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炜
邓小平曾讲过:“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不懂得用笔杆子,这个领导本身就是很有缺陷的。”
“在机关从事文字工作,会接触到各类总结、请示和调研报告,但最难写的还是领导的讲话稿,写好了常常就能一通百通;笔杆子经过锻炼后,往往不缺主政一方的能力,难的是,有独当一面的机会。”这是一名笔杆子出身的副省级干部总结出的经验。
红人与冷板凳
人们通常认为,年轻的笔杆子,是领导身边的红人,前途无量。这话乍一听,很在理,但仔细想并非绝对。
很多领导都重视发掘和培养笔杆子,所以在客观上说,年轻的笔杆子容易有一个好的起点。被称为“国民男神”的外交部长王毅年轻时就以笔杆子著称,在他突出的各项能力中,“好文笔”一直是部里公认的。
上世纪80年代,胡耀邦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第一次访问日本,当时王毅是外交部亚洲司日本处的一个科员。其间,有一份报送胡耀邦的相关材料是由王毅起草的。看似一篇官样文章,却被王毅写出了名堂。一般情况下,据说外交部送到胡耀邦手里的稿子,返回来时总会被他修改得“一片红”。但王毅起草的这篇稿子,返回来时,胡耀邦只修改了两处,还在这篇稿子上批示:“此稿写得很好!”
其实,外交部的很多领导都是“笔杆子”出身。当年珍宝岛事件后,28岁的戴秉国被派往驻苏使馆工作4年,正是许多重要文电的主笔人之一,撰写了许多有份量的重要报告。后来到了国务委员任上,依然多次谈到这段时期的历练。
所以,作为年轻的笔杆子要一直“红”下去,决不能纸上谈兵和书生意气,需要可持续提出合理见解和付诸实际的能力。
湖南青年教师姜宗福当年在进入岳阳市旅游局质监所工作后,给素未谋面的时任市委书记易炼红写了一封万言书。易炼红阅毕,便将该文以“领导参阅”的形式分发给下属各地市领导。不久后,姜宗福被点名调入临湘市挂职市长助理,后转为副市长。
但在此任上,姜宗福引人注目的却依然只是他的文笔特长。仅从姜宗福抛出的那一篇篇惊世骇俗的博文看,他是在用直线条的文人思维在从政,显得有些不成熟。尤其是在炮轰张艺谋的博客中,连续三次举本省的张家界为例,就“得罪”了一些人;而他身为分管旅游的副市长却炮轰住建部门,就不得不说是一种“任性”了。
当地有干部分析,“他还以为自己是个参谋,在给领导上书呢?还有网友建议他当住建厅长呢,能当不?”显然,从姜宗福和一些网友的互动来看,他还是很享受的,其最终淡出官场,令人扼腕,也是一种必然。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一些机关里也流传着当笔杆子不要“太老”的说法。“不然自始至终摆脱不了做文案、当副官、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境地。”一名埋头写了15年讲话稿、服务5任领导的笔杆子表示。
持这种观点的干部说,机关里培养一个“笔杆子”不容易,怎能轻易放走。所以有了外任升迁机会,往往让他人先走。领导会对“笔杆子”做工作,说你要沉住气,以后还有更好的机会。过一段时间领导调走了,新领导上任后又接着用,但“笔杆子”年龄却一天天熬大了,被视为坐稳了机关的冷板凳。
这种观点并不准确,甚至过于狭隘。笔杆子的进步,诚然有领导的原因,但绝对不取决于自身的年龄,而在于学识和视野。以中国足协常务副主席张剑来说,没有任何运动竞技背景,却颇受总局领导的赏识和重用。多年来,体育总局向中央汇报工作的总结与计划大多出自他手。2005年的十运会上,他还为国家主席胡锦涛起草了讲话稿,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作了高度概括,也对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受到好评。当时,即将年满40岁的他并无担任重要职务的记录。3年后,他出任了体育总局法规司司长,官至正厅级。
笔杆子容易犯的“臭毛病”
田家英刚做毛泽东的秘书时曾向胡乔木请教,胡告诉他:“要做好这项工作,最根本的一条,是学好毛泽东著作,领会毛泽东思想。”胡乔木认为,做好笔杆子工作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善于领会服务对象的意图,而他本身就是党内外公认的最善于领会毛泽东意图者。
一名中央部委的大笔杆子告诉廉政瞭望记者,自己经常在刊物上发表的文章,都是贯彻部领导意图,并根据当前态势发展所写,具有吹风和引领舆论的意图。一般人无从获取这种最新动向,自然不会有这个效果。起草领导指定的文稿是笔杆子成长的关键环节,并不分年龄,可以展现自我才能,也能为今后提拔任职中积累经验。
但个别笔杆子年纪轻轻就有了为领导服务的机会,时常锋芒外露,让其他人产生看法。一名市委副秘书长就给廉政瞭望记者讲过当地的一个例子,有个高中教师为县委书记写了几次稿子,得到赏识调入县委办,自己很高兴,平时说话也很不注意,对一般同事呼来喝去的,让大家很不痛快。此人甚至还延续了过去在学校公开品评领导的习惯,这些人便寻了个机会在领导面前讲了他的小话,最终将其退回了学校,连校长也不敢再多用了。
有的笔杆子则是狐假虎威,不仅抢了领导的风头,甚至还看不起领导。记者认识的某市委政研室一个笔杆子,水平的确高,但脾气臭,有时甚至不分场合地在人前提劲:“XXX书记没啥水平,那几大兴市战略都在拾我的牙慧;XX市长也就那样,我给他写的稿子,他几乎提不出啥意见;X县委书记更是个草包,稿子里稍微生僻点的字都不会读。”可他自己从事文字工作20多年,一直得不到提拔,看着当初的徒弟都一个个当上处长、局长了,心里常不是滋味。
