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起昌 赵 新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44)
理解时间与语言的关系
——赖兴巴赫的RES理论视角
叶起昌 赵 新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44)
本文追溯和梳理RES理论,明确该理论源于分析哲学并属于B-系列理论,阐释其目的及其对语言学界的影响。同时,本文强调时间本体在研究语言与时间关系中的重要性以及RES理论对研究上述关系所具有的启迪作用。
时态;反身型符词;RES;静态理论;动态理论
作为研究语言与时间关系的常用理论之一,赖兴巴赫(Hans Reichenbach,1891-1953)的理论在哲学、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和逻辑语义学等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但国内相关研究鲜有关注该理论的思想基础和发端,有的文章仅仅通过二手资料展开研究并指导语言实践,有的将介绍者(陈平 1988,金立鑫 2008)错误当成该理论的创立者,还有的对这种理论的脉络与意图完全“失语”。为了纠正这种偏差和失语现象,有必要追溯并梳理赖兴巴赫的RES理论,指出其思想基础,探讨其在时间与语言关系研究中的理论归属,是静态论抑或是动态论,明确该理论研究的目的。
赖兴巴赫理论来源之一是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自我中心词”(egocentric particulars)。赖兴巴赫指出,他对时态的思考源自罗素对“自我中心词”的论述,而并非Hasle(Hasle 1997:339-340)所认为的源自叶斯柏森的理论(Reichenbach 1947:284,Craig 2000:52)。
“自我中心词”指this, that, I, you, here, there, now, then, past, present, future等词,包括动词时态。这类词的准确意义与说话者相关,如I am hungry(我饿),仅在知道说这句话的时间时,其意义才可确定(Russell 1940:108-115)。在谈到RES理论与自己理论之间的关系时,罗素说,“赖兴巴赫教授邀我读他尚未发表的涉及‘自我中心词’问题的论文稿,他的研究方法与我的略有不同,但他的研究与我的理论之间不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两者是互补的” (Russell 1940:115)。
赖兴巴赫理论的另一个来源是美国符号学家皮尔士。罗素的“自我中心词”在赖兴巴赫的理论中叫做“反身型符词”(token-reflexive words)。RES理论中的“型符”(token)与“抽象符号”(symbol)两概念均来自皮尔士(Peirce 1998:249,295,301,544; Reichenbach 1947:4)。“型符”指符号使用的具体实例,而“抽象符号”则表示“类”,如一个语篇的某个段落出现20次定冠词the,每一次都被视为the这个“抽象符号”的“型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赖兴巴赫将动词与其时态的关系视为“抽象符号”与“型符”之间的关系(Reichenbach 1947:284),时态属于动词的“反身型符词”。换句话说,这种关系就是类与个体的区别。
赖兴巴赫理论来源之三是继承传统语法已有的三位结构假设。19世纪之前,人们通常认为动词的时态具有两种功能:描述“情境”(事件、过程与状态),将情境与说话时刻相联系从而在时间中定位该情境。情境可以是在说话时刻之前、之后或同时。于是,就有两个时间量度:说话时间与情境时间。这两者之间的3种时间关系分别是:说话时间的之前、之后与同时(Stutterheim et al. 2003:99-100)。但对于一个完全成熟的时态体系而言,仅有这3种关系来描述显然不够,如古希腊语以及大部分印欧语言不只有3种时态。赖兴巴赫认为,造成传统语法在阐释时态时遇到困难的原因在于传统语法仅有事件时间与说话时刻这二位结构(Reichenbach 1947:289-290,Klein 2009:44)。依他之见,要确定时态如何指示时间,还必须要有第三者。
实际上,在赖兴巴赫之前,早有人假设除了情境时间与说话时间之外,还存在“第三个时间”量度,如拉丁语第二将来时的愈过去时。历经整个19世纪,这种想法趋于成熟。保罗指出,存在一个观察情境的特定的“前沿点”(vantage point)(Klein 2009:44-45)。这个前沿点既可以在说话时间,也可以在情境时间之前后,由此产生更为复杂的时间关系。
同样,叶斯柏森在赖兴巴赫之前也应用三位结构解释英语过去完成时与将来完成时,但未涉及英语中的其他时态(Jespersen 1924:256)。赖兴巴赫继承这种传统思想,并提出RES理论。
S(point of speech,说话时间)、E(point of the event,情境时间)和R(point of reference,参照点时间)分别表示3个时间点,这就是赖兴巴赫的三位结构(本文简称为RES),R正是保罗提到的“前沿点”。 例如:
① John had gone. (约翰早走了。)
这个句子被称为“过去中的过去”的完成时,仅从情境时间(E)与说话时间(S)的对应关系来确定时间是做不到的。因为该句涉及两个事件[事件可理解为“时间中位置的内容”(McTaggart 1908/1968: 88)],这两个事件的位置对应于说话时刻(S),分别称为“事件点”(E)和“参照点”(R)。
在上述例句中,E指“彼得走”的时间;而R则介于E与S之间。就单个句子而论,我们不知道哪个时间点被当做“参照点”,因为这通常需要上下文来确定。
赖兴巴赫注意到,所有的时态都有这3个时间点,只不过在有些时态中,这3个点的其中两个可以重叠,有时甚至3个时间点都重叠在一起。如在一般过去时中,E和R是同时的,都在S之前;而在一般现在时中,往往3个时间点都是同时的,如I see John.
