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越本土学生汉语学习情况的多元特性对比分析

2016-10-25 02:47:03
红河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越南泰国汉语

赵 倩

(云南大学文学院,昆明 650091)

泰越本土学生汉语学习情况的多元特性对比分析

赵倩

(云南大学文学院,昆明 650091)

通过对泰国和越南本土学生的调查发现:受主观和客观等方面条件的影响,本土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具有区域化的多元特征。泰、越学生的汉语学习时间和方式、学习观念和意愿等方面存在差别。越南学生尽管学习汉语的客观条件不及泰国学生有利,但学生主观态度的积极和对自身较高的要求推进了学习的主动性。本土学生的学习情况受到社会背景、文化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本土学生;学习情况;多元特性

一 引言

针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的多元化格局开展多样化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活动是当今汉语走向国际化的大势所趋。崔希亮(2010)从学科建设的角度专门指出了当今多元背景下的汉语教学研究问题面临的几大现实:教学环境的多元化带来学习需求的多样化、学习目的的多元化带来教学样式的多样化、教学理念的多元化带来教学法的多样化等等。[1]

庞大的汉语学习群体在国外本土,对比可以揭示差异和特性。由于不同国别的学生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情况、汉语教育现状不同,因而学习需求不同,也就相应存在学习情况的差异,找出其差异类型特征,正是汉语教育走向国际化的首要任务。

(一)本土学生的多元背景决定其学习需求的多元特性

以往研究多以留学生为对象,受目的语环境和相对明确的动机、态度等影响,学习者的某些特异性未能清晰显现,赵倩、林昱(2012)的研究显示:“与留学生相比,本土学生背景各异,动机和需求具有离散多元、明确度稍低的特征,学习汉语的必要性和使用机会较留学生要低。”[2]因而有必要将调研对象聚焦于本土学生。

Ellis(1994)指出:社会因素对二语学习者有重要的影响,其中一个影响就是决定了学习者的态度,这影响着学习的结果。还有,社会因素决定了个人学习汉语的机会,学习者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民族背景会影响输入材料的类型和范围。[3]

本土环境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各项背景更具多样化特征,需求的强烈程度以及需求面广度都比目的语环境更富于多元特性,本土学生在学习环境、教师教材、心理条件等方面都与留学生有诸多差异,这会深刻影响外国本土的汉语教学效度,也是国内既往教学经验未必全盘适用的原因。

(二)需求的多元特性造就了学习状况的区域差异

Ellis(1994)认为:学习者个人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共同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3]。我们前期的统计结果显示:泰、越学生在汉语学习的自我认知、花费时间、学习策略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可见,本土学习者多元需求背景也造就了学习情况多元特征,这种差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习者那里体现尤为明显,需要在对比中揭示和发现。

当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正从“请进来”发展到“走出去”的格局,了解国外汉语教学环境的多元特性有利于汉语教学工作的有的放矢,获取汉语国际教育最关心的现实和最需要的信息。此外,最具有信度、效度和实践意义的做法是进行实证分析,唯此才能突破常见的经验总结式描写的主观性局限。综上,聚焦于本土学生的广泛调查和旨在揭示国别差异及多样性特征的对比研究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掘出的新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在地域上紧密相连,华人众多,有汉语学习的大批生力军。由于华人历史和汉语教育史的起伏变迁,情况复杂多变,多元性现象最为突出,可比层面较多。我们所搜集到的与东南亚汉语教育有关的一千余篇文献中,越南最多(300余篇),其次是泰国(200余篇),因而我们综合地缘远近、往来程度、生源数量和研究成熟度等多方面条件,首先选择泰国、越南的本土学习者作为调研对象,力求为后续调查范围的扩展和逐步深入了解更多国家汉语学习需求的多样性特征奠定基础。[2]

本文的调查对象是泰国和越南两国大学的本土汉语学习者,其中泰国学生170人,越南南学生123人,共293人。分别来自两个国家的多所大学,年龄多在19-22岁之间。

表1 调查对象信息表

(二)调查内容

我们前期已经对泰国和越南本土学生汉语学习的内在需求,如学习目的、必要性、兴趣点等做了对比分析,[2]之后又做了教师教材、教学内容等客观需求的对比,本文在前期基础上进一步对比分析两国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客观差异(学习时间和方式)与主观差异(学习观念和意愿)。

(三) 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得到泰国和越南两国本土教师的支持,由两国的汉语教师在自己任教的大学或其他学校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做出必要的翻译、相应的讲解和说明,最后统一收回问卷。

调查总共发放问卷360份,收回问卷312 份,有效问卷293 份,回收率为86.7%,有效率为81.4%。所有数据采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由于部分学生没有回答完所有题目,因此在具体题目之下存在不同程度的空白率。

三 泰越学生学习时间和方式对比分析

学习时间与学习方式反映的是学生学习情况的客观差异,通过调查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如下事实:

