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与交互:叙事性传媒艺术的认知重启与实践

2016-10-25 08:40付森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叙事性艺术

■ 晏 青 付森会

(作者晏青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付森会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沉浸与交互:叙事性传媒艺术的认知重启与实践

■晏青付森会

互联网改变人们的收视习惯和认知行为,重塑议题生产和知识结构的框架。传媒艺术作为新的大众艺术形态,在社交媒体中形成颇具特色的认知景观。社交媒体作为传媒艺术认知的途径,应该将其从日常剩余物转向日常伴随物、从委以重任的舆论转向日常生活谈论的“主体认知”维度。作为主体认知,叙事性传媒艺术的社交媒体评论,呈现出独特的认知景观和讨论模式,并促成知识的协商式生产和传播。

沉浸;交互;叙事;传媒艺术;认知

大众文化作为当代文化的主基调,是大多数人审美体验的主要来源。区别于传统媒体意义生产的“线性逻辑”,网络媒体更多是“网状逻辑”的。在这种逻辑中,随着摄影、电视、电影、流行音乐等艺术实践,渐渐促成了传媒艺术这一新的艺术形式。所谓传媒艺术,是指“自摄影术诞生以来,借助工业革命之后的科技进步、大众传媒发展和现代社会环境变化,在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中具有鲜明的科技性、媒介性和大众参与性的艺术形式与族群”。①本文所研究的叙事性传媒艺术是指运用一定叙事修辞的传媒艺术形态。本文尤其关注在新媒体技术的动态扩张下,在“处处皆中心,处处是边缘”的媒介形态中,诸如影视、互联网小说等叙事性传媒艺术在链接结构、交叉参考等非线性叙事中,为大众的认知实践提供了什么样的审美文本,在媒介内容不断改写中,这些文本的认知实践如何涉及对不同的解释框架、解释策略或议题的评价与权衡。

认知是个体接收、转换、编码、提取、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叙事性传媒艺术的新媒体认知出现新的变量。其一,传媒艺术本身是情感的引发因素、作为组成修辞论辩集合符号的复杂系统,要迎合互联网语法,不但保留有传统的要素,还需融入互联网思维的新元素。其二,媒介融合的背景为传媒艺术的认知提供了更多元的认知平台。在各种元素综合作用下,网络小说、影视等叙事性传媒艺术呈现了沉浸化和交互性的认知景观。

一、艺术重启:叙事性传媒艺术认知新路

20世纪,叙事艺术经历了各种巨变,甚至多次被预言死亡,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18世纪后期以来的不同阶段,各种媒体为叙事的变异提供了充实的土壤,并最终形成了如今在电子媒体中的叙事和表述形式。②作为一种文化实践的形式,诸如电影、电视剧、网络小说等叙事性传媒艺术是一种新的叙事形式,能够反映现代社会故事,为现实世界做出典型的表达。

大众艺术一开始就遭到诟病,由于它的程式性、非独一性、商品化,而被称为假艺术。其中科林伍德、阿多诺、霍克海默、格林伯格、波德里亚等抵制大众艺术最重要的哲学基础,被称为单纯的康德艺术论(或者伪康德艺术论)。而支持大众艺术的哲学辩辞是黑格尔艺术论的。③正如美国学者诺埃尔·卡洛尔在《大众艺术哲学论纲》(A Philosophy of Mass Art)中所指出的那样,当代艺术不能将康德的自由美学理论变为特别偏爱现代主义先锋派的狭义的艺术理论。④所以支持者认为,大众艺术是新时代全新的艺术形式。随着大众文化的推进,对大众艺术的认知也慢慢深入,更多“意味”得以被发现。正如本雅明谈到的大众与大众艺术之间的关系,“大众从艺术作品(对他们来说,这些艺术作品就是消费品)中积极地寻求着某种温暖人心的东西”⑤。

传统的艺术形式和美学理念中的艺术呈现利维斯主义的倾向。但是将艺术推至前现代,便会发现艺术的概念其实也有一个变迁的过程,是一个“飘浮的能指”。古希腊的艺术被认为是一种技术、技艺、技巧或精明、狡诈;出现 “模仿”或“模仿艺术”、粗俗艺术(体力劳动)与自由艺术(脑力劳动)的分类方法。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精神性的“美的艺术”才渐渐与实用性的艺术区分开来,并成为艺术认知的主流。所以,“既然‘美的艺术’是一个有其明确原则的阶段性艺术概念,它就不可能在20世纪之后完全行之有效。实际上,几乎在它得以全面巩固的同时,就遭到了来自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挑战”⑥。

