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
摘要:城镇化过程不仅仅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更重要的是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本文使用各项指标对陕西省城镇化发展质量做出评价。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现代化;城乡一体化;陕西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2-000-02
一、引言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阶段,也被视为落后地区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很多地区把加快城镇化发展、提高城镇化率作为重要的地方政策。2014年,陕西省城镇化率达到了52.57%。但是,城镇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提高城镇化率,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如果只追求扩大城市规模.不重视城镇化的质量建设,反而阻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对陕西省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
二、陕西省城镇化质量评价
本文选用叶裕民(2001)提出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陕西省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该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镇现代化指标体系;二是城乡一体化指标(以下具体指标的选取根据指标的可获得性做了相应调整)。
(一)陕西省城镇现代化水平的计算结果
该体系包括:第一类指标反映经济现代化水平,包括人均GDP、非农产业产值比重等三个指标;第二类指标反映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包括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等四个指标;第三类指标反映人的现代化水平和环境质量,包括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等四个指标(具体见表)。
具体计算方法为:
第一步,根据重要性的大小分别赋予各项指标不同的权重,权重之和为100;
第二步,确定各项指标的目标值,以城镇化水平和质量都较高的浙江省2014年得分为目标值;
第三步,计算陕西省各指标的得分,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S:城镇现代化水平得分,Pi:陕西省第i个指标的值,Mi :第i个指标的目标值即浙江省的值, Qi:第i个指标的权重,如果Pi大于Mi, 则该项S计为Qi)
第四步,评价陕西省城镇现代化水平,分为四个等级:S>85%表示城镇现代化水平较高;60%
2014年陕西省城镇现代化水平的综合指标
指标 单位 权重(%) 目标值 陕西省实际值
(二)陕西省城乡一体化水平的计算结果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趋于一致的过程。本文选取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指标来计算陕西省城乡一体化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
公式中:S1: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
S2: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当S≥0.5时,表明该地区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状态;当0.2≤S<0.5时,表明该地区正在由二元结构状态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当S≤0.2时,表明该地区基本完成了城乡一体化过程。
2014年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36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932元,计算而得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 S = 0.67,从计算结果来看,陕西省目前仍处于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的时期。
三、结论和建议
从上文看,陕西省的城镇化质量与国内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除了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率之外,还应该着力提升城镇化质量,可以通过:
(一)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提升非农产业竞争力,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根本动力
城市本身就是由于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工业人口和第三产业人口聚集而形成的, 因此,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最根本途径还要靠发展生产力、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二)科学完善基础设施,为提升城镇化质量提供硬件支持
基础设施是支持城市各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硬件基础,也是提升陕西省城镇化质量的关键。当然,基础设施建设活动花费资金巨大,在这个问题上,陕西省可以引入民间资本,拓宽融资渠道,比如发行项目债券等。另外,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还要重视城市规划。缺少规划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低效的,也极易造成重复建设和资金人力的浪费。
(三)增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城镇化质量提升提供软件支持
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如果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话,不仅会降低城镇化的质量,更会给社会安定带来威胁。一是可以推广职业技术教育,提升劳动者尤其是新进入城市的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二是可以降低创业门槛,因为城镇化带来的市场规模的扩大、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也带来了巨大的需求和创业机会; 当然,除了就业保障之外,还要加强完善医疗和养老保障,尤其是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体系。
(四)重视环境保护,加强坏境治理
推行以绿化为主的环境建设,此外,在强制性法律法规和行政性管理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排污交易、征收生态税等经济调控手段,健全环境污染事故的预警预报和治理。
参考文献:
[1]张贡生.城镇化质量研究:文献梳理及其拓展[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
[2]叶裕民.中国城镇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7):27-31.
[3]周一星.城镇化速度不是越快越好[J].科学决策,2005(8):30-33.
[4]王忠诚.城镇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研究——以我国直辖市为例[J].特区经济,2008(6):32-33.
作者简介:何 燕(1978-),女,汉族,河南信阳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讲师,山东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和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