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月
喜欢一些书名和电影名,比如《偷影子的人》《追风筝的人》《偷自行车的人》《风柜来的人》……这几部是知名度大一些的作品,还有许多《……的人》没有来得及读或看,如果有时间有兴趣的话,会一一看下去,通常这样的作品,都饱含一种气质。
具体是什么气质?大约和下面几个关键词有关:孤独、渺小、理想、边缘、坚持、独立……这样罗列下去,大概可以将汉语中那些读来觉得有距离感的词语都列出来。
我的故事,大概可以写成一本《不断寻找自己的人》。作为一个三观尚且正确、头脑还算清醒、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人,一直有一个羞于承认的事实,我遗忘了太多事、太多人。到了这个年龄,越发依赖回忆。
这么多年来,从BBS到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总是不断有小学同学联系我,他们要么能够准确地说出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和谁同桌,在某一年的暑假和他分享过糖果,和哪几个调皮男生一起逃课跳河去洗澡,而我无一例外地全都忘了,隐隐约约有点模糊的记忆浮现,就赶紧猛点头,连声说“对对对,我想起来了”,最后想起来的事情,还是驴唇不对马嘴。
有一年,一个小学同学到北京来,我在公司楼下的小饭馆请他吃饭。他带来了几乎能把我腰压垮的土特产,这表明我们小时候应该算特别聊得来的朋友。为了不让这个朋友感觉到我的茫然,吃饭的那个晚上我分外殷勤热情,但一直到离席的时候,还是想不起他的名字。小学同学这时候仿佛感知到了,他的这个幼年朋友,似乎已经提前进入了老年痴呆。
只有我自己清楚,和痴呆没有一毛钱关系。一个做心理咨询工作的朋友这样解释:人的大脑内存有限,当你考虑的事情多了之后,或者需要记忆的内容实在太过丰富之后,就会自动把很久以前的记忆覆盖。
有些事也可以去做,时间不能够回到过去,但地域却是货真价实的物理存在,开车、坐长途汽车、坐火车、买张飞机票,都可以回到我童年时、青少年时成长的地方。每次回去,总会在那些曾经熟悉的、如今有了一点点陌生感的地方,长久地徜徉,无论是烈日照射的街头,还是满地月光的小巷,总是不知疲倦地走着,遇到十来岁的少年骑着自行车或跨着摩托车呼啸而过,觉得那个人就是自己,心里会有一点甜蜜的惆怅。
找不到自己,就乐意听别人讲述自己。和县城初中好友相聚,听他们讲过去的校园和班级往事,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与我相关的——当然这段记忆还是记得不少的,但重新听一遍,还是觉得挺过瘾,仿佛有一支笔,或者一枚打印喷头,在不断地把我过去的样子,由浅至深描绘或打印得越来越清晰。
有一年,我特别想要知道自己童年时的照片。7岁以前的,10岁以前的,17岁以前的,什么照片都好,哪怕是一枚邮票那么大的证件照也好。但确实没找到。
去我的亲戚家,总是抱一点希望,会问是否藏有过去的老照片。有的亲戚捧出过去的相册,相册蒙尘了,还有不少黑白照,但就是找不到我的。明明记得,我是拍过照片的啊,在一棵大梧桐树下,和一个我记不起来面孔的小伙伴,我俩打着一把伞,手腕上各自戴着一块大人的手表,为了显示这块手表,还特意把手臂挎了起来,那张黑白照片上的两个孩子,表情里都是兴奋和好奇,心里被虚荣塞满着……谁把那张照片偷走了?
过去,就是那样了,再怎么寻找,也寻找不到。有时候我会在互联网上搜索自己的名字,互联网有记忆,10多年前的文字和图片还能搜到,这样真好,有人帮记着,不用怕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