新兴媒体的发展便提出了新的挑战。可以说,传媒艺术,不论是统计学意义,还是文化影响力评判,都是我们时代无法绕开的艺术形态。传媒艺术便是这种美学挑战与困境的一种体现。作为当代艺术形态的传媒艺术正是在顺应媒介逻辑的情境下走向新的突破。互联网改变了这种收视行为和认知行为,重塑艺术知识结构框架。要面对媒介艺术带来的变革,需要转换现代认知模式。正如学者段永朝指出,我们的认知需要重启,重新想象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基本假设。在他看来,旧的认知结构是基于人的,比如“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万物皆备于我”“人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和占有者”等表述,都认为人是这个世界最重要的生物。要走出 “以人为中心”的认知,走向“连接、关系、共同体”新的认知结构。⑦

如今,传媒艺术早就不只局限于现代主义先锋派的狭义的艺术,康德的自由美学理论被推向纵向化实践。异于传统艺术,多元的实践让传媒艺术产生了独特的理论逻辑。传媒艺术天然地承接了现代传媒的诸多特质和功能,从而更容易与现实生活相勾联,介入并干预社会。传媒艺术的接受不再仅局限于少数人,相反,在去中心化的互联网逻辑里,成为覆盖绝大多数主体的“普罗艺术”。大众传播工具多元,其社会属性更为凸显,或者说现代传媒的发展更嵌入了现代生活的各个角落,这种社会性不再只是网络互动的意蕴所能包含的,更是当代社会的一种新形式。所以说,传媒艺术作为大众传媒中的一环,跟整个大众传媒系统的话语框架、文化风格和社会议题是紧密相联的。传媒艺术的这种媒介性带来的新问题,引发了艺术创作、传播和接受方面的诸多划时代变革。⑧这些新规律在新媒体主导的媒体融合语境下,表现尤甚。新媒体是现代人感知世界的新途径,并已然养成人们新的使用惯习。区别于具有稀缺、独一无二的“光韵”符号的雅文化,“机械复制时代”的大众文化已然获得合法性,并在现代社会不断演绎“启蒙辩证法”,成为现代人的娱乐沉浸、理性认知,以及日常伴随性产品的来源。尽管在资本逻辑下,审美绝不再是一种更高级的、经过分辨的、特殊培育过的感性态度,而更可能是审美作为一种经济策略,充满商业修辞。

二、认知的重返:叙事性传媒艺术网络认知的三个面向

传媒艺术在媒介融合语境下有更多样的传播平台,也因此有更多的认知平台和表达认知渠道。这其中最典型的表现为网络接受。在不同的语境下,网络评论被划分为不同维度的话语景观或策略。叙事性传媒艺术的网络认知有“社会舆论”“日常剩余物”和“主体认知”三种,分别定位为委以重任的言论、不值一提的多余物和回归正轨的存在,见图1。

图1 传媒艺术网络接受的三个维度

(一)作为社会舆论

互联网的社会功能在于推动公共议题在舆论之下得以更广泛地讨论,促成公共领域的形成。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面的总和,集合了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一个特定话题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不论商业利益诉求,还是政治共同体塑造所需,网络评论常被认作是对某种态度、信念或者价值的言语表现;是众多分散的、多重的主体形成的自由、多元、开放的传播态势,并将可能促进社会的多元化、民主化。

(二)作为日常的剩余物

互联网内容生产的“把关人”缺席或功能的弱化,使得评论行为更自由、个性化。这种语言狂欢源于发言权的获取。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生产机制,互联网评论没有层层筛选,没有在立场、思想、艺术、语法规范等话语机制中趋于精致化的重重审核。在这种语境中出现信息碎片化、情绪化等现象,鱼龙混杂、真伪难辨,恣意宣泄、随波逐流。影视的认知表达也被贴上“情绪化”“粗俗”“碎片化”等“负能量”标签,划为不必理会的“唾沫星子”的日常剩余物。这种功利主义经济学观点认为这些碎片化、情绪化的闲聊,没有观点和价值,也就没有基于价值的政治经济学和其他现代社会科学上的意义,从而少有将它们纳入意愿框架,作为一种群体心态的研究。

(三)作为主体认知的重返

从受众定位上看,互联网评论作为日常剩余物或舆论的认识观,是媒介的两种受众观的体现:一种是费斯克的“生产性的观众”;一种是古斯塔夫·勒庞所称的“乌合之众”。这两种观念可以看作是大众观的两端,前者认为观众是委以重任的群体;后者认为大众或大众文化是一种扁平状态及被忽视的。

