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丽
摘要:债券有票面价格、市场价格、票面利率、到期收益率、到期期限等5大要素,市场价格等于票面价格与票面利率的乘积对到期收益率的贴现。由于债券的收益率还受到信用违约风险的影响,所以本文打算从宏观、流动性、信用风险利差、债券的供求、洪灾等对我国今年7月份短期债券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因为短期债券对这些基本面更敏感,所以本文以短期债券作为研究对象。
关键词:信用利差;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2-000-01
一、我国短期债券的种类
企业为了筹集临时性资金而发行到期时间小于一年的债券,发行主体有工商企业和政府。短期债券市场主要集中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经过近几年的迅速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目前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主体部分。记账式国债的大部分、政策性金融债券都在该市场发行并上市交易,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包括现券交易、质押式回购、买断式回购、远期交易、债券借贷业务。银行间市场的交易品种有中票、短融、超短融、永续债、PPN、专项债。
二、通货膨胀率、经济运行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通货膨胀率相当于购买债券的成本所以通货膨胀越大的话那么对债券市是越不利的因为名义利率越大,那么把钱存入银行也会有很高的利息,那么债券对大家的吸引就不高,所以通货膨胀与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成反比关系,预期的通货膨胀率越低,对债券市场越有利。
宏观因素中经济运行情况主要反映在GDP的增速上,在消费和净出口保持不变的情形下,如果经济运行上行,那么房地产、基建、制造业等投资需求必然增加,那么大多数资金便会流向投资于这些实体经济,所以反而对债券市场是不利的,所以经济运行的情况也是与债券市场的情况成反比。
三、流动性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资金的流动性主要反应在央行向市场投放货币多少,流动性越高,那么资金比较宽松,所以可借的资金的成本就低,那么投资者便可以借更多钱去买债券,想反如果资金短缺,那么借钱买券的成本就提高了,对债券市场是不利的。资金的流动性是通过M1与M2的走势来判断,对6月的市场分析显示M1和M2剪刀差的扩大说明企业对未来经济前景不乐观,融资需求的下降会造成资金宽松。6月份的信贷和社融增长超预期,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显著是受到基建投资增长的影响,居民信贷增长主要是住房按揭审批滞后影响。社融增长还受到企业债券融资规模上升的影响,货币乘数也达到历史最高5.21,M1和M2的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下行阶段中企业储备大量流动性应对造成的定期存款短期化对整个债券市场还是比较有利的。
汇率对债券市场也有影响,人民币面临贬值的压力,所以中国的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已经不大,低流动性将对债券市场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信用风险利差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1.一般情况下,信用利差的走势和基准利率的走势相同,基准利率在牛市中表现为下行而在熊市中表现为上行;信用利差在牛市中表现为收缩而在熊市中表现为扩张。
2.当基准利率快速转向的时候,信用利差一般滞后,所以可以通过基准利率的走势来判断信用利差的走势。
3.如果不存在信用风险冲击的情况下,无论是熊市还是牛市,低评级的债券通常要比高评级的债券要好。
4.如果出现违约或者实质信用风险,则低评级的信用利差和评级间的利差都会扩大。
信用利差的缩窄反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高风险的债券更多的被持有,经济已经转好,第二个问题是市场中的钱比较多,大家被迫持有高风险债券,这样信用评级低的债券需求会增大。
五、债券的供求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债券市场分为一级发行市场和二级市场,债券的一级市场发行是招标竞价的形式,如果债券需求比较多的话,那么大家就会出现抢券的现象,这样债券的票面利率就会下降,如果债券的需求小于供给那么债券的票面利率必须上调以吸引更多的需求者。在债券的二级市场当投资者预期市场利率下跌的时候,那么购买债券后等待市场利率进一步走低,这样卖出债券的价格大于购买的时候债券的价格,从而获得资本利得。
六、洪灾对短期债券市场的影响
今年6、7月份的强降雨已经给安徽、黄山、浙江、湖南、武汉等南方地区造成洪灾,大量的研究表明洪灾对CPI的影响可能在0.1-0.3个百分点,主要影响因素是蔬菜价格,肉禽的价格要看后期是否爆发疫情等因素影响,但坚持认为影响会在4季度后逐渐消退,非食品价格中,房租的上升压力不明显。因此维持全年CPI2.0的判断,但是不排除有短期会有冲击性影响。
综合分析了各因素对近期债券市场的影响,目前国内的CPI一直走低,PPI部分时间里为负值,在流动性保持温和的条件下,所以短期债券市场也是被看好的,但是信用利差进一步收窄,高评级的债券的收益率只有2.5%左右的样子,小于银行的存款利率,所以购买持有风险高一些的短期债券便成为最优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王一鸣,李剑锋.我国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5,3.
[2]赵珏婧.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利率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外资月刊,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