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启
缘饰在旗袍中的应用分析
张中启
泰山学院 美术学院 (中国)
介绍了旗袍缘饰的工艺技法,分析了旗袍缘饰色彩搭配的原则,并对旗袍缘饰的作用进行了论述。研究可为缘饰对旗袍的创新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缘饰;旗袍;色彩搭配
在中国传统服饰中,缘饰不仅具有很大的艺术价值,还蕴藏着更为深刻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上至先秦,下至明清,缘饰一直贯穿于中国的传统服饰历史中,体现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1],成为一种中国特有的服装文化、民族情感、民族审美的重要符号。缘饰也是旗袍边缘处理最常用的工艺技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主要运用在旗袍的领、袖、襟与衩等部位,具有烘托旗袍服装造型、增添旗袍美感及充分展示旗袍独特民族风格的作用。
缘饰亦称服装边缘装饰。旗袍缘饰是指用布条、条状花边包滚或镶饰在旗袍边缘,增加布边牢度,对旗袍领、襟、袖及下摆等部位进行点缀装饰的一种古老的服装工艺技法。缘饰可以根据旗袍的设计要求,用一根布条,也可以用多根布条,甚至几种不同的条状花边并列镶嵌而成,可以选择与衣身相同的服装面料,也可选择其他不同的材料,缘饰材料的宽窄、配色、用料与形状等直接影响旗袍的轮廓、明暗及服装风格。缘饰既是旗袍制作的处理工艺,也是一种装饰手法,它与传统的冠服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它随着服饰的产生而出现,是服装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主要用于旗袍的领线、领围线、衣襟线、袖口线、下摆线、开衩口及裙摆线等处[4]。缘饰作为旗袍设计中的一种重要装饰手法,可以强化、弱化甚至改变旗袍轮廓线在人脑中的印象,直接影响旗袍的整体风格,体现穿着者的审美情趣。
2.1滚边
滚边是用熨烫后的45°斜丝布条包裹旗袍边缘,使边缘更加光洁,增加边缘的耐磨性和牢固性,它适合任何弧度的造型。滚边材料可以是服装面料,也可以是里料,颜色可用本色配色,也可以根据旗袍款式的需要选用其他颜色。
滚边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很多,通常可根据滚边宽窄和滚边道数对滚边进行分类。
根据滚边宽窄可将旗袍滚边分为阔滚、狭滚和细香滚等3种。
阔滚是指滚条宽度大于0.3 cm的滚边,通常有二分滚、三分滚、五分滚和一寸滚等形式,对应的宽度分别为0.6、1.0、1.5和3.0 cm。阔滚外观与镶边十分相似,但反面明显不同,阔滚不适合较陡的旗袍边缘滚边,是一种兼具装饰性和实用性的滚边形式(图1)。
图1 阔滚旗袍
狭滚俗称分滚,滚条宽度约0.3 cm,滚条面料较薄,在旗袍上呈现一道狭窄的缘边,是一种比较大众化的装饰手法(图2)。
图2 狭滚旗袍
细香滚的滚条宽度小于0.2 cm,它具有雅致的外观效果,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旗袍常用的一种滚边形式,滚边很细,宛如一根燃烧的卫生细香,典雅而精致(图3)。
图3 细香滚旗袍
根据滚边道数也可将旗袍滚边分为单滚和多滚两种形式。
单滚是指旗袍的边缘只有1条滚边,其宽度可自行设计(图4)。单滚的形式很多,可以是阔滚、狭滚、细香滚中的任何一种,面料选择也比较灵活,可以用服装面料,也可以用里料。旗袍边缘直角部位对角线处的滚边角度应为45°,其正、反面滚边宽窄必须一致。
图4 单滚旗袍
多滚是指旗袍边缘有2条或2条以上的滚边,与单滚相比,多滚视觉效果相对丰富,层次感强,旗袍的边缘更加扁平、服帖(图5)。多滚通常是先将第一根滚条滚到衣片边缘,然后再按照旗袍款式要求将第二、第三根滚条滚到衣片上,滚条间应留有一定间距。多滚非常适宜于曲线型滚边,其质量要求是滚边宽窄一致,旗袍边缘直角部位处所有滚边对角线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图5 多滚旗袍
2.2镶边
镶边是清代旗袍加工中最为常见的工艺手法,是一种以装饰性为主的缘饰工艺,带有很强的中国传统特色,采用不同颜色、不同材料进行镶边可达到不同的外观效果。通常采用内折和内贴两种方法处理旗袍边缘毛边后再进行镶边缘饰。