笔者认为应该以更日常、中立的视角看待这些认知话语。首先,网络评论,融入情感元素和认知历程,并非一无是处的冗余。其次,网络评论是一种意见呈现,包含价值判断,甚至意识形态流淌其中。但是这些叙事性传媒艺术并未和政治、社会脉搏共同律动,没有那么强烈的价值评判和现实指涉性。所以,区别于忽视或过于重视的态度,以更中立、日常化的视角看待这些叙事性传媒艺术的网络接受。但为何传媒艺术的网络评论会被苛求至此?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互联网媒介的定位。根基在于以传统媒体的要求看待新媒体,新媒体被委以重任,实现信息传播、人际沟通、环境监测等功能。但新媒体本质上是开放的,是一种融入感、沉浸感的媒体系统。它不像传统媒体那样是被严格控制、高度规训的,与其他生活系统界线分明的“子系统”。它更为常态化,适合日常机制。

这个背景下的网络评论就像日常生活的“东家长西家短”“嗑瓜子闲侃”,碎片化、情绪化等都是自然而然的本真出场。很明显,在大众传媒体系里,日常生活机制中的谈论研究并非毫无意义。正如鲍辛格尔认为,媒介已内化为日常生活程序的一部分,学术界不应仅仅聚焦于媒介内容或者接受、影响,作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媒介使用模式也值得关注。⑨网络谈论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作用明显。网络评论作为日常生活机制的一部分,正如有学者指出,“艺术与生活在工业或媒体社会中是不可分割的。当代艺术必须占领相应的场域和行动形式,它所寻求的不是将艺术从生活中孤立出来,而应是使之影响生活的生产过程”⑩。因此,有必要将其从日常剩余物的认知歧途中走出来,走向日常伴随品。

因此,传媒艺术的互联网评论更应该是从“日常剩余物转向日常伴随物”“委以重任的舆论转向日常生活谈论”,将其从过度重视和过度边缘化的认识偏误中解脱出来,将其置于“褒”“贬”两种极端观念之间的客观状态。传媒艺术的互联网评论作为一种日常谈论,只是大众表达和实现认知的一种形式而已。

三、叙事性传媒艺术的认知景观与讨论模式

现代媒介之间是边际开放的,互联互通,形成一个巨大的不断外溢的网状结构。社交媒体作为媒介关系、社会关系平台,处于信息吸纳和释放中心。在这个平台和中心里包含着关于传媒艺术大量的文本数据,我们从这些文本中提取并寻找出若干语义网络,推断网友大脑中的知识结构和阐述问题的框架。语义网络的相似性在整体上体现出了人们的共识。那么,在社交媒体中的认知语义呈现了哪些相似性及其规律呢?本研究选择2015年的话题性电视剧《琅琊榜》《武媚娘传奇》《何以笙箫默》,考察其在豆瓣网的评论景观与讨论模式。

笔者利用JAVA语言编程,挖掘三部电视剧播出期间在豆瓣网的35781条评论数据,辅以中文分词技术,得到各词的词频,选择前50的高频词,从主题性与功能上进行归纳,归为七个主题:总体评价、视听语言、文本要素、演员与角色、心理活动、文化主题和历史反思。同时,通过这些高频词反观评论文本,通过高频词汇与部分文本对照性研究,再有针对性地回归文本,分析叙事性传媒艺术的认知景观与讨论模式。

(一)如何呈现:叙事性传媒艺术的认知景观

豆瓣网上的评价是一定观众电视剧认知的外化。不论在评价语态、还是关注点上都呈现以下认知特点。

2.故事崇拜与叙事诉求。在叙事性传媒艺术话语体系中,故事为网友所重视。对故事期待的满足与落空,都可能引发网友的“吐槽”。从文本表层意义来看,网友对故事、情节有认同与挑剔两种倾向。前者认为“结构完整”“被故事虐哭”等;后者认为“故事框架扁平”“结尾不好”“情节滞后了”等。值得注意的是,很大一部分网友将故事与情节的表述同其它主题勾联,比如“故事中的友情、梦想、爱情太让人感动了”。

3.视觉文化与感官话语体系。这几部电视剧在制作上注重场景设置、演员走位、镜头运用、画面构图等表现手法,呈现精细化制作。从关键词出现频率来看,画面、 配音、镜头、场景、摄影等关注度较高。从演员的颜值、服饰的唯美,到置景的考究、视觉快感同样是社交媒体里较为重视的观看体验。