表2 学生开始学习汉语的年龄

泰国学生开始学习汉语的时间总体较越南学生更早。绝大部分受访的越南学生直到18岁以后,也就是大学阶段才开始学习汉语。由于调查对象都是大学生,所以开始学汉语的年龄也反映出他们学习的时长。

表3 学生课堂上的发言情况

泰越两国学生对比鲜明,泰国学生课堂表现较为被动,多数选择“B.老师叫到才说汉语”;而越南学生表现积极,半数以上选择了“D.尽可能积极发言”,这应该和学习观念及民族性格有关系。

表4 学生遇到困难时首先采取的解决办法

遇到困难时泰越两国学生都比较倾向于“C.和同学讨论”,但越南学生的选择比例更高一些。其次是“B.问老师”和“A.翻书”,A项泰国学生的选择比例稍高于越南学生。

总的说来,泰国学生对ABC三个项目的选择差别不是太大,而越南学生更倾向于选择“C.和同学讨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两国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

表3的课堂表现和表4的困难处理调查结果对比显示出,泰越两国学生体现出不同的学习风格。课堂发言越南学生表现积极,泰国学生课堂表现较为被动;遇到困难越南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和同学讨论”,这大概和国民文化心理与性格有一定的关系。

据武忠刚(2008)的调查研究:“越南人具有积极主动、热情合群的人格倾向。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表现活跃、积极,擅长与人交往。”[4]而泰国被称为“微笑的国度”,普遍具有友好平和的性格,学生习惯于倾听和理解,我们的教师访谈也普遍反映出泰国学生的课堂表现不太积极主动,甚至是懒散随意的特点。

表5 学生课后说汉语的情况

泰国学生在“B.偶尔会说”与“C.经常说”两项上选择较多;越南学生的选择集中在“B.偶尔会说”和“D.有机会就尽量说汉语”两项。

表5的调查表明:泰国学生课后练习的客观机会更多,而越南学生自主练习的主观态度更积极。这与我们对两国学生说汉语的客观必要性调查是对应的,在赵倩、林昱(2012)的前期调查结果中显示:我们所调查的泰国学生说汉语的必要性高于越南学生。可见由于客观环境需要,因而泰国学生在“B.偶尔会说”与“C.经常说”两项上选择较多;而越南学生由于说汉语的客观条件相对缺乏,必要性低,如果不是出于主动练习的意图就很少会说汉语了,因此越南学生的选择集中在“B.偶尔会说”和“D.有机会就尽量说汉语”两项。从D项目的选择差别上也可以看出:出于主动练习意图的驱使而使用目的语,越南学生显然更积极。

表6 学生课后学习汉语的时间

越南学生绝大部分人每周课后学习时间多于4小时;而过半泰国学生课后只有很少的时间学汉语,甚至几乎不学。

表5的课后“说汉语”和表6的课后“主动学习”汉语不一样,前者是基于言语交际的习得过程,偏重语言技能,除了自身主动练习口语还有语言环境的客观作用;后者是学习者在教师、教材、学习材料等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偏重语言知识,不一定开口练习,也不一定需要目的语环境。

表6调查课后学习时间的长短明显反映出在主动学习语言知识方面越南学生比泰国学生刻苦,尽管不少泰国学生开始学汉语的年龄阶段早,课后也有“说”汉语的机会,却很少进行课外的“学习”。

我们的调查区分课上和课下、“说”汉语与“学习”汉语的不同条件是为了更好地揭示本土学生学习情况的多元性特征。我们所调查的泰国学生相比越南学生接触汉语的时间早,“说”汉语的客观机会多,但课堂表现不是太积极,课后主动“学习”汉语的时间更少,显然都受到社会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客观条件相对有利的情况下,学生未必就有更积极的学习方式,个体特殊性和社会总体特性相交织,呈现了多样复杂的特性。

四 泰越学生学习观念和意愿对比分析

学习观念与学习意愿反映的是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观差异,通过调查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如下事实:

表7 学生觉得目前学习的外语中哪种最难(开放式)

目前常见一些非正式的论断,即汉语是比较难学的语言而英语是易学的语言,我们通过实际调查发现,两国学生填写英语的比例超过了汉语,还有的填写了其他语言。表7还可以看出,泰国学生接触的语种整体上比越南学生更丰富一些。

调查结果显示两国学生总体觉得英语更难一些,考虑到英语和汉语都是受访学生必修的课程,因而英汉选择比例是具有共同对比基础的。作为第三方的学习者,英语汉语都是第二语言,他们的感觉比母语者的断言更可靠,这也验证了第二语言的学习难易度仅凭个人主观经验来定性是会有误差的。

