交集。她为自己有个懂事的孩子开心得留下了热泪。现在,每个七月半,她都会给自己的孙子孙女讲他们的父亲用卖挖耳的钱买供品回家祭祖的事,以激励孩子们像自己的父辈一样,自强自立。这件事同样给汪开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尝到了自力更生的甜头。
从小就热爱银饰手工艺的汪开荣,在祖辈和父辈的耳濡目染下,小学五年级时就掌握了传统银饰品加工的全套工艺。所有雕花的手艺他都熟练掌握了,甚至达到了师傅级别,于是,家里的银器制作工艺就主要由他来完成了。每天课余和周末,做完作业,他就开始制作银器。为了能按时到校,他五年级的时候,开明的汪家人还给他买了电子表和金鸡牌的自行车。这样,他就可以在家多做一会儿活计,然后掐着时间去学校,学习和干活两不误。看看离上课还有十分钟,他就骑上自行车,快速赶到学校。放学后能快速回家,饭一吃就开始制作,有时是20分钟,有时是半个小时,有了这两样“法宝”,他甚至下课都可以回家做一会儿手艺,还从来没因此迟到过。后来,他上中学了,需要到马街中学去,离家远了。这两样“法宝”再次显出了神通,尤其是自行车。有了自行车,就不怕路上耽误的时间多,他还是学校和家两头跑。有时家里接的订单多,他在学校上学心里就不踏实了,总是想着父亲一个人赶货忙不过来,要是自己能帮衬着做了一些该多好。于是,一放学,他就骑上自行车往家赶,回家就开始干活,俨然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有一天放学后,汪开荣和往常一样往家赶。快到家了,忽然,他看见有一个比他大几岁的小伙子手里提着一根三节棍走在前面。他没在意,就依然骑着车往前。刚骑到那个人身边,那人忽然举起棍子照着他的脚打去,这下把他吓坏了,他想骑车逃离那个人的威胁,可事与愿违,那人速度很快,棍子还是打在他的脚上。看看跑不了,他赶紧停下来,那个人用棍子敲敲他的书包,又敲敲他的三角架,一副挑衅的样子。挨打的他没有惊慌,而是镇定地和那个人说,他是去马街读书的学生,他有事情要回去,他的家就在前面。也许是他的镇定起了作用,也许是听到他说他家就在前面,害怕他家的大人突然出来,那个人没有再为难他,让他走了。惊魂未定的他回到家,和父母说起这事,父母都说他处理得好。他的母亲心疼地看着懂事的儿子流下了眼泪,让他别做手艺了,赶紧洗漱睡觉去。从那以后,遇到需要赶货,下晚自习后他父亲都会去学校接他回家。回到家,他又和父亲一起赶货。
1993年,汪开荣初中毕业了。他的同学拿着30元钱的报名费去报名,还把报名后剩下的钱用来买东西吃,可汪开荣并没有和其他同学一起报考高一级的学校,自然也就没享受那30元的报名费。他家在之前的几年里接连有事,所以那段时间经济一度非常紧张。1992年,他奶奶去世了办丧事。之后家里买了一块地,紧接着他姐姐又考上了大学,这一系列的事办完后,家里欠下了几万元的债务。看到这样的情况,他决定不读书了,回家和父母一起担当,共同撑起这个家。回到家,才17岁的他已经可以承头带领着父亲、哥哥一起做手艺了。
这一做就做了几年,转眼到了1998年,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所有的债务都还清了,家庭条件也大有改观。可天有不测风云,到了1999年,做好的银器却滞销了……
之前,汪开荣家都是在家里制作好银饰品,由附近村子里小贩零散地到家里赊货,把赊来的那些民族饰品,老妇人身上的围腰链子、挂件啊什么的带到姚安、大姚去销售,货品卖完后才来结账,卖不出去还可以退货。要是不好卖的话那些小贩就不来拿货。这样的制售还有季节性,八月十五之后,嫁娶的多起来了,这些银饰品的需求量就大一些,可以持续到正月十五。过了这个销售旺季,销售少了,家里的人又得去从事农活。销路太窄,成本又大,这样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时面临的是银制品加工分散、盲目性大、销售渠道不通、生产活动时断时续、手工艺人没有稳定收入、祖传手工艺随时面临失传的局面。看到成堆的滞销品,汪开荣开始思考今后的出路。他重新审视过去的制作和销售,总结出了原因:营销渠道太窄。
汪开荣知道时代已经变了,不再是那个可以坐在家里等商人上门的时候。必须有一个好的供销人员来改变这一状况!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他开始下决心往外跑,一个人背上个绿色的军用背包,单枪匹马出去“跑市场”。
