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海洋+++魏慎玉
兵器是我国战争史、兵器史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开始发现使用戈、镞、戚等青铜兵器,到后来各时代的墓葬中出土的大量兵器,品种逐步增多,反映不同时期的战争状态。兵器的演变与战争的组织方式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具备宗教暴力的象征。“国之大事,在祀和戎。”由此可见,在古人眼中,青铜兵器与祭祀用礼器的地位同等重要。
滕州市博物馆藏有大量青铜兵器。这些青铜兵器不仅铸造精美,形制多样,而且多数带有表示族氏名称的铭文。对这些商周青铜兵器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也为研究当时军事制度和氏族情况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一、戈
戈是商周时期兵器中最常见的一种用于勾杀的兵器,又称作“勾兵”。戈通常由铜戈头、木柲、柲冒和鐏四部分组成。据《考工记》载:“戈广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指出了戈头各部分的比例。商代的戈有曲内、銎内、直内等式,以后前二式衰落,仅直内戈日渐发展,且在援与内之间设“阑”,援的下刃延伸成“胡”,以使戈与柲的结合更加牢固。另外还在胡上设“穿”,以增加缚的牢度。西周铜戈仍用直内式,但戈与柲的交角由垂直逐渐加大成钝角。西周末到春秋时流行圭锋的中胡二穿戈。战国时戈均为长胡多穿,援较瘦长,援与柲的夹角更大。
商铜戈 援内通长20.6厘米,铜宽5.8厘米。无胡,无阑,窄长援,长直内,上刃直,下刃近内部弧弯明显。援中脊銎突出。内为长方形,后端稍宽,銎平面呈橄榄形(见图1)。
商铜戈 援内通长27.6厘米,通宽7.2厘米。无穿,无胡,有阑,窄弯援,援体前窄后宽,上下刃弯曲,尖峰,援中部起脊,横截面呈菱形。上下阑较长,呈单刃刀型。长内,内中部有一圆孔,内后端装饰一块镂空的长方形卷云纹,其纹饰精美、造型独特(见图2)。
西周史戈 援内通长26厘米,通宽14厘米。戈援平直,中起脊,脊略呈弧线形,断面呈棱形。前锋为三角形,胡窄长,援胡均开刃,长方形内中一穿,阑边两穿,内部铸一字“史”字(见图3、图4)。
春秋王子反铸寝戈 援内通长22.6厘米,通宽12厘米。戈援平直,中起脊,脊略呈弧线形,断面呈棱形,前锋为三角形,胡窄长,援胡均开刃,长方形内中一穿,栏边三穿。胡上铸铭文一行六字“王子反铸寝戈”(见图5、图6)。
战国虖台戈 援内通长27.3厘米,通宽13厘米。其援窄平,中起脊,前锋呈三角形。斜角长方形内,内有一穿。长胡,三穿。胡上铸铭文一行“虖台丘子休之俈(造)”,形制为典型的战国早期器(见图7、图8)。
二、戟
《说文解字》:“戟,有枝兵也。”是一种戈的柲顶有矛形尖刺装置的兵器,少数是戈和刀的合体。以戈为体、矛为刺,兼有横击钩啄和扎刺的功能。西周时期出现了刺体合铸的戟,少数以銎纳銎,多数采用长胡多穿的形式缚。东周时期刺、体合铸的戟消失,普遍使用矛状戟刺和戈状戟体相连的青铜戟。
战国薛师戟 通长24.2厘米,通高19.5厘米。前援狭长平直,中脊,双刃锋利,前锋尖锐,胡有二穿,有阑,刺的顶端矛体部断失,内上开两个燕尾槽,呈现三锯状,在内上的近燕尾槽处,上下阴刻铭文二字“薛师”(见图9、图10)。
