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过程法下中职基础会计教材编写探讨

2016-10-26 14:40刘晓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22期
关键词:基础会计中职

刘晓

摘要:基础会计是中职会计专业重要的入门课程,既是会计专业基础课程,更是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涉及的会计基础知识面快,操作性强,未来将衔接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的学习,鉴于目前使用的基础会计教材效果不佳,本文作者总结以往主编或参编相关教材的经验,探讨在工作过程法下基础会计教材如何进行编写。

关键词:工作过程法;中职;基础会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2-000-02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培养的是能够胜任中小企业一线会计岗位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基础会计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入门教材,主要讲解会计及会计核算的基础知识,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是会计专业学生继续学习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基础,既是专业基础课程,更是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的内容和结构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对学校专业建设的发展发生影响。

一、现行基础会计教材的基本情况

(一)基本都是学科体系教材

现行中等职业学校使用的基础会计教材基本都是,将基础会计内容按学科体系,用章节结构形式顺序阐述“总论-要素-账户-复式记账法-凭证-账簿-财务报告-账务处理程序-会计工作组织”,或者是改变形式而实质不变的包装教材,例如将章节形式改变为项目、任务等,但依然按如上的结构顺序编写。

(二)理论和技能内容安排不合理

由于基础会计的内容和结构没有深度改革,所以即使现在中职学校极力加强实践技能教学,但受教材内容和结构的束缚,无法较好开展实践技能性教学,尤其学生在总论、要素、账户、复式记账等前期理论部分已经消磨了学习兴趣,在进入原始凭证等实践技能教学时已经没有了学习兴趣。

二、工作过程法下基础会计教材编写

(一)教材编写指导思想及主要内容

以就业为导向是基础会计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完成基础会计课程学习后,基本能胜任小微企业出纳、总账会计的岗位工作(不涉及成本核算部分会计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有,进行银行结算、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档案保管等,并且知道基本会计法规制度。

(二)工作过程法下中职基础会计教材编写形式及原则

教材编写按“大流程、小项目、子任务、附练习”的形式,考虑培养对象的现状、就业岗位的需求将学习内容分解,以知识“能用”、“够用”、“好用”、“可拓展”;学生未来“会用”为编写原则,解决学生“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三)教材编写大纲(见表1)

(四)教材特点及补充说明

1.完全按照工作流程进行

会计工作流程是“开设账簿—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因此教材编写也是按此流程进行。在工作流程一中,增加认识企业环节,这也是会计工作者踏入工作岗位时需要的环节,这部分内容不需文字过多叙述,可用图片等形式使学生有直观、视觉上的认识,在授课过程中可辅以其他手段增加印象。对于以往传统教材中总论部分的内容进行了压缩、删减和调整,避免学生由于开始学习就接触很多晦涩理论而产生厌学情绪。

2.教材要以一定期间完整资料作案例

建议学生学完该门课程,便完成相应的实训资料,因此在编写教材中应以模拟企业一定期间(一般是一个月)完整的资料做案例,前后呼应,便于学生系统学习、查缺补漏、更正错误。

3.将会计账户的知识分解

传统教材常将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一起讲解,然后在复式记账中讲账户结构和“T”型账,然后在授课中发现中职学生接受非常困难。因此,将会计账户部分有关知识进行分解,按“直观认识”-“再次了解”-“完全掌握”三个步骤逐步讲解这部分知识。

(1)直观认识:会计工作者开始会计工作的第一步骤便是建立账簿,而学生这个时候没有任何会计账户基础,因此教材给出账簿期初资料和模板,由学生动手在实训账簿上照着填写,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对账簿(账户)有初始印象。(2)再次了解:在工作流程二中对账户作第二次讲解,但是不用“T”形账,直接用账页表示。(3)完全掌握:在工作流程三中进行登记账簿,当学生掌握登记账簿的方法后,对账户的用途和结构进行回顾,同时讲解“T”形账,学生便顺利成章的掌握这部分知识。

4.将账务处理程序知识和登记账簿流程融合

传统教材在账簿登记部分常常省略总分类账登记,在账务处理程序部分讲解,而在账务处理程序中,由于教材编写者的独立性,常常会重新给出资料来讲解三种账务处理程序,资料多,篇幅长,常常对学生造成极大心里负担。因此,建议教材编写中在登记账簿流程中将账务处理程序知识融入,一次讲解完毕。

5.调整试算平衡知识

试算平衡往往是以“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背景来讲解,而实际工作中使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较多,因此以往传统教材在登记账簿部分讲解试算平衡,导致学生在登记总分类账时只会一种方法。因此,建议在学生完全掌握总分类账登记后讲解,对学生登记总账不会产生混淆。

三、教材编写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内容浅显生动

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大多为初中毕业生,年纪小,基础差,理解能力弱,对企业和会计没什么概念,而基础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基础和核心课程,内容却多而杂,系统性和操作性很强,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培养对象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所以在教材编写中要注意相关文字描述尽可能浅显易懂、直接明了、图文并茂,尽量避免照搬、照抄相关理论条款。同时,要采用多种形式,增加学生是动手环节,设计多种小栏目、小模块、要生动有趣。

(二)要充分考虑就业岗位需求

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出纳、总账会计岗位,且就业单位开展岗前培训较少。因此,教材要体现工作岗位指导书的作用,在涉及工作岗位实际操作能力部分,例如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填制、账簿登记等,一定要用实际或模拟的资料,按步骤编写,便于学生课后能自主学习,甚至在工作时能作为参考。

(三)要体现培养会计职业道德的需要

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及相关岗位工作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由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现实情况,入学伊始,他们对会计职业道德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因此在基础会计的教材中,对于实际岗位技能部分,要体现《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会计法律制度和职业道德的内容,培养未来会计及相关岗位工作者敬业守业的工作态度。

(四)要积极听取企业财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中职基础会计教材一般都是由在校教师负责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其内容、结构、形式要与企业财务人员交流探讨,积极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邀请企业财务人员参与教材的构思、编写、审稿等,使教材符合知识“能用、够用、好用、可拓展”、未来学生“会用”的编写原则。

作者简介:刘 晓(1981-),女,讲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会计实践、会计职业教育、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基础会计中职
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用“第三只眼”看待中职学生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