“跑市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汪开荣一边说一边陷入了沉思。我知道他一定是想起了过去的辛酸苦辣。
“汪师傅,你们汪氏银器传统制作的主要设备有那些?”我打断了汪开荣的沉思。
“哦,这个嘛,有火炉、坩埚、虎钳、榔头、铁砧、铜砧子、拉丝机、胶版、钢钎、模具、吹筒、油灯。辅助材料有白凡、硼酸、胶泥等等……”汪开荣回答说。
“那么,银器制作加工的主要工序又有哪些?”我接着问道。
“有化银水、铸毛坯、打叶出条、压大形、上胶版、錾花、焊接、抛光、美货、上翠蓝等十多道工序。”
“原来是这样,还是有些复杂呢嘛。”
在交流中,汪开荣告诉我,汪氏银器传统制作技艺的第一步是熔化银水,就是将银块、碎银放在坩埚,用木炭烧,到一定温度时,银子就会化成银水;第二步是浇铸毛坯,就是将银水倒入铸铁的模具中,制成银毛坯;第三步是打叶出条拉丝,就是根据需要把银毛坯加热用铁锤在铁砧上打制成薄片,叫“出叶”,把银毛坯搓成圆柱,叫“出条”,把银条用专用工具拉成丝,叫“拉丝”;第四步是冲压出形,就是把银片放在用锡制成的模具中,用锤敲打,冲压出银器的基本轮廓,这个工序也叫“括形”;第五步是上胶版,就是用松香、清油等特制成胶泥,把胶泥涂在木板上约一公分厚,用木炭烤胶泥,待胶泥松软,将银器大形压在胶版上即可;第六步是錾花,就是用专用小钢钎及相关工具在银器大形上砸出山水花鸟、福禄寿禧等各类花纹。这一道工序是银器制作工艺中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花形图案在匠人的心里,心到手到,心手合一,一幅精美的图画便雕在银器的大形上;第七步是焊接,就是按照银器的形状需要,把相关部件焊接起来,装饰上花纹;第八步是打磨抛光,也就是把成形的容器放在响铜制成的小砧子上,用小榔头轻轻地敲打,用钢锉打去毛边,使银器表面光滑发亮;第九步是美货去污,就是把制好的银器放在稀硫酸或白矾水中清除霉斑和污垢;第十步是上翠点蓝,就是把银器专用颜料研面,用小汤匙点在银器上,点燃煤油灯,将银器靠近火焰,用吹筒吹火焰,使银与颜料熔化,互相粘连在一起。通过以上的主要工序,一件精美的银器就完成了。
汪开荣还告诉我,饰品本身的可塑性很强,造型也变化多样,已经不再是人们印象中单纯的纯银首饰了。它在造型上、品种上、工艺上都有了不少时尚的元素,而且银首饰的销售量也在逐年攀升。除了有纯银首饰外,还有黑银首饰、藏银首饰和彩银首饰。此外,银首饰的诱人之处还在于它可以镶嵌宝石或仿宝石等材料,从而更加多样化。有的银首饰用的是925银,而有的用的却是990银,到底哪种才是纯银首饰的标志呢?国家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解释说,国家标准规定990银、925银、800银都可以用来做银首饰。现在说的银首饰一般都是925银首饰。925银首饰是含量为92.5%的纯银再加入7.5%的合金,加入合金为的是让银的光泽、亮度和硬度都有所改善。而且自从1851年蒂芬妮推出第一套含银量为92.5%的银首饰后,925银便开始流行,所以目前都以925作为鉴定是否为纯银首饰的标准。925银首饰经过抛光后呈现出极漂亮的金属光泽,而且也具有了一定的硬度,能够镶嵌宝石,做成中高档首饰。990足银,就是含量99%的纯银和1%的合金,由于它的硬度不够,制作成首饰后容易变形,所以很少有厂家用它来做首饰,而990银在工业上运用得比较广泛。800银是含量为80%的纯银加入了20%的合金,由于银的纯度越低就越容易氧化,所以厂家也很少用它来做首饰。通过检测的银首饰让人放心。
我听说银的原材料虽然很便宜,但是近年来还是会有一些厂家在银饰中掺入镉、铁、铜等更便宜的金属。而镉对人体是有害的,按规定是不允许掺在首饰中的。生产厂家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取得更高的利润。铜丝主要是掺在银锁里做中间的支撑架,按照国家规定银锁里的支撑架也应该是银质的。由于铜丝藏在银锁里面,所以消费者根本看不到,只有在进行首饰检测的时候将它破坏掉才能见其庐山真面目。只有等到时间长了,里面的铜锈渗出来,消费者才能发现。
“李老师,我想告诉你的是,银首饰虽然不算贵重,但也有真有假,尽管这种现象不是普遍存在,但消费者还是应该掌握一些鉴别银首饰的方法。”汪开荣突然提出了这个问题。