三、钺
从商周时期,钺作为兵器的同时亦作为仪仗礼器使用,钺为王者专用,王者用钺,以征王权。《书经》云:“钺以金饰,王无自由之理,左杖以为仪耳。”史载:“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古代国王赏赐大臣青铜钺,有着赋予军权和征伐权的意义,而绝非一般氏族贵族所能享有,当是高于一般氏族贵族的王者所有。
商青铜钺 通长15.5厘米,刃宽10.8厘。钺体稍扁短,刃口延展,基本上为平刃,素面无纹。钺体中部有一大孔,两肩有穿,内较狭而长,中部一小孔(见图11)。
战国青铜钺 通长25.5厘米,刃宽34.9厘米。半圆形,刃尖外侈两面呈弧形,底部一方形柄孔,素面无纹,酷似板斧(见图12)。
春秋凤头斤 斤刃至尾部长17.6厘米,冠顶至銎底长8.8厘米。浮雕凤鸟首,镂空鼠形冠,凤鸟颈部为椭圆形銎,内有残存木柄,鸟尾,斤衔于凤鸟嘴中,刃部圆饨(见图13)。斤是一种古代兵器,也用作象征军事权力的礼器或戚类道具。该斤造型奇特,制作精致。依其形制,并非实用兵器,当是墓主人生前当作权杖或仪仗用。凤头斤是周文化与东夷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既反映了周人的礼乐文明,也充分体现了东夷人崇拜凤鸟的图腾信仰。
四、弩机
弩是中国古代军队中流行的远射兵器。弩机是弩的核心部件。从春秋开始,弩上安装了青铜铸制的弩机,使它正式成为在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兵器。据《事物纪原》记载,弩机是由战国时期楚琴氏发明的。弩是用机括发箭的弓,是在弓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射程远,杀伤力强,命中率高。汉代的弩机,主要用青铜铸制,但都在机括外加装铜廓,然后再装嵌入木弩臂中,以增强弩力。
汉代弩机 通长15.2厘米,宽7.7厘米。弩机上悬刀、望山、牙、牛等部件俱全。郭呈长方形,上有三道凹槽,为箭道。中间主箭道较深,两边副箭道较浅。郭体上有两栓塞,将望山、牙、牛固定在郭体上。郭及望山两侧有镶嵌金丝的凤纹。整机铸造精细,外观平整光洁,铜质优良,保存完整(见图14)。
五、刀
刀是单面侧刃的劈砍兵器。商周时使用不多。商代晚期的一种柄饰马头状的短刀,只能充卫体兵器之用。另有一种直体翘首的青铜大刀,但出土数量极少,当不是主要的格斗兵器。西周时有一种可装长柄的背上有銎孔的青铜刀,数量也很少。
西周夔龙柄铜刀 长11.5厘米,宽1.8厘米。柄呈夔龙形,直刃,前锋呈斜弧状与背相连,锋尖上翘明显。背稍厚,由背到刃逐渐减薄。截面呈楔形,柄与身由夔龙嘴相连接。柄部为一夔龙,夔龙的嘴前伸大张,头顶羽冠,方形大眼,细长身,尾向上翻卷,身下爪呈勾状(见图15)。
西周铃首铜刀 长15.5厘米,宽1.9厘米。直背直刃,刀身较宽,柄头是镂空銮铃。背和柄在一线,直刃,锋尖上翘。前锋端宽于后端,背较厚,由背到刃逐渐减薄。柄部饰直线纹(见图16)。
六、矛
矛是格斗用的长柄刺兵器。商代铜矛一般有中脊,向左右扩展成带侧刃的扁体矛叶,然后前聚成锋。矛直通中脊,有的叶下侧设穿,有的左右两侧设环,以缚扎固紧。西周以后,矛加长,矛叶变窄,通体呈叶状。到东周末年也与镞同样,出现锥体状的矛,由棱线上伸出的侧刃前聚成锋。
