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好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401331)
罗森塔尔效应从教育学转向公关
张好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401331)
罗森塔尔效应主要运用在教育学领域,其中所蕴含的“暗示”被教育学领域中的专家所提倡,除此之外,罗森塔尔效应也被用来解读公共关系学中的宣传,又会有所不同。
罗森塔尔;教育;公关
1968年,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来到美国的一所小学,从一到六年级中各选三个班级,对18个班级的学生作出了发展性的预测,然后用极其赞扬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告知相关教师。名单中被挑选出来的学生,大部分在老师的意料之中,个别学生让老师大为震惊。对此,罗森塔尔解释说:“我讲的是他们的发展,而不是现在的基础。”并且叮嘱一定不要把名单外传。八个月后,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再次对这18个班级进行了复试。结果,他们所提供的名单里的学生成绩进步比其他同学都要快,并且显得活泼可爱,求知欲旺盛,和老师的感情也十分深厚。这是因为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利用自己心理学家的身份,用自己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并且激发出这些教师内心隐藏的对学生的强烈期待,不由自主地就会对这些学生另眼相待,对他们会倾注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从而使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并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这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罗森塔尔效应”。
自21世纪以来,社会已经进入从“财富源于物质资源”的时代到“财富源于人才资源”的时代,谁能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资源,谁就能在21世纪的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基础上,以全面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人格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在教育学中,罗森塔尔效应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传统的应试教育,一味地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因素。这种思想指导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完全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人,不但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很难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大大减少了对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创造精神的培养。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主观创造性以及个性的完整性,素质教育中罗森塔尔效应的运用,承认了学生具有主体性、自主性,相信学生具有自主、自尊、自信、自律、自强、自我激励等心理品质,相信学生具有发展潜能。因此,了解、研究与应用罗森塔尔效应则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学生身上潜藏着自尊、自信、自强、积极、乐观、大度以及创造力等心理素质,教师对于这种心理素质的激发和培养是很重要的,在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中,才能转化成现实的驱动力。人都有做个“重要”人物的欲望,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肯定。赞美是一种非常有效而且不可思议的推动力量,它能赋予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能够极大地激发人对事物的热情。用赞美的方式激励学生,所得到的效果远远地超出想象,这一点单单靠学生,那是很难实现的。罗森塔尔效应正是运用了其中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信任和鼓励,才使学生感到兴奋、喜悦,由此为学生潜能的发展营造出了和谐的良好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不但可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且还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增强了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和勇气,最终朝着教师所期待的方向发展。罗森塔尔效应的期望理论使教师的期待成为了激发学生潜能的精神力量或精神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信任、鼓励和关怀,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学生参与讨论的氛围,给学生一种敢于表现、勇于创新的机会。这远比对学生批评、攻击、嘲讽或偏爱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
新型的师生关系,即老师可以听取学生的优秀意见,学生敢于向老师的观念提出挑战,并非针锋相对,而需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学习,争取共同提高。师生关系对于教学来说是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学业的进步、智能的培养,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罗森塔尔效应下的这种师生关系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尊重了学生对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结构设计和教学方法选择的意见,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社会人来看待,要信任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得到发展,都能够取得成功。罗森塔尔效应的核心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建立在尊重和信任基础上的期待,因此,正视罗森塔尔效应的存在,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
“罗森塔尔效应”中所运用的“期望定律”其实也是心理暗示的一个典型例子,我们换个角度想想,也许并不是罗森塔尔的暗示赋予了老师对于学生的期望,而是从老师自身出发,内心就有对于学生的期望,罗森塔尔只是间接地将其指出,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教出来的学生是优秀的,所以当罗森塔尔告诉老师哪些学生将来会很聪明,很有前途的时候,他的暗示也就成为引出老师内心深处对于学生的一个期望点,所以在接触这些学生的时候,老师想起来罗森塔尔的话,就会受到暗示的影响,也就影响了她对待学生的方式。老师行为或语言的改变,学生一定会感受得到,他在老师那里得到的鼓励,受到的激励就会变成动力,学生也就会按着老师所期望的方向去发展。
当然,“罗森塔尔效应”使用的“暗示”不仅仅给教育学带去启发,同时,也可以把它融入到公共关系学的例子中。《舆论的结晶》一书中曾提到:“大众不需要理性、逻辑、复杂的理想和行动方案,他们只需要简单、有力、便于重复、感染和暗示的口号和信条。”但是能影响大众的也并不是没有根据的,荒唐的口号和信条。一场成功的公关宣传,就是组织能够通过极具感染力与暗示性的事物调动起大众的共鸣,而要调动这种共鸣,就需要抓住大众的内心所期望的事物。
“公关之父”伯内斯曾为美国烟草大亨希尔策划了一场打开女性烟草市场的公关宣传活动,这本是一场精彩的公关策划,但如果运用“罗森塔尔效应”中“期望定律”的暗示原理来看待这场策划,又会有些不同。在当时的社会,吸烟是男性的专利,而女性根本不会也不能和香烟有联系,一旦打破这个常规,那就会被视为“另类”。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当社会的男性都为香烟而着迷的时候,女性难道对香烟就没有好奇,就没有想要和男性一样拿起它,却又不被当做“另类”的渴望?从“罗森塔尔效应”出发,可以说伯内斯抓住了女性这种期望,策划了这次宣传,将暗示成功融入其中。宣传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精心打造宣传语。
“放下甜点,拿起香烟”,“正确的餐后食品,应该是水果、咖啡和一支香烟”,“不要让家里的糖、盐、茶或咖啡见底,香烟也是”。这就是当时的宣传语,而这些语句中所提到的“甜点”、“水果”、“咖啡”、“糖”、“盐”、“茶”等都与女性的生活息息相关,伯内斯把香烟与它们并列在一起,其实也是在暗示女性,香烟其实就和“甜品”、“水果”一样可以成为女性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当然,空有宣传语是绝对不行的,大部分女性还是不会吸烟或者是只能躲在家里偷偷吸烟。伯内斯还需要用一个无比正当的理由来包装,来引出女性内心的期望,在引出的同时又不会让女性产生负罪感和羞耻感,他需要让女性吸烟成为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他又策划了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精心策划游行。
1929年3月31日,一些时尚女性在纽约第五大道叼着香烟招摇而过,发起了一场以女性“自由、平等、解放”为主题的复活节大游行。伯内斯将女性吸烟的行为带上了追求男女平等的色彩,他通过游行来暗示所有女性,男人可以站在大街上吸烟,女人当然也可以站在大街上吸烟。他全面激发了女性的期望心理,让他们发现,香烟真的不只是男人的专利,香烟真的可以如同甜点、水果、糖、咖啡一样成为她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伯内斯的暗示甚至给了女人们带来一种感觉,即当她们点燃了香烟,也就意味她们所期望的自由与解放到来了。
所以,换个角度,“罗森塔尔效应”又会为其他学术领域带去启发。
[1]周宏.罗森塔尔效应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04).
G633.2
A
1005-5312(2016)05-02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