4.多主题阐释与视点散视。电视剧中的权谋、爱情、女性等主题,分别指向多种大众意义上的解读:厚黑学、感情、女权等。网友的主题认知为散点式的,没有集中一处,更多拾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解读,呈现各种意义发现和挖掘的散视状态。同时,认知表达上还体现了鲜明的二次元文化特征。比如用“萌”“酥”“虐”等具有鲜明二次元特色的词汇表达演员的观感、情节的纠结等。二次元观念在节目认知、建构中较为明显。例如,主角梅长苏与身边不同男人的情义关系,体现出来的自我投射的角色为中心的“汤姆苏”的心理。

(二)如何被讨论:叙事性传媒艺术的谈论模式

上面我们对网友的主要谈论点进行分类与分析,讨论了主题意义、话语风格和价值呈现的认知实践。这种谈论进程是如何引发、推进并形成共识的?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关涉收视主体、兴趣、人际关系、讨论艺术、价值等因素,呈现一条多元、动态的“话语流”。

从评论形态上看,在豆瓣网上对这几部电视剧评论大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此剧追捧或贬抑感情的情绪性表达;一类是陈述观点的理据性表达。前者创造了在线社区规范性意见氛围;后者是构建群体内成员间相互认同的重要基础。实际上,豆瓣网有一套认知呈现机制:有短评、影评、讨论区三种讨论样式;同时有回应条数、“有用/无用”、推荐、星级等评论指数。那么在这些讨论中呈现了哪些认知模式呢?笔者通过细读回复数排名前30的话题,分析其讨论情况、话语风格和动力机制,将这些讨论模式分为确证模式、仪式模式、权力模式和论辩模式四种。见图2。

图2 叙事性传媒艺术的网络认知模式

1.确证模式。此模式是一种情感的再确证。话题发起人围绕电视剧的情节、角色、制作等,个性鲜明地表达认同和推崇之情。在标题设置上明确地将偏好标识出来,观念鲜明、情感强烈,是一种表露型话题。例如,在肯定型的话题中,网友回应以类似“够辣”“给楼楼十万个赞!”“精辟”“怒赞”“楼主犀利!文采过人!”等,呈现众星捧月之状。虽有网友评论客观地指出部分缺陷,但很快被赞扬之声淹没下去。可以看到,此类话题基本是一种对电视剧的再确证与形象固化。这种确证是通过绝大多数网友的集体性赞同,忽略或压制分歧而实现的。

2.仪式模式。此模式里大多是怀旧型话题,主要是对电视剧演技、台词、人物命运等方面进行呈现或回忆。例如,在#看完剧,大家对哪句话印象深?#、#你们觉得这部剧演技最好的是谁?#等话题讨论中,虽未像“确证型”那样情感强烈、观点鲜明,但是很明显此类话题的前提预设是,尊重并喜爱这部剧。在此前提下,绝大多数网友共同回忆电视剧中的经典桥段、台词等,抒发怀旧情怀。总的来说,这类话题基本呈现对主议题的单向度回应,评论之间基本是平行的。怀旧型话题讨论是网友对电视剧印象的一次总梳理和回顾,各自沉浸在自我的认知和评判中。可以说,此类话题是一种集体回忆,唤起网友对电视剧的再认知,建立剧迷共同体的仪式化话题。

3.权力模式。权力模式主要施用于贬抑型话题。此模式体现了完形趋向的认知心理,即指对所追之剧的感知总是趋向于整齐、规范、统一。反对者在剧情、综合评分、历史逻辑、人物设计等方面的质疑或批判,一般会引起豆瓣网友的群体性“围攻”,甚至是非理性“围攻”。粉丝群体以一种强大的规范力量,压制反对者的声音,以实现整齐划一的意见景观,这个过程呈现为话语权力模式。比如在#唐嫣演技太差了#话题中质疑她在《何以笙箫默》中的演技,粉丝直接以“慢走不送”“找抽”“弱智”等恶言、侮辱性语言进行反击,称反对者为水军、五毛党、营销狗,并有语言“约架”。总的来讲,贬抑型话题发布者会遭到各种辱骂、威胁等语言暴力。同时,发布者所提的论据会被无理由地压抑下去,最终形成护剧的集体性胜利。