“是吗?那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要怎样才能检验呢?”我一脸茫然。
“这个嘛,说难也不难。”汪开荣回答。“可以通过银的物理性质进行检验,通常用的方法很多,一个是看首饰颜色。纯度愈高,银色愈洁白,首饰表面看上去均匀发亮,有润色。如果含铅,首饰会呈现出青灰色;如含铜,首饰表面会显得粗糙,颜色没有润泽感。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掂首饰重量。白银密度较一般常见金属略大,有一句话叫‘铝质轻、银质重、铜质不轻又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就可做出初步判断。若饰品体积较大而重量较轻,则可初步判断该饰品属其它金属。此外,还可以用查硬度的方法来检验。白银硬度较铜低,而较铅、锡大,可用大头针划首饰不起眼的地方进行测试,如针头打滑,表面很难留下痕迹,则可判定为铜质首饰饰品;如为铅、锡质地,则痕迹很明显、突出;如实物留有痕迹而又不太明显,便可初步判定为白银首饰饰品。”
“我听说可以用听听声韵的方法来检验,有没有这样的事情?”
“当然有。”汪开荣肯定地回答我。纯银首饰饰品掷地有声,无弹力,声响为‘卟哒卟哒’。成色越低,声音越低,且声音越尖、高而带韵;若为铜质,其声更高且尖,韵声急促而短;若为铅、锡质地,则掷地声音沉闷、短促,无弹力。”
“原来是这样啊。”我感叹地说。
汪开荣接着说:“不过,说实话,如果我们单凭银的物理性质和经验来检验银首饰也不是很理想的方法。只有将银饰破坏掉用化学方法才能检验出银饰的真假优劣。但是,这是消费者所达不到的。消费者在购买银首饰的时候除了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检验知识外,还应注意银首饰有没有相关的证书、证明、证签,只有通过检测机构检测过的银首饰才能买得放心。另外,银首饰的含银量必须准确标明,消费者购买时应验看首饰上是否有“925”字样。“925”则是纯银的标志。只要有“925”就可确保所购买的是真正的纯银首饰。购买时还要特别注意它的扣件是否能够扣紧而且牢靠。购买银链首饰时要将它放平,看链环是否纽结或弯曲。银首饰的价格是根据贵金属的含量、结构设计和工匠的技艺来决定的,因此选择银首饰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你是否喜欢。”
“手工的银饰和普通机器生产的有什么不同吗?”我还是不清楚这个问题。
汪开荣耐心地告诉我说:“也许许多人不知道,手工银饰和普通机器生产的其实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手工的表面上看起来虽然光洁,但和机器生产的比较,没有那么光洁,表面会有一些痕迹,当然市面上也会有用机器生产的银饰,然后人工反复敲打,使其表面呈现于纯手工表面相同,让人误以为也是纯手工的。但是,手工锻打的不会像模具浇铸那样有可能造成中间存在空心,会更密实,紧致,有韧性,不易断裂。再者大批量生产的一定是机器做,和手工的总会有区别的。”
为了寻找自己的市场,在20岁出头的那一年,汪开荣就带着自己制作的产品到了楚雄,到了昆明的四区八县,到了玉溪……一句话,凡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他都跑遍了。每到一个地方,他都高价向人家收购样品,学习制作各个民族的饰品,回去做了再拿回去卖。一次跑一个县,一次学习拓展一种新款式,就像滚雪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走了一个又一个地方,脑子里积累了各种少数民族饰品的特色和样式。有他半个人那么大的军用背包,他每年都要背坏一个。他带着自己的产品走南闯北,在推销产品的同时,不断征求客户意见,向老艺人和同道行虚心求教。慢慢地,网点越来越多,销路开始铺开了。
走出去看一看,汪开荣更加眼界开阔了,从此,他有了更大胆的想法。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走上“以销定产、产销互促”的生产经营之路。随着市场的打开,自己的产品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于是,把大量手工艺人联合到周围,将原料发给各手工艺人,让其按要求制作,然后回收他们的产品,再销往外地市场,彻底改变了祥云县银制品手工艺产品生产、销售的零散、被动局面,走上了一条规模化生产经营之路。