② I have seen Charles.(我已经见过查理。)
在例②中,“事件”当然是在“说话时刻”之前,并且英语现在完成时通常用作扩展时态,它所指的事件可以延续到说话时刻,但R与S却是同时的,且两者重叠。
赖兴巴赫还注意到,一种时态区别于另一种时态这种时态自身之间的区别也需要三位结构,因为正是依赖这3个时间点的不同,才可能判断出不同的时态。
通过分析英语常用6种时态中的三位结构,赖兴巴赫清楚地说明这3个时间点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基本的排列形式(Reichenbach 1947:290)。
图1
赖兴巴赫进一步将这三位结构应用于上述6种时态的扩展形式,他称为“扩展时态”,就是那些带有现在分词的时态,扩展的是事件时间,因为英语常用现在分词来表示事件历经一个时间段(Reichenbach 1947:290)。
图2
比较图1与图2发现,图2中的E已经不再是时间点,而是时间段。如果用形容词hungry来替代图2中的seeing John,我们得到相同的扩展时态,由此也说明形容词常被用来描述事物的固有属性。例外情况在于有些扩展时态并不指时间间隔,而表示重复。例如:
③ Women are wearing larger hats this year.(今年流行女人戴大帽儿。)
依据R,E和S的排列方式,时态拥有13种可能的组合,见图3“结构”(structure)一栏。
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将可能的时态形式系统化。选择说话时刻为起点,与这个时刻相关的参照点就有3种可能性:过去、现在与将来;再以事件点为起始,与之相关的参照点就有之前、同时与之后;R与E重合的情况也构成3种时态,于是最终得到9种基本形式。
上面提到时态有13种可能的形式,另外4种(见图3第二栏中的Posterior past和Anterior future对应的左边大括号中的6项)则来自对事件位置与说话时刻之间关系的进一步细分。如S-E-R区别于S,E-R在于一方面考虑到S与R的关系,另一方面考虑到R与E的关系,但这两种在形式上并没有区别,所以仅当一种基本形式来看。
对这9种形式,赖兴巴赫将R相对于S的位置表示为过去(past)、现在(present)与将来(future);E与R的相对位置则标为“先事”(anterior)、“简单”(simple)和“后事”(posterior);“简单”用以表示R与E重合,于是就形成图3中的各种时态(Reichenbach 1947:297):
图3
图中第一栏“结构”列出所有的13种可能形式;第二栏是与第一栏对应的“新名称”(New Name),这里以先事、简单和后事与过去、现在和将来相结合产生9种基本形式的名称(按图3中自上而下的顺序):先事过去时(anterior past,第三栏与之对应的传统语法名称是过去完成时(past perfect)、简单过去时(simple past,与传统语法名称相同)、后事过去时(posterior past,这里是3种时间关系,传统语法则为空白项)、先事现在时(anterior present,传统语法为现在完成时:present perfect)、简单现在时(simple present,传统语法为现在时:present)、后事现在时(posterior present,传统语法为简单将来时:simple future)、先事将来时(anterior future,这里实际上是3种时间关系,传统语法为将来完成时:future perfect)、简单将来时(simple future, 与传统语法名称相同)以及后事将来时(posterior future,传统语法则为空白项)。这13种时态只是一种逻辑分类,并不意味着这13种可能的形式都与现实语言相对等,英语就超过这个数目而有16种时态,这是因为语言遵守社会常规而不是逻辑(Saussure 1959:10,15)。
对此,赖兴巴赫解释说,“因为数学语言与实际语言之间只能是一种近似关系,而不是对等关系”(Reichenbach 1947:298)。这种不对等关系显示出赖兴巴赫尝试将自然语言还原为逻辑语言。
在应用赖兴巴赫理论方面国内的研究通常偏重单句,未见其应用于阐释段落或语篇。这里,我们尝试将RES三位结构应用于一段文字的分析。(为方便分析,笔者在例文的各句前加数字编号。)