而有的笔杆子则经常简单地进行攀比,“某某没有什么学历本事,都当上XX大官儿了”,进而对于自己的现状感到不满意。其实,他要是拿这些长吁短叹的大把时间来好好打磨稿件,加强调研,锻炼能力,说不定早就能到更大平台上去一展抱负了。
笔杆子多是文人,传统文人看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仕途有一定的抱负是很正常的。当机会与自己失之交臂,难免片刻会有怀才不遇之感,有的是后退一步自我安慰,有的则是长期埋头苦干而不知道抬头看路,让领导忽视了自己的综合能力。记者就知道某省一个大机关里的几个笔杆子长期埋头写材料,让领导认为这些人只有些书生见识,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后来新领导来了,通过考察后,将他们逐一外放任职,其中两人就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完全不像过去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
其中关键,就在于他们除了笔头功夫硬,脚下功夫也强。“下基层调查嫌麻烦,常年坐在办公室里看材料,有些资料从网上拼凑,即使下到基层,听听汇报、看看材料,这算哪门子的深入?”前述市委副秘书长感慨,就这样,别说他们的职位得不到进步,就连文字也会逐渐落伍了,“如果浅尝辄止,马虎应付,就有可能出现材料失真、脱离实际情况,最终给决策提供错误信号,那可是严重失职。”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部分领导重视笔杆子主要看重的是其写作能力,培养锻炼也侧重于写作能力、文字功底,忽视其组织能力、统筹能力等其它能力的培养,使其与业务工作、基层调研脱节,局限于写作,造成特长明显、短板突出。长此以往,让笔杆子出路过于单一,就算稍有交流提拔,也多是在办公室、研究室、信息处等“写材料”岗位中“体内循环”。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亦森有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历,他曾对此表示,领导对那种成熟的笔杆子,既要用好,又要关怀,既要发挥其写作上的作用,又要发挥其对写作班子的传帮带作用,待新的笔杆子成长起来,可以考虑妥善安排。
身在兵位,胸为帅谋
天才毕竟总是少数,从笔杆子到领导干部的进化,最重要的就是大局观。这种大局观的形成,关键就在于如何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办公厅(室)工作人员所要求的:“身在兵位,胸为帅谋”。这正是笔杆子们的工作性质和特定使命所在,也是检验其智慧和能力的关键所在。
当一个好的笔杆子并不难,只要能够在文章中体现上级的意图,就基本能入了领导的法眼。难的是自己水平全方位的提升,这就需要学会并习惯于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去思考问题、谋划对策,培养自己的领导思维和独当一面的能力。
一名市级部门的笔杆子坦言,自己过去大多数讲话稿都是给局长写,领导也一直很满意,从此便感觉有些得意,自觉水平甚高。后来有机会给市长写了一次,绞尽脑汁,用尽“毕生绝学”,最后却只有15%左右的内容被采用,但改后的文章立意、气势、精炼度大为提升。以后不光是写稿子水平突飞猛进,自己的协调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当好笔杆子,需要天赋更需要勤奋。有些写上十年八年的,自认为没有搞不定的材料,没有自己考虑不周全的事情,无非是辛苦点。但是和一些大机关里的大笔杆子,就像是围棋高手和不世出天才的差别,看着就差了七八目棋,但穷极一生,都赢不回来。
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内容,应是衡量文字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主任朱维群曾回忆:“我有一次帮李瑞环同志起草稿子,他作了大量删节,又批了一句,‘文到高处,言少而意多。”
为文如此,为政亦然。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任何新国就说过,自己在省委办公厅工作一年后,让他从更高的层面认识机关文字工作。事务性工作越做越容易,所谓驾轻就熟,而机关文稿越写,反而胆子越小,因为文无第一、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兵位帅谋,并非说只是侧重培养自己的宏观决策思维,应首先做好兵位的工作,再去归纳提炼为帅谋,这就需要善于见微知著。前述那名市委副秘书长表示,“毕竟此时你还是笔杆子,不是领导,从事的是大量的、具体的事务性工作。有时一个细节没具体抓实,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
通常笔杆子都不会拿一辈子,对一些领导干部而言,有笔杆子的经历是宝贵的,这份历练也能帮助自己今后更好为政。但切忌以为,当了领导了,就能放下笔,一切问题都让新的笔杆子去思考了。邓小平就曾讲道:“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不懂得用笔杆子,这个领导本身就是很有缺陷的。”领导干部练好笔杆子,不仅是为了提高文字水平和文化素质,改善机关文风学风和领导作风,更是一项关乎治国理政基础的必修内功。
一名笔杆子出身的副省级领导就对记者说:“不管后来担任何职,我总是习惯把笔拿在手里,放下它就感到不踏实。抓住它,就好像抓住了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