1999年,汪开荣的发料加工、回收产品、集中销售的规模越来稳定,产品以银头饰、耳环、手镯、戒指、项链、挂件、长命锁等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用品为主,主要售往云南省各少数民族地方,部分销往省外和周边国家。万事开头难,事业刚起步的时候,他到螺蛳湾去送货,身后背着一个大背包,两手还拉着板板车,遇到上公交车,他得先把钱拿好,请旁边一起等车的人帮着把钱投进公交车的票箱。有一次,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他因为无暇顾及身后的大包,被扒手把包划开了,还好没有现金,损失不多。
经常到螺蛳湾送货,和批发商也渐渐熟络起来。一次,他给一个批发商送货。他进到那家店面,看到那人正忙着发货,他就耐心地站在一边等着。那人发完了货,看都没看他一眼,埋头整理起单子来。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那人还在整理单子,招呼都没和他打一个,仿佛他是空气一般。他有点发火了,走到那人面前,说:“我给你送货来了。”那人头都不抬,说:“等一下,没看我正忙嘛。”汪开荣心想,我都在这等了快半个小时了,你这单子什么时候整理不行,我在你这一耽误,其他家的货还送不送了?他强忍住心中的怒火,对那人说,我还要到其他家送货,请你先把我的事办了。那人终于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傲慢的神情清晰可见,他慢吞吞地说:“我这快好了,你再等一下。”汪开荣生气了,他说:“我可以不做你的生意,不过我要告诉你,人是需要相互尊重的。你别小看我,别以为我只是个送货的,我的产业一点也不比你差!”说完,转身就走。那人连忙把他叫住,客客气气地收了他的货。后来,那人到了他的家里,看了他的产业规模,羡慕不已。从此,那人成了他的铁杆客户。
银饰品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媒体的关注。2002年2月,中央电视台七频道“致富经”栏目组到现场进行采访,制作了专题节目并播出,“汪氏银器”的名气开始走向全国。到了2003年,汪开荣已不满足于原来的成绩,看准了云南是个旅游大省的市场,开始拓展旅游银饰品。大理、丽江,“七彩云南”,“民族村”,西双版纳,贵州凯里,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和他的旅游产品。九龙壶、银碗、银筷、银烟筒、首饰盒、手镯、景泰篮等。产品除销本省外,还销往北京、广东、河南、贵州、西藏等省市(区),同时进入日本、缅甸、泰国、泥泊尔等周边国家市场。手工艺制品主要包括生活、宗教、装饰、收藏、纪念品等大类。各大类又有若干小类,近千个品种。产品风格多样,手工精湛,精美绝伦,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这时的产品已经是开车去送了,彻底告别了一个背包走天下的时代。
到各地去送货,尤其是到了少数民族聚居地,条件非常艰苦。在石林的一个小村寨,全村只有一间马店可以接待外来的游客。那房间里的被子和蚊帐,都不知道有多长时间没清洗了,散发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味。蚊帐上破了的地方全补上了补丁,补丁连着补丁,一看就知道这蚊帐用了数年了。整间马店只有一个洗脸盆,所有的客人共用一个。就是这样艰苦的环境,汪开荣都能住下,凭着这一股子韧劲,他的产业越做越大。
经过多年的淬炼,汪开荣已经成为祥云银器加工的领头人。压膜、回火、浇模、抽丝、分花瓣以及煮、锤、钻、吹、镀、嵌、接等工艺技术日臻成熟,初步具备了设计、创作能力,在广泛研究传统银饰品的基础上,开始突破传统产品的生产种类和艺术范围,进入设计加工阶段。“汪氏银器”每年产值在1500万左右,产品远销海内外,带动了周边100多名群众投身这一产业。2010年,他被中共祥云县委、县人民政府表彰为“十佳创业青年”。