①(1)Both Aristotle and Newton believed in absolute time. (2)That is, they believed that one could unambiguously measure the interval of time between two events, and that this time would be the same whoever measured it, provided they used a good clock. (3)Time was completely separate from and independent of space. (4)This is what most people would take to be the common-sense view. (5)However, we have had to change our ideas about space and time.(6)Although our apparently common-sense notions work well when dealing with things like apples, or planets that travel comparatively slowly, they don’t work at all for things moving at or near the speed of light (Hawkings 1998:18). / 亚里士多德和牛顿都相信绝对时间。也就是说,他们相信人们可以毫不含糊地测量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只要用的是精确的钟,不管谁去测量,这个时间都是一样的。时间相对于空间是完全分开并独立的,这就是大部分人接受的常识。然而,我们必须改变这种关于空间和时间的观念。虽然这种显而易见的常识性观念适用于运动速度相对慢的,如苹果、行星等的时空测量,但在处理以光速或接近光速运动的物体时却根本无效。
在例文中,各句的说话时间(S)尽管有先后顺序之分,但都应该视为发生在大致相同的时间段之内。于是,S成为分析话语中时态的共同起点,并且一个复句中各个小句的R也应该相吻合。
赖兴巴赫认为,复合句各个小句的时态应该服从“时态顺序”(sequence of tenses),尽管小句涉及的事件的时间可以是不同的时间点,但各个小句的参照点(R)必须相同,他把这称为“参照点的固定性”(the permanence of the reference point)。
(1) E, R—— S
(2) S(that is[S,R, E]) R——E
分析:英语用完成时指示过去发生已经结束或是对现在依然造成影响的动作,其结构是“have/has+过去分词”。而汉语中某些词汇本身即可表明这一时间范畴,无需发生形态变化。故而译文使用“已经到了”这样的词汇来表述已经发生的概念。
[ S——R——E]
(3) E, R——S
(4) E,R, S
(5) E——S,R
(6) S,R,E
S, R, E
S, R, E
句(1)可以标示为:E,R—S,E与R同时,S是现在。但该句的E不能确定为一个时间点,因为believe(相信)是延续性动词。这就出现人们经常质疑E,S,R是时间点还是时间段的问题(Stutterheim et al. 2003:100)。在这一点上,赖兴巴赫认同时间点与时间段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一提法。
句(3)的三位结构与句(1)相同;句(4)中RES 3者重叠;句(5)的三位结构如上分析所示:E-S,R;句(6)是稍显复杂的复合句。赖兴巴赫认为,复合句必须遵循“参照点”固定原则,于是R与S对复合句的各小句来说都相同,只是E不相同。该句看似复杂,但实际上,它由3个相同排列的(S,R,E)小句组成。
分析哲学有两种不同倾向:一种是建构逻辑语言,另一种则贴近自然语言。前者在分析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代表人物有弗雷格、罗素和维特根斯坦。他们批判日常语言,追求理想语言。赖兴巴赫提出RES理论的目的就在于为时态建构逻辑语言,它不仅要克服传统语法的不足,而且要取而代之。他将时态看成传统语法的缺陷之一,“我们目前所传授的语法……明显地误解了语言结构。我们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符号逻辑将以当代语法的形式进入初等学校”(Reichenbach 1947:255)。
逻辑语言派思想家认为,语言必须去时态(de-tensed)。罗素指出,日常语言阻碍我们从哲学与科学角度理解世界,所以应该去除语言的时态成份(Craig 2000:23)。他们为此提供两种方法将时态句(tensed sentence)转换为非时态句(tenseless):(1)用日期或时钟时间替代时态表达;(2)以语符反身词来分析时态。
赖兴巴赫正是采纳上述第二种方法。他认为,时间指示词与时态动词是语符反身表达,他分析的目的在于从句子语符层面消解语符反身词,从而转述为非时态句,方法就是上述的RES理论,即命名含有语符反身词的句子语符,然后再描述从事件时间、说话时间以及说话者的指称时间之间得到的各种“B-关系”(the B-relations)。