商铜矛 通长21.7厘米,通宽4.3厘米。骹与脊连为一体,骹较长,脊中部呈菱形,叶身较宽,尖锋,刃微弧(见图17)。
西周铜矛 通长26.4厘米,通宽5.7厘米,重395克。叶身较长,脊呈三角形,脊末与锋尖连为一体,锋尖锐利,缝刃扁薄,骹口呈橄榄型,叶身中部较宽(见图18)。
春秋铜矛 通长22.7厘米,通宽5厘米。叶身较长,前窄后宽,如剑体形状,尖锋,锋与刃相交处圆钝,叶侧边刃斜直,中部起脊,脊与骹分界明显。中脊两旁叶面微下凹,脊末与锋尖连为一体。骹两侧各有一半圆形环,骹与脊相连处有一圆形穿孔(见图19)。
战国铜矛 通长13.4厘米,通宽3厘米。骹宽,前锋锐厚,刃两侧有血槽,狭长条刃近本的部位稍稍扩大成锐角型。为战国时期北方地区矛所常见的形式(见图20)。
七、剑
剑以前刺为主,也可用侧刃劈砍的卫体和格斗兵器。西周时的铜剑很短,不过20~30厘米,仅能充卫体兵器之用。东周时铜剑有较大发展,制作日精,长度超过50厘米,剑身修长,有中脊,两侧出刃,刃作两度弧曲状,顶端收聚成尖锋。这时期的铜剑,已成为近战中的重要格斗兵器。
商铃首剑 长31厘米,宽6厘米,铃径4.3厘米。剑作曲茎斜从有格式,剑体中部起凸脊,锋尖锐,刃薄而宽,斜从,曲柄。剑首作扁圆球形镂孔铃,铃内置活动小球。柄饰两长方形孔,柄身雕刻几何纹,背微弓(见图21)。
春秋铜剑 长42.7厘米,通宽4.8厘米。剑身瘦长,脊呈直线,腊长而两从保持平行,至剑锋处尖削。剑首圆箍形,剑茎圆柱形,有两箍。剑格较薄呈菱形(见图22)。
战国铜剑 长41.5厘米,通宽4.9厘米。剑身瘦长,脊呈直线。斜从而宽,前颚收狭。锋部尖锐。剑首圆箍形,剑茎圆柱形,有两箍。镡作倒凹字形(见图23)。
八、弓形器
弓形器盛行于商代后期及西周早期。至于“弓形器”的用途,专家学者根据其出土的情况,看法不同,说法不一。或认为是弓弣和弓柲,或认为是挂缰钩,或认为是旂铃。
西周弓形器 长36.3厘米,宽4厘米。弧形弓背,背的两端有半圆形弯梁。梁端有一圆铃,铃内装有圆球,晃动尚能发出声响。背饰两简化的蝉纹,头呈桃形,尖嘴,一对圆眼,窄三角形身体,背饰鳞纹,两爪前伸,爪前端有弯勾。两蝉纹间饰一圆涡纹,圆涡高出器表(见图24)。
九、胄
胄是一种用来防护头颈的装具。在我国古代,人们通常把护卫身体其他部位的装具称为甲,而把护卫头部的单独叫作胄,又因甲和胄是配套使用的,所以“甲胄”一词便成了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概称。
西周兽面纹青铜胄 该胄面通高23.8厘米,面阔17.2厘米,厚0.2厘米,护耳直径11.2厘米。正面为兽面,顶部起脊并与面、顶、颈连铸成一体,从铜胄上没有接缝来看,应为内外合范一次铸造完成。胄面为高浮雕简化的兽面纹,兽面呈长角、大眼、小耳,正视似牛面。宽大的牛角一直向后弯曲延伸至耳部以上。角的下方为两只“臣”字形大眼,大而圆的眼球突出于器表。两眼的中间为菱形的鼻子,眼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只桃形小耳。在相当于嘴的部位,则露出带胄者的面孔。在胄体周围分别留有14个穿。胄的左右两侧有护耳。护耳呈圆形,中间有一穿孔,两侧各有一个半圆形环,应为缀合之用(见图25)。
古代兵器作为当年的智慧结晶,在今天已进入文物的学术领域。它所折射的文化视角及蕴藏的内涵,都是我们对军械史研究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