表8 学生认为汉语中最难学的部分

本题两国学生表现出明显差异,泰国学生认为语法难,而越南学生认为词汇难。而“语音、汉字”项目则两国学生选择比例都不高。

表8的结果大约和两国学生对不同语言项目的理解以及教师教学等有关系,而越南学生对语法项目选择较低大约和他们花费更多时间课后学习有关。

表9 学生认为学好汉语主要依靠什么

表9的调查结果反映出两国学生的学习观念近似,大部分人都认为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才能学好汉语。与欧美学生相比,这是亚洲学生在学习观念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表10 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学好汉语的最主要因素

对于影响自己学好汉语的主要因素两国学生体现出差异,泰国学生首选“C.自己缺乏学习的热情”,其次是“B.老师讲得不清楚”;而越南学生则首选“D.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其次是“E.没有学习汉语的环境”。

表10泰越学生选择比例较高的两个项目都涉及一个内因和一个外因,但所选的具体项目不同,反映了学生的差异和多元特性:泰国学生的“缺乏学习热情”因素和泰国学习环境宽松、学习态度相对放松有关;认为教师不够好影响自己学好汉语则说明学生对教师素质有相对较高的要求。越南学生主要归因于自身学习方法不好,说明学生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还有客观学习环境的不足也是越南学生相对于泰国学生的本土现实情况。这都和前面的表5、表6关于学习方式的调查结果相呼应,尽管客观条件相对缺乏,但学生主观态度的积极和对自身较高的要求推进了学习方式的积极与主动。

表11 学生学习汉语最大的期望

大部分学生都期望能用汉语和母语者交流,而在“D.考试获得好成绩”这一项上越南学生的选择比例更高一些。这和前面的学习方式等调查相呼应,都反映越南学生更为实际的学习态度,武忠刚(2008)对越南学生的调查显示:“几乎所有中学学生、本科生都认识到学习的巨大作用和意义。……70%以上的人认为学好外语是自己重要奋斗的目标。”[4]

表12 学生继续深造的意愿

大部分同学都选择“愿意”,而选择“不愿意”一项同学所填理由基本都是打算工作。

表13 学生到中国留学的意愿

大部分学生愿意到中国留学,越南学生的选择比例更高。

表14 如果继续深造的专业选择意愿

在深造意愿上泰国学生选择最多的是“A.汉语专业”,而越南学生的选择是“C.经济贸易”和“A.汉语专业”并重。

表12、表13、表14反映学生继续深造和留学的意愿,大部分泰越学生都愿意继续深造和到中国留学,尤其越南学生的选择比例更高;对未来专业的选择除了“汉语专业”外,越南学生还偏重“经济贸易”方向。泰国和越南都是与中国有较多经济往来的国家,所以两国学生都有向经济领域发展的实际意愿,而我们所调查的越南学生在这方面的意愿更为突出。

五 结语

我们通过对两国学生调查和对比的实证研究证明: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等影响,泰国学生相比越南学生接触汉语的时间早,“说”汉语的机会多,但课堂表现不是太积极,课后主动“学习”汉语的时间更少。越南学生尽管学习汉语的客观条件不及泰国学生有利,但学生主观态度的积极和对自身较高的要求推进了学习方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受主观和客观等方面条件的影响,本土学生汉语学习的情况具有区域化的多元特征。因而当我们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事业,面向本土学生进行汉语国际推广时要先做好调研工作,以利于采取切合本土教学环境多元特性的应对举措。

[1]崔希亮.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的核心与基础[J].世界汉语教学,2010(1):73.

[2]赵倩.泰越本土学生汉语学习的内在需求对比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5):18.

[3]Ellis,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La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97.

[4]武忠刚.当代越南人的人格特点的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13):222.

[责任编辑 刘阳贵]

An Analysis of Pluralism of Chinese-Learning Situation of Native Students of Thailand and Vietnam

ZHAO Qian
(College of Humanities,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China)

With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between native students of Thailand and Vietnam,this article explores some facts: the Chinese-learning situation of native students has regional pluralism which was affected by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There are variations in learning time and methods and learning ideas and wishes of students of Thailand and Vietnam. Although objective conditions of learning Chinese are advantageous to Thailand students,Vietnamese students have a positive attitude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of themselves which promote their learning initiatives. The learning situation of native students was restricted to their social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Native students ; Learning situation; Pluralism

H109

A

1008-9128(2016)05-0111-04

10.13963/j.cnki.hhuxb.2016.05.031

2016-01-11

赵倩(1979-),女,云南玉溪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词汇学及汉语国际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越南泰国汉语
学汉语
金桥(2022年6期)2022-06-20 01:36:16
读图
越南Vedana餐厅
现代装饰(2021年2期)2021-07-21 08:27:14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6
泰国的中秋节
华人时刊(2018年17期)2018-11-19 00:41:21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华人时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08
越南百里“银滩”
我的泰国之旅
幼儿园(2014年3期)2014-04-10 09:28:28
《GANID HORSE RACING》
海峡影艺(2013年3期)2013-11-30 08: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