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艳
摩羯纹是随着佛经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后秦龟兹鸠摩罗什《大智度论》第七:“是摩伽罗鱼王开口,一是实日,二日是鱼眼,白山是鱼齿,水流奔趣,是入其口。”东晋天竺佛驮跋陀罗《大广方佛华严经》五十九:“……摩伽罗鱼所不能害。”唐慧琳著《一切经音义》卷四一:“摩羯者,梵语也。海中大鱼,吞啖一切。”《洛阳伽蓝记》中有记载:“於是西行五日,至如来舍头施人处。亦有塔寺,二十余僧。复西行三月,至辛头大河。河西岸上,有如来作摩羯大鱼,从河而出,十二年中以肉济人处。起塔为记,石上犹有鱼鳞纹。”
摩羯纹目前最早见于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宋摹本),巨口、利齿、长鳍的摩羯相伴在洛神的车格两侧。上卷的鼻子,口大张,鱼身很符合摩羯的特征(见图1)。
一
印度和中亚的摩羯鱼本无翅膀,唐代初期的作品也没有,中晚唐时在金银器上锤揲出的摩羯鱼被添上了翅膀。辽宋文物中的摩羯鱼也是这样。
隋唐时期,摩羯纹主要出现在金银器上。例如,美国内尔森艺术馆藏唐早期的银碗[1](见图2);内蒙古喀喇沁旗出土中唐时期的银盘(Ⅰ式),原报告称为“双鱼”[2](见图3);江苏丹徒丁卯桥出土的原报告称为银錾金“鱼化龙”纹盆,年代属于盛唐晚期,且多未经使用,因此埋藏与制造时间相距应不太远[3];1983年西安市太乙路工地出土唐代后期摩羯纹金杯[4];鄂尔多斯出土的时代为晚唐时期的摩羯戏珠纹四曲盆[5]。另外,齐东方先生在唐代金银器研究中也列举了许多饰摩羯纹的金银器[6]。
瓷器类也有摩羯纹的发现,主要为长沙窑烧造的瓷器。迄今为止,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长沙窑瓷器无疑当属“黑石号”沉船所载,其数量之多超过各地出土长沙窑瓷的总和。因出水长沙窑瓷碗中带有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年号,结合其他器物考证,沉船的年代被确认为9世纪上半叶。黑石号打捞出的长沙窑瓷器基本为实用器物,其中包含装饰花叶、莲蓬、飞鸟、摩羯纹的瓷器[7](见图4)。这批瓷器是长沙窑生产的外销产品,其图案设计有中国本土、南亚及西亚文化与宗教风格,多与佛教典故及其他西域文化息息相关。在位于长沙市以北铜官附近瓦渣坪的长沙窑古窑址也发现了类似瓷器,其上饰有摩羯纹饰[8],瓷器上某些纪年题记证实时代为唐代中晚期(见图5)。
二
两宋时期,摩羯纹主要出现在瓷器装饰上,多发现于越窑、耀州窑、汝窑、定窑、当阳峪窑等窑烧造的瓷器上。此外少量的三彩、金银器上也装饰摩羯纹。
1.越窑
宋代越窑瓷器主要集中在上林湖窑区、古银锭湖窑区和寺龙口窑区,器形有碗、盘、钵等。摩羯纹多刻画在器物内底。
上林湖窑区和古银锭湖窑区的摩羯纹瓷器均为青瓷,内底多刻画有一条或者两条对称摩羯纹,外底多有长条形泥点痕,转为环形泥条痕。形象逐渐向龙首鱼身转化(见图6)。
寺龙口窑区的越窑青瓷上的摩羯纹相对较多,分期较为清楚,时代上从吴越晚期到南宋早期[9](见图7~图9)。可以看出早期的摩羯多只出现尾部,而至北宋中期出现摩羯的头部,嘴部大张,有耳,鼻子上卷。北宋晚期多为成对出现,嘴含宝珠,多数有耳,少数有角,刻画较为精细。南宋时期,数量减少,嘴部变长,部分接近鱼的形象,纹饰也不及上一期精致传神。
2.耀州窑
时代上集中于宋代,唐代和五代耀州窑址尚未发现。器形多为盘、碗、碟,摩羯纹多见于青瓷内底部分,多为水波摩羯纹,且成对出现[10](见图10)。由于青瓷残片居多,因而分期不明显。可以看出耀州窑的摩羯纹与越窑有很大不同,鱼身有很大的鱼鳍,身上多斑点,嘴较长、紧闭,部分演变为较为抽象的头部似花朵的摩羯。
