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人眼中的周恩来》与文献纪录片的创新

2016-10-25 07:01张晓芳
视听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伟人纪录片总理

张晓芳

《身边人眼中的周恩来》与文献纪录片的创新

张晓芳

纪录片是非虚构的艺术,是选择的艺术、逻辑的艺术、发现的艺术和思想的艺术。因此,优秀的文献纪录片不应是历史资料的简单堆砌拼凑,个人大事记的简单罗列,板着面孔如老夫子般的硬性说教。面对周恩来这个重大题材,银幕荧屏已经多侧面、多角度,从不同重点塑造和表现过;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和文献档案,也散落地被使用在各种文献纪录片或系列专题片之中。作为伟人家乡淮安的地市台,淮安市广播电视台制作此部文献纪录片时,承载了巨大的压力。如何满足家乡人民的殷切期盼,打造好家乡首部伟人题材文献纪录片?系列文献片《身边人眼中的周恩来》,通过对周恩来一生革命生涯的深情追忆,赋予文献片现代意识、与时俱进的时代意义。

周恩来78年峥嵘岁月的真实反映、14位老人的深情讲述、5万字的采访素材、80小时的影像资料、100个日夜的奋战,凝结在60分钟的3集电视文献纪录片《身边人眼中的周恩来》中,作为一部关于伟人故事的历史纪录片,它丰富和完善了国家的影像典藏,并用伟人家乡人民独特的视角,将一个至情至真、鞠躬尽瘁、大无大有的伟人形象带到世人面前。

2013年3月5日是周恩来诞辰115周年纪念日。《身边人眼中的周恩来》依托淮安作为伟人故乡这一地域特色,透过亲民视角,抓住动人细节,通过曾经在周恩来身边工作或生活过的秘书、卫士、亲属的回忆和讲述,并结合翔实的史料,缅怀伟人的至高人格魅力,重温伟人鞠躬尽瘁的感人故事,展现伟人穿越时空的高尚情操,让观众近距离地走近周恩来,追忆历史、感悟真情。全片共3集,分别为《至情至真周恩来》《鞠躬尽瘁周恩来》《大无大有周恩来》,每集20分钟。该纪录片主要特色有:一是主题重大,周恩来身上所体现的崇高品德和公仆情怀,对于当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现实意义;二是视角独特,关于周恩来的各类节目很多,从“身边人眼中的周恩来”这个视角来讲述是第一次;三是在体现文献和史料价值的同时,以情动人,催人泪下,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一、依托地域特色来打造电视精品

地域特色鲜明,是地市台电视节目创优的关键。地方题材最能体现本土地域特色,是地方台生存的根基和发展之本,也为地方台的节目创优走向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独特的契机和优势。深入挖掘本土的特色题材,抓住既有典型地域特色又有全国意义的题材,才能让地方台电视节目在同平台节目中脱颖而出。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淮安人民也一直以拥有周恩来总理这位举世景仰的伟人而感到光荣和自豪,他的崇高精神更是留给家乡人民的宝贵财富。一直以来,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等纪念场所的发展,以及淮安每年众多的纪念活动,都在诠释着总理家乡的象征意义。因此,周恩来的品德精神成为这座城市的重要地域特色。系列文献片《身边人眼中的周恩来》的摄制,是家乡人民的首次创作,也是家乡人民纪念和告慰总理的最好方式。

二、以还原史实为原则的抢救式采访

系列文献片《身边人眼中的周恩来》中,涉及到了当年在周恩来身边待过的家属和工作人员。从时间的维度上来看,与总理一起工作过的工作人员,还有一起生活过的亲属,如今多已是古稀之年,即使身体条件允许,记忆力、表达能力怎么样?基于此,摄制组确立了以还原史实为原则的口述式采访标准,在只有粗略大纲和文稿的情况下,迅速着手进行抢救式采访。剧组在北京、上海等地进行了近一个月高密度的深度采访,共采访了14人,其中大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的访谈素材是研究周恩来伟人事迹的重要史料,更是追寻伟人精神世界的宝贵财富。比如,邢台地震期间,周恩来直奔现场,慰问受灾群众。本片通过原周恩来卫士高振普和原保健护士郑淑云的回忆,讲述了周恩来迎风演讲、群众背风听讲的故事,一个甘为公仆、为民着想的伟人形象栩栩如生。在对这些老人采访的过程中,摄制组深感这种抢救式采访的迫切和重要。记录历史理应是一个民族的共同责任,系统的、抢救性的口述历史、影像记录,不管是作为档案资料永久保存、提供史料证据,还是重温历史、研究学习,都意义非凡。