根据所使用的材料,镶边可分为布条镶边和花边镶边两种。
布条镶边是将斜向布条两边折光扣烫后作为镶边材料,在旗袍衣片正面需镶边部位进行刮浆,将烫好的布条直接烫黏在旗袍镶边部位,用暗针将镶边条与衣片缝合,正面不漏针迹,旗袍边缘直角部位,布条镶边对角处采用45°翻折(图6)。布条镶边根据镶边位置,可分为边条镶和布镶两种形式。边条镶通常位于旗袍边缘,布镶则不位于旗袍边缘。将边条镶与布镶结合使用,可形成多条镶的外观效果,镶边条数越多,层次感越强,多条镶是晚清旗袍较常用的镶饰手法。
图6 布条镶边旗袍
花边镶边是采用花边或织带为镶边材料,镶缝在旗袍边缘部位的一种镶边工艺,它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视觉效果(图7)。花边镶边常常与布条镶边或其他缘饰工艺手法混合搭配,在增加旗袍美感和豪华感的同时,还可提高旗袍档次,是高档旗袍中运用较多的一种缘饰工艺。
图7 花边镶边旗袍
2.3贴缝
贴缝是将贴缝布两边向内翻折扣烫后,再将贴缝布与旗袍衣片边缘缝合扣烫,在旗袍边缘呈现一定宽度缘边的工艺手法。贴缝适合各种弧度的边缘,布条可宽可窄,可用本色布,也可用异色布,可用直料,也可以用斜料,其外观平整,是现代旗袍常用的缘饰工艺之一。
根据缝制位置,贴缝可分为内贴缝和外贴缝两种形式。
内贴缝是指贴缝布翻折扣烫后,将贴缝布正面与旗袍衣片边缘正面相对,缝合扣烫后在旗袍反面呈现为一定宽度的贴边。内贴缝一般使用本色布,以使旗袍边缘不漏出面料或里布。
外贴缝是指贴缝布翻折扣烫后,将贴缝布正面与旗袍衣片边缘反面相对,缝合扣烫后在旗袍正面呈现为一定宽度的贴边,贴边覆盖了旗袍面料。为了突出对旗袍的装饰效果,外贴缝的贴缝布通常采用较宽的异色面料(图8)。
2.4嵌线条
嵌线条是指在旗袍滚边、镶边或夹辑止口制作时,夹缝在两块布片之间形成细条状线条的一种缘饰工艺,通常用于旗袍的领圈,有时也结合镶边、滚边等缘饰工艺用于衣襟、下摆及两侧开衩部位等(图9)。
图8 外贴缝旗袍
图9 嵌线条旗袍
根据制作工艺,嵌线条通常可分为嵌线和嵌条两种形式。
嵌线根据外观形状又可分为单线嵌和双线嵌两种形式。单线嵌是指在旗袍边缘缝合时嵌一根嵌条的缘饰工艺。双线嵌则是嵌2根嵌条的缘饰工艺,双线嵌有不同的嵌线方式,可以一根嵌条宽些,另一根嵌条窄些,也可以一根空嵌,另一根夹线嵌。
嵌条是旗袍边缘缝合时在嵌条内夹有蜡线或粗纱线的一种缘饰工艺,它可以使嵌线饱满、立体感强。
2.5刺绣
图10 刺绣旗袍
刺绣是中华民族艺术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古称针绣,俗称绣花。旗袍边缘的刺绣缘饰是指根据旗袍面料的颜色,按照旗袍设计美学要求,采用套针、直针、盘针及打籽针等针法,在旗袍边缘将不同颜色的丝线穿刺而构成的边缘纹样(图10)。刺绣在旗袍边缘的图案,不仅可提升旗袍的设计美感,还可营造奢华富丽的装饰效果,使绚丽多姿的旗袍缘饰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2.6补花
补花始于唐代的堆绫和贴绢,是将某种面料图案按照设计要求剪成花片形状,将花片的毛边扣烫平整后,采用缝缀、刺绣等针法固定在旗袍边缘的一种缘饰工艺(图11)。补花工艺在旗袍边缘形成的图案简洁大方、凹凸感强,具有较强的民族韵味和装饰性。
图11 补花旗袍
2.7手绘
图12 手绘旗袍
手绘是一门古老的手工技术,也是中华民族一朵古老而又新颖的艺术之花,是用纺织品专用的绘画颜料和涂料,采用喷洒、平涂、渲染等手法,直接在旗袍边缘画出纹样的一种缘饰工艺(图12)。手绘缘饰工艺能够将传统风格与流行文化揉为一体,形成千姿百态、色彩丰富的图案,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深受现代女性的喜爱和关注。
2.8综合技法
综合技法是指不是单独使用某一种缘饰工艺,而是将几种缘饰工艺结合起来使用,从而使旗袍边缘饰更具层次感、肌理感和华丽感。图13所示为综合运用滚边、镶边缘饰工艺的旗袍,图14所示为综合运用滚边、嵌条缘饰工艺的旗袍。
图13 滚边、镶边旗袍
图14 滚边、嵌条旗袍
旗袍缘饰色彩搭配是指旗袍的缘饰颜色与旗袍大身颜色的色彩搭配。通常情况下,旗袍缘饰色彩搭配需按照旗袍的品牌文化和顾客的定位,选择合适的缘饰色彩搭配方案。旗袍缘饰色彩搭配合理,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旗袍成品的视觉表现力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3.1同类色搭配