这里须要简要解释一下“B-关系”。该术语源自罗素的导师麦克塔加(J. M. E. McTaggart,1866-1925)1908年发表的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论文《论时间的非实在性》。麦克塔加区别时间中系列位置的两种理解方法:以事件的先于/后于关系理解时间就称为B-系列(the B-series);以事件特征的“现在、过去与将来”理解时间,称为A-系列(the A-series)。A-系列是可变的:对现在来说是将来的事件可以来到现在,随后变为过去,A-系列允许变革,因为时间是事件的属性。B-系列则是不变的:事件是真实和有序的,但不是动态的,时间是心理的,实际上并不存在变革。这两个系列形成分析哲学一百多年来讨论时间与语言关系的基本框架。持“B理论”的学者认为,A-系列是非实在的,只有依据B-系列才能解释时间。
“B理论”尝试以非时态术语来抓住时态陈述的意义。于是,
④ It is now snowing. (现在正下着雪)
这个句子可以在不失去原句意义的情况下转换为:Snowing is simultaneous with this judgement(正下着雪是与该判断同时的)。
但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静态论”(Le Poidevin 1998:5,29)做出让步:动态型符不等于静态型符,将动态型符转述为静态型符难以恢复所期望的时态意义,因为时态句关注上下文,所以上述转换是不可能的。
RES理论不仅有创新性,而且有长期价值(Hasle 1997:339),它对后继学者影响广泛而深远,引起很多学者对时态,进而对时间与语言这个更大问题的关注与讨论, 它也由此得到不断改进与发展。
赖兴巴赫理论除了有传统B-系列理论的多项弱点外,其最薄弱环节就是上面提到的“动态句”不能完全转换为“静态句”,所以对RES理论的批评与展望也主要围绕这个核心问题。
Kaplan指出,赖兴巴赫与罗素没能认识到指示词的直接指称特征,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确定“我”等同于“说这个型符的人”就能把握指示词的意义(Almog et al. 1989)。而实际上,这种描述仅仅只是锁定直接指称词的所指,而非指示词的直接意义。
Le Poidevin认为,RES理论仅凭说话时间来决定参照点是不够的,未免以偏概全(Le Poidevin 1998:39)。参照点在某些情况下由句子表示的时间之前的上下文来决定。因此,要构建一个完全充分的静态理论必须考虑各种时态功能。
Stutterheim等也指出,RES理论在语言应用层面存在很多具体问题,如E不是单一的“情境时间”,而是整个“时间结构”(Stutterheim et al. 2003:100)。
Prior认为,赖兴巴赫的理论经不起语言实践的检验,它既过于简单又过于复杂(Prior 1967:13),这点从赖兴巴赫对指称点与事件点的区分上看尤为明显(Leezenberg 1997:223,Hasle 1997:333)。
在上述批评中,很多有关语言时态理解的新理论得以产生。Kamp(1971)在RES理论基础上提出双重标引理论(the theory of double indexing)(Leezenberg 1997:223)。Smart(1962, 1963,1980)基于RES理论创建“时间语言日期分析理论”(Mozersky 2013:175)。Searle(1983)在改进RES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语符反身理论,它与RES理论的不同点在于:“现在”(now)并不与“说话时刻”同义,原因在于原先的自我指称性仅是示意而非明说。但他认为,用星号(*)标在temporal之前(*temporal)的方式来表示说话时刻以及非明说的自我指称,A-系列可以转换为B-系列。Moens 和Steedman (1988)将RES理论与时态相关联的时间结构特征、与事件性相关联的“体特征”相结合进行时态研究。Crouch (1993)研究英语条件句与情态动词,对简单过去时的E,R-S模式改写,从而改进RES理论。Hwang和Schubert(1994)认为,分析“体”还需要某种持续逻辑(durational logic)的参与。Perry的“反身指称理论”以符号学家Arthur Burks关于类象、标示和象征符号的论述为基础,整合赖兴巴赫、Kaplan以及其他思想家的思想(Perry 1997: 587)。Smith (2003, 2005, 2008)在话语分析中较好地应用RES理论,尤其是在非时态语言分析中,如汉语、缅甸语、马来语。Jaszczolt (2009)在其“默认语义学”(Default Semantics)框架中,大量应用RES三位结构,分析论证时间性可视为语言模态。