4.论辩模式。此模式是指在不预设立场的情况下,提出某一相关话题,引起的话辩。这种模式较容易出现讨论框架转换现象。在话题#因为琅琊榜,现在我在看大秦帝国之裂变#中,一开始网友普遍认为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很不错,但这些赞同三个小时之后便停止了,讨论数量不及总量的12%。网友转而讨论中国古装剧,转而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学说,引起法学与儒学之辩、焚书坑儒、元朝兴亡、唐宋孰优孰劣、儒法之争等话题的交叉、反复地争论。这种话题是基于《琅琊榜》作为优秀古装剧的符号特征,提出的另一部有着相似符号特征的作品而呈现的。网友同情梁帝,网友“书呆”认为为巩固皇权制造赤焰冤案,不值得同情。他将这个现象比作文革,由权力引起的异化。同时粘贴大量有关文革的言论或观点,人物包括江青、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刘昆、原东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吕正操等。

豆瓣网友对此部电视剧的认知呈现这四种模式,使得《琅琊榜》《武媚娘传奇》《何以笙箫默》这些备受争议的流行文化文本得以相对充分地被讨论。尽管在这些讨论中都存在情绪化“爆粗口”“约架”等噪音,但总体来说,各种话题类型满足了不同群体认知表达的需要,也正是在肯定(确证模式)、否定(权力模式)与中立(仪式模式/论辩模式)这三种情感框架下出现的认知表达,实现了大部分沉浸中的豆瓣网友对电视剧《琅琊榜》的娱乐体验、情感认同、自我确证。

四、知识的协商、位移与生产

知识是认知活动的结果之一。知识的概念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最经典的定义来自于柏拉图:一条陈述能称得上是知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一定是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而且被人们相信的。后现代语境下的知识概念有更多元的理解,在以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为代表的后现代知识观中,知识是语境化、商品化、协商式的。区别于组织化的知识,社交媒体中的知识更多呈现一种后现代意味,在娱乐化的话语框架里,实现知识的协商式、流动式的生成。

在豆瓣网上,对叙事性艺术文本的讨论正是如此。这种缄默性知识让数字社区中的知识生产呈现新的特征。网络社区表现出不计目的的快感表达和娱乐体验是当下最盛行的审美价值,这个潮流远远超越了日常个别事物的审美内涵,超越了事物的现实性和满载经验的生活环境,甚至支配着我们的文化总体形式。这种快感、娱乐和享受的表层审美尤其支配了作为商品和情感消费的电视剧的传播与接受。

网络文化本身深赋后现代意味。知识远非理性主义框架能够说清楚的。在后现代社会里,知识是动态生成的、情境化、商业化、可操作性、个体性的。进入社交媒体时代,多中心的“在场”促使信息传播“再中心化”的流动趋势,而且在公共议题构造和公共话语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公共角色。在电影、电视剧等知识生产过程中,观众寻找着自我与社会的认同,并且通过自学而非强迫的话语策略和行动获得了知识的快乐,重构了自我知识结构。豆瓣网上评论促成情感积累,在线参与者通过展示其在线意见表达的一致,实现集体身份认同感与归属感。在自我与社会的认同中,话语策略和行动获得知识,重构自我知识结构。叙事性传媒艺术在社交媒体中传播,能够容纳各种声音与观点。社交媒体感知有“协调的”语义因素,充满差异、互不协调的东西,却也能合为一体。它从基本感性向审美感性的转移,同时也是从矛盾向包容、从冲突向和谐、从分歧向协调的转移。

注释:

①胡智锋、刘俊:《何谓传媒艺术》,《现代传播》,2014年第1期。刘俊:《论传媒艺术的科技性》,《现代传播》,2015年第1期。

②[德]鲁道夫·弗里林、迪特尔·丹尼尔斯编:《媒介艺术网络》,潘自意、陈韵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45页。

③④[美]诺埃尔·卡洛尔:《大众艺术哲学论纲》,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56、242页。

⑤Walter Benjamin.TheArcadesProject,trans.HowardEilandandDevinMcLaugh-lin.Cambridge:Belknap Press,1999,p.395.

⑥邢莉、常宁生:《美术概念的形成——论西方“艺术”概念的发展和演变》,《文艺研究》,2006年第4期。

⑦段永朝:《重新想象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基本假设》,南燕新闻网,http://news.pkusz.edu.cn/article-150-6389.html,2016-04-17。

⑧刘俊:《论传媒艺术的媒介性》,《现代传播》,2015年第9期。

⑨Basinger ,H.Media.TechnologyandDailyLife.Media,Culture and Society,6(4),1984,pp.343-352.

⑩[德] 鲁道夫·弗里森、迪特尔·丹尼尔斯编:《媒介艺术网络》,潘自意、陈韵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74页。

(作者晏青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付森会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俊】

猜你喜欢
叙事性艺术
叙事性景观中植物的特点及配置形式研究
纸的艺术
坚守四大立场,突破叙事类文本的解读瓶颈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