3.其他窑址
江苏宝应县城出土的北宋青釉贴塑摩羯鱼纹碗,属于汝窑产品。口微敛,圆唇,弧腹,矮足,青灰薄胎,碗心贴塑摩羯鱼纹图案。满施青中偏蓝色釉,釉较厚,滋润。圈足上有三处支烧痕迹[11](见图11,1)。
定窑出土的摩羯纹盘,形象已经趋于龙首鱼身了,还有较大的双翼[12](见图11,2)。宋代的当阳峪窑也生产摩羯形器物,建筑构件有砖、瓦、板瓦、筒瓦、低温色釉力士、鸥吻以及脊饰上的摩羯尾兽、妙音鸟等[13]。
1992年9月,洛阳新安县电厂出土的北宋珍珠地摩羯鱼龙梅瓶,高41.5厘米,口径7.3厘米,底径11.5厘米(见图11,3)。主题纹饰为一只带有双臂的飞翼摩羯鱼龙,并饰珍珠地纹及云纹,上下以两弦纹分区。这件梅瓶同时也饰有变形虎纹。摩羯的头部为兽面,头部和翼之间多出两粗壮的人形臂,两臂之间还缠绕着绶带及握有风铃。这些表现在其他地域不见[14],可见是摩羯的形象与北宋当地文化因素结合的产物。
摩羯纹也有作为辅助纹饰,与水波、莲花、荷叶等组成带状纹,衬托婴戏主题纹饰。如北宋青白釉刻画摩羯纹枕[15](见图11,4)。
宋代金银器中也有装饰有摩羯纹,如宋代鎏金摩羯鱼,上唇卷起,独角,腹部丰满。双翅飞展,尾鳍竖起上翘,整体如船形[16](见图11,5)。
三
辽金时期,在瓷器、壁画、铜器、玉器、金银器上皆有摩羯纹饰,多为摩羯造型。以辽代居多。
1.辽代
辽代的摩羯纹比较发达,在陶瓷、玉器、金银器、石器等上都有。
陶瓷的发现多见浑源窑和赤峰缸瓦窑。1976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的白釉人首“鱼龙”壶,高16厘米[17]。壶身作摩羯形,人首为少女头像,人头中空,头顶部为流,双手捧摩羯头。摩羯脊上有莲瓣型壶口,头的后部与摩羯鱼形尾之间有桥形提梁,鱼身有鳞片和翅膀。浑源窑瓷塑中有不少类似的残次品,在器形、胎质、釉色等总体风格上与人首“鱼龙”壶一致(见图12,1)。另有残损摩羯身体的发现[18](见图12,2)。
赤峰缸瓦窑的瓷器多为白瓷,也有釉陶器。窑址曾出土为数不少的素烧器,如砚、摩羯壶等。碗、盘、罐之类圆器均拉坯成形,枕、砚、摩羯壶、长盘及玩具、哨、扑满之类用范或手捏成型[19]。
东京博物馆收藏的辽白釉“鱼龙”壶,胎体微黄,通体施白釉,龙头式流,鱼身,头与尾鳍间连一茎状提梁,梁下如鱼背处作荷叶形注口。日本学者将这种壶称为“鯱形酒注”(见图12,3)。另有辽三彩“鱼龙”壶1件[20]。
此外,孙机先生提及的1件施褐彩白瓷,通体刻出鳞纹,尾部上翘为把手,器口前部塑出近于龙形的兽头,下唇外侈为流,器底做成莲花座足(见图12,4),先生认为其应是摩羯灯。还有一件传世的白瓷壶[21](见图12,5)。
北票水泉M1也出土1件,年代约在11世纪初。其整体若一游动的龙鱼,坐于圈足上,也被称为“水盂”或“摩羯灯”。鱼嘴张开,下唇前伸为流,鱼尾翘起前卷与口上唇部相连作柄,尾下有一圆孔,利于端握。鱼体表面遍起凸棱,刻饰成腮、须、目、鳍、鳞片等。胎体细白,满施青釉[22](见图12,6)。除这件耀州窑产品外,库伦旗辽墓亦出土有一件同形制白瓷器[23](见图12,7)。
辽三彩主要制造地点在今辽宁省昭乌达盟赤峰市西南约六十公里处的缸瓦窑和辽阳江官屯窑。在印花染彩中还有摩羯壶、鱼形壶、鸳鸯壶等[24]。辽宁省博物馆藏的一件辽三彩摩羯纹盘,直径47厘米,与中唐摩羯纹在造型与纹饰上极其一致:盘中心有一火焰宝珠,周围一对摩羯相向,张口、露牙、卷鼻、鼓目,形态怪异、气度非凡[25](见图12,8)。1982年内蒙古宁城县榆树林乡出土的辽三彩摩羯注壶,为龙身鱼首的摩羯形。龙首上翘,上唇翻转,张口呈壶流。眼珠点以黑彩。鱼身两侧饰双翼,通体刻鱼鳞纹。鱼尾上端分叉处为壶口[26](见图12,9)。辽宁阜新博物馆藏的辽三彩“鱼龙”形注壶[27](见图12,10)。