赖兴巴赫理论至少在下述3方面给我们以启迪。
其一,“动态理论”与“静态理论”之间的拉锯战都在尝试以自身的观点来解释语言时态体系,进而取代时间本体。实际上,时间的A-系列和B-系列就如蹊跷板的两端,否定一端也就否定了另一端,最终整个时间体系都不复存在。大多数学者不是持A-理论就是支持B-理论,却忽视时间本体。时间本体对于人的思想与行为并非可有可无,海德格尔指出,“语言是存在之家”,时间是“语言与存在的家”(Heidegger 1971:63,李洪儒 谢萌 2014)。
其二,赖兴巴赫尝试改造传统语法的设想并未实现,尽管英语中确实有如Craig列举的5种“静态句”,非时态语言也真实存在(Craig 2000:4),但英语语法教学至今还在走传统教学的路子,赖兴巴赫理论难以成为教学语法。换句话说,传统语法没有在自身中区分出B-系列,但却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包容B-系列。
其三,有的学者认为,非时态语言是没有将言语行为与事件之间的时间关系语法化,也就是尚未将这种关系整合到自身的语法中(Comrie 1985:50-53; Evans, Levinson 2009:434; Dyke 2013:331-332)。无疑,汉语确实没有狭义上的动词变位“时态”,但汉语从最早记录文字的甲骨文开始就以记事与记时著称,是多方位体现时间的语言(王海棻 1999,2004)。这一点恰好说明,汉语界旷日持久的关于汉语有无时态的争议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解方式的不同造成的。汉语显然有“先于/后于”之分以及“体”(汉语界将“体”称为“时态”,而将tense看做“时制”),而“先于/后于”和“体”都包含在RES理论的“时态”概念中。尽管如此,汉语表达时间的特点与英语还是存在显著的差异,所以,对汉语的时间分析应该拓宽思路,注重“时态”、词汇和词汇复合表达式3者相结合,这就要求分析者尽可能地避免仅用单句或是分析者自己杜撰的语句,而应该更多地使用语篇作为分析语料,从而较为系统地展示时间与汉语的关系。
陈 平. 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J]. 中国语文, 1988(6).
金立鑫. 对Reichenbach时体理论的一点补充[J]. 中国语文, 2008(5).
李洪儒 谢 萌. 海德格尔此在时间性思想与语言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5).
王海棻. 记时词典[Z].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
王海棻. 古汉语时间范畴词典[Z].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Almog, J., Perry, J., Wettstein, H.ThemesfromKapla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Comrie, B.Tens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Craig, W. L.TheTensedTheoryofTime:ACriticalExamination[M].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0.
Crouch, R.TheTemporalPropertiesofEnglishConditionalsandModals[D].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993.
de Saussure, F.CourseinGeneralLinguistics[M]. New York: Philosophical Library, 1959.
Dyke, H. Time and Tense[A]. In: Dyke, H., Bardon, A.(Eds.),ACompaniontothePhilosophyofTime[C]. West Sussex: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3.
Evans, N., Levinson, S.C. The Myth of Language Universals: Language Diversity and Its Importance for Cognitive Science[J].BehavioralandBrainSciences, 2009(32).
