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正龙
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产物,是单位内部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内部审计通过采用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单位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审查和评价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增加单位价值和改善管理,促进单位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铁路运输企业的发展也正走向市场,公司化改造已是大势所趋。铁路的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经营机制转换,都在客观上对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重新定位内部审计工作,以适应新时期铁路运输企业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本文对新时期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定位、现状和思路进行探讨。
一、铁路内部审计定位
1.内部审计机构定位。
内部审计机构是内部审计工作得以开展和实现的物理组织载体。内部审计机构的定位主要包括:围绕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心,确定审计重点,编制年度审计工作计划,与企业纪委、财务等相关部门形成统一的监管体系,共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开展资产保值增值审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现代企业制度需求,不断拓宽内部审计领域,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在审计重点上,以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为主要内容,突出对经营管理状态的动态监督;加强对外投资审计,避免投资决策失误,防范投资风险;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配合企业管理和财会等职能部门,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实现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组织开展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2.内部审计职能定位。
新时期内部审计在其职能定位上要具备鉴证、检查、建设和评价的功能。⑴鉴证职能。是指鉴定和证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并以结果作为审计结论的重大依据。鉴证是检查工作的基础,其目的是确定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适当性,从而确保会计报表的质量。通过科学、合理、全面的鉴证,反映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绩效的报告的正确性、真实性和效益性,从而为企业履行和落实经济责任制提供合理依据。⑵检查职能。是指依照一定标准和依据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和其他管理内容进行检查和追踪,其目的是弄清事实、揭示问题、明辨是非、促进工作。具体检查单位内部各种经济业务活动的经济有效性、合法合规性,检查反映经济业务活动资料的真实性。⑶建设职能。内部审计的实现基础是“建议”,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管理上的优点予以肯定,并对管理上的缺点予以披露和指正,旨在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效果和效率,挖掘潜力以达到预期效益。⑷评价职能。是指评判和估价被审计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责任的合理性、完备性和有效性,被审计单位某一经济活动或整体经济活动是否遵循既定的目标和决策等。
二、铁路内部审计现状
1.内部审计范围狭窄。
目前铁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主要集中在财务领域,多为事后审计,少有事中审计,鲜有事前审计。随着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对内部审计提出问题整改力度不断加强,企业存在问题也在不断减少,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在逐步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以财务收支为主要对象的、传统的职能型审计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2.内部审计职能减弱。
目前铁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的职能管理部门,只对企业内部财务收支的合规性、合法性进行审计,只对经济责任和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审计,只对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性进行审计,而没有或较少对企业产业、各环节的效益性及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审计分析。
3.内部审计方法简单。
铁路企业内部审计少数审计人员不注意工作方式,不讲究沟通技巧,习惯以监督者的姿态出现在被审计单位,说话口气居高临下,不管懂不懂的事情都指手画脚,容易使对方产生敌对情绪,无形中为审计工作的开展设立了人为的障碍。
4.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低。
铁路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单一,工作中仍沿袭传统的审计方法,“就账论账”现象较普遍;对审计项目缺乏系统把握能力,执行中重复或脱节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铁路内部审计对策
1.拓宽内部审计思路。
调整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从面向管理层的“监督主导型”审计,转变为面向被审计对象的“服务主导型”审计,这也是内部审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必然趋势。服务型审计的成果体现在审计后提出的审计建议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上,审计建议成为审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型审计不仅要揭露问题、反映问题,还要通过发掘问题产生的根源,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企业改进管理、完善制度、增加企业效益,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同时其服务型审计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使之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做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为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出谋划策。
2.运用科学审计方法。
内部审计人员应学会运用“三维思考”方法,要立体思维、换位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对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进行分析,不仅要对企业的效益性指标进行分析,同时还应当对企业的发展性指标进行分析,拓宽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思路和分析范围。在实施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会计信息质量审计中,应针对企业生产业务各环节的效果性及企业的创收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审计分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审计人员在掌握先进审计理念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深入了解、分析企业组织管理结构的科学性和安全生产业务流程各环节的健全有效性,审计、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三维思考”能力。
3.加强内部审计交流沟通。
内部审计在国际上定义为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顾问服务,具有显著的建设性和内向服务性,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健全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与企业管理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只不过是岗位不同、工作方式不同。因此,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中,首先,要保持谦和的态度,积极、平等地与被审人员进行交流,充分适当地收集取证资料;其次,要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所需审计材料、需要解答的疑问应尽量集中,尽可能降低对被审计单位正常工作的影响;最后,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应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既要恰当处理审计发现的问题,又要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帮助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管理工作等角度,提出公平、合理、可行的处理建议;在交换审计意见时,要本着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提出审计问题。对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充足的、直接的审计证据;对一些有可能隐藏问题但又无法取得直接证据的事项,在交流审计意见时,应与被审计单位坦诚相见,从专业角度讲明此类问题会对单位产生的后果,建议被审计单位如有此类问题应及时整改,避免今后发生此类问题。
4.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面对现代审计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知识面的扩展,要加强对审计人员法律、财会、统计、财税、写作及计算机等知识的定期培训,改善知识结构,培养和提高审计人员的敏锐洞察力和综合判断力。有机地与审计实务相结合,认真、负责地开展各项审计工作,系统把握审计项目的轻重缓急和工作进度,客观、公正地实施经济监督、鉴证、建议和评价职能,从实质上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地位,逐步形成具有现代知识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准的内部审计队伍。
四、结语
现代内部审计重点在于审计和评价企业经营的有效性,目的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新时期铁路内部审计,应进行正确的功能定位,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将审计的重点放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提高经济效益上,使内部审计真正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工具,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