同类色搭配是指旗袍缘饰的颜色与旗袍大身的颜色在色环上的夹角小于60°,这是一种最基本、最简便的配色方法。通常情况下,同类色搭配的旗袍缘饰的颜色应与旗袍大身颜色相同或与旗袍大身中某一种颜色相同(图15)。缘饰采用同类色搭配的旗袍柔和、文雅、端庄、沉静且稳重,尤其适合气质优雅的女性。
图15 同类色搭配的旗袍
3.2相似色搭配
相似色搭配是指旗袍缘饰的颜色与旗袍大身的颜色在色环上的夹角为60°~120°,如红与橙黄、橙红与黄绿、黄绿与绿、绿与青紫的颜色搭配(图16)。缘饰采用相似色搭配的旗袍色彩效果和谐美观,有助于形成协同的格局。
图16 相似色搭配旗袍
3.3对比色搭配
对比色搭配是指旗袍缘饰的颜色与旗袍大身的颜色在色环上的夹角为120°~180°。旗袍缘饰采用对比色搭配时,不宜将沉重的色彩,如深褐色、深紫色与黑色搭配,因为深褐色、深紫色与黑色会呈现“抢色效应”。通常情况下是浅色与深色搭配,或黑色与黄色搭配,或黑色与红色搭配。图17中红色缘饰与黑色旗袍在形成鲜明对比的同时,表达了含蓄之美,且又不会使人产生过分刺激的感觉。
图17 对比色搭配旗袍
3.4互补色搭配
互补色搭配是指旗袍缘饰的颜色与旗袍大身的颜色在色环上的夹角为180°。图18中黑色缘饰与白色旗袍衣身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图18 互补色搭配旗袍
4.1保护功能
缘饰作为旗袍制作中的一种基本工艺,通常运用于旗袍的袖口、领与襟等容易磨损、脏污部位。缘饰可包裹旗袍边缘的毛边、缝头,防止边缘脱纱,使边缘光洁,并能保持边缘的平整度,增加边缘质量,分担边缘的拉扯力,提高边缘牢度,减少旗袍的磨损,对旗袍的边缘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
4.2装饰作用
旗袍缘饰工艺起初只是采用滚边工艺技法,用本色面料直接将旗袍的边缘部位包裹起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人们开始采用异色面料、花边等材料,工艺技法也从最初的滚边发展为镶边、贴缝、嵌线条、刺绣、补花及手绘等,对旗袍边缘的有限区域进行装饰和美化。如清王朝建立后,对旗袍缘饰的装饰作用更加看重,从三镶三滚、五镶五滚发展到十八镶滚,缘饰占据了旗袍的大部分面积,甚至掩盖了旗袍主体,繁杂、精美且富丽的缘饰使旗袍锦上添花,最大程度地表现出对旗袍的装饰作用(图19)。
缘饰作为旗袍的重要装饰手法,直接影响旗袍的穿着风格和审美品位。服装设计师应结合现代女性消费者的审美情趣,采用适当的缘饰工艺,并进行合理的缘饰色彩搭配,设计传统和时尚感兼具的现代旗袍。
图19 十八镶旗袍
[1]屈杨.清代女装缘饰分析及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3.
[2]王晖.试论我国传统服饰缘饰的内涵[J].中国纤检,2007,35(12):60-64.
[3]王小红.清末民初女装缘饰材料分析[J].辽宁丝绸,2008,43(3):38-39.
[4]邢乐,梁惠娥,刘丹丹.论云肩之缘饰工艺及其美用价值[J].纺织导报,2014,34(2):78-81.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of trimming in Qipao
Zhang Zhongqi
Art College,Taishan University,Tai’an/China
The techniques of trimming in Qipao were introduced,the principle of trimming color matching in Qipao was analysed,and the effect of trimming in Qipao was discussed.The study provided an important reference to innovation of Qipao designs.
trimming; Qipao; color matching
山东省泰安市社会科学重点课题(16-ZD-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