各类饰品也有摩羯造型。
金银器有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苏木朝克图山耶律羽之墓1992年出土的摩羯造型饰品:内底为摩羯纹的金花银碗(见图13,2)、摩羯形金耳坠、摩羯形嵌松石耳坠(见图13,3)、花式边鎏金铜带饰(见图13,4)、圭形鎏金铜带饰(见图13,5)。摩羯形耳环在辽代数量和种类亦发现很多,有的龙首鱼身,也有较为抽象的摩羯形象,有的还做成舟形。
北宋初期后段辽陈国公主墓出土的 “龙凤、鱼形佩”一组六件,上端为一透雕长方形玉饰,用金链连缀透雕双龙、双凤、双鱼、飞鱼、鱼形等形象[28](见图13,1)。其中双鱼、飞鱼造型实为龙首双翼鱼尾形,应为摩羯大鱼[29]。还有琥珀珍珠耳环,琥珀上雕刻的“鱼龙”形舟,舟上雕刻出两个摇橹者和船舱(见图13,11),根据造型,应为摩羯舟形。
此外,还有其他质地的摩羯物品。如辽宁北票出土的辽代石坠[30],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代钦塔拉辽墓出土的辽代缂丝荷花摩羯纹棉帽[31](见图13、14)。
2.西夏
陶瓷方面主要集中于屋顶脊饰上。西夏陵区出土的屋顶脊饰,分为灰陶和玻璃两种。所出土的琉璃鸽、琉璃摩羯四足兽等置于殿宇屋脊,均于腹部伸出一个空心柱与脊瓦相连。其通体施绿釉,色彩莹润,纯正光亮。这些动物置于殿宇屋脊上,象征着消灾免祸、逢凶化吉之意,且有明显的装饰效果。此外它们连同脊瓦一起烧制,具有牢固性,可起到保护脊梁缝线的作用,防止雨水冲灌。如无角琉璃摩羯(见图14,1)和卷腭琉璃摩羯[32](见图14,2)。
3.金
金代的脊饰上也有装饰摩羯的,如磁州观台窑的摩羯建筑脊饰及模具[33](见图14,3、4)。铜镜上的摩羯纹也较多,如甘肃临洮出土的金代双摩羯纹铜镜[34](见图15,1)、河南淇县征集的金代摩羯镜[35](见图15,2)。此期摩羯造型很可能已经世俗化了,与云纹、火焰纹等各种纹饰搭配使用。
4.元代及以后
元代还有摩羯纹铜镜的出现,如张家口市博物馆藏的元代摩羯方镜、双摩羯纹镜、摩羯纹菱花形镜[36],为龙首鱼身双翼状。还有作为建筑脊饰使用,但其本来意义已经所剩无几了。
摩羯的形象大体是一条长着鼻和翅膀的鲸鱼,这类形象纹饰至今仍在尼泊尔和我国西藏地区流行。今天孟加拉国某些乡间小船桨上还刻有摩羯纹饰。
四
综上可知,隋唐时期,石刻、金银器、陶瓷中均有摩羯装饰,多为嘴大张、长鼻卷起,有的有角,有的口含宝珠,鱼身,有双翼,这时多为单个装饰,少数成对出现。至宋代,越窑和耀州窑的瓷器底部装饰很多,成对摩羯已经增加,水波摩羯较多。形象越来越接近龙首鱼身。辽代是摩羯发展的繁荣阶段,大量的金银质、玉制、琥珀、瓷质等摩羯出现。瓷器的多做成摩羯形状的器物,少量装饰于器物内底。耳环、牌饰、金银器物也多装饰呈摩羯形。这与辽代继承唐宋文化与佛教盛行关系密切。西夏和金的摩羯多作为屋脊装饰。金代还有很多铜镜上出现摩羯纹。至元以后,摩羯纹很少出现了。
摩羯是由希腊、印度传来的,可以说是一种外来文化。中国龙出现很早,是一种呼风唤雨的神圣动物,有着强大力量,也有“鲤鱼跳龙门”的说法,因而会有“鱼化龙”这种形象出现,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这种形象是中国本土产物。但摩羯传入中国后的表现形象也是龙首鱼身,可以说与“鱼化龙”的形象很接近,本文分析中也尚未将两者区别开来。因此两者的区别是什么,怎样区别,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研究的问题。
注释:
[1]岑蕊.摩竭纹考略[J].文物,1983(10).