2013年11月4日至5日,云南省文产办在曲靖市陆良县召开了全省农村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对在全省农村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一批先进典型进行表彰。祥云县“亿勋”牌汪氏银器创始人汪开荣被省文产办授予“云南省农村文化产业先进典型”荣誉称号。
2015年春节期间,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理州民间工艺大师、手工银器制作大师汪开荣应邀来到柏林的与德比斯大楼相连的购物中心里向德国朋友展示自己的手工银器制作。
2015年,大年刚过,汪开荣从祥云启程,与全国其他三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起,受邀参加“2015欢乐新春中华非遗德国柏林行”活动,现场展示手工银器制作技艺。看到他带来的精美银器,德国朋友纷纷称奇,认为这些民间工艺品在博物馆都不一定见得到,感觉大开眼界,惊叹中国文化、云南民俗文化的美妙。一些德国朋友还选购了银手镯、银碗银筷等展品,兴高采烈地离开。柏林电视台专程到活动现场采访,汪开荣走上舞台,向观众展示了银制麒麟。看到这只麒麟不仅能够摇头摆尾,还能够转动眼珠,德国朋友纷纷竖起了大拇指。“朋友们,愿这只象征吉祥幸福的麒麟,给大家带来福瑞!”汪开荣的美好祝福,赢得了现场的阵阵掌声。
2015年6月13日至15日,“中华技艺·百县百艺——昆明官渡第五届全国非遗联展”,在昆明官渡非遗文化展示中心举办,全国100家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参展,汪开荣作为祥云汪情银器制作技艺的代表人应邀参展。
那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汪开荣带去了茶具、酒具、餐具、手镯等100多个精心制作的银器品种,并进行现场展示,让参观者现场体验。汪开荣要把汪情银器制作技艺发扬光大,推向全中国,推向全世界。
2015年9月28日,汪开荣应邀到上海参加民族博览会。他带上贤惠的老婆,带上两件民族饰品出发了。他带去的货品,数生活银制品最受上海人欢迎。那些造型精致的茶漏、茶壶,那些装饰夸张的手镯,都被抢购一空。说起这次参展的经历,汪开荣说,虽然那几天是国庆黄金周,外出旅游的人多,可他的展品还是颇受青睐。随着大家对健康、养生的重视,银制品越来越受到关注。
现在的汪氏银器已经远销日本,民族用品、饰品、生活用品在一个个潜心制作的艺人手下诞生,走向世界。汪开荣坚信,只要骨子里有诚信,不要怕生意做不成,只要有更好的手艺,总会有出路。说起传承的未来,汪开荣颇有些担忧。现在,很多年轻人太浮躁,不愿意静下心来做,其实只要喜欢,愿意学,他都愿意教,他希望把这古老的银器手工制作技艺世代传承下去。
“我愿作传承历史的参与者和先锋者,不让这种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一天天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我也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这种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产品,绝对不逊色于其他地方的品牌。”当我向汪开荣告别时,他动情地看着我,说了这么一番话。
我相信他说的是心里话,也相信他能把汪氏银器名扬天下……
编辑手记:
银器制作技艺具有很高的金属工艺美术价值和审美艺术价值。民间银器制作技艺和现代银器制作工艺相比,保留了原始的制作工具和制作工艺,保留了民间银器的传统文化和风格,饱含银匠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力。时至今日,仍坚持手工制作银饰的艺人已经寥寥无几,祥云县汪情村的汪开荣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不仅传承着民间银器制作技艺,而且把民间银器制作技艺展示到了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