Hasle, Per F.V. Linguistic and Tense Logical Considerations on the Generality of a Three-Point Structure of Tenses[A]. In: Faye, J., Scheffler, U., Urchs, M.(Eds.),PerspectivesonTime[C].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7.
Hawkings, S.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Updated and Expan-ded Tenth Anniversary Edition[M].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98.
Heidegger, M.OntheWaytoLanguage[M].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1.
Hwang, C.H., Schubert, L.K. Interpreting Tense, Aspect and Time Adverbials: A Compositional, Unified Approach[A]. In: Gabbay, D., Ohlbach, H.J.(Eds.),TemporalLogic[C]. Berlin: Springer, 1994.
Jaszczolt, K.M.RepresentingTime:AnEssayonTemporalityasModality[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Jespersen, O.ThePhilosophyofGrammar[M].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24.
Kamp, H. Formal Properties of ‘Now’[J].Theoria, 1971(37).
Klein, W. How time is encoded[A]. In: Klein, W., Li, P.(Eds.),TheExpressionofTime[C].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9.
Leezenberg, M. Indexicals[A]. In:Lamarque, P.V.(Ed.),ConciseEncyclopeadiaofPhilosophyofLanguage[C]. New York: Pergamon, 1997.
Le Poidevin, R.QuestionsofTimeandTense[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8.
McTaggart, J.M. E.Time[A]. In: Gale, R.M.(Ed.),ThePhilosophyofTime:ACollectionofEssays[C]. Sussex: Harvester Press, 1908/1968.
Moens, M., Steedman, J. Temporal Ontology and Temporal Reference[J].ComputationalLinguistics,1988(14).
Mozersky, M.J. The B-Theo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A]. In: Dyke, H., Bardon, A.(Eds.),ACompa-niontothePhilosophyofTime[C]. West Sussex: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3.
Peirce, C.S.CollectedPapersofCharlesSandersPeirce[M]. Bristol: Thoemmes Press, 1998.
Perry, J. Indexicals and Demonstratives[A]. In: Hale, B., Wright, C.(Eds.),ACompaniontothePhilosophyofLanguage[C].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7.
Prior, A.N.Past,PresentandFuture[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67.
Reichenbach, H.ElementsofSymbolicLogic[M].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47.
Russell, B.AnInquiryintoMeaningandTruth[M].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 1940/1956.
Searle, J.R.Intentionality:AnEssayinthePhilosophyofMind[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Smart, J.J.C.“Tense Statements”: A Comment[J].PhilosophicalQuarterly, 1962(12).
Smart, J.J.C.PhilosophyandScientificRealism[M]. London: Routlege & Kegan Paul, 1963.
Smart, J. J. C. Time and Becoming[A]. In:van Inwagen, P.(Ed.),TimeandCause[C]. Dordrecht: Reidel, 1980.
Smith, C.S.ModesofDiscourse:TheLocalStructuresofText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Smith, C.S. Time With and Without Tense[A]. In: Guéron, J., Lecarme, J.(Eds.),TimeandModality[C]. Paris: Springer, 2008.
Smith, C.S., Erbaugh, M.S. Temporal Interpretation in Mandarin Chinese[J].Linguistics, 2005(43).
Smith, Q.LanguageandTim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Stutterheim, C., Carroll, M., Klein, W. Two Ways of Construing Complex Temporal Structures[A]. In: Lenz, F.(Ed.),DeicticConceptualisationofSpace,TimeandPerson[C].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3.
UnderstandingtheRelationshipsbetweenTimeandLanguage— The Perspective of Reichenbach’s RES Theory
Ye Qi-chang Zhao Xin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
This paper traces the origins and ideas of Reichenbach’s RES theory, points out its belonging to the old theory of the B-series based on analytic philosophy, and demonstrates the RES’ intended target and its tremendous influences on the subsequent studie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time and language. The paper also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ontology of time in such researches in order to constru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ime and language, as well as the revelations brought out by the RES’ theory.
tense; reflexive-token word; RES; the tenseless theory; the tensed theory
H0-05
A
1000-0100(2016)01-0015-6
10.16263/j.cnki.23-1071/h.2016.01.003
定稿日期:2015-09-30
【责任编辑王松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