[2]喀喇沁旗博物馆.辽宁昭盟喀喇沁旗发现唐代鎏金银器[J].考古,1977(5).
[3]丹徒县文教局,镇江博物馆.江苏丹徒丁卯桥出土唐代银器窖藏[J].文物,1982(11). 10,24.
[4]李炳武.中华国宝:陕西珍贵文物集成(金银器卷)[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韩建武.陕西出土的唐代金银器(下)[J].收藏家,2002(9).
[5]杨伯达.中国金银玻璃珐琅器全集·金银器(二)[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4.图九一.
[6]齐东方.唐代金银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18,319.
[7]杜文.永恒的黑石号——黑石号沉船打捞长沙窑珍瓷[J].收藏,2010(1).
郑晋.长沙窑陶瓷艺术中的伊斯兰因素研究[A].苏州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林亦秋.唐代长沙窑瓷远渡中东(下)[J].艺术市场,2004(2).
[8]周世荣.长沙古瓷窑的彩釉彩绘装饰[J].考古,1990(6).
[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寺龙口越窑址[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10]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耀州窑博物馆.宋代耀州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11]赵进,季寿山.千峰翠色 亦真亦幻——浅谈宝应宋墓出土的青瓷[J].东南文化,2002(8).
[12]孙机.摩羯灯——兼谈与其相关的问题[J].文物,1986(12).
张道一.中国图案大系(四)[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3.
[13]原雪辉.论当阳峪窑[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0(8).
[14]刘航宁,晏桃风,李瑞峰.洛阳博物馆藏陶瓷珍品赏析[J].收藏家,2010(10).
[15]冯先铭.中国古陶瓷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16]陈晓启.中国珐琅金银器收藏与鉴定[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17]孟耀虎.浑源青瓷窑瓷塑举例[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5).
中国陶瓷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陶瓷全集9(辽金西夏)[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18]孟耀虎.浑源青瓷窑瓷塑举例[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5).
[19]彭善国,郭治中.赤峰缸瓦窑的制瓷工具、窑具及相关问题[J].北方文物,2000(4).
[20]叶佩兰.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陶瓷[J].收藏家,1996(6).
[21]孙机.摩羯灯——兼谈与其相关的问题[J].文物,1986(12).
[22]辽宁省博物馆.辽宁北票水泉一号辽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7(12).
[23]易立.试论五代宋初耀州青瓷的类型与分期——以墓葬、塔基出土物为中心[J].考古与文物,2009(2).
孙机.摩羯灯——兼谈与其相关的问题[J].文物,1986(12).
路菁.辽代陶瓷[M].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3.
哲里木盟博物馆.库伦旗地5、6号辽墓[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2(2).
[24]矫石.别具特色的辽三彩[J].华章,2009(11).
[25]王福龙.辽三彩摩羯纹盘[J].收藏界,2005(5).
[26]白俊波.内蒙古宁城出土的辽代三彩壶[J].文物,1984(3).
[27]中国陶瓷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陶瓷全集9(辽金西夏)[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5).
[28]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7(11).
[29]孙机.摩羯灯——兼谈与其相关的问题[J].文物,1986(12).
李毅君.辽代摩竭凤鱼形玉组佩[J].中国博物馆,2010(3).
[30]孙机.摩羯灯——兼谈与其相关的问题[J].文物,1986(12).
[31]其木格.辽代缂丝荷花摩羯纹棉帽[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2).
[32]中国国家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大夏寻踪——西夏文物辑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3]邯郸地区文管所.观台窑考古发掘的新收获[J].文物春秋,1989(4).
秦大树.观台磁州窑遗址繁荣阶段述论[J].中原文物,1997(1).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地区文物保管所.观台磁州窑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34]孔祥星,刘一曼.中国铜镜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35]孔祥星,刘一曼.中国铜镜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36]宋志刚.张家口市博物馆藏金元摩羯纹铜镜[J].文物春秋,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