三、亲民视角的口述结合平实的叙事技巧

口述历史就是从个人视角里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中,挖掘出未被发现的历史不同侧面和真实角度。对纪录片而言,口述历史就是通过当事人的讲述营造历史氛围,重塑历史细节,构造历史的真实触感。比如,第一集《至情至真周恩来》中,高振普回忆,为了胜利凯旋的志愿军战士,周恩来将杯中的水换成了酒,总理的那份激动之情,让观众感同身受;原周恩来秘书钱嘉东讲述总理深夜还在忙碌,关心国家的粮食生产问题;郑淑云讲述,为了能让总理夜里停下工作,早点去休息,她经常守着总理、提醒总理;原周恩来厨师安振常讲述,总理忙碌开会的时候,没时间吃饭,他想出办法用平时喝水的茶杯装上玉米面粥,让总理开会的时候充饥……这些口述者以事件亲历者或参与者的身份面对观众,让历史的面孔显得更加真诚、亲切。串联几位口述者之间的解说词,也采用了平实表述的方式,在平实的叙事中表达思想,在感人的故事中传递情感。

四、从细节入微处传递真情实感

系列文献片《身边人眼中的周恩来》,在叙事方式和表现人物上,坚持文献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和特征,即历史的求真和艺术的求美。影片依靠事实说话, 不说教和灌输,不拔高和粉饰,用真人、真话、真情去打动观众。影片跳出宏大叙事的思维方式和结构方法,从审美的角度,通过细节来体现主题,反映人物性格与命运和时代的关系,反映人物的情感思绪和时代风云的变化。《身边人眼中的周恩来》艺术地运用和发挥细节的力量,以细节引发联想,产生情感的冲击波,加深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比如,第一集《至情至真周恩来》的开篇,抓住握手这一普通的社交礼节,展现了周恩来与人真诚、爽朗亲切的人格魅力;原周恩来秘书钱嘉东的夫人回忆时流下眼泪,总理深入基层,在职工食堂与大家聊家常,给人无尽的温暖;河北邢台出生的原周恩来秘书赵茂峰一直铭记,总理慰问邢台地震灾区,回来后转告赵茂峰,邢台的家一切安好。第二集《鞠躬尽瘁周恩来》的开篇,观察到周恩来毛笔签发的文件中,有时会有特殊的墨点,这是总理深夜工作困倦的“笔误”;周恩来夜以继日地工作,提振精神必不可少的两件法宝:热毛巾和清凉油。第三集《大无大有周恩来》,从许多有周恩来的合影中发现,周恩来总是站在不起眼的位置,为人低调、心装他人;建国后的周恩来足迹遍布五湖四海、千山万水,可是做总理的26年中,只穿过两双皮鞋……影片将伟人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林林总总,通过细节化提炼,展现立体化的丰富人物形象。情感化的手段完成叙事的人文品格,清晰地体现周恩来独特的个性、气质、风度、宽容和胸怀,以及他对事业的坚定和忠诚,对人民的大情大爱、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人格魅力。周恩来的人性、党性和血性, 在情感方面的心路历程, 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而感人的细节和情节表现出来的。

作为一代伟人,周恩来有着崇高的品格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他的真挚真诚、至情至性、音容笑貌,又让人觉得可敬、可亲。系列文献片《身边人眼中的周恩来》不仅对观众有教育意义,而且对服务型政府的党员干部而言,更是深入群众路线教育的生动课堂。

(作者单位:淮安市广播电视台(集团))

猜你喜欢
伟人纪录片总理
新总理
和伟人一样爱上图书馆
伟人也曾经是公认的“坏孩子”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总理答记者问最『强』音
总理说的事我们怎么做?
总理说的事我们怎么做?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